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太好了。”
  几个女孩子也开心起来。
  赵素英道:“一家人都去吧,你大嫂二嫂也挺长时间没去过镇上了,再说这入学是大事,她们也该一起看看。。”
  王桂香和孙秀芹自然开心。
  饭后,李晚月又讲了几个成语故事,几个孩子才进屋睡觉。
  小院也安静下来。
  翌日,把该做的都做好后,李家一大家子坐着牛车去了青石镇。
  到了镇上,李晚月和李三栋下车去牙行看铺子,李有山夫妇去砖窑,李大川两家子赶着牛车带几个孩子去书院。
  约定办完事后在镇子口的柳树下汇合。
  李大川赶着牛车,小兰小桃几个孩子四处看,眼睛忙不过来了,他们很少来镇上,这次穿着细棉衣裳来镇上,心里很是激动。
  小桃问:“娘,我们等一会儿可以在镇上逛逛吗?”
  王桂香笑着应:“好,等弟弟入学的事情办好了,就带你们去主街逛逛。”
  几个孩子笑容更大了。
  第103章安康两人入书院
  一行人到了书院,李安李康看着书院上方的匾额,心里更是激动,他们以后就在这里读书了。
  守门小厮看到他们,上前询问:“几位可是有事?若是无事不要挡在书院门口。”
  李大川给小厮塞了五文钱:“我们想送家里的孩子来书院读书,烦请小哥带我们见一下书院的夫子。”
  小厮态度明显温和了些:“几位稍候,我这就去向负责招收的人回禀。”
  一刻钟后,小厮带一行人进了前院的一处屋子。
  一位穿着灰白长衫,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坐在首位。
  小厮介绍道:“这是青石书院的卫夫子。”
  李大川拍了拍两个孩子,李康李安立刻按李晚月交他们的礼仪,弯腰行礼:“李康(李安)见过夫子。”
  卫夫子眉梢微挑,这几人一看就是农家孩子,竟然还知晓礼仪。
  心里对他们的印象好了些。
  “免礼。”
  “多谢夫子。”
  卫夫子问道:“你二人可曾启蒙?”
  李康老实答:“不曾去过学塾,只是家中姑姑教过我们《三字经》《千字文》。”
  “哦?背来听听。”
  两个人随即背了起来,卫夫子听着点了点头。
  经过一番测试询问,同意让他们入书院。
  “你们在书院学习,书籍由书院提供,你们要好好爱惜,若你们损坏书本,将由你们赔偿,望你们在书院潜心学习,尊规守礼,切莫横生事端,否则逐出书院。”
  两人乖乖应声:“是。”
  卫夫子看向李大川,道:“书院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将刚入书院的学生,与学有所成的学生区分开,他们以后就在丁班学习。
  书院的学费是一年十两,每半年收一次费,含午食,含两套书院服,倘若住在书院,每日三次膳食和住宿,每年额外付二两银子,想额外购买书院服的话,两百文一身。
  你们为他们备两支毛笔,一方砚台,初始练字,毛边纸即可,数量随意,再额外准备一套棉被,供他们午时休息用。”
  李二湖道:“夫子,两个孩子还小,我们暂时不让他们住书院了。”
  “好,书院每日辰时一刻(7点15分)开始上课,你们必须在辰时将他们送到,午时半(12点)暂休,未时半(2点)进行下午的课学,酉时半(6点)放学,每学十日休息一日,可清楚了?”
  “我们记下了。”
  卫夫子:“给你们两日时间准备东西,两日后过来书院上课。”
  “谢夫子。”
  两个孩子,交了十两银子,办了书院出入凭据,领了书院服,一家子高高兴兴的走了出去。
  恰逢书院午时休息,一众学子有的回家用饭,有的去饭堂。
  李家二房的儿子郭祥宇见到书院门口的一行人,眼中闪过嫌恶。
  这帮泥腿子不好好在村里待着,跑这里来做什么?难道是有事找他?他想不到除了见自己,他们有什么理由来这里。
  面上不悦,却不得不上前,免得这些泥腿子亲戚向同窗打听他,被人知道他同乡下来的,看轻了他。
  李祥宇沉着脸走到李大川面前,连声哥嫂都没称呼。
  直接指了一下旁边的巷子道:“有事到那边去说,别在这里丢我的脸。”
  李大川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着他:“有你啥事?”
  李祥宇轻蔑道:“你们来找我,还这般态度,当真是无礼。”
  “读书读傻了吧你,这书院又不是你开的,我们想来就来,你哪凉快哪待着去。”李二湖不客气的怼道。
  李祥宇一愣,不是来找他的?
  “那你们来做什么?”
  那书院服已经被王桂香放到牛车上了,李祥宇没看到。
  “自然是来送小康小安来学习的,以后他们也会在青石书院读书。”
  “你说什么?”李祥宇震惊,一下送两个孩子来读书?
  一个人一年可是十两银子,两个孩子就要二十两,还不包括笔墨纸砚,大伯家这么有钱了?
  他几个月没回去,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祥宇的妻子是镇上的,所以成亲后他一直住在岳家,很少回村里。
  正在李祥宇愣神之际,李村长家的孙子李文轩也看到了他们。
  一脸笑意的跑上前:“大川叔,二湖叔,你们怎么来了?”
  李大川笑着回:“来送小康和小安,以后他们也在这书院读书,还要文轩你帮忙照看着。”
  “太好了,以后我又多两个伴了。”李文轩很高兴。
  几人寒喧两句,李大川一行人没再理会李祥宇,直接离开了。
  李祥宇这才回过神,看向李文轩问:“文轩,我大堂哥他们家近来挣到钱了?怎么一下子送两个孩子来书院。”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若是想知道,还是回去问问吧,我去饭堂了。”李文轩转身走了。
  李祥宇气的咬牙切齿。
  另一边,李晚月两人直接去了牙行。
  她的要求是,不需要多大的铺子,毕竟这铺子她只卖洗头水和香皂,面膏。
  俩人随着牙人看了三处铺子,第一处有点小,面积差不多四十平,不带后院,价三十五两银子。
  第二处门面偏大,有一百六十平,在闹市中心,后院带三间房,价二百三十两银子。
  最后一处远离主街,离摆摊的大集位置近,但她感觉这个位置的人群,能买洗头水和香皂的人怕是不多。
  李晚月不是很满意:“还有别的铺子吗?”
  牙人犹豫片刻后,才道:“姑娘,还有一处铺子,在主街街尾,就是吧……有点邪气,所以一直没卖出去。”
  “邪气?什么意思?”
  “就是有点……闹鬼。”
  “闹鬼?”李三栋吓了一跳。
  牙人讪讪道:“我也不能为了把铺子卖出去就骗你们,这镇子上的人都知道,到时候你们肯定来找我,索性就把实情说了。
  那铺子先后卖出去四次,生意做不起来不说,还总能听到半夜有哭声,出来看,却看不到人,但就是吵的人睡不着。
  院子里不是今儿个死个鸟,就是明儿个死个狗,不过你们放心,没死过人,通常卖出去不过十天,就被退回来,久而久之就传开了,这铺子便一直卖不出去。”
  第104章买铺子
  李三栋连忙拦着:“姐,这咱不能要。”
  李晚月道:“我能不能先去看看?”
  “可以,两位跟我走吧。”
  李三栋边跟着走,边道:“姐,你没听到吗?这四家都没开起来,咱是要做买卖的,不能赔钱啊。”
  “先看看再说。”李晚月听着这情况,不像是闹鬼,只要不伤人就好,看看再说。
  铺子在主街街尾,相对中心位置来说偏了点,整个铺子大概九十平米,前面是门市,后面带小院,有三间小屋子和一间小厨房。
  此刻地上满是灰尘和落叶。
  院里一棵桂花树,边角有口水井,井口用木板挡着。
  她仔细看了下,虽然整体看着是长期无人居住的破败,可通往厨房和柴房的地方,地上的落叶却和别处的落叶有些不同。
  柴棚下放着两捆柴,厨房里的落灰不像自然落的,更像洒上去的。
  这下她更确定,不是闹鬼,不过她没表现出来。
  这地方她挺满意的,面积正好,有后院,有井,有休息的地方,挺好。
  她问:“这间多少钱?”
  牙人回:“这铺子情况也跟您说过了,虽说邪气,但是地方也算大,而且在主街,您要是诚心想要就六十两吧。”
  李三栋惊讶:“六十两?这种情况你们都敢卖这么高的价?”
  牙人叹了口气:“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们也是买到手里的,倒卖出去不说赚,至少也不能赔太多吧,若不是有这些奇怪事,这铺子最少也要一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