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
上京城的除夕,王太后在宫中设了家宴,钱太妃与几个儿女都在筵上。
官家与太后因为北伐闹出的龃龉,在这场其乐融融的家宴上也尽数和解,众人举匏樽共饮。
恰逢此时,城头楼上焰火成簇地窜入长夜,裂开,散作一朵朵硕大无朋的花卉,继而星雨般零落,整个上京城都陷在光怪陆离的焰阵之中。
贵家妇女在这日常纵赏关赌,入场观看,还要饮宴,紫微宫里也不能例外,歌舞表演欢腾不休。
王太后对谢寒商道:“寒商,这是你第一次与我们坐在一起庆贺新年,往年你总推辞。”
谢寒商神色尴尬,幸有萧灵鹤为他解围:“母后,那些陈芝麻小事儿还提它做什么,现在一家子在一起快活就好了,商商也不是不给您面子,他只是那时候确实身体抱恙不方便嘛。”
王太后指着萧灵鹤对众人轻笑:“你们看,哀家说了一句什么话,瑞仙就急得如此,像哀家要吃了她的驸马似的。”
众人都笑起来。
谢寒商没有笑,独独向脸热的公主露出感激之色。
王太后让一旁的女史林春芫递上几个红封,给了在座的小辈一人一个,但到了谢寒商这里便没有了。
萧灵鹤一怔,以为母后还存有不满。
实则王太后单独让林春芫留了三个,她将三个红封一同送给谢寒商:“寒商,这是补上的你的压祟钱。”
谢寒商感激地接过,向太后道谢。
萧灵鹤知晓,从侯夫人意外亡故以后,他便再也没有收到过压祟钱了,实在是个可怜的小人儿,不禁心头一叹,身子悄悄靠过去,对他耳语:“我知道你很高兴,但你先别高兴得太早,等会儿回家,还有更高兴的。”
她也为他准备了年节礼,他不知是何物,但心确实被公主殿下一句话高高地吊了起来。
官家看出了一丝偏颇,扁嘴道:“母后就算给姐夫准备了三个红封,怎么朕还感觉,姐夫的每个红封都比朕的要厚呢。”
说话间,高木兰贴心地将她手里的红封交给了他:“官家想要,臣妾的给你。”
官家很高兴,悄悄说:“还是皇后对朕最好。”
可红封捏在手里攥了攥,他又不高兴了:“怎么朕感觉皇后的红封也比朕的要厚?”
王太后饮茶,但笑不言。
官家实在按捺不了好奇心,将目光转向了萧清鹂:“贵阳姐姐,你的红封呢,给朕捏捏。”
萧清鹂将百欢交给乳娘看顾,把手里的红封交给官家。
官家如法炮制地比对,比出一个心如死灰:“贵阳的红封也比朕的厚!”
这就更不用说他的亲姐姐、还怀着孕的城阳公主了,自知之明让他比的念头都不敢有。
他凄凉地望向王太后:“母后你偏心啊,人人都有厚厚一沓,凭什么朕的压祟钱就是最少的?”
王太后饮了半盏碧螺春,抽空回复:“哀家给他们的是压祟钱,官家已经富有四海,还需要向哀家讨要压祟钱么,你也不是孩子了。”
“……”
他不是孩子?他可是这一桌子上年纪最小的——百欢不在桌上。
官家暗暗咬牙。
当场启封红包,官家遂发现,自己的红封里边连钱都不是。
而是母后手抄的荀子的《劝学篇》,篇幅很长,母后用她独步天下的簪花小楷写得密密麻麻,看得官家眼花缭乱,险些昏死当场。
王太后皱眉沉声道:“哀家望你博学,你要时刻以此勉励自身,躬行学无止境,锲而不舍,登高山,临深溪,闻先王之遗言。”
官家直抽眼睑。
与太后的望子成龙相比,钱太妃的态度便极其温和,她也取出自己给小辈一视同仁准备的压祟钱,给官家时,还特意安抚他道:“给官家的只多不少。”
如此,富有四海的官家终于为了五两银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了。
筵上笑语不断。
夜晚归寝,萧灵鹤将答应谢寒商的礼物取出,神秘兮兮地从床底下拖出了一口箱笼。
箱笼的模样款式,让谢寒商想起了某些不好的回忆——公主殿下从前喜欢用箱笼装她的皮鞭蜡油、人皮鱼尾裙等情趣道具。
那些道具在后来的三年里殿下不再用了,便锁进了这样的一口箱笼里,在他分裂成佛子与鲛人时,都曾在这口箱笼里取过物件,譬如那张油光水滑的假头皮,还有那条波光粼粼的鱼尾裙。
画面迄今历历在目,无时或忘。
谢寒商的面皮泛出桃花色,扭转视线不敢再看。
怕公主殿下一会儿拿出个更磨人的东西来,只要殿下搅和,那一晚上他便别想睡好觉。
虽然殿下不会再使用皮鞭等物来折磨他,但偶尔也会让他穿上那条裙子,在浴桶里撩拨他,孟浪之间自有冲动,她却发号施令,命她不许脱下鱼尾裙,便也无法与之媾合。
往昔之影犹如万千羽毛幻光,在颅内不停地绽放,谢寒商又不是那条神金的鲛人,如何能够面对。他羞得身上都冒出了粉意,疑心殿下是准备了某种情趣玩具,计划着除夕之夜与他放纵一整晚……
虽那的确是会让他比得了压祟钱更高兴的,可,那也很让人害羞啊。
萧灵鹤卖了个关子:“闭上眼睛,我让你睁开你再睁开。”
谢寒商只好照做。
她背过身,从箱笼里郑重其事地取出一样披氅捧在手里,笑靥如花:“呛呛——商商,你睁眼啊!”
谢寒商睁开眼,烛火轻轻一闪,晃过她掌心的银线,他定睛。
公主手中,捧着她亲手绣制的鹤纹披氅。
【作者有话说】
打仗的部分不会详写,所以这篇其实快要完结啦,还有几章的样子~
但是大家不要走开哦,后面还会继续很甜,小夫妻没有误会也没有生离死别,一直携手同行[猫爪][猫爪][猫爪]
第66章 恩爱两不疑(6)
◎“公主她,生了一个女儿。”◎
三月樱笋时,春回人间。
谢寒商出征北伐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萧灵鹤也快要临盆。
临行前,她将那身鹤纹披氅系于谢寒商盔甲,叮嘱万千。
“商商,你看着这身披氅,就如我在你身边,勿念。”
说是勿念,但公主把话顿了一下,仰头看他。
“实在是想念,就写信给我。”
他说好。
只有淡淡的一个字。
结果,出征第一个月,萧灵鹤连收到了十七封信。
驿使腿都要跑细了,萧灵鹤看着驿使疲惫消瘦的脸,实在不好意思:“本宫那个驸马他,有点儿黏人,劳累贵使了,不如进府喝杯茶?”
城阳公主府的茶他不敢喝,连忙告辞。
萧灵鹤攥着信,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去。
竹桃搀扶公主,问她:“殿下身子重,怎么还非得亲自跑一趟,奴婢等替殿下拿了信就是了。”
萧灵鹤道:“我想亲自拿。何况也就百步路,府医不是说了,本宫要适当散步,免得胎儿养得过大不易生产。”
竹桃咋舌,心里倒冒出一个特别的想法:“说不准就是驸马看您养尊处优,知道您不愿走,才一封封往回寄家书呢。”
萧灵鹤没想那么多。
她坐到榻上,将手中的信纸展开,想来往日信件的内容大同小异,这次应也是聊表相思之语。
谢寒商虽然不善巧言,但他看过的情爱话本比她还多,没吃过猪肉,却见过成群结队的猪跑,肚里藏着让她惊掉下巴的花花肠子,酸词酸句层出不穷,时而还令她起鸡皮疙瘩。
仔细算算,他出征一个月,才堪堪抵达北境,这时除了行军的跋涉与勤勉地训练,应当还碰不上北人,所以空闲时间多了些,加上又是初初分离,自然想念得很厉害,等过两年若是还不能班师回朝,大概也就不会如此黏人了。
信上写道:
瑞仙卿卿如晤,自别以来,夙夜忧思,疑卿不肯加餐,又疑卿怠惰于行走,身困体乏,忧卿生产之痛,恐难承受,只恨不能以身代卿之疼痛,使我惶惶。故一月来,尺素频传,望卿见我之来信,稍行百步,适作操练。然百步耳,又使我忧,煎熬两难。
我已抵达九原之南,于崇县安营。此及望日,明月半墙。我于破牖断窗之间,窥月华入隙,念上京城之明月,幽梦难成。往昔我恨明月高悬,独不照我,今明月独照,然可望却不可及,终难迫近,此知盖吾之乡愁皆系于卿卿一人。
战鼓将鸣,长夜欲尽,往后数月,或难成信,恐卿挂念不安,特书此文,谨愿吾妻勿忧。吾生当效汝,死当效国。谨记与卿旧约,我定全力保全己身,还于公主卿卿。夫谢寒商。
以往他写信来,只言片语。
这一次却写了这般多。
看来真是要与北人交手了,他往后闪转腾挪,奇袭奔赴,便没有空写信,所以一次先写个痛快。
上京城的除夕,王太后在宫中设了家宴,钱太妃与几个儿女都在筵上。
官家与太后因为北伐闹出的龃龉,在这场其乐融融的家宴上也尽数和解,众人举匏樽共饮。
恰逢此时,城头楼上焰火成簇地窜入长夜,裂开,散作一朵朵硕大无朋的花卉,继而星雨般零落,整个上京城都陷在光怪陆离的焰阵之中。
贵家妇女在这日常纵赏关赌,入场观看,还要饮宴,紫微宫里也不能例外,歌舞表演欢腾不休。
王太后对谢寒商道:“寒商,这是你第一次与我们坐在一起庆贺新年,往年你总推辞。”
谢寒商神色尴尬,幸有萧灵鹤为他解围:“母后,那些陈芝麻小事儿还提它做什么,现在一家子在一起快活就好了,商商也不是不给您面子,他只是那时候确实身体抱恙不方便嘛。”
王太后指着萧灵鹤对众人轻笑:“你们看,哀家说了一句什么话,瑞仙就急得如此,像哀家要吃了她的驸马似的。”
众人都笑起来。
谢寒商没有笑,独独向脸热的公主露出感激之色。
王太后让一旁的女史林春芫递上几个红封,给了在座的小辈一人一个,但到了谢寒商这里便没有了。
萧灵鹤一怔,以为母后还存有不满。
实则王太后单独让林春芫留了三个,她将三个红封一同送给谢寒商:“寒商,这是补上的你的压祟钱。”
谢寒商感激地接过,向太后道谢。
萧灵鹤知晓,从侯夫人意外亡故以后,他便再也没有收到过压祟钱了,实在是个可怜的小人儿,不禁心头一叹,身子悄悄靠过去,对他耳语:“我知道你很高兴,但你先别高兴得太早,等会儿回家,还有更高兴的。”
她也为他准备了年节礼,他不知是何物,但心确实被公主殿下一句话高高地吊了起来。
官家看出了一丝偏颇,扁嘴道:“母后就算给姐夫准备了三个红封,怎么朕还感觉,姐夫的每个红封都比朕的要厚呢。”
说话间,高木兰贴心地将她手里的红封交给了他:“官家想要,臣妾的给你。”
官家很高兴,悄悄说:“还是皇后对朕最好。”
可红封捏在手里攥了攥,他又不高兴了:“怎么朕感觉皇后的红封也比朕的要厚?”
王太后饮茶,但笑不言。
官家实在按捺不了好奇心,将目光转向了萧清鹂:“贵阳姐姐,你的红封呢,给朕捏捏。”
萧清鹂将百欢交给乳娘看顾,把手里的红封交给官家。
官家如法炮制地比对,比出一个心如死灰:“贵阳的红封也比朕的厚!”
这就更不用说他的亲姐姐、还怀着孕的城阳公主了,自知之明让他比的念头都不敢有。
他凄凉地望向王太后:“母后你偏心啊,人人都有厚厚一沓,凭什么朕的压祟钱就是最少的?”
王太后饮了半盏碧螺春,抽空回复:“哀家给他们的是压祟钱,官家已经富有四海,还需要向哀家讨要压祟钱么,你也不是孩子了。”
“……”
他不是孩子?他可是这一桌子上年纪最小的——百欢不在桌上。
官家暗暗咬牙。
当场启封红包,官家遂发现,自己的红封里边连钱都不是。
而是母后手抄的荀子的《劝学篇》,篇幅很长,母后用她独步天下的簪花小楷写得密密麻麻,看得官家眼花缭乱,险些昏死当场。
王太后皱眉沉声道:“哀家望你博学,你要时刻以此勉励自身,躬行学无止境,锲而不舍,登高山,临深溪,闻先王之遗言。”
官家直抽眼睑。
与太后的望子成龙相比,钱太妃的态度便极其温和,她也取出自己给小辈一视同仁准备的压祟钱,给官家时,还特意安抚他道:“给官家的只多不少。”
如此,富有四海的官家终于为了五两银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了。
筵上笑语不断。
夜晚归寝,萧灵鹤将答应谢寒商的礼物取出,神秘兮兮地从床底下拖出了一口箱笼。
箱笼的模样款式,让谢寒商想起了某些不好的回忆——公主殿下从前喜欢用箱笼装她的皮鞭蜡油、人皮鱼尾裙等情趣道具。
那些道具在后来的三年里殿下不再用了,便锁进了这样的一口箱笼里,在他分裂成佛子与鲛人时,都曾在这口箱笼里取过物件,譬如那张油光水滑的假头皮,还有那条波光粼粼的鱼尾裙。
画面迄今历历在目,无时或忘。
谢寒商的面皮泛出桃花色,扭转视线不敢再看。
怕公主殿下一会儿拿出个更磨人的东西来,只要殿下搅和,那一晚上他便别想睡好觉。
虽然殿下不会再使用皮鞭等物来折磨他,但偶尔也会让他穿上那条裙子,在浴桶里撩拨他,孟浪之间自有冲动,她却发号施令,命她不许脱下鱼尾裙,便也无法与之媾合。
往昔之影犹如万千羽毛幻光,在颅内不停地绽放,谢寒商又不是那条神金的鲛人,如何能够面对。他羞得身上都冒出了粉意,疑心殿下是准备了某种情趣玩具,计划着除夕之夜与他放纵一整晚……
虽那的确是会让他比得了压祟钱更高兴的,可,那也很让人害羞啊。
萧灵鹤卖了个关子:“闭上眼睛,我让你睁开你再睁开。”
谢寒商只好照做。
她背过身,从箱笼里郑重其事地取出一样披氅捧在手里,笑靥如花:“呛呛——商商,你睁眼啊!”
谢寒商睁开眼,烛火轻轻一闪,晃过她掌心的银线,他定睛。
公主手中,捧着她亲手绣制的鹤纹披氅。
【作者有话说】
打仗的部分不会详写,所以这篇其实快要完结啦,还有几章的样子~
但是大家不要走开哦,后面还会继续很甜,小夫妻没有误会也没有生离死别,一直携手同行[猫爪][猫爪][猫爪]
第66章 恩爱两不疑(6)
◎“公主她,生了一个女儿。”◎
三月樱笋时,春回人间。
谢寒商出征北伐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萧灵鹤也快要临盆。
临行前,她将那身鹤纹披氅系于谢寒商盔甲,叮嘱万千。
“商商,你看着这身披氅,就如我在你身边,勿念。”
说是勿念,但公主把话顿了一下,仰头看他。
“实在是想念,就写信给我。”
他说好。
只有淡淡的一个字。
结果,出征第一个月,萧灵鹤连收到了十七封信。
驿使腿都要跑细了,萧灵鹤看着驿使疲惫消瘦的脸,实在不好意思:“本宫那个驸马他,有点儿黏人,劳累贵使了,不如进府喝杯茶?”
城阳公主府的茶他不敢喝,连忙告辞。
萧灵鹤攥着信,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去。
竹桃搀扶公主,问她:“殿下身子重,怎么还非得亲自跑一趟,奴婢等替殿下拿了信就是了。”
萧灵鹤道:“我想亲自拿。何况也就百步路,府医不是说了,本宫要适当散步,免得胎儿养得过大不易生产。”
竹桃咋舌,心里倒冒出一个特别的想法:“说不准就是驸马看您养尊处优,知道您不愿走,才一封封往回寄家书呢。”
萧灵鹤没想那么多。
她坐到榻上,将手中的信纸展开,想来往日信件的内容大同小异,这次应也是聊表相思之语。
谢寒商虽然不善巧言,但他看过的情爱话本比她还多,没吃过猪肉,却见过成群结队的猪跑,肚里藏着让她惊掉下巴的花花肠子,酸词酸句层出不穷,时而还令她起鸡皮疙瘩。
仔细算算,他出征一个月,才堪堪抵达北境,这时除了行军的跋涉与勤勉地训练,应当还碰不上北人,所以空闲时间多了些,加上又是初初分离,自然想念得很厉害,等过两年若是还不能班师回朝,大概也就不会如此黏人了。
信上写道:
瑞仙卿卿如晤,自别以来,夙夜忧思,疑卿不肯加餐,又疑卿怠惰于行走,身困体乏,忧卿生产之痛,恐难承受,只恨不能以身代卿之疼痛,使我惶惶。故一月来,尺素频传,望卿见我之来信,稍行百步,适作操练。然百步耳,又使我忧,煎熬两难。
我已抵达九原之南,于崇县安营。此及望日,明月半墙。我于破牖断窗之间,窥月华入隙,念上京城之明月,幽梦难成。往昔我恨明月高悬,独不照我,今明月独照,然可望却不可及,终难迫近,此知盖吾之乡愁皆系于卿卿一人。
战鼓将鸣,长夜欲尽,往后数月,或难成信,恐卿挂念不安,特书此文,谨愿吾妻勿忧。吾生当效汝,死当效国。谨记与卿旧约,我定全力保全己身,还于公主卿卿。夫谢寒商。
以往他写信来,只言片语。
这一次却写了这般多。
看来真是要与北人交手了,他往后闪转腾挪,奇袭奔赴,便没有空写信,所以一次先写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