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她让几个孩子捡柴挖野菜,自己则在四周闲逛,她要做擦脸面膏和香皂,又怕味道不好闻,她以前做这些都是加精油,可这里没有精油,只能自己想办法。
  看到一种花,就闻一下味道,若是有月季花就更好了,她喜欢月季花的味道。
  李晚月想往山林里走走,一条细长的菜花蛇从脚边爬过,吓的她差点原地去世。
  猛的跺了几下脚,片刻后才平静下来,捡了一根木棍边敲打草丛边往山上走。
  看到有艾草,就摘了些。
  越走越感叹,这山林里还真是什么树都有,就是虫子太多。
  走了一段,看到一片树,她盯着叶子看了会儿,眼前一亮,这不是无患子树吗?心下激动,八九月时就可以摘无患子了,以后再熬洗头水,可以省点原材料。
  心情颇好的继续往前走,默默想着:老天爷既然没给她金手指,能不能给点好运气?
  不是说穿越的人一进山就能遇到人参灵芝啥的珍贵药材吗?
  要么就是捡到受伤的王公贵族,王爷世子啥的俊美男吗?
  接着一见钟情,以身相许了。
  再不济也能碰到个一头撞树的蠢野猪吧。
  结果走了挺长一段,别说人参了野猪了,连个野鸡毛都没看到。
  不知道是小说里都是骗人的,还是只有女主角穿了才有这么好的运气。
  不应该啊,她也经常敲木鱼啊,也去寺庙烧香啊,也总夸老天爷和上帝啊,是哪路神仙没烧到位啊。
  不过她也没有不甘,她有前世学的知识和见识,就是她的金手指了。
  正想着,一股花香飘来,她四处看了看,看到不远处的几棵树上缠着藤蔓,藤上开着白色的小花。
  这不是风车茉莉吗?
  就先用它了。
  李晚月快速摘了一背篓的茉莉花,又在四周转了转,看到草丛边有一个洞,蹲下去瞧了瞧,这是兔子洞啊,前世她小时候寒暑假回姥姥家,舅舅就带着她去山上捉兔子,掏鸟蛋,下河摸鱼,这一看就是兔子洞。
  她又再周围看了看,果然周围还有几个洞口。
  想着用背篓抓,可背篓里装满了花。
  她立刻找了三块大点的石头,把几个洞口都堵上。
  接着跑到山脚下,拿起李安的小背篓,叫上小兰小桃拿上背篓来到洞口边,让小兰用竹篓堵住一个口,小桃用竹篓扣住另一个洞口,她则走到另一处的洞口边,拿出火辙子把稻草点燃,塞到洞口里。
  不一会儿,小兰感觉有东西撞击手里的竹篓,心里非常兴奋,却不敢松手。
  另一边,小桃的竹篓也有了动静。
  小桃压着声音惊奇道:“姑姑,有动静。”
  李晚月立刻走过去提起背篓,就见小桃背篓里是一只大灰兔子和一只小灰兔,小兰背篓里则是四只小灰兔子:“看来是一家子。”
  晓兰晓桃兴奋道:“姑姑太厉害了,居然一下子抓到这么多兔子。”
  李晚月也高兴,捡了几根草藤把背篓的口封好。
  “走,回去。”
  路上,晓桃问道:“姑姑,听说免子的洞有好几个出口,我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
  “是啊,狡兔三窟,它们很聪明的。”
  “狡兔三窟,又学到一个词。”晓兰高兴的拍手。
  转眼回到山脚下。
  看到李康弯着腰捡柴,手里都快抱不下了,眉梢微挑,不管是为了什么,开始干活就是好现象。
  她看了眼太阳,中午了,带着几个孩子回家。
  第45章做护肤面膏
  回到家,晓兰晓桃迫不及待的叫王桂香出来看兔子。
  “娘,娘,姑姑抓了六只兔子。”
  王桂香和赵素英孙秀芹都走了出来,看到这么多兔子,惊讶道:“乖乖,这么多兔子。”
  赵素英道:“小的那几只可以养起来,以后下更多兔崽。”
  李晓桃道:“我去让爹搭个笼子。”
  孙秀芹却没关心兔子,她一眼就看到自家儿子背着竹篓,头发被汗浸湿,心疼不已。
  立马接过他的背篓:“小康,你咋背这么重的篓子,肩膀勒疼了吧,娘瞧瞧。”
  李康摇头,语气有些欢快:“娘,不光我背了,小荷还有小安都背了,我今天去挖野菜,发现也没有想象中的累,挺简单的。”
  “那也要注意身体,你和他们体质不同。”
  李康想到李晚月的话,道:“娘放心,我会注意的,而且爹也说了,多干活身体才会好。”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孙秀芹也不好说什么,去厨房端了碗水递给李康。
  李康确实渴了,端起来就喝,喝完才看到李晓兰几个扒着竹篓看兔子,这才想起来其他几个姐姐妹妹还没喝呢。
  “娘,你再倒几碗水吧,姑姑和小荷他们也没喝水呢。”
  孙秀芹这才不情愿的又倒了几碗水放到院里的桌子上,招呼道:“小妹,小兰小荷,先喝点水吧。”
  李晚月道过谢,喝了半碗水。
  赵素英看到那背篓里的花,好奇道:“月月,你摘这花干啥用?没一会儿功夫就蔫吧了。”
  李晚月道:“有用,到时候娘就知道了。”
  李晓兰道:“姑姑,这花用洗吗?”
  “要洗。”
  “那我和小桃拿去洗。”
  “好,姑姑谢谢你们,洗好后晾起来。”
  “嗳。”两人拿着背篓就去了河边。
  这时,李大川也回来了,听说他们抓了一窝兔子,揽下了搭兔棚的活。
  午后,日头微斜。
  李晚月来到厨房,把泡着的黄芪捞出放到陶盆里,又挖了两勺用陈皮水熬的猪油加到盆里,放到灶上隔水蒸。
  这个需要蒸半个时辰。
  另一口锅里倒了些水,隔水放上木桶再密封好,这个木桶是之前让李三栋改造过的,木桶下端又裁了个手指粗的小口,塞了一截拇指粗的小竹筒,接口处同样密封好。
  晾干水分的茉莉花放在木桶里,在木桶上方再放一口锅,里面倒入冰凉的河水,隔一会儿再换水。
  古代没有蒸馏器,她只能想着古法蒸馏的方法,做个简单的,木桶口上放铁锅装冰凉的河水用来冷凝,虽然不如现代的蒸馏器,但她只能想到这些了。
  “妹啊,这是啥?”李大川好奇。
  “这是蒸馏器,有很多用处,酿酒,提取植物纯露,差不多都是这个原理,虽然纯度可能没那么高,但也够用了,这次我是做茉莉花纯露。”
  三兄弟一脸懵,但是觉得自家妹子这脑瓜子真好使,能记住这么多东西。
  不多会儿,一股香味渐渐漫开,整个厨房混合着花香和猪油香。
  不一会,小竹筒处开始滴水,蒸馏很耗时间,一个时辰,茉莉花露才滴了一碗。
  只是碗的上层并没有精油,看来这种蒸馏法还是不行,以后有机会看能不能订做一个。
  她把花露倒在陶罐里密封好。
  盛一点溶化的猪油,加入蜂蜜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使其分层。
  待分好层,另一部分的猪油温度也降下来了,把分层后的上层油倒入黄芪猪油里,加几滴茉莉花露,搅拌均匀,然后倒进瓷瓶里。
  装了三个瓷瓶。
  李晚月在心里默默发表感言:感谢互联网,感谢各大up主,感谢流传千年的老祖宗的智慧,这下脸能稍微保养下了。
  做完这些,夕阳也落到山头。
  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在整个山村弥漫。
  晚饭是榆钱白面馒头,红烧兔肉,炒青菜,鸡蛋汤,众人吃的心满意足,这样的饭菜,他们以往也只敢过年想想。
  几个孩子吃的顾不上抬头。
  吃过晚饭,各自洗漱,早早睡下。
  李晚月躺在床上伸了伸腰,这一天天的,可比上班累多了,她现在已经完全适应早睡早起的作息了,再加上累一天,基本倒头就睡。
  而李家老宅的人,这会儿还气的睡不着呢。
  李老太回来就把自己关房间,大哭一场,眼睛都肿了。
  她已经很多年没有被人气成这样过了。
  虽说她也出生在农村,可十二岁就进了大户人家做丫鬟,十五岁就到了当时的夫人身边伺候。
  两年后嫁给了府上一位管事的儿子。
  若不是那位管事犯了事,害她跟着他们一家被逐出府,前任相公没多久就因醉酒失足掉进河里淹死了,她也不会用自己的积蓄脱离那家人。
  也就不会因为找不到好人家,最后选了嫁给李老头。
  那死丫头有一句话倒是说对了,她的确是在主家府里就认识了李老头。
  李老头时常给她送些点心饴糖什么的。
  可这事绝不能让人知道,不然传出什么闲话,她就没法在这里待了。
  那时候她刚脱离夫家,他知道后安慰她,陪着她。
  见他对自己上心,人长的也还行,才会嫁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