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他慌慌张张地上前,抬手去抓顾喜喜肩膀。
可他的手才刚伸出去,还没碰到顾喜喜。
所有人就听到了一声直冲云霄的惨叫。
只见那个被顾二称作“小白脸”的男子眼神冰冷暗沉,如杀星降世。
薄唇间吐出一个字:“动手动脚,找死。”
外人看见的无不胆寒。
他们回过神来,再看顾二,但见他的右胳膊弯折成诡异的弧度。
这是……
生生给扭断了?!
顾二面目扭曲狰狞,因为强忍痛苦而浑身颤抖。
他瞪着慕南钊,颤声道,“你……你出手伤人,我、我要报官!我要去县衙状告你!”
砰的一声闷响。
顾二整个人飞了出去。
他摔在地上晕死过去,终于停止了聒噪。
所有人都吓傻了,周围比半夜的坟地还安静。
吕晶说,“不会死了吧。”
顾喜喜笃定道,“放心,他出手最能掌握轻重了。”
这点事儿杀人还不至于,顶多就是让顾二躺个一年半载的。
另外有没有后遗症也不好说。
慕南钊看向石头,“我曾教过你部分大业刑律。”
“这情形该怎么说?”
石头义正言辞道,“先意图伤人者,如遇对方抵抗,或他人仗义相助,先伤人者结局生死不论,受害者与相助之人皆为正当防卫。”
他一指顾二,“这个人满口的打打杀杀。”
“先威胁我们,还要背后偷袭,对我喜喜姐一个弱女子动手,大家有目共睹。”
吕晶也高声道,“此人实在是令人发指,咎由自取!”
“无论谁告到衙门,我们都奉陪到底!”
说罢,四人径自离开,留下呆若木鸡的顾姓众人。
走到马车跟前,石头掏出藏在怀里的铁弹弓,有些懊恼。
“本来我想打的他满头包,还是被慕先生抢先一步。”
顾喜喜幽幽长叹,“估计在人家眼里,咱们就是一群活阎王。”
“以后这地方还是不来为好。”
她摇头叹气地登上马车,慕南钊紧随其后。
吕晶、石头对视一眼,都噗嗤笑出了声。
回到家,张婶得知几人去吃席,却饿着肚子回来,忙问怎么回事。
石头又找到了发挥的机会,马上绘声绘色、跌宕起伏地将过程说了遍。
张婶听的十分不悦,“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族老就是个糊涂东西,还能指望底下人明白事理?”
吕晶问,“以后东家打算彻底不管他们了?”
顾喜喜说,“我也不想一竿子打死满船人,以后上门求购肥料和农药,你登记他们的姓名,只要今日没明着作妖的,可以让他们去作坊那边购买。”
“只是以后不必再特意送过去了。”
“至于茶园,是他们逼我,那就别怪我让他们所有人连带受过。”
“之后你去招工时,本地顾氏族中,一个不收。”
第458章带了好东西回来
时至仲夏,茶园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划分田垄。
并且间隔两次,先后完成了浇灌、底肥。
接下来就等着土壤慢慢的吸收、优化。
到了气温降到适宜的温度,再准备移栽事宜。
新一季的粟米、几种冬储菜也正在顺利生长。
好容易忙完了这阵子,张婶原以为顾喜喜总算能歇口气了。
午饭时,顾喜喜却说,“明日我跟吕晶要去边境一趟。”
“这次也不会停留太久,三五日就回来了。”
张婶如今早已习惯了顾喜喜的忙碌。
再心疼,也只是说,“等会儿我去准备饮水和干粮。”
“你俩有啥想吃想喝的就说。”
顾喜喜说,“今早烙的椒叶锅盔不是还有吗,我们带两张就行了。”
“路上时间不长,一个日夜就到,婶子无需费心另做吃食。”
吕晶也笑道,“就是,天这么热,您别长时间围着灶台了。”
“知道了知道了,快吃饭!”张婶不耐烦地点头,实则心里高兴着呢。
孩子们孝顺,都关心她,她都能感觉到。
午后,老郎中今日回来的早。
与他一同进门的,除了小花,还有个许久未归的安庆和。
安庆和又恢复成了顾喜喜初见他时的模样。
乱蓬蓬的大胡子连接鬓角,遮住了多半张脸。
张婶有些吃惊,“这孩子!才多久不见,你咋把自己弄成这样了?”
安庆和浑身上下风尘仆仆,略显疲惫,那双蓝眼睛却依旧亮晶晶的,充斥着热情与活力。
他笑着跟张婶打了招呼,便急着喊叫:
“喜喜!喜喜!快出来!看我给你带了啥好东西!”
与此同时,老郎中向张婶解释,“说来也巧,我从张家村出来时,就听见小安喊我。”
“原来是他骑马正好从那经过,看见我了。”
“这小子硬是把我扶到马背上,一块骑着马回来。”
自打老郎中眼睛看不见,他已经记不得自己有多少年没骑乘过了。
今日倒是在黑暗中体验到了久违的风驰电掣之感。
到这会儿心还跳的有些快呢!
顾喜喜、吕晶闻声从屋里出来。
顾喜喜惊诧地打量安庆和,“你这是……什么状况?”
安庆和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将手中提着的一截竹筒递给顾喜喜。
他笑的神秘又欢快,“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吕晶第一次见安庆和这个形象,有些不敢相认。
但听安庆和熟悉的声音,再看他肩头背着老郎中的药箱。
吕晶这才敢确定,眼前就是她认识的那唯一一个胡人朋友。
“安老板!你的胡子怎么……”
安庆和洒然一笑,“最近随商队到蜀地呆了一个多月。”
“成日钻在山里弄那些树苗,太累了就懒得刮脸。”
“况且身边都是商队那些糙老爷们,又不用见外人。”
“我便无需费时费力的秀外慧中了。”
又听见安庆和的成语乱炖,顾喜喜嘴角抽了抽,接过竹筒看去。
竹筒是南边出产的毛竹,足有小臂的粗细。
上端有一圈锯开的规则痕迹。
显然是被拆解成了装东西的容器,以及盖子,缝隙处以白蜡封印。
顾喜喜抬头看安庆和,“那我打开了?”
安庆和笑的满脸期待,“嗯,嗯!快开!”
顾喜喜扭了扭竹筒上端,待蜡封脱落后,用力将盖子拔出来。
吕晶在旁伸长了脖子,看见里面装的东西却不认识。
张婶也好奇地拉着老郎中凑过来。
顾喜喜伸指捏出一枚,举起来为大家解惑,“荔枝?”
安庆和欢快道,“喜喜!我就知道别人不认识的,你一定认识!”
顾喜喜冷汗,不知安庆和是天生神经大条,还是适应能力超群?
他就没觉得,她一个从小长在西北的人认识荔枝,很奇怪?
不过没被怀疑总归是好事。
顾喜喜捏着荔枝,问,“这是你从蜀地带回来的?”
岭南距离西北太过遥远。
就算商队拿到了朝廷最高等的通行符牒,快马奔跑,新鲜荔枝运不到西北就会腐坏。
唯有蜀地北部出产的荔枝,才有一点可能。
安庆和兴冲冲地点头,“对,就是在蜀地。”
“我在深山里发现这些从未见过的果树。”
“问当地向导,才知这便是荔枝。我就试了试,真的是太太太太好吃了!”
“绝对是咱们从没尝过的味道和口感!”
老郎中道,“老夫倒是知道荔枝。”
“药典有记载,荔枝多生于岭南,其果实性温味甘,补脾益肝养血,可止渴,益人颜色。”
“只可惜岭南路途遥远,我竟从未尝过。”
安庆和笑道,“现在就有了!”
“从前我也听其他商人说起岭南特产,其中就有这荔枝果。”
“没想到蜀地荒山中竟也能找到!”
顾喜喜有些恍然。
她曾看历史的气象记载,古时候的某几个阶段,蜀地比后世温暖许多。
所以有大范围的野生荔枝树。
后来随着温度逐渐降低,蜀地荔枝便只剩下很小的范围了。
如此可见,书中的历史、地理与现实世界很是相近。
安庆和催促道,“你们快点尝尝啊,一人一颗。”
“这东西特别容易腐坏,打开竹筒就要赶紧吃。”
“路上我买了些其他商队运鲜货的冰块,果子才没烂掉。”
他顿了顿,“不过我也不能确定果子里面还好着没,要尝着酸了就别吃。”
除了留给石头的那颗,大家各自拿了,正好一人一颗。
可他的手才刚伸出去,还没碰到顾喜喜。
所有人就听到了一声直冲云霄的惨叫。
只见那个被顾二称作“小白脸”的男子眼神冰冷暗沉,如杀星降世。
薄唇间吐出一个字:“动手动脚,找死。”
外人看见的无不胆寒。
他们回过神来,再看顾二,但见他的右胳膊弯折成诡异的弧度。
这是……
生生给扭断了?!
顾二面目扭曲狰狞,因为强忍痛苦而浑身颤抖。
他瞪着慕南钊,颤声道,“你……你出手伤人,我、我要报官!我要去县衙状告你!”
砰的一声闷响。
顾二整个人飞了出去。
他摔在地上晕死过去,终于停止了聒噪。
所有人都吓傻了,周围比半夜的坟地还安静。
吕晶说,“不会死了吧。”
顾喜喜笃定道,“放心,他出手最能掌握轻重了。”
这点事儿杀人还不至于,顶多就是让顾二躺个一年半载的。
另外有没有后遗症也不好说。
慕南钊看向石头,“我曾教过你部分大业刑律。”
“这情形该怎么说?”
石头义正言辞道,“先意图伤人者,如遇对方抵抗,或他人仗义相助,先伤人者结局生死不论,受害者与相助之人皆为正当防卫。”
他一指顾二,“这个人满口的打打杀杀。”
“先威胁我们,还要背后偷袭,对我喜喜姐一个弱女子动手,大家有目共睹。”
吕晶也高声道,“此人实在是令人发指,咎由自取!”
“无论谁告到衙门,我们都奉陪到底!”
说罢,四人径自离开,留下呆若木鸡的顾姓众人。
走到马车跟前,石头掏出藏在怀里的铁弹弓,有些懊恼。
“本来我想打的他满头包,还是被慕先生抢先一步。”
顾喜喜幽幽长叹,“估计在人家眼里,咱们就是一群活阎王。”
“以后这地方还是不来为好。”
她摇头叹气地登上马车,慕南钊紧随其后。
吕晶、石头对视一眼,都噗嗤笑出了声。
回到家,张婶得知几人去吃席,却饿着肚子回来,忙问怎么回事。
石头又找到了发挥的机会,马上绘声绘色、跌宕起伏地将过程说了遍。
张婶听的十分不悦,“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族老就是个糊涂东西,还能指望底下人明白事理?”
吕晶问,“以后东家打算彻底不管他们了?”
顾喜喜说,“我也不想一竿子打死满船人,以后上门求购肥料和农药,你登记他们的姓名,只要今日没明着作妖的,可以让他们去作坊那边购买。”
“只是以后不必再特意送过去了。”
“至于茶园,是他们逼我,那就别怪我让他们所有人连带受过。”
“之后你去招工时,本地顾氏族中,一个不收。”
第458章带了好东西回来
时至仲夏,茶园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划分田垄。
并且间隔两次,先后完成了浇灌、底肥。
接下来就等着土壤慢慢的吸收、优化。
到了气温降到适宜的温度,再准备移栽事宜。
新一季的粟米、几种冬储菜也正在顺利生长。
好容易忙完了这阵子,张婶原以为顾喜喜总算能歇口气了。
午饭时,顾喜喜却说,“明日我跟吕晶要去边境一趟。”
“这次也不会停留太久,三五日就回来了。”
张婶如今早已习惯了顾喜喜的忙碌。
再心疼,也只是说,“等会儿我去准备饮水和干粮。”
“你俩有啥想吃想喝的就说。”
顾喜喜说,“今早烙的椒叶锅盔不是还有吗,我们带两张就行了。”
“路上时间不长,一个日夜就到,婶子无需费心另做吃食。”
吕晶也笑道,“就是,天这么热,您别长时间围着灶台了。”
“知道了知道了,快吃饭!”张婶不耐烦地点头,实则心里高兴着呢。
孩子们孝顺,都关心她,她都能感觉到。
午后,老郎中今日回来的早。
与他一同进门的,除了小花,还有个许久未归的安庆和。
安庆和又恢复成了顾喜喜初见他时的模样。
乱蓬蓬的大胡子连接鬓角,遮住了多半张脸。
张婶有些吃惊,“这孩子!才多久不见,你咋把自己弄成这样了?”
安庆和浑身上下风尘仆仆,略显疲惫,那双蓝眼睛却依旧亮晶晶的,充斥着热情与活力。
他笑着跟张婶打了招呼,便急着喊叫:
“喜喜!喜喜!快出来!看我给你带了啥好东西!”
与此同时,老郎中向张婶解释,“说来也巧,我从张家村出来时,就听见小安喊我。”
“原来是他骑马正好从那经过,看见我了。”
“这小子硬是把我扶到马背上,一块骑着马回来。”
自打老郎中眼睛看不见,他已经记不得自己有多少年没骑乘过了。
今日倒是在黑暗中体验到了久违的风驰电掣之感。
到这会儿心还跳的有些快呢!
顾喜喜、吕晶闻声从屋里出来。
顾喜喜惊诧地打量安庆和,“你这是……什么状况?”
安庆和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将手中提着的一截竹筒递给顾喜喜。
他笑的神秘又欢快,“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吕晶第一次见安庆和这个形象,有些不敢相认。
但听安庆和熟悉的声音,再看他肩头背着老郎中的药箱。
吕晶这才敢确定,眼前就是她认识的那唯一一个胡人朋友。
“安老板!你的胡子怎么……”
安庆和洒然一笑,“最近随商队到蜀地呆了一个多月。”
“成日钻在山里弄那些树苗,太累了就懒得刮脸。”
“况且身边都是商队那些糙老爷们,又不用见外人。”
“我便无需费时费力的秀外慧中了。”
又听见安庆和的成语乱炖,顾喜喜嘴角抽了抽,接过竹筒看去。
竹筒是南边出产的毛竹,足有小臂的粗细。
上端有一圈锯开的规则痕迹。
显然是被拆解成了装东西的容器,以及盖子,缝隙处以白蜡封印。
顾喜喜抬头看安庆和,“那我打开了?”
安庆和笑的满脸期待,“嗯,嗯!快开!”
顾喜喜扭了扭竹筒上端,待蜡封脱落后,用力将盖子拔出来。
吕晶在旁伸长了脖子,看见里面装的东西却不认识。
张婶也好奇地拉着老郎中凑过来。
顾喜喜伸指捏出一枚,举起来为大家解惑,“荔枝?”
安庆和欢快道,“喜喜!我就知道别人不认识的,你一定认识!”
顾喜喜冷汗,不知安庆和是天生神经大条,还是适应能力超群?
他就没觉得,她一个从小长在西北的人认识荔枝,很奇怪?
不过没被怀疑总归是好事。
顾喜喜捏着荔枝,问,“这是你从蜀地带回来的?”
岭南距离西北太过遥远。
就算商队拿到了朝廷最高等的通行符牒,快马奔跑,新鲜荔枝运不到西北就会腐坏。
唯有蜀地北部出产的荔枝,才有一点可能。
安庆和兴冲冲地点头,“对,就是在蜀地。”
“我在深山里发现这些从未见过的果树。”
“问当地向导,才知这便是荔枝。我就试了试,真的是太太太太好吃了!”
“绝对是咱们从没尝过的味道和口感!”
老郎中道,“老夫倒是知道荔枝。”
“药典有记载,荔枝多生于岭南,其果实性温味甘,补脾益肝养血,可止渴,益人颜色。”
“只可惜岭南路途遥远,我竟从未尝过。”
安庆和笑道,“现在就有了!”
“从前我也听其他商人说起岭南特产,其中就有这荔枝果。”
“没想到蜀地荒山中竟也能找到!”
顾喜喜有些恍然。
她曾看历史的气象记载,古时候的某几个阶段,蜀地比后世温暖许多。
所以有大范围的野生荔枝树。
后来随着温度逐渐降低,蜀地荔枝便只剩下很小的范围了。
如此可见,书中的历史、地理与现实世界很是相近。
安庆和催促道,“你们快点尝尝啊,一人一颗。”
“这东西特别容易腐坏,打开竹筒就要赶紧吃。”
“路上我买了些其他商队运鲜货的冰块,果子才没烂掉。”
他顿了顿,“不过我也不能确定果子里面还好着没,要尝着酸了就别吃。”
除了留给石头的那颗,大家各自拿了,正好一人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