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谢窈先摇头再点头,“饿了。”
萧稷立刻让人送上吃的。
而此时等在外面的善善也终于带着善善和岁岁进了内殿。
善善脸上的担心在看到谢窈神色如常,只是稍有些虚弱的时候长出一口气。
除了善善,还有赵家舅夫人,长公主以及淑太妃,都亲自来了。
谢窈在京中没有其他女性长辈,舅夫人自然是被萧稷接进宫的。
长公主和淑太妃则是主动来的。
寒冬过去,长公主的身体养好了许多。
她们都瞧过了刚出生的小皇子,此刻又看了看谢窈的状况,陪着说了几句话,便都离开了,没有过多打扰。
谢窈刚刚生产,正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时候。
谢窈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她猜萧稷陪在她身边应当没什么心思吃东西,便让他陪着吃了些。
善善当然也一起。
“谢窈。”善善道:“你现在要养身体,又多了一个孩子,那岁岁……”
提及此事,谢窈和萧稷都有点无语。
在谢窈平安生产之后,萧稷自然知道了谢窈为什么会忽然发动。
是被善善的话笑的。
他面色微黑,“善善姑娘误会窈窈的意思了。”笑话,他虽然有三个孩子了,但只有岁岁一个女孩儿,怎么可能给善善?
谢窈无奈点头。
竹青在旁解释,“善善姑娘,娘娘的意思是让您自己生一个孩子呢。”
善善的小脸一下垮了下来,一脸的失望,“原来……是这个意思吗?”
亏的她今天还开心的不行,想着晚上就能把岁岁带走。
谢窈愈发觉得好笑。
善善一脸失落的与司北一道离开了皇宫,临走之前还道:“谢窈,那我明天再来看你和岁岁。”
身为从女子为主的寨子里出来的人,她最喜欢的就是岁岁。
谢窈生产完,需要坐一个月的月子,这些时日自然是以休养身体为主。
但政务上的事,萧稷没有趁机将她排除在外,小事他做主了会告知谢窈,大事则会与谢窈一并商议。
谢窈的身体底子好,自然也没有真的躺那么久,她休息了几日便如从前一样,该做什么做什么。
对此萧稷心疼极了。
照顾陪伴昭昭岁岁的事几乎被他一个人包揽,至于老三,顺着昭昭岁岁的名字,小名取了“如愿”二字。
眨眼,又是一月过去,如愿已经满月。
“陛下,娘娘,北境的信。”司南快步进门,双手将信呈给萧稷。
这些时日,北疆情况焦灼,闪电来回了北境和京城数次。
而远在北境的卫家兄妹与裴宸赵瑛还特意为如愿准备了礼物,日前已经送到了宫里。
萧稷拆开信,看了一眼,道:“北疆呼延元和呼延野已分胜负。”
他的语气并没有太多意外。
毕竟北疆如此大的事,她们自然有掺和其中,而听这语气,谢窈就知道,谁是胜利方。
“呼延元赢了?”
“嗯。”萧稷点头,将信递给谢窈。
呼延野颇有用兵天赋,先前又一心想要侵占夏国的土地,虽然他是孤军奋战,若是夏国支持他,更容易让他上位。
但呼延野颇有手段,肃清了朝堂之后,定会剑指夏国。
呼延元不一样。
他在夏国为质子多年,虽然手段也不低,但此次他背后还有北疆许多势力。
就算胜利,也只是一个傀儡。
在对夏国动手之前,呼延元需要先跟支持他的那些老狐狸们斗智斗勇。
呼延元不似呼延野,没有直接全杀了的立场,更没有这样的本事。
呼延元上位,夏国便可趁机入侵。
而呼延元之所以能顺利上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呼延野被亲近之人背刺。
谢窈看完,“阿婵说,她们已经将人从北疆接回来了,如今正在回京的路上。”
“陛下,再安排些人护送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萧稷点头,“好,就依窈窈所言。”
萧稷安排人前往北境,去迎接夏国的功臣,至于谢窈,则是对竹青吩咐,“你去一趟宣悦的住处……”
第379章 为她正名!
不过两日,北疆已经换了皇帝这样的消息也在夏国的京城中流传开。
与此同时,还有一则消息。
那就是北疆能换皇帝,是因为夏国有一位功臣,刺杀了前任皇帝呼延野。
不过这些时日,那功臣便要回京!
谢窈和萧稷自然知道那功臣是谁,但并未对外公布,毕竟人还没到京城,担心在路上出什么意外。
论功行赏是必须的,但一切都要等功臣到了京城再说。
七日之后。
京城,城门。
竹青和司南按照帝后的吩咐,亲自到了城门口迎接。
与两人一道的,还有宣悦与宣太傅,宣夫人。
“来了来了!”
千禾远远看到被人护送的马车,激动出声,“小姐,老爷夫人,二小姐回来了!”
宣悦自是激动非常。
此次的功臣,正是宣家的二小姐——宣舒!
宣太傅与宣夫人同样红了眼。
马车内,宣舒已经忍不住撩起了车帘,比起大半年前,她整个人都粗糙了不少。
草原风吹日晒,自然不比她在京城养尊处优,但她的体质却是好了不少。
马车还未停稳,她便迫不及待的奔下马车,朝着宣家众人扑来!
宣舒直接跪在地上,“父亲,母亲,阿姐,女儿让你们担心了。”
宣悦扶着宣夫人,两人都哭了起来,宣太傅则是连忙快步上前扶起女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去年,宣舒叛国的消息传来,宣太傅与宣夫人自是不信。
宣太傅虽然有自己的私心,但他忠君爱国,一心为了夏国。
他绝不相信他疼爱教导出来的女儿会叛国。
为此,他与宣夫人还怪上了认罪的宣悦。
可如今想想……
宣悦只怕是那时候就已经知情,且宣悦将他们夫妻藏了起来,只留她一个人在外面对风雨。
现在想想,宣太傅心里难受又后悔。
这大半年来最煎熬痛苦的不是他们,而是宣悦宣舒。
一个被所有人不理解,被至亲指责。
一个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宣太傅心疼的看着两个女儿,握住两个女儿的手,“悦儿,舒舒,从前……是为父错了,为父……”
“爹爹。”姐妹两人同时出声,“您无需自责,此事与您无关。”
宣悦道:“我明知真相,却没有告诉您,让您担心。”
宣舒说:“我在外连累您挨骂,我……”
“好了好了。”宣夫人上前,抱住两个女儿,哭的几乎站不住,“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两个女儿好好的,比什么都好。
宣太傅道:“有你们两个女儿,是我此生之幸!”
他知道,宣舒从前做过一些不好的事,但他很开心,宣舒迷途知返,没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宣悦道:“今日一早,陛下与娘娘已经下旨为你正名。”
宣悦牵着宣舒的手,看向身后人潮涌动,并列两排的欢迎队伍,道:“舒舒,这些人都是来迎你归家的。”
宣悦说完,退后一步与宣太傅宣夫人站在一出,看着妹妹的背影。
他们都知道,这是宣舒的主场,是属于宣舒的荣光。
该她一人独享!
宣舒回头,看见的却只有三张满是欣慰与鼓励的脸,他们跟在她身后,却并不抢她的风头。
仿佛在说,他们永远是她的后盾。
百姓们欢迎宣舒欢迎的很热烈。
宣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司南和竹青等人的护送下,一路进了宫城,直抵养心殿。
谢窈和萧稷已经在等着她。
宣家人上前行礼,“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宣舒看起来稳重许多。
“免礼,赐座。”
萧稷沉声道:“此次出使北疆,宣小姐辛苦了。”
宣家人起身,宣舒回答的十分得体,“此次除了民女之外,还有卫三小姐等许多人暗中出力极多,民女不敢居功。”
此次她虽然立下大功,但若是没有夏国人的支持与保护,她绝走不到这一步。
她心里很清楚,此刻也并不居功,态度十分谦卑。
回答完,宣家众人纷纷落座,坐下的姿态都很拘谨。
“宣小姐不必自谦。”萧稷道:“此事你居功至伟,如今荣归故里,朝廷自当赏赐。”
萧稷和谢窈都不喜欢搞虚的,更喜欢简单直接,直来直往。
萧稷给了李大监一个眼神。
李大监立刻端起了龙案上的托盘,托盘上放着两卷圣旨。
萧稷立刻让人送上吃的。
而此时等在外面的善善也终于带着善善和岁岁进了内殿。
善善脸上的担心在看到谢窈神色如常,只是稍有些虚弱的时候长出一口气。
除了善善,还有赵家舅夫人,长公主以及淑太妃,都亲自来了。
谢窈在京中没有其他女性长辈,舅夫人自然是被萧稷接进宫的。
长公主和淑太妃则是主动来的。
寒冬过去,长公主的身体养好了许多。
她们都瞧过了刚出生的小皇子,此刻又看了看谢窈的状况,陪着说了几句话,便都离开了,没有过多打扰。
谢窈刚刚生产,正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时候。
谢窈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她猜萧稷陪在她身边应当没什么心思吃东西,便让他陪着吃了些。
善善当然也一起。
“谢窈。”善善道:“你现在要养身体,又多了一个孩子,那岁岁……”
提及此事,谢窈和萧稷都有点无语。
在谢窈平安生产之后,萧稷自然知道了谢窈为什么会忽然发动。
是被善善的话笑的。
他面色微黑,“善善姑娘误会窈窈的意思了。”笑话,他虽然有三个孩子了,但只有岁岁一个女孩儿,怎么可能给善善?
谢窈无奈点头。
竹青在旁解释,“善善姑娘,娘娘的意思是让您自己生一个孩子呢。”
善善的小脸一下垮了下来,一脸的失望,“原来……是这个意思吗?”
亏的她今天还开心的不行,想着晚上就能把岁岁带走。
谢窈愈发觉得好笑。
善善一脸失落的与司北一道离开了皇宫,临走之前还道:“谢窈,那我明天再来看你和岁岁。”
身为从女子为主的寨子里出来的人,她最喜欢的就是岁岁。
谢窈生产完,需要坐一个月的月子,这些时日自然是以休养身体为主。
但政务上的事,萧稷没有趁机将她排除在外,小事他做主了会告知谢窈,大事则会与谢窈一并商议。
谢窈的身体底子好,自然也没有真的躺那么久,她休息了几日便如从前一样,该做什么做什么。
对此萧稷心疼极了。
照顾陪伴昭昭岁岁的事几乎被他一个人包揽,至于老三,顺着昭昭岁岁的名字,小名取了“如愿”二字。
眨眼,又是一月过去,如愿已经满月。
“陛下,娘娘,北境的信。”司南快步进门,双手将信呈给萧稷。
这些时日,北疆情况焦灼,闪电来回了北境和京城数次。
而远在北境的卫家兄妹与裴宸赵瑛还特意为如愿准备了礼物,日前已经送到了宫里。
萧稷拆开信,看了一眼,道:“北疆呼延元和呼延野已分胜负。”
他的语气并没有太多意外。
毕竟北疆如此大的事,她们自然有掺和其中,而听这语气,谢窈就知道,谁是胜利方。
“呼延元赢了?”
“嗯。”萧稷点头,将信递给谢窈。
呼延野颇有用兵天赋,先前又一心想要侵占夏国的土地,虽然他是孤军奋战,若是夏国支持他,更容易让他上位。
但呼延野颇有手段,肃清了朝堂之后,定会剑指夏国。
呼延元不一样。
他在夏国为质子多年,虽然手段也不低,但此次他背后还有北疆许多势力。
就算胜利,也只是一个傀儡。
在对夏国动手之前,呼延元需要先跟支持他的那些老狐狸们斗智斗勇。
呼延元不似呼延野,没有直接全杀了的立场,更没有这样的本事。
呼延元上位,夏国便可趁机入侵。
而呼延元之所以能顺利上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呼延野被亲近之人背刺。
谢窈看完,“阿婵说,她们已经将人从北疆接回来了,如今正在回京的路上。”
“陛下,再安排些人护送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萧稷点头,“好,就依窈窈所言。”
萧稷安排人前往北境,去迎接夏国的功臣,至于谢窈,则是对竹青吩咐,“你去一趟宣悦的住处……”
第379章 为她正名!
不过两日,北疆已经换了皇帝这样的消息也在夏国的京城中流传开。
与此同时,还有一则消息。
那就是北疆能换皇帝,是因为夏国有一位功臣,刺杀了前任皇帝呼延野。
不过这些时日,那功臣便要回京!
谢窈和萧稷自然知道那功臣是谁,但并未对外公布,毕竟人还没到京城,担心在路上出什么意外。
论功行赏是必须的,但一切都要等功臣到了京城再说。
七日之后。
京城,城门。
竹青和司南按照帝后的吩咐,亲自到了城门口迎接。
与两人一道的,还有宣悦与宣太傅,宣夫人。
“来了来了!”
千禾远远看到被人护送的马车,激动出声,“小姐,老爷夫人,二小姐回来了!”
宣悦自是激动非常。
此次的功臣,正是宣家的二小姐——宣舒!
宣太傅与宣夫人同样红了眼。
马车内,宣舒已经忍不住撩起了车帘,比起大半年前,她整个人都粗糙了不少。
草原风吹日晒,自然不比她在京城养尊处优,但她的体质却是好了不少。
马车还未停稳,她便迫不及待的奔下马车,朝着宣家众人扑来!
宣舒直接跪在地上,“父亲,母亲,阿姐,女儿让你们担心了。”
宣悦扶着宣夫人,两人都哭了起来,宣太傅则是连忙快步上前扶起女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去年,宣舒叛国的消息传来,宣太傅与宣夫人自是不信。
宣太傅虽然有自己的私心,但他忠君爱国,一心为了夏国。
他绝不相信他疼爱教导出来的女儿会叛国。
为此,他与宣夫人还怪上了认罪的宣悦。
可如今想想……
宣悦只怕是那时候就已经知情,且宣悦将他们夫妻藏了起来,只留她一个人在外面对风雨。
现在想想,宣太傅心里难受又后悔。
这大半年来最煎熬痛苦的不是他们,而是宣悦宣舒。
一个被所有人不理解,被至亲指责。
一个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宣太傅心疼的看着两个女儿,握住两个女儿的手,“悦儿,舒舒,从前……是为父错了,为父……”
“爹爹。”姐妹两人同时出声,“您无需自责,此事与您无关。”
宣悦道:“我明知真相,却没有告诉您,让您担心。”
宣舒说:“我在外连累您挨骂,我……”
“好了好了。”宣夫人上前,抱住两个女儿,哭的几乎站不住,“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两个女儿好好的,比什么都好。
宣太傅道:“有你们两个女儿,是我此生之幸!”
他知道,宣舒从前做过一些不好的事,但他很开心,宣舒迷途知返,没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宣悦道:“今日一早,陛下与娘娘已经下旨为你正名。”
宣悦牵着宣舒的手,看向身后人潮涌动,并列两排的欢迎队伍,道:“舒舒,这些人都是来迎你归家的。”
宣悦说完,退后一步与宣太傅宣夫人站在一出,看着妹妹的背影。
他们都知道,这是宣舒的主场,是属于宣舒的荣光。
该她一人独享!
宣舒回头,看见的却只有三张满是欣慰与鼓励的脸,他们跟在她身后,却并不抢她的风头。
仿佛在说,他们永远是她的后盾。
百姓们欢迎宣舒欢迎的很热烈。
宣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司南和竹青等人的护送下,一路进了宫城,直抵养心殿。
谢窈和萧稷已经在等着她。
宣家人上前行礼,“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宣舒看起来稳重许多。
“免礼,赐座。”
萧稷沉声道:“此次出使北疆,宣小姐辛苦了。”
宣家人起身,宣舒回答的十分得体,“此次除了民女之外,还有卫三小姐等许多人暗中出力极多,民女不敢居功。”
此次她虽然立下大功,但若是没有夏国人的支持与保护,她绝走不到这一步。
她心里很清楚,此刻也并不居功,态度十分谦卑。
回答完,宣家众人纷纷落座,坐下的姿态都很拘谨。
“宣小姐不必自谦。”萧稷道:“此事你居功至伟,如今荣归故里,朝廷自当赏赐。”
萧稷和谢窈都不喜欢搞虚的,更喜欢简单直接,直来直往。
萧稷给了李大监一个眼神。
李大监立刻端起了龙案上的托盘,托盘上放着两卷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