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帝薨,意味着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已经过去。
迎来了下一任帝王的统治领导。
“臣等,恭送陛下。”
太和殿外跪着的大臣高声叩拜。
没一会,太后牵着六皇子的手走了出来,目光看向跪在地上的大臣:
“陛下有指,封六皇子陆明丰为继承人,继承大统,封燕景被摄政王,辅佐皇帝,平定外忧祸事,安盛唐子民之心。”
“杨元明为帝师,教导陛下,张傲丁夏,为太保太和。”
“我等遵旨。”
从刚刚陆明丰被带过来的那一刻开始,朝臣便已经知道下一任盛唐的国主是陆明丰。
至于燕景成为摄政王,也在众人的预料之中。
“且慢。”
一切都在朝着预料的方向发展。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盛唐的国主会是一个不入眼的皇子。
陆明丰接受万众的瞩目,在太后宣读完皇帝的遗旨后,开口;
“朕尊父皇指令,继承大统,尊杨元明杨大人为帝师,尊燕景为摄政王。”
“除此之外,朕还想封一人。”
“福安郡主江朝华,有勇有谋,帮助盛唐平定祸事,剿灭娜然陆明睿等贼子夺位阴谋,实在可奖可赏。”
“朕决定,尊江朝华为帝师,与杨元明一同教导朕。”
“另外,本朝从今日起,开设女官制度,女子也可入朝做官,封六宫尚司、尚仪等官职,有才华、有勇有谋之女,都可为盛唐效力。”
陆明丰扭头,看向跟在人群后面的江朝华,又看了看太后。
太后知道他意思,松开了手:“去吧。”
“朕,见过两位老师。”
陆明丰走到身后,牵着江朝华跟杨元明的手,与他们一起看向殿下跪着的大臣们:“从今以后,有两位老师教导。”
“有摄政王保驾护航,盛唐定会再创繁荣!”
“陛下英明!”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们没想到陆明丰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见解。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大事。
相反,他比历代的皇帝都更有亲和性,敢用贤能之人,少了猜忌,更给予众人信任。
大臣们这才明白为何燕景举荐陆明丰登基,因为盛唐需要换换风气。
盛唐需要改变容貌,换一副全新的姿态去面向世人,这样才能被更多的人拥护、期待。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原本还在惴惴不安,如今倒是都多了期待。
这样的期待或许是燕景登基他们无法感受到的,也因此,更多了干劲。
“六皇子继位,尊奉嘉妃娘娘为太后,择日迁入永寿宫。”
燕景手上拿着皇帝的遗旨。
“臣等,见过太后娘娘。”
嘉妃被宫女从地上扶起。
她走路都是飘的。
身后的大臣们喊她太后,她想,她应该是历朝历代最年轻的太后了吧。
没用忍受生育之苦,也没用怎么教养孩子,就白得了个太后的封号。
她赚死了。
她真是命太好了。
“免礼。”
嘉妃不知自己是怎么走上大殿的。
江朝华对着她点了点头,她这才开口吩咐。
朝臣再次跪拜:“多谢太后娘娘。”
“陛下有指,尊奉太后为太皇太后,迁进永安宫。”
燕景再次宣读皇帝的遗照。
朝臣都听的仔细,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错过了什么。
“陛下薨,举国悲矣,但侵扰家国的外敌还未解决,便容不得我等悲痛,需打起精神,联手抗敌,唤黎民百姓净土安宁。”
燕景阖上遗召。
他目光严肃,视线一一扫过殿下大臣:“待战事平定,朝中官职再行安排。”
“在此期间,倘若谁有不轨之心,斩立决。”
“我等谨遵摄政王殿下之令。”
燕景手下有几十万兵马,包括南诏,如今都是燕南天跟他父子俩统辖的。
谁敢跟他们过不去,那岂不是犯傻么。
“反王王叔,陛下临走前,也留有口谕,封尔为临安王,享亲王待遇,可不受拘束,随心所欲。”
燕景又看向反王。
反王态度倒是挺恭敬的,只是他没有接旨:“不受拘束这一点本王喜欢。”
“就是临安王就不必了,本王不愿意当什么临安王,反王这个名号挺好的,侄子你说呢。”
“那便随王叔心意来。”燕景点了点头。
反王高兴的不得了:“侄子你放心,本王手底下的兵绝不会捣乱。”
“左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东海王那老贼打仗,本王也带兵,如何?”
“可。”燕景顺着反王。
反王高兴的想吹口哨,又知道老皇帝刚死,这么做不合适,:“那行,那本王就等着你下令。”
“王叔,本王封阿索那为柔妃,尸身迁入皇陵,不知王叔意下如何。”
反王这些年受了太多委屈。
燕景跟朝臣很想弥补他,但反王却显得尤为洒脱。
所以,燕景便想到了阿索那。
反王渴望亲情,又听闻阿索那是因为他才被娜然胁迫丢了性命,势必更会愧疚。
所以,追封阿索那,认可她的身份,让她以帝妃名义进入皇陵,这大概是对反王最好的弥补方式。
“臣多谢摄政王。”
反王哽咽。
燕景跟太子皇兄一样,都十分的善解人意。
如此,他定会报答他们的恩情。
待盛唐战乱平定后,他再去云游四海,彻底做个潇洒王爷。
“臣等,见过反王殿下。”
燕景认可反王,反王也拥护燕景。
此等场景朝臣乐于看见,纷纷朝着反王跪拜。
这是反王长这么大,第一次接受这么多朝臣的跪拜,这种感觉,还是挺新奇的。
不是新奇有人跪拜他,而是新奇身上污名被洗干净后别人发自真心的尊敬。
“都起来吧。”
反王勾唇,挥挥手,英俊的脸上,好似还有些不好意思。
太后笑着看向他,这一刻,朝中安定,只等着战乱结束,让盛唐恢复安宁。
第803章贤妃齐妃下线
“摄政王殿下,靖王墨王等逆贼已经被压进了死牢,不知何时处置他们。”
大局定了。
沈秉正询问靖王墨王何时处置。
毕竟皇帝临死前下了死令,靖王跟墨王难逃一劫。
“前线战事吃紧,东海王跟倭国虎视眈眈,本王决定亲征东南,拿下东海之地,将贼寇赶出盛唐境地!”
燕景挥挥手,大臣们无人吭声,都在等着他开口:“待大军出征前,拿靖王墨王祭旗,昭告天下!”
“殿下英明。”
燕景的意思是,杀靖王墨王容易,可也得让他们死的有价值。
大军出征前,用杀逆贼的方式鼓舞将士,刺激民心,如此,士气跟民气便有了。
“殿下英明。”江朝华勾起唇角,也跟着应和。
燕景宠溺看她,低头看着他们牵在一起的手:“等我回来。”
他说过,他会给江朝华一个太平盛世,绝不是嘴上说说。
“好。”江朝华的唇角就没放下过。
燕景出征评定东南战乱,这是必然的。
只要此战胜利,盛唐最起码三十年内不会再有战乱发生。
再说了,此次战事都是东海王勾结倭国引起的,不是盛唐主动出兵。
天下人要声讨也是声讨倭国跟东海王,绝对不会声讨盛唐。
“我会照顾好陛下,理清朝中政务,等你大胜归来。”
此时此刻,江朝华满腔情意都藏在眼中。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不再隐藏,也不必隐藏。
皇帝死了,大局定了,先太子的冤屈也被平反了。
他们没什么需要再隐藏的。
大大方方的将爱意公之于众。
“朝华,我会为你开出一个太平盛世,让你亲眼见证那繁华景象。”
燕景抿唇,盯着江朝华,一字一句的。
然而还没等他再说出接下来的话,江朝华便替他说了:“我信你。”
不管你做什么,都无条件的信任。
“这个世上,你之于我,最重,你也是最懂我的人。”
燕景喟叹一声。
于众目葵葵之下,于大殿之前,公然将江朝华抱进怀中。
这一刻,天大地大,国重民重,都不如怀中的江朝华重。
对燕景来说,皇位可抛,什么都可舍弃,唯独江朝华不行。
没有江朝华,他对这个世界,也没什么贪恋。
“摆驾中和殿吧。”陆明丰不愿意打扰燕景跟江朝华。
也默认了他们这种相处模式,默认他们将感情暴露在大众视野下。
迎来了下一任帝王的统治领导。
“臣等,恭送陛下。”
太和殿外跪着的大臣高声叩拜。
没一会,太后牵着六皇子的手走了出来,目光看向跪在地上的大臣:
“陛下有指,封六皇子陆明丰为继承人,继承大统,封燕景被摄政王,辅佐皇帝,平定外忧祸事,安盛唐子民之心。”
“杨元明为帝师,教导陛下,张傲丁夏,为太保太和。”
“我等遵旨。”
从刚刚陆明丰被带过来的那一刻开始,朝臣便已经知道下一任盛唐的国主是陆明丰。
至于燕景成为摄政王,也在众人的预料之中。
“且慢。”
一切都在朝着预料的方向发展。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盛唐的国主会是一个不入眼的皇子。
陆明丰接受万众的瞩目,在太后宣读完皇帝的遗旨后,开口;
“朕尊父皇指令,继承大统,尊杨元明杨大人为帝师,尊燕景为摄政王。”
“除此之外,朕还想封一人。”
“福安郡主江朝华,有勇有谋,帮助盛唐平定祸事,剿灭娜然陆明睿等贼子夺位阴谋,实在可奖可赏。”
“朕决定,尊江朝华为帝师,与杨元明一同教导朕。”
“另外,本朝从今日起,开设女官制度,女子也可入朝做官,封六宫尚司、尚仪等官职,有才华、有勇有谋之女,都可为盛唐效力。”
陆明丰扭头,看向跟在人群后面的江朝华,又看了看太后。
太后知道他意思,松开了手:“去吧。”
“朕,见过两位老师。”
陆明丰走到身后,牵着江朝华跟杨元明的手,与他们一起看向殿下跪着的大臣们:“从今以后,有两位老师教导。”
“有摄政王保驾护航,盛唐定会再创繁荣!”
“陛下英明!”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们没想到陆明丰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见解。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大事。
相反,他比历代的皇帝都更有亲和性,敢用贤能之人,少了猜忌,更给予众人信任。
大臣们这才明白为何燕景举荐陆明丰登基,因为盛唐需要换换风气。
盛唐需要改变容貌,换一副全新的姿态去面向世人,这样才能被更多的人拥护、期待。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原本还在惴惴不安,如今倒是都多了期待。
这样的期待或许是燕景登基他们无法感受到的,也因此,更多了干劲。
“六皇子继位,尊奉嘉妃娘娘为太后,择日迁入永寿宫。”
燕景手上拿着皇帝的遗旨。
“臣等,见过太后娘娘。”
嘉妃被宫女从地上扶起。
她走路都是飘的。
身后的大臣们喊她太后,她想,她应该是历朝历代最年轻的太后了吧。
没用忍受生育之苦,也没用怎么教养孩子,就白得了个太后的封号。
她赚死了。
她真是命太好了。
“免礼。”
嘉妃不知自己是怎么走上大殿的。
江朝华对着她点了点头,她这才开口吩咐。
朝臣再次跪拜:“多谢太后娘娘。”
“陛下有指,尊奉太后为太皇太后,迁进永安宫。”
燕景再次宣读皇帝的遗照。
朝臣都听的仔细,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错过了什么。
“陛下薨,举国悲矣,但侵扰家国的外敌还未解决,便容不得我等悲痛,需打起精神,联手抗敌,唤黎民百姓净土安宁。”
燕景阖上遗召。
他目光严肃,视线一一扫过殿下大臣:“待战事平定,朝中官职再行安排。”
“在此期间,倘若谁有不轨之心,斩立决。”
“我等谨遵摄政王殿下之令。”
燕景手下有几十万兵马,包括南诏,如今都是燕南天跟他父子俩统辖的。
谁敢跟他们过不去,那岂不是犯傻么。
“反王王叔,陛下临走前,也留有口谕,封尔为临安王,享亲王待遇,可不受拘束,随心所欲。”
燕景又看向反王。
反王态度倒是挺恭敬的,只是他没有接旨:“不受拘束这一点本王喜欢。”
“就是临安王就不必了,本王不愿意当什么临安王,反王这个名号挺好的,侄子你说呢。”
“那便随王叔心意来。”燕景点了点头。
反王高兴的不得了:“侄子你放心,本王手底下的兵绝不会捣乱。”
“左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东海王那老贼打仗,本王也带兵,如何?”
“可。”燕景顺着反王。
反王高兴的想吹口哨,又知道老皇帝刚死,这么做不合适,:“那行,那本王就等着你下令。”
“王叔,本王封阿索那为柔妃,尸身迁入皇陵,不知王叔意下如何。”
反王这些年受了太多委屈。
燕景跟朝臣很想弥补他,但反王却显得尤为洒脱。
所以,燕景便想到了阿索那。
反王渴望亲情,又听闻阿索那是因为他才被娜然胁迫丢了性命,势必更会愧疚。
所以,追封阿索那,认可她的身份,让她以帝妃名义进入皇陵,这大概是对反王最好的弥补方式。
“臣多谢摄政王。”
反王哽咽。
燕景跟太子皇兄一样,都十分的善解人意。
如此,他定会报答他们的恩情。
待盛唐战乱平定后,他再去云游四海,彻底做个潇洒王爷。
“臣等,见过反王殿下。”
燕景认可反王,反王也拥护燕景。
此等场景朝臣乐于看见,纷纷朝着反王跪拜。
这是反王长这么大,第一次接受这么多朝臣的跪拜,这种感觉,还是挺新奇的。
不是新奇有人跪拜他,而是新奇身上污名被洗干净后别人发自真心的尊敬。
“都起来吧。”
反王勾唇,挥挥手,英俊的脸上,好似还有些不好意思。
太后笑着看向他,这一刻,朝中安定,只等着战乱结束,让盛唐恢复安宁。
第803章贤妃齐妃下线
“摄政王殿下,靖王墨王等逆贼已经被压进了死牢,不知何时处置他们。”
大局定了。
沈秉正询问靖王墨王何时处置。
毕竟皇帝临死前下了死令,靖王跟墨王难逃一劫。
“前线战事吃紧,东海王跟倭国虎视眈眈,本王决定亲征东南,拿下东海之地,将贼寇赶出盛唐境地!”
燕景挥挥手,大臣们无人吭声,都在等着他开口:“待大军出征前,拿靖王墨王祭旗,昭告天下!”
“殿下英明。”
燕景的意思是,杀靖王墨王容易,可也得让他们死的有价值。
大军出征前,用杀逆贼的方式鼓舞将士,刺激民心,如此,士气跟民气便有了。
“殿下英明。”江朝华勾起唇角,也跟着应和。
燕景宠溺看她,低头看着他们牵在一起的手:“等我回来。”
他说过,他会给江朝华一个太平盛世,绝不是嘴上说说。
“好。”江朝华的唇角就没放下过。
燕景出征评定东南战乱,这是必然的。
只要此战胜利,盛唐最起码三十年内不会再有战乱发生。
再说了,此次战事都是东海王勾结倭国引起的,不是盛唐主动出兵。
天下人要声讨也是声讨倭国跟东海王,绝对不会声讨盛唐。
“我会照顾好陛下,理清朝中政务,等你大胜归来。”
此时此刻,江朝华满腔情意都藏在眼中。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不再隐藏,也不必隐藏。
皇帝死了,大局定了,先太子的冤屈也被平反了。
他们没什么需要再隐藏的。
大大方方的将爱意公之于众。
“朝华,我会为你开出一个太平盛世,让你亲眼见证那繁华景象。”
燕景抿唇,盯着江朝华,一字一句的。
然而还没等他再说出接下来的话,江朝华便替他说了:“我信你。”
不管你做什么,都无条件的信任。
“这个世上,你之于我,最重,你也是最懂我的人。”
燕景喟叹一声。
于众目葵葵之下,于大殿之前,公然将江朝华抱进怀中。
这一刻,天大地大,国重民重,都不如怀中的江朝华重。
对燕景来说,皇位可抛,什么都可舍弃,唯独江朝华不行。
没有江朝华,他对这个世界,也没什么贪恋。
“摆驾中和殿吧。”陆明丰不愿意打扰燕景跟江朝华。
也默认了他们这种相处模式,默认他们将感情暴露在大众视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