第156章
谢晏知道他说的对,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但这次他不会退让。
他道:“我没有办法选择父母,但既然你们做了我的父母,我便记着你们的恩情,所以我从小到大被您打,被大哥诬陷,从来没有说什么,您该知足,真若是闹大,您的脸面也不好看。
如今我只是一个小小县令,本就对家族起不到助益,您想用子女的婚姻为家族添助力,有大哥和几位庶弟妹,就别再盯着我了。”
说完,他翻身上马,消失在夜色中。
谢正淮头疼的捏了捏眉心。
沈修文站在后面,暗暗叹了口气。
随后冲着谢正淮冷哼一声,甩袖离开。
花厅内,沈老头和沈老太也瞪向不成器的女儿。
沈老太深吸一口气:“瑾瑜,你跟我来。”
说完,站起身往外走,沈瑾瑜只好跟着。
两人待了半个多时辰,不知道沈老太跟沈瑾瑜说了什么,沈瑾瑜眼睛红肿的离开院子。
随后去找谢晏,沈修文告诉她,谢晏出去了。
她心里不好受,却不知做什么。
在花园坐了许久,直到谢书妍来找她,才回了院子。
……
稻花村
李宅外不远处的山坡上,谢晏望着李宅,拿出紫竹箫吹奏起来,吹的是李晚月之前弹过的一首曲子。
在寂静的夜里,原本欢快的曲子,竟有些忧伤。
李晚月本来倚在榻上,想着谢晏回去会不会和家人吵起来?
她白天的时候应该劝两句好了,这时代以孝为天,真吵起来,他占不了好。
忽然听到隐约有箫声,听了片刻,觉得曲子熟悉,这村子里也没听说谁会吹箫。
突然想起上次在谢晏书房,看到放着一把紫竹箫,难道是他?
李晚月拿了件斗篷披在身上,打开了大门。
元宝听到大门有动静,立刻跑出去查看。
“是谁?”
“是我,元宝你还没睡?”
“原来是姑娘,我听到大门有动静,就赶紧出来看看情况,这么晚了您要去哪儿啊?小的陪您去。”
李晚月温声道:“没事,你回去睡吧,我一会儿就回来。”
说完,就往外走,元宝不放心,不远不近的跟在她身后。
不多时,李晚月来到山坡,箫声止。
谢晏歉意道:“这么晚怎么出来了?是我吵醒你了吗?”
“没有,我还没睡。”李晚月在他身旁坐下:“你心情不好,是不是和父母吵架了?”
谢晏看着她沉默片刻,伸手抱住了她。
李晚月猛的一僵,就听耳边传来他的低喃声。
“我知道这样不合规矩,但是可不可不要推开我?让我抱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李晚月暗暗叹了口气,伸手轻拍着他的后背。
不知过了多久,谢晏才松了手,帮她紧了紧身上的斗篷。
“抱歉,我也不知怎的就到了这里,便想在这里坐一会儿,结果却吵到你不能好好休息。”
李晚月轻轻摇头,问:“现在心情好些了吗?”
“好多了。”
“你的父母不同意你我的婚事,你还要坚持吗?”
“他们已经同意了,你那么好,他们以前只是不了解,再加上世俗的观念,认为应该门当户对,眼下倒是我配不上你了,你若嫁我,便是下嫁,是委屈了你。”
李晚月轻笑出声,知道他是在哄她,世俗的观念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就算她得圣上册封,可在京中官员眼里,也是不够看的。
不过,既然他这样说,她也不拆穿,总要他去解决的,她没办法做什么,只能相信他。
“既然事情解决了,你心情也好些了,就先去歇息吧,这么晚了,你就住你外祖父他们的房间吧。”
谢晏应声,起身牵着马和李晚月往回走。
李晚月见元宝站在不远处等着,心里一暖,这个元宝真不错,要奖励他。
翌日,晨光初现,谢晏便离开了。
元宝记着李晚月的叮嘱,也没把这件事说出去,以至于大家不知道谢晏夜里来过。
而村里人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了,大家都等着去祠堂看圣旨呢。
吃过早饭,村长就跑去李有山家,他把自己收拾的格外精神。
随后由李有山端着放圣旨的托盘,一行人去了祠堂。
圣旨放在供桌正中,燃香,放鞭炮,祭拜,告知祖先。
等一系列事情完成后,李有山根据昨晚上商量的结果,跟李村长说:“村长,我们都是稻花村的人,虽然不能让所有人富足,但是也想为村里做点事,我想着拿出一百两,重新修建村学,建成青砖瓦房的村学,若是有剩余,就买些纸笔和书籍给孩子们用。
另外拿出五十两修缮祠堂,再拿出一百五十两修一下村子里的路,每到下雨,村子里的路两三天都不好走,到时候这些钱拿给你,由你来安排。”
村长听了万分激动。
他连忙道:“大山呐,你们家真不错,自己好起来,也不忘拉村里人一把,现在更是愿意拿钱出来给村里做事,村里人都会记你的好,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把事情办好,不会贪墨一文,每笔账都记清楚。”
随后又面向村民:“大家伙也看到了,大山一家为了咱村子,付出这么多,大家伙修路的时候,可要多出力,到时候咱们村子的路干净平整,大家伙雨天也能串门了。”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也纷纷夸赞李有山一家,村里的路好了,对谁都有好处。
人群后的陈童生一脸笑意,幸好当时衙门的人来找他,问他回原籍重建家园的想法。
他的父母已经去了,他回去也没有其他亲人了,这里民风淳朴,妻儿也很喜欢这里,他便选择留下来,以后的稻花村,会越来越好。
第216章柳茹芸的处境
李家老宅。
李祥宇带着媳妇和亲家一家回来了。
李老头昂着头,看着亲家陈氏夫妇对他一脸谄媚讨好,心里很是畅快。
以前他们可是自以为镇子上的,面对李家态度总有些高傲,也就是看在李祥宇是读书人,模样不错,自家闺女喜欢,这才同意了婚事,不然不会选他。
当时谈起两人的婚事,也是要求李祥宇住在岳家,说是这样读书方便。
知道的是为了孩子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李祥宇入赘了呢。
自家在镇上没有宅子,李祥宇直接答应了。
从此以后很少回家,祥宇媳妇陈丽更是从怀孕以后,就以养胎为由没回来过。
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也能这样讨好李家人。
陈家人昨儿个就听到消息了,刚开始还以为是假的,等确认是真的后,一脸难以置信。
以前只听李祥宇说过,他那个大伯家挣了些钱。
如今突然封了县君,他们当下便决定送女儿女婿回稻花村来。
再怎么说也是县君的堂哥堂嫂,打好关系不会错。
陈丽父亲笑着道:“他亲家,亲家叔,祥宇和小丽一直惦记着你们,总想着回来看望你们,可是祥宇学业重,小丽又得好好养胎,这才一直没有回来,眼瞧着就要生了,总不能让她在娘家生,我这就给送回来了,还要劳烦你们帮着照顾小丽。”
李老头道:“好说好说,他亲家,看到村子里的大宅子了吗?那就是我家老大新建的宅子,上次办暖房酒的时候,你们说家里忙没空来,只让俩孩子过来了,这次看到了吧。”
陈家脸色一僵:“看到了看到了,不愧是县君的家,建的就是气派,这次我们来,也是想见见县君,给她带了些东西,亲家方便带我们去见见吗?我们也想沾点喜气。”
李老头道:“月丫头忙着呢,你们今儿是见不着了,改天吧,等我提前跟她订好时间,再告知你们。”
陈父讪笑一声,点了点头。
靠山村距离近,他们最快听到消息。
如一滴水滴进油锅,瞬间溅起无数油花。
刘村长叹了口气,要是高家那小子没有同李晚月和离,这荣耀也有他们靠山村一份。
高志远是个没福气的,放着李晚月这么好又聪明能干的媳妇不要,娶回来一个娇滴滴的媳妇。
家里时常闹的鸡飞狗跳的,好不容易去县学读书,没多长时间他又离开了县学。
如今虽说还是在青石镇读书,可最近两次看到他,那脸色明显憔悴不少。
还有那刘招财家,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拈花惹草,把李双双气走了,让陈寡妇进门,马婆子的娘家侄子丢了差事,三天两头的来闹,回回让他过去给他们断官司。
最后不是拿银子就是拿粮食走,马婆子再哭闹一番。
马婆子家大房二房因此互相看不顺眼,陈寡妇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性子,家里天天跟戏班子似的热闹。
他现在听到这两家的事,脑瓜子就嗡嗡的。
他道:“我没有办法选择父母,但既然你们做了我的父母,我便记着你们的恩情,所以我从小到大被您打,被大哥诬陷,从来没有说什么,您该知足,真若是闹大,您的脸面也不好看。
如今我只是一个小小县令,本就对家族起不到助益,您想用子女的婚姻为家族添助力,有大哥和几位庶弟妹,就别再盯着我了。”
说完,他翻身上马,消失在夜色中。
谢正淮头疼的捏了捏眉心。
沈修文站在后面,暗暗叹了口气。
随后冲着谢正淮冷哼一声,甩袖离开。
花厅内,沈老头和沈老太也瞪向不成器的女儿。
沈老太深吸一口气:“瑾瑜,你跟我来。”
说完,站起身往外走,沈瑾瑜只好跟着。
两人待了半个多时辰,不知道沈老太跟沈瑾瑜说了什么,沈瑾瑜眼睛红肿的离开院子。
随后去找谢晏,沈修文告诉她,谢晏出去了。
她心里不好受,却不知做什么。
在花园坐了许久,直到谢书妍来找她,才回了院子。
……
稻花村
李宅外不远处的山坡上,谢晏望着李宅,拿出紫竹箫吹奏起来,吹的是李晚月之前弹过的一首曲子。
在寂静的夜里,原本欢快的曲子,竟有些忧伤。
李晚月本来倚在榻上,想着谢晏回去会不会和家人吵起来?
她白天的时候应该劝两句好了,这时代以孝为天,真吵起来,他占不了好。
忽然听到隐约有箫声,听了片刻,觉得曲子熟悉,这村子里也没听说谁会吹箫。
突然想起上次在谢晏书房,看到放着一把紫竹箫,难道是他?
李晚月拿了件斗篷披在身上,打开了大门。
元宝听到大门有动静,立刻跑出去查看。
“是谁?”
“是我,元宝你还没睡?”
“原来是姑娘,我听到大门有动静,就赶紧出来看看情况,这么晚了您要去哪儿啊?小的陪您去。”
李晚月温声道:“没事,你回去睡吧,我一会儿就回来。”
说完,就往外走,元宝不放心,不远不近的跟在她身后。
不多时,李晚月来到山坡,箫声止。
谢晏歉意道:“这么晚怎么出来了?是我吵醒你了吗?”
“没有,我还没睡。”李晚月在他身旁坐下:“你心情不好,是不是和父母吵架了?”
谢晏看着她沉默片刻,伸手抱住了她。
李晚月猛的一僵,就听耳边传来他的低喃声。
“我知道这样不合规矩,但是可不可不要推开我?让我抱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李晚月暗暗叹了口气,伸手轻拍着他的后背。
不知过了多久,谢晏才松了手,帮她紧了紧身上的斗篷。
“抱歉,我也不知怎的就到了这里,便想在这里坐一会儿,结果却吵到你不能好好休息。”
李晚月轻轻摇头,问:“现在心情好些了吗?”
“好多了。”
“你的父母不同意你我的婚事,你还要坚持吗?”
“他们已经同意了,你那么好,他们以前只是不了解,再加上世俗的观念,认为应该门当户对,眼下倒是我配不上你了,你若嫁我,便是下嫁,是委屈了你。”
李晚月轻笑出声,知道他是在哄她,世俗的观念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就算她得圣上册封,可在京中官员眼里,也是不够看的。
不过,既然他这样说,她也不拆穿,总要他去解决的,她没办法做什么,只能相信他。
“既然事情解决了,你心情也好些了,就先去歇息吧,这么晚了,你就住你外祖父他们的房间吧。”
谢晏应声,起身牵着马和李晚月往回走。
李晚月见元宝站在不远处等着,心里一暖,这个元宝真不错,要奖励他。
翌日,晨光初现,谢晏便离开了。
元宝记着李晚月的叮嘱,也没把这件事说出去,以至于大家不知道谢晏夜里来过。
而村里人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了,大家都等着去祠堂看圣旨呢。
吃过早饭,村长就跑去李有山家,他把自己收拾的格外精神。
随后由李有山端着放圣旨的托盘,一行人去了祠堂。
圣旨放在供桌正中,燃香,放鞭炮,祭拜,告知祖先。
等一系列事情完成后,李有山根据昨晚上商量的结果,跟李村长说:“村长,我们都是稻花村的人,虽然不能让所有人富足,但是也想为村里做点事,我想着拿出一百两,重新修建村学,建成青砖瓦房的村学,若是有剩余,就买些纸笔和书籍给孩子们用。
另外拿出五十两修缮祠堂,再拿出一百五十两修一下村子里的路,每到下雨,村子里的路两三天都不好走,到时候这些钱拿给你,由你来安排。”
村长听了万分激动。
他连忙道:“大山呐,你们家真不错,自己好起来,也不忘拉村里人一把,现在更是愿意拿钱出来给村里做事,村里人都会记你的好,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把事情办好,不会贪墨一文,每笔账都记清楚。”
随后又面向村民:“大家伙也看到了,大山一家为了咱村子,付出这么多,大家伙修路的时候,可要多出力,到时候咱们村子的路干净平整,大家伙雨天也能串门了。”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也纷纷夸赞李有山一家,村里的路好了,对谁都有好处。
人群后的陈童生一脸笑意,幸好当时衙门的人来找他,问他回原籍重建家园的想法。
他的父母已经去了,他回去也没有其他亲人了,这里民风淳朴,妻儿也很喜欢这里,他便选择留下来,以后的稻花村,会越来越好。
第216章柳茹芸的处境
李家老宅。
李祥宇带着媳妇和亲家一家回来了。
李老头昂着头,看着亲家陈氏夫妇对他一脸谄媚讨好,心里很是畅快。
以前他们可是自以为镇子上的,面对李家态度总有些高傲,也就是看在李祥宇是读书人,模样不错,自家闺女喜欢,这才同意了婚事,不然不会选他。
当时谈起两人的婚事,也是要求李祥宇住在岳家,说是这样读书方便。
知道的是为了孩子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李祥宇入赘了呢。
自家在镇上没有宅子,李祥宇直接答应了。
从此以后很少回家,祥宇媳妇陈丽更是从怀孕以后,就以养胎为由没回来过。
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也能这样讨好李家人。
陈家人昨儿个就听到消息了,刚开始还以为是假的,等确认是真的后,一脸难以置信。
以前只听李祥宇说过,他那个大伯家挣了些钱。
如今突然封了县君,他们当下便决定送女儿女婿回稻花村来。
再怎么说也是县君的堂哥堂嫂,打好关系不会错。
陈丽父亲笑着道:“他亲家,亲家叔,祥宇和小丽一直惦记着你们,总想着回来看望你们,可是祥宇学业重,小丽又得好好养胎,这才一直没有回来,眼瞧着就要生了,总不能让她在娘家生,我这就给送回来了,还要劳烦你们帮着照顾小丽。”
李老头道:“好说好说,他亲家,看到村子里的大宅子了吗?那就是我家老大新建的宅子,上次办暖房酒的时候,你们说家里忙没空来,只让俩孩子过来了,这次看到了吧。”
陈家脸色一僵:“看到了看到了,不愧是县君的家,建的就是气派,这次我们来,也是想见见县君,给她带了些东西,亲家方便带我们去见见吗?我们也想沾点喜气。”
李老头道:“月丫头忙着呢,你们今儿是见不着了,改天吧,等我提前跟她订好时间,再告知你们。”
陈父讪笑一声,点了点头。
靠山村距离近,他们最快听到消息。
如一滴水滴进油锅,瞬间溅起无数油花。
刘村长叹了口气,要是高家那小子没有同李晚月和离,这荣耀也有他们靠山村一份。
高志远是个没福气的,放着李晚月这么好又聪明能干的媳妇不要,娶回来一个娇滴滴的媳妇。
家里时常闹的鸡飞狗跳的,好不容易去县学读书,没多长时间他又离开了县学。
如今虽说还是在青石镇读书,可最近两次看到他,那脸色明显憔悴不少。
还有那刘招财家,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拈花惹草,把李双双气走了,让陈寡妇进门,马婆子的娘家侄子丢了差事,三天两头的来闹,回回让他过去给他们断官司。
最后不是拿银子就是拿粮食走,马婆子再哭闹一番。
马婆子家大房二房因此互相看不顺眼,陈寡妇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性子,家里天天跟戏班子似的热闹。
他现在听到这两家的事,脑瓜子就嗡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