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此刻安排陆清韵她们三个入翰林院,只怕免不了被排挤孤立。
谢窈反问:“你希望给语书安排什么?”
赵昊忙道:“表姐别误会,我可没有要安排语书的意思,我就是私底下找您打听一下嘛。”
不管是帝后的决定,还是语书自己的选择,他都不会也不能干预。
他就是纯打听。
“真想知道?”谢窈咬了一口点心。
赵昊连连点头,满眼都是求知欲。
“不告诉你。”
谢窈倒不是故意不告诉赵昊,实在是她也没想好,赵昊心里的考虑,她和萧稷自然也有考虑到。
谢窈和萧稷很快忙了起来,但考生们却还要参加宴会,休息等。
等入宫觐见,已是三日后。
仍旧是陆清韵为首,江妙和王语书分列两侧,再往后便是二甲与同进士。
人数自是比去年少得多。
谢窈是分批见的,她先见了一甲三名,她也没藏着掖着,直接道:“按照惯例,一甲三名都是要入翰林院的。”
“但今年的情况……稍有不同,相信你们也都能理解,所以究竟入不入翰林,本宫想询问你们的意思。”
“你们可以自己决定。”
三人自然知道这情况不同是不同在何处。
三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皇后娘娘明鉴,臣等愿入翰林。”
虽然如今会被排挤,但这是她们该得到的权利,非翰林不入内阁,若她们第一届就知难而退,那往后的女子呢?
努力考出来,会不会也因此进不了翰林?
她们参加此次女官考核,可不是为了退让的!就算被刁难,又如何?
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412章 北境来的好消息!
谢窈笑了,看着几人的眼里都带着赞赏,“好,既然你们有此信心,本宫看好你们。”
三人同时道谢。
三人的事聊完,谢窈便让她们先退下,然后传唤了二甲进士们进来。
这些,才是现在她需要用到的中流砥柱。
一众人行礼之后,谢窈让众人起身,这才道:“如今北疆已经尽数归于夏国境内,更名为北州,北州地域辽阔,如今却缺少官员,你们可有主动请缨,愿去北州的?”
若是安排这些人去夏国境内的县城,自然不必询问。
但北州不一样,北州偏远,夏天热冬天冷。
且那边从前不属夏国管,才去可以说十分艰难,有人愿意去是最好,没人愿意去谢窈也不会有意见。
殿内一片沉默之后,有人上前,道:“娘娘,臣愿去。”
谢窈朝那人看去。
她认出了此人的身份,二甲第七名,名向曦,原籍就是北境的,似乎与长公主有些渊源。
谢窈看着她,问:“你可知,北州苦寒,且是第一批过去,难度会更大。”
等谢窈说完,向曦才道:“皇后娘娘,臣都明白,臣愿意去。”
“为何?”谢窈问。
向曦说:“臣就是从北境来的,北境苦寒,臣自小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也曾……吃过北州百姓的饭,臣原本就希望能回到北地,如今也想竭尽所能的让北境更好。”
向曦的话语说的有点艰难。
谢窈能理解,这样的话她本来能不说的,毕竟与北州那边有接触,可能会被怀疑。
但向曦还是说了。
很诚恳。
谢窈并不是很在意,毕竟战争多数都是掌权者的欲望,底下的百姓们多数无辜。
“准。”谢窈道。
而在向曦之后,还有三人站出来,表示愿意去北州,谢窈在一一询问过缘由之后,都准允了。
这四人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与家中的关系并不十分和睦,或者与北境有旧。
等谢窈见完众人,已经过了午时。
众人行礼之后退下,谢窈便吩咐人下了圣旨,一一安排这些人的去处。
吏部那边早做了安排,如今只是有些调整而已。
而除了此次女官考核里要去北州的四人,还有去岁恩科的一些同进士也被安排去了北州。
根据谢窈的了解,也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举人自荐。
举人已可以做官,谢窈和萧稷吩咐吏部那边都做安排。
当然,这些举人是做不了县令的,只能做做县丞什么的。
简而言之,随着夏国版图的扩大,如今朝廷也处于扩招期间。
条件都适当放宽。
只要能干实事,那就是好臣子!
呼延元还没抵京,北疆已经被谢窈和萧稷规划的差不多。
不过裴宸和赵瑛等人还不能回京,因为北州刚刚归入夏国,就算呼延元已经投降,也仍有小股势力作乱,需要清除。
谢窈刚将人送走,萧稷便拿着一封信从外面走了进来,“闪电送来的信,窈窈亲启。”
闪电是卫柘训的鹰,前些时日一直跟着卫柘在京城。
谢窈一边接信,一边问:“大表兄他们到北境了?”
萧稷道:“应该还没有,呼延公主体弱,大表兄要将就她。”
况且卫柘的身体也不怎样。
“是阿婵让人送来的信。”萧稷自然看到了信封上卫婵的印记。
想来应该是闪电去北境送信,又被卫婵抓了壮丁。
萧稷说话间,谢窈已经拆开了信。
她一看字迹便知,“是瑛姐姐送来的信。”
等看完信,谢窈已经惊喜出声,“陛下,好消息,超级好消息!”
萧稷都被谢窈这惊喜的声音震了一下。
原本坐着的谢窈此刻一下蹦了起来,萧稷连忙扶住她,生怕她摔了,“窈窈小心。”
他不关心什么好消息,他只关心谢窈。
谢窈被萧稷扶住,眼睛亮晶晶的,道:“陛下,瑛姐姐说她与镇北候在北境拜了天地,办了小的昏礼。”
说完,谢窈又道:“瑛姐姐也真是的,怎么都该回到京城风光大办啊。”
“我不管,等下次他们回京,一定要重新大办!”
如今距离赵老夫人离世已经一年有余,且又在前线,谢窈十分能理解。
赵老夫人疼爱孙女,若泉下有知,不知得多开心。
萧稷幽幽道:“镇北侯倒没想过给我送封信。”他和裴宸的至交好友,如今好友成婚的消息,倒是要从谢窈这知道了。
谢窈忍不住笑,从信纸后面抽出一张,“喏,陛下,你的信。”
萧稷接过一看,是裴宸的字迹没错,他的眉眼瞬间舒展。
行,他原谅裴宸了。
而闪电送来的信除了给他们的,还有两封,一封是给长公主的,一封是给赵家的。
谢窈都已吩咐人送去。
如今大约也都知道了信里传递的消息。谢窈放下信,道:“虽然瑛姐姐成婚不在京城,但该有的东西都不能少。”
按照裴宸和赵瑛如今在北州的进度,只怕这几年都不能回京。
她自然要将该准备的东西都送去北境。
萧稷道:“长公主府和赵家应该也会送不少东西去,到时候可以一并送去。”
谢窈点头,“陛下言之有理。”
正如谢窈和萧稷所预料的那样,长公主府和赵家都因为刚刚收到的信而变得热闹。
谢窈这边也没闲着,准备了不少东西。
几日后,三家一共收拾出了十几车的东西,要送往北州。
这还是在精简过又精简过的情况下收拾出来的东西。
除开谢窈为赵瑛准备的东西,萧稷也为他的好兄弟裴宸准备了不少东西。
而这些东西送出去之后,谢窈和萧稷也收到消息:卫柘和呼延玉抵达北境了。
速度比谢窈和萧稷预料的更快。
不过卫柘传来消息,说是呼延玉的情况不容乐观,而她接连催促,表示想要快点到北境,这才一再加速。
但显然,这是个恶性循环。
呼延玉越急,速度越快,她的身体就越支撑不住……
当日,呼延元也到了京城。
身为前北疆国主,呼延元被带到了养心殿。他看起来收了不少,但气势和从前大不一样。
从前在夏国时,总要伪装,乃至于整个人分明高大威猛,却总故作温柔姿态。
如今才露出真面目,眼神如鹰隼一般锐利凶猛,择人欲噬,时刻紧盯猎物。
他此刻的眼神落在谢窈与萧稷身上,冷笑一声,道:“真是没想到。”
“从前萧凝与我说,萧稷时日无多,不必放在眼里……现在想来,当真可笑。”
萧凝死了,萧稷还活着。
看起来身体还很好,再活几十年没什么问题。
呼延元如今虽是阶下囚,但他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既然萧稷和谢窈将他千里迢迢押送到夏国京城,就代表他们暂时不会杀他。
因为他是主动投降。
谢窈反问:“你希望给语书安排什么?”
赵昊忙道:“表姐别误会,我可没有要安排语书的意思,我就是私底下找您打听一下嘛。”
不管是帝后的决定,还是语书自己的选择,他都不会也不能干预。
他就是纯打听。
“真想知道?”谢窈咬了一口点心。
赵昊连连点头,满眼都是求知欲。
“不告诉你。”
谢窈倒不是故意不告诉赵昊,实在是她也没想好,赵昊心里的考虑,她和萧稷自然也有考虑到。
谢窈和萧稷很快忙了起来,但考生们却还要参加宴会,休息等。
等入宫觐见,已是三日后。
仍旧是陆清韵为首,江妙和王语书分列两侧,再往后便是二甲与同进士。
人数自是比去年少得多。
谢窈是分批见的,她先见了一甲三名,她也没藏着掖着,直接道:“按照惯例,一甲三名都是要入翰林院的。”
“但今年的情况……稍有不同,相信你们也都能理解,所以究竟入不入翰林,本宫想询问你们的意思。”
“你们可以自己决定。”
三人自然知道这情况不同是不同在何处。
三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皇后娘娘明鉴,臣等愿入翰林。”
虽然如今会被排挤,但这是她们该得到的权利,非翰林不入内阁,若她们第一届就知难而退,那往后的女子呢?
努力考出来,会不会也因此进不了翰林?
她们参加此次女官考核,可不是为了退让的!就算被刁难,又如何?
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412章 北境来的好消息!
谢窈笑了,看着几人的眼里都带着赞赏,“好,既然你们有此信心,本宫看好你们。”
三人同时道谢。
三人的事聊完,谢窈便让她们先退下,然后传唤了二甲进士们进来。
这些,才是现在她需要用到的中流砥柱。
一众人行礼之后,谢窈让众人起身,这才道:“如今北疆已经尽数归于夏国境内,更名为北州,北州地域辽阔,如今却缺少官员,你们可有主动请缨,愿去北州的?”
若是安排这些人去夏国境内的县城,自然不必询问。
但北州不一样,北州偏远,夏天热冬天冷。
且那边从前不属夏国管,才去可以说十分艰难,有人愿意去是最好,没人愿意去谢窈也不会有意见。
殿内一片沉默之后,有人上前,道:“娘娘,臣愿去。”
谢窈朝那人看去。
她认出了此人的身份,二甲第七名,名向曦,原籍就是北境的,似乎与长公主有些渊源。
谢窈看着她,问:“你可知,北州苦寒,且是第一批过去,难度会更大。”
等谢窈说完,向曦才道:“皇后娘娘,臣都明白,臣愿意去。”
“为何?”谢窈问。
向曦说:“臣就是从北境来的,北境苦寒,臣自小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也曾……吃过北州百姓的饭,臣原本就希望能回到北地,如今也想竭尽所能的让北境更好。”
向曦的话语说的有点艰难。
谢窈能理解,这样的话她本来能不说的,毕竟与北州那边有接触,可能会被怀疑。
但向曦还是说了。
很诚恳。
谢窈并不是很在意,毕竟战争多数都是掌权者的欲望,底下的百姓们多数无辜。
“准。”谢窈道。
而在向曦之后,还有三人站出来,表示愿意去北州,谢窈在一一询问过缘由之后,都准允了。
这四人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与家中的关系并不十分和睦,或者与北境有旧。
等谢窈见完众人,已经过了午时。
众人行礼之后退下,谢窈便吩咐人下了圣旨,一一安排这些人的去处。
吏部那边早做了安排,如今只是有些调整而已。
而除了此次女官考核里要去北州的四人,还有去岁恩科的一些同进士也被安排去了北州。
根据谢窈的了解,也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举人自荐。
举人已可以做官,谢窈和萧稷吩咐吏部那边都做安排。
当然,这些举人是做不了县令的,只能做做县丞什么的。
简而言之,随着夏国版图的扩大,如今朝廷也处于扩招期间。
条件都适当放宽。
只要能干实事,那就是好臣子!
呼延元还没抵京,北疆已经被谢窈和萧稷规划的差不多。
不过裴宸和赵瑛等人还不能回京,因为北州刚刚归入夏国,就算呼延元已经投降,也仍有小股势力作乱,需要清除。
谢窈刚将人送走,萧稷便拿着一封信从外面走了进来,“闪电送来的信,窈窈亲启。”
闪电是卫柘训的鹰,前些时日一直跟着卫柘在京城。
谢窈一边接信,一边问:“大表兄他们到北境了?”
萧稷道:“应该还没有,呼延公主体弱,大表兄要将就她。”
况且卫柘的身体也不怎样。
“是阿婵让人送来的信。”萧稷自然看到了信封上卫婵的印记。
想来应该是闪电去北境送信,又被卫婵抓了壮丁。
萧稷说话间,谢窈已经拆开了信。
她一看字迹便知,“是瑛姐姐送来的信。”
等看完信,谢窈已经惊喜出声,“陛下,好消息,超级好消息!”
萧稷都被谢窈这惊喜的声音震了一下。
原本坐着的谢窈此刻一下蹦了起来,萧稷连忙扶住她,生怕她摔了,“窈窈小心。”
他不关心什么好消息,他只关心谢窈。
谢窈被萧稷扶住,眼睛亮晶晶的,道:“陛下,瑛姐姐说她与镇北候在北境拜了天地,办了小的昏礼。”
说完,谢窈又道:“瑛姐姐也真是的,怎么都该回到京城风光大办啊。”
“我不管,等下次他们回京,一定要重新大办!”
如今距离赵老夫人离世已经一年有余,且又在前线,谢窈十分能理解。
赵老夫人疼爱孙女,若泉下有知,不知得多开心。
萧稷幽幽道:“镇北侯倒没想过给我送封信。”他和裴宸的至交好友,如今好友成婚的消息,倒是要从谢窈这知道了。
谢窈忍不住笑,从信纸后面抽出一张,“喏,陛下,你的信。”
萧稷接过一看,是裴宸的字迹没错,他的眉眼瞬间舒展。
行,他原谅裴宸了。
而闪电送来的信除了给他们的,还有两封,一封是给长公主的,一封是给赵家的。
谢窈都已吩咐人送去。
如今大约也都知道了信里传递的消息。谢窈放下信,道:“虽然瑛姐姐成婚不在京城,但该有的东西都不能少。”
按照裴宸和赵瑛如今在北州的进度,只怕这几年都不能回京。
她自然要将该准备的东西都送去北境。
萧稷道:“长公主府和赵家应该也会送不少东西去,到时候可以一并送去。”
谢窈点头,“陛下言之有理。”
正如谢窈和萧稷所预料的那样,长公主府和赵家都因为刚刚收到的信而变得热闹。
谢窈这边也没闲着,准备了不少东西。
几日后,三家一共收拾出了十几车的东西,要送往北州。
这还是在精简过又精简过的情况下收拾出来的东西。
除开谢窈为赵瑛准备的东西,萧稷也为他的好兄弟裴宸准备了不少东西。
而这些东西送出去之后,谢窈和萧稷也收到消息:卫柘和呼延玉抵达北境了。
速度比谢窈和萧稷预料的更快。
不过卫柘传来消息,说是呼延玉的情况不容乐观,而她接连催促,表示想要快点到北境,这才一再加速。
但显然,这是个恶性循环。
呼延玉越急,速度越快,她的身体就越支撑不住……
当日,呼延元也到了京城。
身为前北疆国主,呼延元被带到了养心殿。他看起来收了不少,但气势和从前大不一样。
从前在夏国时,总要伪装,乃至于整个人分明高大威猛,却总故作温柔姿态。
如今才露出真面目,眼神如鹰隼一般锐利凶猛,择人欲噬,时刻紧盯猎物。
他此刻的眼神落在谢窈与萧稷身上,冷笑一声,道:“真是没想到。”
“从前萧凝与我说,萧稷时日无多,不必放在眼里……现在想来,当真可笑。”
萧凝死了,萧稷还活着。
看起来身体还很好,再活几十年没什么问题。
呼延元如今虽是阶下囚,但他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既然萧稷和谢窈将他千里迢迢押送到夏国京城,就代表他们暂时不会杀他。
因为他是主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