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知道啊,这不是想着到时候盖好房子,咱能再圈出个大的后院吗?在后院种点菜什么的,你看咱们做香皂,以后还会做别的,得建个作坊什么的,也有地方啊,直接买大点省事。”
  难得古代宅基地大,又没那么多限制,她喜欢大院子,自然建大一点。
  李有山不知道闺女想建多大的房子,不过闺女说了他去做就行。
  “行,等会儿我去村长家,我记得你有田叔家旁边就有一大片地,他们家就在村尾山脚边,咱们要是去了,跟他们做邻居。”
  李晚月提醒:“到时候量地的时候,就量挨着山泉方向的位置。”
  “行,爹知道了。”李有山话落,犹豫了片刻,才开口道:“月月啊,爹跟你商量个事,咱能再买几亩地不?
  当初分家,你爷就分了咱三亩地,后来咱家挣了些钱又买了几亩地,这地是庄户人家的根本,我想着咱现在手头宽裕,再买几亩地,家里的钱都是你挣的,所以想问问你的意见。”
  “可以啊,爹想买地买就是了,家里的钱是一家人挣的,我不过是提供了想法,您想用就用,明儿个三栋去送货的话,我让他去钱庄取五十两银票出来。”
  她也觉得多买地好。
  “嗳,你放心,就先买个三四亩,买多了我怕别人眼红,爹这就去村长家跟他说一声。”李有山瞬间笑成花,抬脚出了院门。
  到了村长家,村长媳妇赶紧给搬了张凳子。
  “大山来啦。”
  “谢谢嫂子。”
  “客气啥。”
  李有山随后李有山向村长说明来意。
  李村长:“你们要买多少地作为宅基啊?”
  “五亩吧。”
  “啥?买那么多?”
  第92章有靠山
  李有山笑了笑:“现在挣了点银子,想着多买点,万一开荒出来也能种点东西。”
  “也行,有田家旁边就是一大片的荒地,你要是想要,二两银子一亩。”
  “好,老哥,我还想买几亩田,咱村如今有要卖地的吗?”
  李村长很是诧异,这大山家这么短的时间,是挣了多少钱?
  他也没问,只是回话:“有是有,咱村子原来那陈老汉家,他儿子在隔壁县做生意,混出些样子,在那边安家落户了,把老两口接走了,老两口原想着还要回来呢,地就没卖,可在那边住了一年,在那边置办了地,前些日子刚让人捎信,说把这边的地卖了。
  他家是四亩上等水田,五亩中等旱田,水田是十二两银子一亩,旱田八两银子一亩,他们拜托了族人看护着地,所以如今地是族人在种,你买了怕是要等庄稼收了才能接手。”
  李有山想了想,一般肯定想买水田,可如今家里做生意,买旱田也好,可以种绿豆啥的。
  “村长,那您就先帮我同他们家说说,我决定买两亩水田三亩旱田,若是同意就先去办理过户,庄稼可以等他们收了这茬。”
  李村长点头:“好,那我明儿个就去找陈家的去信,他们要是同意,就会去跟族人说,确定了信儿,我再告诉你。”
  “谢谢老哥,明儿个劳烦你先帮我把五亩宅基地的地契办了。”李有山说完,掏出十两银子的银票和一两碎银子递给村长。
  李村长道:“你这是干啥?给十两银子就行了,那一两拿回去。”
  李有山按住了村长的手臂:“老哥,你这跑一趟也不容易,去县衙也要打点,这银子你就收下吧。”
  “老弟,你这就拿我当外人了,上次给的两块墨我都没给钱,哪还能再要你的钱。”
  李有山忙道:“老哥,月月也是这个意思,你要是不收,她以后也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李村长拗不过他,只好同意:“那我明儿个一早去县衙办契书,回来后再去量地。”
  “谢谢老哥。”
  李村长想到他们一家这两天种地的事,问道:“大山呐,听说你们这两天在种地,是去种啥呀?”
  李有山记着自家女儿的话,道:“月月不是给百味楼送笋子吗,那东家从外邦进了一些种子想要试着种,说是啥蕃芋,刚好我家还有空闲的地块,就想让我们帮他试种,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出啥来。”
  蕃芋?那是啥东西?试着种,需要种那么多?
  李村长也不多问,到时候种出来就知道种的是啥了。
  李有山说完事,起身离开了。
  李村长看向自家老伴道:“老婆子,你没事的时候就去老槐树下把大山他们受百味楼东家之托,试种新物种的事跟大家伙透露下。”
  村长媳妇纳闷:“为啥呀?大山他们明显想低调些,咱这说出去,人家该说咱嘴不严了。”
  李村长笑了笑:“不会的,他们自己也会无意间透露出去的,咱不过是帮一把,你看他们能一下子买五亩地,就算建房子用不了这么多,但也说明建的房子不小,大山他们应当是挣到钱了。
  他方才特意说帮百味楼的东家种庄稼,就是想说他们是在帮百味楼的东家做事,是有靠山的,村里人若是知道,想找麻烦也会掂量掂量,能不能跟人家东家做对。”
  村长媳妇恍然,当即点头应下。
  太阳西斜,李大川和王桂香回来了,带回来一百四十六斤的绿豆和一百三十五个鸭蛋。
  王桂香的娘家还给回了一些鸡蛋,干菜,青菜苗。
  傍晚,饭桌上,孙秀芹问道:“小妹,明儿个能不能让你二哥也去我娘家那村子收鸭蛋啊?我挺长时间没回娘家了,我娘家不像大嫂家离稻花村近,去一趟要走一个时辰呢,想着问问你,你要是不用牛车的话,我就让二湖明天带我们回去一趟。”
  李晚月道:“二嫂用吧。”
  她明日去县城,就让三栋跟着,坐村里的牛车去。
  孙秀芹一喜:“谢谢小妹,你那个洗头水,能不能让我带两瓶?”
  “可以。”李晚月点头,谁让她是二哥的媳妇呢,大嫂都拿了,不让她拿不好看。
  孙秀芹见她这么好说话,心里也松了口气,她怕小姑子不让拿。
  吃过饭,她主动收拾碗筷,收拾好后,赶忙回屋,把要带的东西收拾好。
  李晚月把去县城要带的东西准备好。
  翌日,家里的事做好后,李二湖和孙秀芹回娘家,李晚月和李三栋去送笋,再去县城。
  孙秀芹娘家孙家庄离稻花村有些远,牛车走了一个时辰才到。
  村中心的大树下,一群妇人坐在那边纳鞋底边闲聊。
  一位妇人惊讶道:“咦,孙家嫂子,那牛车上的人瞧着咋像你家女婿呀?”
  孙母抬头,看着远处走来的牛车,那赶车的可不就是自家女婿嘛。
  她立马得意道:“哎哟,还真是我家秀芹一家来看我了。”
  等牛车走到面前,孙秀芹带着孩子赶紧打招呼。
  孙母扫了一眼牛车上的两个背篓,脸上的笑更灿烂了。
  “我先回家招待闺女一家子了,你们聊着。”
  说完,坐到牛车上往家走。
  她小声问:“秀芹呐,这牛是你们村里人新买的吗?你们以前回来的时候坐的牛车,可没这头牛好。”
  “娘,这是自家家里租用的牛车。”
  孙母不解的问:“啥?租的牛车?这地都耕完了,咋没还回去?”
  “娘,回去再说。”
  孙母盯着自家女儿和两个外孙身上的细棉布衣裳,心里嘀咕,这李家是出息了?居然都穿上细棉衣裳了,小荷头上居然还戴了绢花。
  到了家,李二湖跟家里人打过招呼就带着牛去吃草了,顺便在村里收些绿豆和鸭蛋。
  孙母让两个儿媳妇去张罗午饭,她和孙秀芹拿着背篓去了堂屋。
  “娘,我爹呢?”
  “你爹和你哥去地里了。”
  孙母翻着背篓,看到里面红糖和点心,道:“乖乖,居然还有红糖和点心啊,看这包点心的纸,挺贵的吧,秀芹呐,你好好说说,这李家是不是挣着钱了?”
  第93章盯上李晚月的婚事
  孙秀芹笑着点头:“是啊娘,这些日子是挣了些钱。”
  “你家公爹去年不是伤着了吗?还欠了不少银子?都还清了?”
  “还清了,不过也是靠我那小姑子,我那小姑子跟高家的和离了,人家给赔了十两银子,她自己也想了些挣钱的法子,家里就把债还清了。”
  孙母撇嘴:“你那小姑子真没用,连个男人都抓不住,人家都是童生了,马上就是秀才,她居然和离?真傻。
  再说了,人家赔她银子,也是看在你公婆以往接济的份上,接济的银子都不止十两吧。”
  孙秀芹应和:“不管咋说,家里现在没有欠债了,还挣了些银子,日子比以前好过了。”
  孙母看着那半斤红糖,不满道:“日子好过了,来娘家就拿半斤红糖?这肉也太少了,都不够一人夹两块的,还有这布,是你们做衣裳剩下的吧,这么小块够做啥呀,咋也该扯几丈新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