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其实小皇帝也清楚,当年广平军里出卖细柳营的不在少数,贪生怕死之徒蛇鼠一窝,害得八千将士深入敌军腹地惨死异乡,但杀了罪魁,贬了祸首,剩下若还要再查,便是动了百官的根本利益,如母后所言,他对于自己的臣工集团,尚需忌惮七分。
对于他们的行径只好先按下不表。
但接下来官家要操心的就是一件,现在朝廷的大部分军力都在地方,由地头蛇把控,一说北伐,这些人是跳得最高的,将北伐的弊端条理分明地拟出一个子丑寅卯,比自己参加科举写的文章还要严密。
小皇帝为此头痛脑热许久,连后宫也不入了,高皇后的母族高氏,手中正有一支樊城军,规模不大,约有一万人,她的叔父也不肯出兵北伐。
她心怀忧患,疑心官家因此与她离了心,国政大事落在后宫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她只好主动来到勤政殿寻官家。
“官家您还头痛么?”
小皇帝摸摸自己的脑门,对帘帷内殷勤关切的爱妻道:“朕发烧了,皇后姐姐来摸摸朕?”
高木兰跪坐上官家的龙床,素手要替官家摸脑门,却不留神官家挽住她腰,将她裹挟入怀,卷进了幔帐深处,高木兰娇呼一声,直道“不可”。
官家病了,岂可沉湎女色?
小皇帝早就看出皇后的心思,捂住了她的檀口,呼吸未匀,双眸灿灿地望着身下的皇后:“皇后在担心朕因为高家不肯出兵迁怒于你,今天特意过来向朕讲和?”
高木兰怔怔地看着他,唇瓣微涩,“臣妾会劝告叔父出兵支持的。”
小皇帝挑眉:“有多少胜算?”
高木兰拿不准他的心思了,不知他是在戏谑自己,还是当真因为这件事而怨怪于她,咬唇道:“不知,臣妾一定尽力而为。”
看到她发抖的朱唇,小皇帝开怀得放声大笑:“你别怕,朕同你闹着玩呢,高家虽是朕的岳家,但兵少将寡,樊城距离上京更是千里之遥,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是叔父不乐意出兵,朕也不会强求的。”
高木兰的心跳都被他撩动起来了,噗通,噗通,一声声跳得极其剧烈,她曼声说:“但高家是臣妾的娘家,若连高家都按兵不动,谁还会支持官家?”
小皇帝听出了她对自己的一片真情,心里无比畅然,勾起嘴角:“皇后摸摸朕的头,还烫不烫?”
高木兰顺着他的话去摸他,还烫着,想他为了兵力的事儿如此上火,心里疼惜,更想为他分忧解劳,抚着官家的脸蛋道:“……烫。臣妾去取水来。”
小皇帝摁住了她的双臂,对她缓缓摇头,慢慢地又捉住她的柔荑,往下延伸而去:“这儿更烫。朕烧得都渴了,姐姐是特意来救朕性命的么?”
他含含糊糊说完,便捉着高木兰的手,对她用了古时的炮烙之刑,同时低头含吻起皇后的嘴唇。
的确是很烫,因他身体发烧的缘故,比往日更加烫人,高木兰被烘烤得险些要逃走,但偏被他摁住,前两年他还很小,身量块头都比她小,是什么时候起,他长得这么高大,力气也这般大了呢,她已经反抗不了他了。
就在官家不满足于只给皇后用炮烙之刑,似乎还想要进一步时,皇后倏然夹了嗓音:“官、官家……”
他微愣,因为发烧而有一丝混沌的眸,一瞬不瞬地凝视着皇后。
高木兰软了嗓,脸颊通红:“官家还病着,恐怕不宜……”
小皇帝动了动腰,让她感受一下他的苦楚,可怜巴巴地道:“皇后姐姐……朕最近已经是内忧外患了,你不能心疼心疼朕么?”
高木兰赧然地替他揉了揉,揉得官家直哼唧,她轻声细语:“臣妾正是心疼官家呀。”
小皇帝的脑袋晕晕乎乎的,好似身在云里浮沉,激动之下抱紧了高木兰:“皇后姐姐,你待朕太好了!啊,好姐姐你再对朕好些,亲一亲朕吧……”
高木兰如他所愿亲了亲他的嘴角,虽然病中孟浪,但渐渐地小皇帝的身上开始发汗了,他的脸色也变得愈发明润。
只是小皇帝搂住她腰的手没有一刻松弛过,像恨不能将她拴在身边。
高木兰无奈失笑,想自己也真是杞人忧天,竟会疑心他对她生厌了。
“好些了么?”
官家小声对她说:“发了汗好些了。朕这个病,皇后姐姐千万别说出去。”
高木兰实在是无措,半晌,她轻声说:“官家怕人笑话你,为了北伐急得上火了。”
被说中了心事,小皇帝微羞:“朕才刚刚独自亲政呢,要点儿面子也是应该的。”
高木兰没有笑话官家,还拥紧了他,靠在他的怀中为他纾解,唇齿轻轻一碰:“小坏蛋。”
皇后好骂,官家受用无穷。
高木兰向叔父连着去了十二封信,请他调兵,协助官家北伐。
起初高熋是不同意高木兰的说法的,这兵从樊城调出之后,就不再属于樊城、属于自己,若交给天子倒也罢了,只怕是要便宜了那夏延昌。
侄女此举,无异于是拿娘家的钱贴补夫婿在外鬼混。
和北人开战可不是玩笑,这兵力多半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岂能轻易借调。
然而侄女又在来信之中说,她膝下一直未能有太子,中宫难稳,高家是官家的岳家,岳家若是不帮忙,来日扩充掖庭,焉有她高木兰立足之地。
高木兰故意于信中哭惨自己在紫微宫的境遇,急得高熋上火,高家不可能造反,皇后的位置若是不保,樊城再多兵马,又有何用。
衡量再三,高熋最终应允出兵,并且在朝堂上大肆宣扬,支持官家的北伐行动。
这一举虽不算一呼百应,但也终于让死气沉沉的朝堂终于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振聋发聩。
*
转眼便已是秋末,寒叶落尽。
贵阳公主艰难地临盆,产下一个女儿,取乳名百欢,寄予“百事欢喜”之意。
这小家伙刚生出来时皱皱巴巴的,但小鼻子小眼的,看着便很可爱,作为姨母,萧灵鹤求了一件百家衣,送给小百欢作见面礼。
萧清鹂没有推辞,百家衣虽不贵重,但胜在心意,她感念阿姐的心意,便说:“待阿姐的孩儿出世的时候,我也送你一件,更大的。”
萧灵鹤一怔,半晌,看向自己的肚子,平平整整,什么也没有。
萧清鹂道:“阿姐现在可有转变主意么?”
萧灵鹤挑眉:“顺其自然就好。寒商喜欢小孩儿,我就一般般,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可心,但我知道若是自己养一个多半要闹心。”
初为人母的萧清鹂感慨:“谁说不是呢。”
但很快,她又低下了头,望着怀中的女儿,脸上满是幸福的笑晕:“但是看到女儿以后,我觉得过去十个月的苦痛似乎都不值一提。”
萧灵鹤问:“女儿是不是要乖些?”
萧清鹂认真地回答:“当然了!”
萧灵鹤动了一点心思,要是有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似乎也不错?
“程舜近来还有烦你么?”
问完,萧灵鹤敏锐地察觉,贵阳的脸颊似是冒出了一层恬淡的粉雾,不是母性的外显,倒更像是赧然。
好奇心甚重的她,疑惑地问:“怎么了?你脸怎么红啦?”
萧清鹂抱着女儿哄,不好意思地摇头:“没有了。阿姐不是替我找了一个好伶官么,他真是个角儿。”
萧灵鹤失笑:“不是,戏好就好,你脸红什么?”
萧清鹂脸热地摇头:“同阿姐说不明白。”
他何止是戏好。
他拉着她手时的柔情,看她时似要将她溺毙的眼神,还有缠绵刻骨的台词,几乎都能以假乱真。
或是她入戏太深,有时竟分不出他是逢场作戏,亦或假戏真做。
可是戏演完之后,台子撤了,他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便走了,之后她再也没见过他。
萧灵鹤沉默半晌:“你可是还想找他?”
萧清鹂摇头:“不找。如果他戏真,会回来找我,我没必要主动,若只是演戏,情意都是假的,那便更没必要找了。我反正有女儿陪,至于他,有也好,没也好,我堂堂贵阳公主,还需低头么?”
萧灵鹤仍是留了那个男人的来历,告知萧清鹂自己找的那个男子是城西画虎堂的伶官,名叫秋尺素。
萧清鹂:“阿姐,你不用告诉我,我真不会去找他的。”
萧灵鹤摸了摸小外甥的襁褓,嫣然一笑:“时辰不早,那我便回了。”
回府的马车里,竹桃与篱疏还在激动热切地讨论萧清鹂家新添的小丫头。
“小郡主多可爱啊,脸小小的,还没我的拳头大呢。”
“身子也软软的,殿下都不敢抱。”
“我也不敢抱……”
“贵阳殿下花容月貌,小郡主日后也定然是清水出芙蓉的美貌。”
对于他们的行径只好先按下不表。
但接下来官家要操心的就是一件,现在朝廷的大部分军力都在地方,由地头蛇把控,一说北伐,这些人是跳得最高的,将北伐的弊端条理分明地拟出一个子丑寅卯,比自己参加科举写的文章还要严密。
小皇帝为此头痛脑热许久,连后宫也不入了,高皇后的母族高氏,手中正有一支樊城军,规模不大,约有一万人,她的叔父也不肯出兵北伐。
她心怀忧患,疑心官家因此与她离了心,国政大事落在后宫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她只好主动来到勤政殿寻官家。
“官家您还头痛么?”
小皇帝摸摸自己的脑门,对帘帷内殷勤关切的爱妻道:“朕发烧了,皇后姐姐来摸摸朕?”
高木兰跪坐上官家的龙床,素手要替官家摸脑门,却不留神官家挽住她腰,将她裹挟入怀,卷进了幔帐深处,高木兰娇呼一声,直道“不可”。
官家病了,岂可沉湎女色?
小皇帝早就看出皇后的心思,捂住了她的檀口,呼吸未匀,双眸灿灿地望着身下的皇后:“皇后在担心朕因为高家不肯出兵迁怒于你,今天特意过来向朕讲和?”
高木兰怔怔地看着他,唇瓣微涩,“臣妾会劝告叔父出兵支持的。”
小皇帝挑眉:“有多少胜算?”
高木兰拿不准他的心思了,不知他是在戏谑自己,还是当真因为这件事而怨怪于她,咬唇道:“不知,臣妾一定尽力而为。”
看到她发抖的朱唇,小皇帝开怀得放声大笑:“你别怕,朕同你闹着玩呢,高家虽是朕的岳家,但兵少将寡,樊城距离上京更是千里之遥,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是叔父不乐意出兵,朕也不会强求的。”
高木兰的心跳都被他撩动起来了,噗通,噗通,一声声跳得极其剧烈,她曼声说:“但高家是臣妾的娘家,若连高家都按兵不动,谁还会支持官家?”
小皇帝听出了她对自己的一片真情,心里无比畅然,勾起嘴角:“皇后摸摸朕的头,还烫不烫?”
高木兰顺着他的话去摸他,还烫着,想他为了兵力的事儿如此上火,心里疼惜,更想为他分忧解劳,抚着官家的脸蛋道:“……烫。臣妾去取水来。”
小皇帝摁住了她的双臂,对她缓缓摇头,慢慢地又捉住她的柔荑,往下延伸而去:“这儿更烫。朕烧得都渴了,姐姐是特意来救朕性命的么?”
他含含糊糊说完,便捉着高木兰的手,对她用了古时的炮烙之刑,同时低头含吻起皇后的嘴唇。
的确是很烫,因他身体发烧的缘故,比往日更加烫人,高木兰被烘烤得险些要逃走,但偏被他摁住,前两年他还很小,身量块头都比她小,是什么时候起,他长得这么高大,力气也这般大了呢,她已经反抗不了他了。
就在官家不满足于只给皇后用炮烙之刑,似乎还想要进一步时,皇后倏然夹了嗓音:“官、官家……”
他微愣,因为发烧而有一丝混沌的眸,一瞬不瞬地凝视着皇后。
高木兰软了嗓,脸颊通红:“官家还病着,恐怕不宜……”
小皇帝动了动腰,让她感受一下他的苦楚,可怜巴巴地道:“皇后姐姐……朕最近已经是内忧外患了,你不能心疼心疼朕么?”
高木兰赧然地替他揉了揉,揉得官家直哼唧,她轻声细语:“臣妾正是心疼官家呀。”
小皇帝的脑袋晕晕乎乎的,好似身在云里浮沉,激动之下抱紧了高木兰:“皇后姐姐,你待朕太好了!啊,好姐姐你再对朕好些,亲一亲朕吧……”
高木兰如他所愿亲了亲他的嘴角,虽然病中孟浪,但渐渐地小皇帝的身上开始发汗了,他的脸色也变得愈发明润。
只是小皇帝搂住她腰的手没有一刻松弛过,像恨不能将她拴在身边。
高木兰无奈失笑,想自己也真是杞人忧天,竟会疑心他对她生厌了。
“好些了么?”
官家小声对她说:“发了汗好些了。朕这个病,皇后姐姐千万别说出去。”
高木兰实在是无措,半晌,她轻声说:“官家怕人笑话你,为了北伐急得上火了。”
被说中了心事,小皇帝微羞:“朕才刚刚独自亲政呢,要点儿面子也是应该的。”
高木兰没有笑话官家,还拥紧了他,靠在他的怀中为他纾解,唇齿轻轻一碰:“小坏蛋。”
皇后好骂,官家受用无穷。
高木兰向叔父连着去了十二封信,请他调兵,协助官家北伐。
起初高熋是不同意高木兰的说法的,这兵从樊城调出之后,就不再属于樊城、属于自己,若交给天子倒也罢了,只怕是要便宜了那夏延昌。
侄女此举,无异于是拿娘家的钱贴补夫婿在外鬼混。
和北人开战可不是玩笑,这兵力多半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岂能轻易借调。
然而侄女又在来信之中说,她膝下一直未能有太子,中宫难稳,高家是官家的岳家,岳家若是不帮忙,来日扩充掖庭,焉有她高木兰立足之地。
高木兰故意于信中哭惨自己在紫微宫的境遇,急得高熋上火,高家不可能造反,皇后的位置若是不保,樊城再多兵马,又有何用。
衡量再三,高熋最终应允出兵,并且在朝堂上大肆宣扬,支持官家的北伐行动。
这一举虽不算一呼百应,但也终于让死气沉沉的朝堂终于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振聋发聩。
*
转眼便已是秋末,寒叶落尽。
贵阳公主艰难地临盆,产下一个女儿,取乳名百欢,寄予“百事欢喜”之意。
这小家伙刚生出来时皱皱巴巴的,但小鼻子小眼的,看着便很可爱,作为姨母,萧灵鹤求了一件百家衣,送给小百欢作见面礼。
萧清鹂没有推辞,百家衣虽不贵重,但胜在心意,她感念阿姐的心意,便说:“待阿姐的孩儿出世的时候,我也送你一件,更大的。”
萧灵鹤一怔,半晌,看向自己的肚子,平平整整,什么也没有。
萧清鹂道:“阿姐现在可有转变主意么?”
萧灵鹤挑眉:“顺其自然就好。寒商喜欢小孩儿,我就一般般,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可心,但我知道若是自己养一个多半要闹心。”
初为人母的萧清鹂感慨:“谁说不是呢。”
但很快,她又低下了头,望着怀中的女儿,脸上满是幸福的笑晕:“但是看到女儿以后,我觉得过去十个月的苦痛似乎都不值一提。”
萧灵鹤问:“女儿是不是要乖些?”
萧清鹂认真地回答:“当然了!”
萧灵鹤动了一点心思,要是有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似乎也不错?
“程舜近来还有烦你么?”
问完,萧灵鹤敏锐地察觉,贵阳的脸颊似是冒出了一层恬淡的粉雾,不是母性的外显,倒更像是赧然。
好奇心甚重的她,疑惑地问:“怎么了?你脸怎么红啦?”
萧清鹂抱着女儿哄,不好意思地摇头:“没有了。阿姐不是替我找了一个好伶官么,他真是个角儿。”
萧灵鹤失笑:“不是,戏好就好,你脸红什么?”
萧清鹂脸热地摇头:“同阿姐说不明白。”
他何止是戏好。
他拉着她手时的柔情,看她时似要将她溺毙的眼神,还有缠绵刻骨的台词,几乎都能以假乱真。
或是她入戏太深,有时竟分不出他是逢场作戏,亦或假戏真做。
可是戏演完之后,台子撤了,他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便走了,之后她再也没见过他。
萧灵鹤沉默半晌:“你可是还想找他?”
萧清鹂摇头:“不找。如果他戏真,会回来找我,我没必要主动,若只是演戏,情意都是假的,那便更没必要找了。我反正有女儿陪,至于他,有也好,没也好,我堂堂贵阳公主,还需低头么?”
萧灵鹤仍是留了那个男人的来历,告知萧清鹂自己找的那个男子是城西画虎堂的伶官,名叫秋尺素。
萧清鹂:“阿姐,你不用告诉我,我真不会去找他的。”
萧灵鹤摸了摸小外甥的襁褓,嫣然一笑:“时辰不早,那我便回了。”
回府的马车里,竹桃与篱疏还在激动热切地讨论萧清鹂家新添的小丫头。
“小郡主多可爱啊,脸小小的,还没我的拳头大呢。”
“身子也软软的,殿下都不敢抱。”
“我也不敢抱……”
“贵阳殿下花容月貌,小郡主日后也定然是清水出芙蓉的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