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她先同对坐的两人招呼道:“爹爹,丞相大人。”
“可儿来了,坐吧。”白老爷眼神示意女儿坐在自己身边。、
白妙可今日穿了一身淡粉色的对襟袄裙,外面罩了一个狐皮大氅,偏偏她还格外轻盈,一走一动间如同灵活的白兔,陆瑜的目光从她进门起便黏了上去,难以移开。
还是白老爷有些不悦地一声轻咳唤回了他的注意力。
白妙可冲他眨眨眼睛,坐到白老爷身边,说起近几日店里的情况,两人聊得热火朝天,全然忘记了旁边还坐着一位丞相大人。
没过多久,小二又带上来了两位贵客,正是镇国公夫妇。
白妙可收敛了懒散地姿态,跟在老爹后面起身迎接。
“见过镇国公、国公夫人,这是小女白妙可。”白老爷作为普通百姓按照本朝律法是应当给镇国公行礼的,但是镇国公一把扶了起来,爽朗地说:“都要是亲家了,就不讲究这些虚礼了。”
陆夫人也亲切地拉着白妙可的手说:“好久没见小可了,真是越发漂亮了。”
白妙可不好意思地笑笑,扶着陆夫人坐了下来。
人到齐了便开始上菜,白妙可特意安排了一些特色江南菜系,让老两口赞不绝口,白妙可还讲了许多两人去江南的趣事。
逗得二老开怀大笑,倒是显得安静坐在一旁的陆瑜像是个外人。
对于这个未来儿媳妇,镇国公夫妇肉眼可见地十分喜爱。
酒足饭饱,便该进入正题了。
镇国公直接表态:“小可救了我儿的命,让他入赘于白家是应该的。”
白老爷擦擦额头的汗,推脱道:“不必如此,您于国于百姓都有大功劳,这爵位不能断在这里。”
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一个纵横商海的巨富,就到底是嫁还是赘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个确切的结论。
白妙可百无聊赖地听着他们的讨论,眼神时不时地往陆瑜那边瞟去。
对上视线后,两人都在对方脸上看出了无奈,白妙可挑挑眉,用嘴型说:“看我的。”
于是白妙可清了清嗓子,出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脆生生说道:“其实,可以只是成亲,不论嫁娶。”
这下在场的几人都安静了下来转头看过来。
“小可,此话怎讲?”白老爷问。
“我是这样想的,成亲并不影响我们原本的身份。”白妙可的话如同平地惊雷一般让在座的几人都陷入了沉思。
陆瑜最先明白了她的意思,含笑看着她,眼神中是不加掩饰的欣赏。
陆夫人说道:“小可的意思是,子澄可以当他的世子,小可也继续经营白家的产业,你们只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白妙可点头:“对,是成亲,但不是嫁娶。”
她的这个想法完美的解决了双方争执不下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很快便统一了意见。
剩下需要讨论的事情便是各种细节了。
白妙可都没什么意见,安静坐在一旁当个吉祥物。
“亲家,你看婚期定在明年春天怎么样?”
“好呀,春天好啊。”
陆瑜却在他们讨论婚期的时候突然开口:“再早一点儿。”
陆夫人抬眼看了看自家儿子,怎么如此心急,但还是说着他的话说道:“那便三月份吧,回头找人算个好日子。”
说罢看向白妙可,问道:“小可觉得如何?”
“全凭长辈安排。”白妙可乖巧答道。
两家人聊到很晚才各自回家。
回去的白府马车上,白永思震惊地问妹妹:“你最开始想让丞相入赘到咱家?”
白妙可点点头说道:“我是这么想的,但是爹不同意。”
白老爷无奈地说:“自古以来都是士农工商,咱们商户排在最后,招赘个贫寒学子爹爹肯定是同意的,但是你找的这位,实在是……”
白妙可从来没有觉得经商便会低人一等,反而觉得靠自己赚钱没什么丢人的。
但是老爷子一辈子的观念很难改变,她也不想反驳,只吐了吐舌头,略过了这个话题。
只有白永思犹豫半天,还是开口道:“陛下已经在处理当年的事情了,可能很快便会有旨意下来。”
…
旨意没等来,先等到了镇国公府送来的聘礼。
白妙可今日正好在家休息,听见春杏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小姐!丞相大人来了!”
白妙可心头一喜,不知道是不是来传旨的,问道:“到哪儿了?”
“在府前的街头了,门口的小厮看见便来禀报了。”
白妙可拿起一旁的大氅便出门了,走到门口便看见陆瑜远远朝这边策马而来。
内里穿着黑色秀暗纹的锦袍,外面罩了一件银白色的大氅,通身的贵气,充满了上位者的气场。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马背上绑着的一对大雁。
鸿雁为聘,是本朝下聘礼的习俗之一。但是猎鸿雁费时费力,许多富贵人家都用金玉制作的鸿雁替代。
围观的百姓本还不知丞相大人这是做什么,但是看见他马背上那两只鲜活的鸿雁便懂了,这是来下聘的。
百姓一时议论纷纷,先前都传闻丞相不近女色,近几日更是传的他如同阎王罗刹一般,怎么突然要提亲了?
而且看着风度翩翩的仙人模样,怎么可能是那般心狠手辣之人。
陆瑜对于一路的议论声充耳不闻,只端坐在高头大马上遥遥望着站在白府门前的白妙可。
一步一步朝她靠近,仿佛眼里再容不下其他人。
他的身后还跟着一长串的马车,上面装着一箱箱的聘礼,队伍长的看不见头。
在百姓们惊讶的眼光中,陆瑜停在了白府门前。
白妙可含笑看着他,一双杏眼水波潋滟,欲语还休。
陆瑜翻身下马,走近白妙可的时候低声说道:“可儿,我来提亲了。”
白妙可微微点头,带着他进了大门,隔绝了一众或好奇或嫉妒的目光。
“不是前两日才谈好,怎么今日就来了?”白妙可边走边问。
“亲事一天不定下来,我便一天不放心。”陆瑜沉稳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羞赧,他未尽于言的话是:我一天都等不及了。
白妙可娇嗔他一眼,带着他进了前厅。
白老爷和白永思已经等在此处了,陆瑜进门,两人都在犹豫要不要起身行礼。
陆瑜先一步上前躬身:“陆某拜见伯父,大哥。”
这话喊得亲切非常,白老爷将人扶了起来。
“陆某此次前来是为提亲,我已心悦可儿许久,望伯父将可儿托付与我,我必爱之敬之。”陆瑜郑重道。
白老爷子看了看乖顺的女儿,接着要求道:“我这女儿善良心软,容易受欺负,所以希望你房里没有其他人,你可能答应?”
“能,我发誓这辈子只爱她一人。”陆瑜举起三指起誓道。
白老爷点点头,转头问女儿:“小可,你可愿意同他成婚?”
白妙可看着陆瑜因为紧张而不自觉吞咽的喉结,觉得他今日认真地很可爱。
“我愿意!”白妙可坚定地给出了答案。
【作者有话说】
征集大家想看的番外啦~多多益善哦
第66章 流言蜚语
◎“婚期定在明年春天”◎
虽然两家已经谈妥亲事,但是陆瑜坚持要将该有的六礼完整走完。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缺一不可。
陆夫人特意请了弘福寺的高僧替两人合了八字,批言称二人乃是命定的姻缘,又请大师卜算了几个来年春天的黄道吉日。
陆瑜拿着那张命定姻缘的批语看了又看,又从三个黄道吉日里面勾了最早的日子,三月初六。
陆夫人打趣道:“以前我催你,你不是说不着急吗?”
陆瑜耳朵一红,抿着唇道:“母亲莫要说笑了,时间紧张,这段日子还要劳烦母亲多多费心。”
陆夫人哼了一声没有反驳。
因为他这话说的没错,两人既然是无关嫁娶只是成亲,那住在谁家都不合适,于是两家商议替他们另择一处住处。
这住处最好别离两家太远,一个京城首富一个镇国公世子,住处当然也不能太寒酸,购置宅子是第一步,后续的修缮装璜也需要时间。
所以白妙可第二日便收到了陆夫人邀她去看宅子的请帖。
陆府位于皇城西南角,白府位于西北角,若是想要离两家都近一些,城西便是最好的选择。
白妙可捧着陆夫人给自己带的手炉,另一只手亲亲切切地挽着她,两人如同母女一般出现在街头的时候,着实吸引了不少目光。
有些人是好奇探究,有些人便是恶意揣度。
“这是镇国公夫人吧?”
“是啊,我之前在宴席上见过。”
“同她一起这位是哪家贵女啊?”
“嘘,你还不知道呢?这是白家的女儿,跟那位定亲了。”
“可儿来了,坐吧。”白老爷眼神示意女儿坐在自己身边。、
白妙可今日穿了一身淡粉色的对襟袄裙,外面罩了一个狐皮大氅,偏偏她还格外轻盈,一走一动间如同灵活的白兔,陆瑜的目光从她进门起便黏了上去,难以移开。
还是白老爷有些不悦地一声轻咳唤回了他的注意力。
白妙可冲他眨眨眼睛,坐到白老爷身边,说起近几日店里的情况,两人聊得热火朝天,全然忘记了旁边还坐着一位丞相大人。
没过多久,小二又带上来了两位贵客,正是镇国公夫妇。
白妙可收敛了懒散地姿态,跟在老爹后面起身迎接。
“见过镇国公、国公夫人,这是小女白妙可。”白老爷作为普通百姓按照本朝律法是应当给镇国公行礼的,但是镇国公一把扶了起来,爽朗地说:“都要是亲家了,就不讲究这些虚礼了。”
陆夫人也亲切地拉着白妙可的手说:“好久没见小可了,真是越发漂亮了。”
白妙可不好意思地笑笑,扶着陆夫人坐了下来。
人到齐了便开始上菜,白妙可特意安排了一些特色江南菜系,让老两口赞不绝口,白妙可还讲了许多两人去江南的趣事。
逗得二老开怀大笑,倒是显得安静坐在一旁的陆瑜像是个外人。
对于这个未来儿媳妇,镇国公夫妇肉眼可见地十分喜爱。
酒足饭饱,便该进入正题了。
镇国公直接表态:“小可救了我儿的命,让他入赘于白家是应该的。”
白老爷擦擦额头的汗,推脱道:“不必如此,您于国于百姓都有大功劳,这爵位不能断在这里。”
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一个纵横商海的巨富,就到底是嫁还是赘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个确切的结论。
白妙可百无聊赖地听着他们的讨论,眼神时不时地往陆瑜那边瞟去。
对上视线后,两人都在对方脸上看出了无奈,白妙可挑挑眉,用嘴型说:“看我的。”
于是白妙可清了清嗓子,出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脆生生说道:“其实,可以只是成亲,不论嫁娶。”
这下在场的几人都安静了下来转头看过来。
“小可,此话怎讲?”白老爷问。
“我是这样想的,成亲并不影响我们原本的身份。”白妙可的话如同平地惊雷一般让在座的几人都陷入了沉思。
陆瑜最先明白了她的意思,含笑看着她,眼神中是不加掩饰的欣赏。
陆夫人说道:“小可的意思是,子澄可以当他的世子,小可也继续经营白家的产业,你们只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白妙可点头:“对,是成亲,但不是嫁娶。”
她的这个想法完美的解决了双方争执不下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很快便统一了意见。
剩下需要讨论的事情便是各种细节了。
白妙可都没什么意见,安静坐在一旁当个吉祥物。
“亲家,你看婚期定在明年春天怎么样?”
“好呀,春天好啊。”
陆瑜却在他们讨论婚期的时候突然开口:“再早一点儿。”
陆夫人抬眼看了看自家儿子,怎么如此心急,但还是说着他的话说道:“那便三月份吧,回头找人算个好日子。”
说罢看向白妙可,问道:“小可觉得如何?”
“全凭长辈安排。”白妙可乖巧答道。
两家人聊到很晚才各自回家。
回去的白府马车上,白永思震惊地问妹妹:“你最开始想让丞相入赘到咱家?”
白妙可点点头说道:“我是这么想的,但是爹不同意。”
白老爷无奈地说:“自古以来都是士农工商,咱们商户排在最后,招赘个贫寒学子爹爹肯定是同意的,但是你找的这位,实在是……”
白妙可从来没有觉得经商便会低人一等,反而觉得靠自己赚钱没什么丢人的。
但是老爷子一辈子的观念很难改变,她也不想反驳,只吐了吐舌头,略过了这个话题。
只有白永思犹豫半天,还是开口道:“陛下已经在处理当年的事情了,可能很快便会有旨意下来。”
…
旨意没等来,先等到了镇国公府送来的聘礼。
白妙可今日正好在家休息,听见春杏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小姐!丞相大人来了!”
白妙可心头一喜,不知道是不是来传旨的,问道:“到哪儿了?”
“在府前的街头了,门口的小厮看见便来禀报了。”
白妙可拿起一旁的大氅便出门了,走到门口便看见陆瑜远远朝这边策马而来。
内里穿着黑色秀暗纹的锦袍,外面罩了一件银白色的大氅,通身的贵气,充满了上位者的气场。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马背上绑着的一对大雁。
鸿雁为聘,是本朝下聘礼的习俗之一。但是猎鸿雁费时费力,许多富贵人家都用金玉制作的鸿雁替代。
围观的百姓本还不知丞相大人这是做什么,但是看见他马背上那两只鲜活的鸿雁便懂了,这是来下聘的。
百姓一时议论纷纷,先前都传闻丞相不近女色,近几日更是传的他如同阎王罗刹一般,怎么突然要提亲了?
而且看着风度翩翩的仙人模样,怎么可能是那般心狠手辣之人。
陆瑜对于一路的议论声充耳不闻,只端坐在高头大马上遥遥望着站在白府门前的白妙可。
一步一步朝她靠近,仿佛眼里再容不下其他人。
他的身后还跟着一长串的马车,上面装着一箱箱的聘礼,队伍长的看不见头。
在百姓们惊讶的眼光中,陆瑜停在了白府门前。
白妙可含笑看着他,一双杏眼水波潋滟,欲语还休。
陆瑜翻身下马,走近白妙可的时候低声说道:“可儿,我来提亲了。”
白妙可微微点头,带着他进了大门,隔绝了一众或好奇或嫉妒的目光。
“不是前两日才谈好,怎么今日就来了?”白妙可边走边问。
“亲事一天不定下来,我便一天不放心。”陆瑜沉稳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羞赧,他未尽于言的话是:我一天都等不及了。
白妙可娇嗔他一眼,带着他进了前厅。
白老爷和白永思已经等在此处了,陆瑜进门,两人都在犹豫要不要起身行礼。
陆瑜先一步上前躬身:“陆某拜见伯父,大哥。”
这话喊得亲切非常,白老爷将人扶了起来。
“陆某此次前来是为提亲,我已心悦可儿许久,望伯父将可儿托付与我,我必爱之敬之。”陆瑜郑重道。
白老爷子看了看乖顺的女儿,接着要求道:“我这女儿善良心软,容易受欺负,所以希望你房里没有其他人,你可能答应?”
“能,我发誓这辈子只爱她一人。”陆瑜举起三指起誓道。
白老爷点点头,转头问女儿:“小可,你可愿意同他成婚?”
白妙可看着陆瑜因为紧张而不自觉吞咽的喉结,觉得他今日认真地很可爱。
“我愿意!”白妙可坚定地给出了答案。
【作者有话说】
征集大家想看的番外啦~多多益善哦
第66章 流言蜚语
◎“婚期定在明年春天”◎
虽然两家已经谈妥亲事,但是陆瑜坚持要将该有的六礼完整走完。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缺一不可。
陆夫人特意请了弘福寺的高僧替两人合了八字,批言称二人乃是命定的姻缘,又请大师卜算了几个来年春天的黄道吉日。
陆瑜拿着那张命定姻缘的批语看了又看,又从三个黄道吉日里面勾了最早的日子,三月初六。
陆夫人打趣道:“以前我催你,你不是说不着急吗?”
陆瑜耳朵一红,抿着唇道:“母亲莫要说笑了,时间紧张,这段日子还要劳烦母亲多多费心。”
陆夫人哼了一声没有反驳。
因为他这话说的没错,两人既然是无关嫁娶只是成亲,那住在谁家都不合适,于是两家商议替他们另择一处住处。
这住处最好别离两家太远,一个京城首富一个镇国公世子,住处当然也不能太寒酸,购置宅子是第一步,后续的修缮装璜也需要时间。
所以白妙可第二日便收到了陆夫人邀她去看宅子的请帖。
陆府位于皇城西南角,白府位于西北角,若是想要离两家都近一些,城西便是最好的选择。
白妙可捧着陆夫人给自己带的手炉,另一只手亲亲切切地挽着她,两人如同母女一般出现在街头的时候,着实吸引了不少目光。
有些人是好奇探究,有些人便是恶意揣度。
“这是镇国公夫人吧?”
“是啊,我之前在宴席上见过。”
“同她一起这位是哪家贵女啊?”
“嘘,你还不知道呢?这是白家的女儿,跟那位定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