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而地上还插着几片竹片,当猜到它们的用意时,一整个崩溃。
闭上眼睛,做着心里建设,最后一脸视死如归的站了上去。
为了生活品质,一定要多赚钱,多多的赚钱。
主屋里,李有山和赵素英数着木盒子里的银子,加上李晚月的九两银子,盒子里共有十两并三百八十二个铜板。
李有山打开一块破布,上面用烧火棍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这是他自己记的‘账本’。
他挨个指着图案念念有词。
眯眼圆脸图样,后面画着三个圆圈:“村长家是三两银子”。
圆眼方脸图样,后面一个圈:“大儿媳娘家一两银子。”
牛头图样,后面画着一个圆圈:“铁牛侄子家是一两银子”。
树杈图样,后面两个圈:“有根家一两银子”。
田地图样,后面五串圆圈:“有田家五百个铜板”。
元宝图样,后面八串圆圈:“有财家八百个铜板。”
……
李有山一边念叨,一边掰着手指,算了下,眼下对外的欠账是十四两七钱银子。
赵素英道:“他爹,算的咋样?”
李有山:“就算把银子都拿出来还了,还差四两多银子。”
赵素英宽慰道:“没事,马上农闲,大川他们三兄弟若是都去做工,镇上一天十五文,县城一天能有二十五文,就算按每人每天二十文工钱,一天就是……六十文,一个月就是……一两八钱银子,三个月就差不多攒够了,就算不是天天都能找着活计,那半年应该也能攒够了,去掉吃喝家用,今年咋也能还完了。
到时候把银子还了,再攒几个月,凑够聘礼银子,就给三栋未来媳妇下聘,这订亲已经一年了,也该下聘了。”
李有山点头:“好在老李家大多数关系都挺好的,愿意借银子给咱家,不然,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到现在这般。
“要不是月月拿回来这九两银子,咱们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还上呢,怕是要卖地才能还上了,咱们自己得留个一两花用,其他的都拿去还了吧,看看先还哪几家。”
李有山点了点头,开始琢磨。
村子中间的老槐树下,稚童嘻闹,妇人边纳着鞋底子,边闲聊:“这李晚月可真没福气,嫁给读书人是多荣耀的事啊,这才三年就被人休回来,换成我,我都没脸活着,李有山家居然还把人给接回来了,啧啧,也不怕影响他家小辈的婚事。”
“谁说不是呢,有山为了治伤,到处借钱,眼下他家三栋定亲一年了还没给人杨家下聘,家里再多一张嘴吃饭,我看啊,就算明年,也攒不到聘礼银子。”
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人家那不是休妻,是和离,这可不是一个意思,再说了,就算是读书人,品行不好,你愿意让女儿嫁过去受委屈吗?我可听说了,这高志远就没跟有山家的丫头圆房,就这还被婆母骂不下蛋的母鸡,这换成你你能忍?”
“王婶子说的对,谁忍心看自己女儿受这种委屈?当牛做马三年,换来这么个结果,但凡是亲生的,都忍不了,读书人就可以欺负人了?”
“人家高志远也并非无情无意,我可是听说了,人家还赔了她十两银子,另外又给写了五两欠条,已经够仁义了。”
……
李家老宅,二房媳妇刘金花和她大女儿李秀美走进院子。
“爷,奶,我来看你们了。”李秀美笑着打招呼。
李老太笑咪咪的看着她:“哟,大美来了,快坐吧。”
“嗳。”
母女俩坐下后,刘金花立刻道:“爹,娘,你们听说了吗?大哥家那晚月丫头被高家休回来了。”
李老头是李有山的父亲李松,李老太是李有山的继母吴婆子,李有山三岁时生母病逝,两个月后李老头娶了继室,次年生下一子李有富,之后又生了一女李春燕。
“真的?”李老太瞬间瞪大了眼睛。
李老头皱眉:“老二媳妇,你说说咋回事?”
刘金花在一旁的板凳上坐下:“爹,我方才路过大槐树,听他们说那高志远家嫌弃李晚月生不出孩子,要休了她,后来看在夫妻一场的情份上,这才同意和离,可是和离和被休不是差不多嘛,她一个和离妇还敢回家,也不怕影响家里侄女们的婚事,幸好他们这一房已经分出去了,否则咱家小辈也跟着受影响。”
第13章杨莲儿
李秀美听着,脸上满是幸灾乐祸,当年知道李晚月要嫁给高家书生时,她就嫉妒的不行,凭什么李晚月能嫁给读书人?
这下好了,被休回来,她心里好受多了,再怎么说她相公也是在镇上做工的,每月有六百文钱呢,憋心里三年的气终于消了。
李老太庆幸的点头,看向李老头:“月丫头也真是的,当初我就让你劝过老大,让那丫头找个庄户人家踏实过日子就好,人家高志远是读书人,她是泥腿子,跟人家都不是一个做派,那能生活到一起去吗?
可那丫头心比天高,眼睛长到头顶上,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就算缠着人家,让人家同意了婚事,这不还是和离了?以后她要是再嫁,可没什么条件好的让她挑了。”
刘金花立马附和:“娘说的是啊,也亏的爹当年有远见,只分了三亩地给大哥,要是分给他十亩地,怕是大哥一家会把这地卖了,补贴高家呢。”
这马屁拍到李老头心槛上,当年把老大一家分出去时,村里人都说他对老大一家无情,明明有十三亩地,却只分给老大三亩中等田,其他什么都没给。
可他觉得他没做错,村里的规矩老大占大半家产,是因为老两口跟着老大住,可他们要跟老二住,自然应该把大头给老二。
村里人还是议论纷纷,害的他很长时间没敢出门。
眼下他们该知道他当时的决定有多正确了。
李老头磕了磕烟袋锅子,冷哼:“老大那榆木脑袋,为了一个赔钱货,不停的往高家送银子也就算了,还搭进去一条腿,幸好那腿保住了,要不然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呢。
要是当初听我的,把那丫头送去大户人家做丫头,既能学学规矩,又能赚些钱补贴家里,到了嫁人的年纪还能收一笔彩礼,这下好了,钱搭进去,啥也没捞着。
现下又把她接回来,也不怕她再把家霍霍的更差,就一个丫头片子也值当接回来,直接找户人家,让人接走就是了,老子当初咋就生了这么个蠢货。”
李老太见他神情,心下想笑:“老头子,你想要帮衬老大我没意见,前提是咱得自己好过了,眼下咱家这几个孩子还顾不过来呢,咱家大孙子祥宇(李有富儿子)还在读书,一家子住在镇上花销大,石柱也八岁了,也想读书,咱们自己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可别为了帮衬老大,让咱自家背上债。”
“行了,我啥时候帮衬了,这不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吗?有钱宁可去补贴高家也不知道给祥宇用,现在想要我帮?没门。”
“你知道就好,他们不找咱们借,那说明他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刘金花眼睛转了一圈,站起身:“娘,我去找莲儿娘借个鞋样子,一会儿就回来。”
“去吧。”
刘金花迈着轻快的步子去了杨家。
看着院子里晾衣服的杨周氏,笑盈盈的上前:“大壮娘,晾衣裳呢?”
“哟,是金花嫂子呐,你咋来了?”
“我这不是想跟你借个鞋样子嘛,你家莲儿呢?”
“屋里绣花呢,你找莲儿?”
“不是,这莲儿和我们李家大房的三栋订亲也一年了,说什么时候下聘了吗?”
听到这话,杨周氏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没有。”
原本就是看上李三栋的模样在十里八乡都是拔尖的,皮肤虽然糙了些,但是白呀,整个镇的乡下人都没有比他白的汉子。
李有山又会打猎,当初只分了三亩地,这些年硬是靠本事又买了五亩地,家里条件不差。
李晚月嫁的又是读书人,万一以后考个状元,做了官,他们家也能跟着沾点好处。
谁知道李有山去年受了伤,不能打猎不说,还欠了不少债,他那女婿也才考中童生,听说距离考状元还远着呢,且不一定能考上。
眼下他们家债都没还完,还下聘呢,谁知道要等猴年马月。
刘金花心里乐开花,面上却叹了口气:“大壮娘,你还不知道吧,我大伯哥家那闺女李晚月被休回家了。”
“啥?被休了?”杨周氏震惊。
“有说和离的,有说被休的,你也知道,分家后,大房就不咋同我们老宅的人来往,我们也就没过去问,你说,这被休跟和离不是差不多嘛。
我还听说我那大房嫂子把她亲家那高家婶子给打了,看她平时一副笑模样,没想到那个凶悍哟,明明是李晚月那丫头生不出孩子,人家休妻也说的过去,总不能绝后吧,自己女儿不占理,还打人,啧啧。”刘金花说着,见杨周氏脸色不好看,就住了口。
闭上眼睛,做着心里建设,最后一脸视死如归的站了上去。
为了生活品质,一定要多赚钱,多多的赚钱。
主屋里,李有山和赵素英数着木盒子里的银子,加上李晚月的九两银子,盒子里共有十两并三百八十二个铜板。
李有山打开一块破布,上面用烧火棍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这是他自己记的‘账本’。
他挨个指着图案念念有词。
眯眼圆脸图样,后面画着三个圆圈:“村长家是三两银子”。
圆眼方脸图样,后面一个圈:“大儿媳娘家一两银子。”
牛头图样,后面画着一个圆圈:“铁牛侄子家是一两银子”。
树杈图样,后面两个圈:“有根家一两银子”。
田地图样,后面五串圆圈:“有田家五百个铜板”。
元宝图样,后面八串圆圈:“有财家八百个铜板。”
……
李有山一边念叨,一边掰着手指,算了下,眼下对外的欠账是十四两七钱银子。
赵素英道:“他爹,算的咋样?”
李有山:“就算把银子都拿出来还了,还差四两多银子。”
赵素英宽慰道:“没事,马上农闲,大川他们三兄弟若是都去做工,镇上一天十五文,县城一天能有二十五文,就算按每人每天二十文工钱,一天就是……六十文,一个月就是……一两八钱银子,三个月就差不多攒够了,就算不是天天都能找着活计,那半年应该也能攒够了,去掉吃喝家用,今年咋也能还完了。
到时候把银子还了,再攒几个月,凑够聘礼银子,就给三栋未来媳妇下聘,这订亲已经一年了,也该下聘了。”
李有山点头:“好在老李家大多数关系都挺好的,愿意借银子给咱家,不然,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到现在这般。
“要不是月月拿回来这九两银子,咱们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还上呢,怕是要卖地才能还上了,咱们自己得留个一两花用,其他的都拿去还了吧,看看先还哪几家。”
李有山点了点头,开始琢磨。
村子中间的老槐树下,稚童嘻闹,妇人边纳着鞋底子,边闲聊:“这李晚月可真没福气,嫁给读书人是多荣耀的事啊,这才三年就被人休回来,换成我,我都没脸活着,李有山家居然还把人给接回来了,啧啧,也不怕影响他家小辈的婚事。”
“谁说不是呢,有山为了治伤,到处借钱,眼下他家三栋定亲一年了还没给人杨家下聘,家里再多一张嘴吃饭,我看啊,就算明年,也攒不到聘礼银子。”
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人家那不是休妻,是和离,这可不是一个意思,再说了,就算是读书人,品行不好,你愿意让女儿嫁过去受委屈吗?我可听说了,这高志远就没跟有山家的丫头圆房,就这还被婆母骂不下蛋的母鸡,这换成你你能忍?”
“王婶子说的对,谁忍心看自己女儿受这种委屈?当牛做马三年,换来这么个结果,但凡是亲生的,都忍不了,读书人就可以欺负人了?”
“人家高志远也并非无情无意,我可是听说了,人家还赔了她十两银子,另外又给写了五两欠条,已经够仁义了。”
……
李家老宅,二房媳妇刘金花和她大女儿李秀美走进院子。
“爷,奶,我来看你们了。”李秀美笑着打招呼。
李老太笑咪咪的看着她:“哟,大美来了,快坐吧。”
“嗳。”
母女俩坐下后,刘金花立刻道:“爹,娘,你们听说了吗?大哥家那晚月丫头被高家休回来了。”
李老头是李有山的父亲李松,李老太是李有山的继母吴婆子,李有山三岁时生母病逝,两个月后李老头娶了继室,次年生下一子李有富,之后又生了一女李春燕。
“真的?”李老太瞬间瞪大了眼睛。
李老头皱眉:“老二媳妇,你说说咋回事?”
刘金花在一旁的板凳上坐下:“爹,我方才路过大槐树,听他们说那高志远家嫌弃李晚月生不出孩子,要休了她,后来看在夫妻一场的情份上,这才同意和离,可是和离和被休不是差不多嘛,她一个和离妇还敢回家,也不怕影响家里侄女们的婚事,幸好他们这一房已经分出去了,否则咱家小辈也跟着受影响。”
第13章杨莲儿
李秀美听着,脸上满是幸灾乐祸,当年知道李晚月要嫁给高家书生时,她就嫉妒的不行,凭什么李晚月能嫁给读书人?
这下好了,被休回来,她心里好受多了,再怎么说她相公也是在镇上做工的,每月有六百文钱呢,憋心里三年的气终于消了。
李老太庆幸的点头,看向李老头:“月丫头也真是的,当初我就让你劝过老大,让那丫头找个庄户人家踏实过日子就好,人家高志远是读书人,她是泥腿子,跟人家都不是一个做派,那能生活到一起去吗?
可那丫头心比天高,眼睛长到头顶上,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就算缠着人家,让人家同意了婚事,这不还是和离了?以后她要是再嫁,可没什么条件好的让她挑了。”
刘金花立马附和:“娘说的是啊,也亏的爹当年有远见,只分了三亩地给大哥,要是分给他十亩地,怕是大哥一家会把这地卖了,补贴高家呢。”
这马屁拍到李老头心槛上,当年把老大一家分出去时,村里人都说他对老大一家无情,明明有十三亩地,却只分给老大三亩中等田,其他什么都没给。
可他觉得他没做错,村里的规矩老大占大半家产,是因为老两口跟着老大住,可他们要跟老二住,自然应该把大头给老二。
村里人还是议论纷纷,害的他很长时间没敢出门。
眼下他们该知道他当时的决定有多正确了。
李老头磕了磕烟袋锅子,冷哼:“老大那榆木脑袋,为了一个赔钱货,不停的往高家送银子也就算了,还搭进去一条腿,幸好那腿保住了,要不然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呢。
要是当初听我的,把那丫头送去大户人家做丫头,既能学学规矩,又能赚些钱补贴家里,到了嫁人的年纪还能收一笔彩礼,这下好了,钱搭进去,啥也没捞着。
现下又把她接回来,也不怕她再把家霍霍的更差,就一个丫头片子也值当接回来,直接找户人家,让人接走就是了,老子当初咋就生了这么个蠢货。”
李老太见他神情,心下想笑:“老头子,你想要帮衬老大我没意见,前提是咱得自己好过了,眼下咱家这几个孩子还顾不过来呢,咱家大孙子祥宇(李有富儿子)还在读书,一家子住在镇上花销大,石柱也八岁了,也想读书,咱们自己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可别为了帮衬老大,让咱自家背上债。”
“行了,我啥时候帮衬了,这不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吗?有钱宁可去补贴高家也不知道给祥宇用,现在想要我帮?没门。”
“你知道就好,他们不找咱们借,那说明他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刘金花眼睛转了一圈,站起身:“娘,我去找莲儿娘借个鞋样子,一会儿就回来。”
“去吧。”
刘金花迈着轻快的步子去了杨家。
看着院子里晾衣服的杨周氏,笑盈盈的上前:“大壮娘,晾衣裳呢?”
“哟,是金花嫂子呐,你咋来了?”
“我这不是想跟你借个鞋样子嘛,你家莲儿呢?”
“屋里绣花呢,你找莲儿?”
“不是,这莲儿和我们李家大房的三栋订亲也一年了,说什么时候下聘了吗?”
听到这话,杨周氏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没有。”
原本就是看上李三栋的模样在十里八乡都是拔尖的,皮肤虽然糙了些,但是白呀,整个镇的乡下人都没有比他白的汉子。
李有山又会打猎,当初只分了三亩地,这些年硬是靠本事又买了五亩地,家里条件不差。
李晚月嫁的又是读书人,万一以后考个状元,做了官,他们家也能跟着沾点好处。
谁知道李有山去年受了伤,不能打猎不说,还欠了不少债,他那女婿也才考中童生,听说距离考状元还远着呢,且不一定能考上。
眼下他们家债都没还完,还下聘呢,谁知道要等猴年马月。
刘金花心里乐开花,面上却叹了口气:“大壮娘,你还不知道吧,我大伯哥家那闺女李晚月被休回家了。”
“啥?被休了?”杨周氏震惊。
“有说和离的,有说被休的,你也知道,分家后,大房就不咋同我们老宅的人来往,我们也就没过去问,你说,这被休跟和离不是差不多嘛。
我还听说我那大房嫂子把她亲家那高家婶子给打了,看她平时一副笑模样,没想到那个凶悍哟,明明是李晚月那丫头生不出孩子,人家休妻也说的过去,总不能绝后吧,自己女儿不占理,还打人,啧啧。”刘金花说着,见杨周氏脸色不好看,就住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