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陆瑜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的目的,要知府交代山上藏着的东□□子被拿捏在旁人手里,知府没怎么挣扎就同意了。
事情比想象中还要顺利,谈妥条件,陆瑜立刻带人上山。
夜色掩映下的山林黑洞洞的,像是一个张开的大嘴,能够吞噬所有。
襄王借来的州兵训练有素,一手持刀一手打着火把在前方开道,一行人走的可谓是慎之又慎。
白妙可和陆瑜跟在后面,初冬的夜晚有些寒凉,两人都穿上了大氅。
走了没多久,陆瑜主动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想替她暖一暖,结果少女的掌心干燥温热,哪里有半分凉意。
嗯,身体真好。
陆瑜心中暗自赞叹,却还是没舍得松开,两人就这么借着夜色肆无忌惮地十指紧扣,步步前行。
山上一路走来静悄悄的,偶有几声虫鸣鸟叫也是一瞬即逝,只有众人踩在枯树枝和草茎上面的沙沙声不断作响。
走了半个时辰左右,前面探路的人突然停了下来,戎青很快来同陆瑜禀报:“公子,好像是到了。”
听着他这不确定的语气,陆瑜忍不住挑眉问:“好像?”
“属下也不确定,要不您亲自去看看吧。”
白妙可也来了兴致,主动拉着陆瑜往前面走。
看到眼前的景象,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一时之间也有些不确定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第61章 静待收网
◎白妙可也不爱出门了,空出来的时间她便坐在窗边看着院子里面光秃秃的树干发呆◎
目之所及是一个大坑,他们方才一直在爬的山似乎在这里戛然而止,陡然凹了下去,以至于他们可以在此处俯瞰下方全貌。
在坑的中间有一处圆形的“黑洞”,远远看去没有任何光亮。
这个圆形黑洞周围有大大小小的许多小屋舍,在黑漆漆的夜里亮着点点火光,却没看见有人。
再外围是层层叠叠的树林,从坑底蔓延到他们所在的山顶。
由于这里的地势太奇怪,加上夜里视力受限,陆瑜决定先撤退,命人围住这个奇怪的大坑,明日再说。
次日一早,白妙可就跟着陆瑜重新上山,这次他们终于看清了这个坑的全貌。
中间那个圆形黑洞其实是个房子,只不过在这山中风吹日晒时间久了,颜色变得灰扑扑的。
周围一圈错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小房子,只不过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有几个看起来摇摇欲坠。
他们往下看的时候,坑里也有几个人抬头看他们。
是几个衣着褴褛的男人,其中两个甚至只是在身上披了一些发黄干枯的树叶用以蔽体。
看着这些呆愣愣抬头往上看的人,白妙可感觉说不出的怪异,同陆瑜对视一眼,两人决定下去看看。
斜坡十分陡峭,白妙可跟陆瑜互相抓紧对方,几乎是互相搀扶着挪了下去。
那几个男人见他们下来,警惕地举起手里的木棍,呈防御姿态。
“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此处?”陆瑜问。
那几人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老实说,要不杀了你们!”白妙可那张明艳的脸上做出恶狠狠的表情,在陆瑜看来都美得惊心动魄。
见他们仍然无动于衷,只举着棍子瑟瑟发抖,白妙可直接抽了一旁侍卫的剑,一剑砍断了木棍。
也许是被她震慑到了,其中一个衣衫还不算太破的中年男人摸了摸眼泪,发出阿巴阿巴的声音,张开嘴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舌头。
白妙可这才惊讶的发现,这些男人都被割掉了舌头,她忍不住蹙眉,自己刚才的态度而感觉羞愧。
陆瑜依旧是那副淡淡的神情,让富贵取来笔墨,一问一答地让他们将事情写了下来。
原来他们曾是住在山脚李家村的村民,被府衙征用送货进山,说是送一趟有五两银子可以拿,他们这些青壮劳力便纷纷报名。
殊不知他们送的货物是刀枪和战甲,私屯兵器可是重罪,更别说这么多了,所以他们就被割了舌头扔在这里自生自灭。
不是没人试着往外跑,都是还未下山便被府衙的官兵给杀了,他们便歇了这个念头,自己动手在山上搭了一个又一个石头小屋。并且随着送上山的东西越来越多,被扔在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太幸运的就被山上的猛兽给吃了,侥幸活下来的只有他们这些人了。
看完他们写下来的经历,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
白妙可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世上并不是只有打仗会死人,为了打仗要做的种种准备也会要了普通老百姓的命。
打开中间的圆形房子,里面一排排地放满了兵器和盔甲,陆瑜提起一柄掂了掂重量,甚至比现在朝廷军队里面用的还要精良。
陆瑜命人看守好此处,人证物证齐全,就差收网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把证据传回京城,他们已经发现此处的消息很快便会暴露,他们的处境便会一日比一日危险。
陆瑜当即将事情经过与原委写成奏折,快马加鞭传回京城。并且事已至此,也没什么隐藏身份的必要了,他虽然将知府的小儿子还了回去,下一秒就将人抄家下狱。
次日便入主府衙,收录的一众府兵,不听话的刺头交给锦衣卫处理,姑苏上下很快变了天。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不是没有人怀疑他的丞相身份,但是背后有襄王和徐阁老支持,再加上他的雷霆手段镇压。
很快便有消息传出:丞相亲自带着重兵来了江南坐镇,燕国绝不敢再犯。
当然这消息是陆瑜故意放出的假消息,一方面是为了诈一下太傅马鸿哲是否还有后手,另一方面是为了震慑陈兵在外的燕国人,叫他们不要轻举妄动,为朝廷争取时间。
至于重兵,自然也是没有的,只是戎青每天早晚带着借来的百来号人日夜操练,倒也显得声势浩大。
白妙可也跟着陆瑜住进了府衙之中。
府衙前院便是公堂,若是百姓有些矛盾冲突便是在此处审理,后院除了是牢房以外,还有一处小院子,是专门为知府准备的。
他们便住在这里一边关注着最新动向,一边等着朝廷的消息。
萧恒早早便离开了,说是月影阁有事要处理,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春杏还是照顾白妙可的日常起居,他们就这样在隐藏的暗流里面平静地生活。
陆瑜每日忙着搜集证据和清理姑苏城中马鸿哲的眼线,白妙可便日常看戎青他们练兵和在街上闲逛。
天气一天天转冷,街上的百姓也越来越少出门,大家更喜欢待在家里。
于是渐渐白妙可也不爱出门了,空出来的时间她便坐在窗边看着院子里面光秃秃的树干发呆,日渐沉默。
陆瑜很快便发现了她的异样,以为她是无聊了,便给她搜罗来一些解闷的话本,白妙可嘴上说着很喜欢,但是他却发现她只是从对着窗外的枯树发呆变成了对着话本发呆。
陆瑜又提议陪她去山上打猎,顺便也看看江南这边的秋冬风景。
白妙可总算表现出了些兴致,陆瑜这才松了一口气。
到了狩猎那日,白妙可穿上了春杏提前准备好的骑射服,一身红衣长发高束,连那张明艳的脸上都多了几分英气。
陆瑜也换了一身藏青色的戎装,同样将长发束了起来,在白妙可的监督下,他这几日长了几两肉,坐在高头大马上面也看起来英姿勃发。
到了山上,陆瑜就让戎青他们分散开各自狩猎去了,自己跟在白妙可身旁同她说话。
“近几日有什么心事吗?”陆瑜开口问。
“有点儿吧。”白妙可回答的有些含糊其辞。
“能与我说说吗?”陆瑜轻声询问。
白妙可却没有回答,而是拾箭挽弓对准了远处树丛,眼睛微眯,片刻后松手,箭矢正中一只白毛狐狸。
白妙可策马上前将死透的狐狸捡了起来,随手绑到了马背上。
这才对上陆瑜的视线,缓缓开口回答他刚才的问题:“丞相大人,我问你,消息是不是已经递回京城了?证据确凿,为何陛下不澄明真相,斩了马鸿哲?”
“可儿,此事还涉及到康王和许多马鸿哲朝臣,而且其后还有错综复杂的世家大族,想要斩草除根需要时间,但绝不会姑息。”
陆瑜的语气不似作假,白妙可神色稍缓,说道:“那我们何时回京?”
听见她说的是“我们”,陆瑜松了口气,心中庆幸纵使生气失望,她也不曾抛弃自己孤身离开。
略一思忖,陆瑜给了确切答复:“三日后,我们便启程回京,可好?”
白妙可这才满意地笑了,骄矜地点了点头。等她回京,纵使朝廷惩治不了马鸿哲,她也要亲自去把他给杀了!
烦恼多日的问题有了准信,白妙可也不是郁郁寡欢的性子,很快便将注意力转回狩猎上面来。
她一勒缰绳冲了出去,听着耳边风声猎猎作响,就这么在疾驰的马背上射出一箭,打中一只逃窜的肥硕山鸡。
事情比想象中还要顺利,谈妥条件,陆瑜立刻带人上山。
夜色掩映下的山林黑洞洞的,像是一个张开的大嘴,能够吞噬所有。
襄王借来的州兵训练有素,一手持刀一手打着火把在前方开道,一行人走的可谓是慎之又慎。
白妙可和陆瑜跟在后面,初冬的夜晚有些寒凉,两人都穿上了大氅。
走了没多久,陆瑜主动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想替她暖一暖,结果少女的掌心干燥温热,哪里有半分凉意。
嗯,身体真好。
陆瑜心中暗自赞叹,却还是没舍得松开,两人就这么借着夜色肆无忌惮地十指紧扣,步步前行。
山上一路走来静悄悄的,偶有几声虫鸣鸟叫也是一瞬即逝,只有众人踩在枯树枝和草茎上面的沙沙声不断作响。
走了半个时辰左右,前面探路的人突然停了下来,戎青很快来同陆瑜禀报:“公子,好像是到了。”
听着他这不确定的语气,陆瑜忍不住挑眉问:“好像?”
“属下也不确定,要不您亲自去看看吧。”
白妙可也来了兴致,主动拉着陆瑜往前面走。
看到眼前的景象,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一时之间也有些不确定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第61章 静待收网
◎白妙可也不爱出门了,空出来的时间她便坐在窗边看着院子里面光秃秃的树干发呆◎
目之所及是一个大坑,他们方才一直在爬的山似乎在这里戛然而止,陡然凹了下去,以至于他们可以在此处俯瞰下方全貌。
在坑的中间有一处圆形的“黑洞”,远远看去没有任何光亮。
这个圆形黑洞周围有大大小小的许多小屋舍,在黑漆漆的夜里亮着点点火光,却没看见有人。
再外围是层层叠叠的树林,从坑底蔓延到他们所在的山顶。
由于这里的地势太奇怪,加上夜里视力受限,陆瑜决定先撤退,命人围住这个奇怪的大坑,明日再说。
次日一早,白妙可就跟着陆瑜重新上山,这次他们终于看清了这个坑的全貌。
中间那个圆形黑洞其实是个房子,只不过在这山中风吹日晒时间久了,颜色变得灰扑扑的。
周围一圈错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小房子,只不过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有几个看起来摇摇欲坠。
他们往下看的时候,坑里也有几个人抬头看他们。
是几个衣着褴褛的男人,其中两个甚至只是在身上披了一些发黄干枯的树叶用以蔽体。
看着这些呆愣愣抬头往上看的人,白妙可感觉说不出的怪异,同陆瑜对视一眼,两人决定下去看看。
斜坡十分陡峭,白妙可跟陆瑜互相抓紧对方,几乎是互相搀扶着挪了下去。
那几个男人见他们下来,警惕地举起手里的木棍,呈防御姿态。
“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此处?”陆瑜问。
那几人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老实说,要不杀了你们!”白妙可那张明艳的脸上做出恶狠狠的表情,在陆瑜看来都美得惊心动魄。
见他们仍然无动于衷,只举着棍子瑟瑟发抖,白妙可直接抽了一旁侍卫的剑,一剑砍断了木棍。
也许是被她震慑到了,其中一个衣衫还不算太破的中年男人摸了摸眼泪,发出阿巴阿巴的声音,张开嘴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舌头。
白妙可这才惊讶的发现,这些男人都被割掉了舌头,她忍不住蹙眉,自己刚才的态度而感觉羞愧。
陆瑜依旧是那副淡淡的神情,让富贵取来笔墨,一问一答地让他们将事情写了下来。
原来他们曾是住在山脚李家村的村民,被府衙征用送货进山,说是送一趟有五两银子可以拿,他们这些青壮劳力便纷纷报名。
殊不知他们送的货物是刀枪和战甲,私屯兵器可是重罪,更别说这么多了,所以他们就被割了舌头扔在这里自生自灭。
不是没人试着往外跑,都是还未下山便被府衙的官兵给杀了,他们便歇了这个念头,自己动手在山上搭了一个又一个石头小屋。并且随着送上山的东西越来越多,被扔在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太幸运的就被山上的猛兽给吃了,侥幸活下来的只有他们这些人了。
看完他们写下来的经历,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
白妙可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世上并不是只有打仗会死人,为了打仗要做的种种准备也会要了普通老百姓的命。
打开中间的圆形房子,里面一排排地放满了兵器和盔甲,陆瑜提起一柄掂了掂重量,甚至比现在朝廷军队里面用的还要精良。
陆瑜命人看守好此处,人证物证齐全,就差收网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把证据传回京城,他们已经发现此处的消息很快便会暴露,他们的处境便会一日比一日危险。
陆瑜当即将事情经过与原委写成奏折,快马加鞭传回京城。并且事已至此,也没什么隐藏身份的必要了,他虽然将知府的小儿子还了回去,下一秒就将人抄家下狱。
次日便入主府衙,收录的一众府兵,不听话的刺头交给锦衣卫处理,姑苏上下很快变了天。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不是没有人怀疑他的丞相身份,但是背后有襄王和徐阁老支持,再加上他的雷霆手段镇压。
很快便有消息传出:丞相亲自带着重兵来了江南坐镇,燕国绝不敢再犯。
当然这消息是陆瑜故意放出的假消息,一方面是为了诈一下太傅马鸿哲是否还有后手,另一方面是为了震慑陈兵在外的燕国人,叫他们不要轻举妄动,为朝廷争取时间。
至于重兵,自然也是没有的,只是戎青每天早晚带着借来的百来号人日夜操练,倒也显得声势浩大。
白妙可也跟着陆瑜住进了府衙之中。
府衙前院便是公堂,若是百姓有些矛盾冲突便是在此处审理,后院除了是牢房以外,还有一处小院子,是专门为知府准备的。
他们便住在这里一边关注着最新动向,一边等着朝廷的消息。
萧恒早早便离开了,说是月影阁有事要处理,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春杏还是照顾白妙可的日常起居,他们就这样在隐藏的暗流里面平静地生活。
陆瑜每日忙着搜集证据和清理姑苏城中马鸿哲的眼线,白妙可便日常看戎青他们练兵和在街上闲逛。
天气一天天转冷,街上的百姓也越来越少出门,大家更喜欢待在家里。
于是渐渐白妙可也不爱出门了,空出来的时间她便坐在窗边看着院子里面光秃秃的树干发呆,日渐沉默。
陆瑜很快便发现了她的异样,以为她是无聊了,便给她搜罗来一些解闷的话本,白妙可嘴上说着很喜欢,但是他却发现她只是从对着窗外的枯树发呆变成了对着话本发呆。
陆瑜又提议陪她去山上打猎,顺便也看看江南这边的秋冬风景。
白妙可总算表现出了些兴致,陆瑜这才松了一口气。
到了狩猎那日,白妙可穿上了春杏提前准备好的骑射服,一身红衣长发高束,连那张明艳的脸上都多了几分英气。
陆瑜也换了一身藏青色的戎装,同样将长发束了起来,在白妙可的监督下,他这几日长了几两肉,坐在高头大马上面也看起来英姿勃发。
到了山上,陆瑜就让戎青他们分散开各自狩猎去了,自己跟在白妙可身旁同她说话。
“近几日有什么心事吗?”陆瑜开口问。
“有点儿吧。”白妙可回答的有些含糊其辞。
“能与我说说吗?”陆瑜轻声询问。
白妙可却没有回答,而是拾箭挽弓对准了远处树丛,眼睛微眯,片刻后松手,箭矢正中一只白毛狐狸。
白妙可策马上前将死透的狐狸捡了起来,随手绑到了马背上。
这才对上陆瑜的视线,缓缓开口回答他刚才的问题:“丞相大人,我问你,消息是不是已经递回京城了?证据确凿,为何陛下不澄明真相,斩了马鸿哲?”
“可儿,此事还涉及到康王和许多马鸿哲朝臣,而且其后还有错综复杂的世家大族,想要斩草除根需要时间,但绝不会姑息。”
陆瑜的语气不似作假,白妙可神色稍缓,说道:“那我们何时回京?”
听见她说的是“我们”,陆瑜松了口气,心中庆幸纵使生气失望,她也不曾抛弃自己孤身离开。
略一思忖,陆瑜给了确切答复:“三日后,我们便启程回京,可好?”
白妙可这才满意地笑了,骄矜地点了点头。等她回京,纵使朝廷惩治不了马鸿哲,她也要亲自去把他给杀了!
烦恼多日的问题有了准信,白妙可也不是郁郁寡欢的性子,很快便将注意力转回狩猎上面来。
她一勒缰绳冲了出去,听着耳边风声猎猎作响,就这么在疾驰的马背上射出一箭,打中一只逃窜的肥硕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