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抬头时看到站在大厅门口的林时,那人忙收起手机出声,“林队,我在这儿。”边说边小跑过去。
  林时转头看去,见司机师傅过来也收起了手机,道:“送我去一趟尸检中心。”
  “好。”司机师傅点头,捧着暖水杯就急急忙忙的去了面包车上。
  林时上车后也没坐在最后一排而是驾驶位后方,指了去尸检中心的路。
  车子摇摇晃晃很快就到了地方,这会儿已经中午了,尸检中心有些空旷,大部分人都去吃饭了。
  林时下车后就直接去了早上停放受害者的位置,正巧看到廖老师从屋子里出来,摘掉手套似乎也是准备去吃午饭。
  瞧着这,他快步上前,“廖老师。”
  空旷的走廊上,随着他的这一声,竟是传来几声回音。
  廖老师在摘帽子的手随之一顿,转头看去发现是林时,疑惑道:“林队?”
  “廖老师,我想再看一眼受害者的尸体,可以吗?”林时到了跟前后轻声询问,目光不由得往门上看了一眼然后才再次去看廖老师。
  廖老师自然是不会拒绝,点点头,道:“可以,你跟我来。”说完重新拿了一双手套戴上,这才推开门领着林时进去。
  屋子里与早上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正中间摆着一张床,上面铺了白色的床单,还有一股寒意缓缓而来。
  走到床边后廖老师就撩开白布露出底下的尸块来,一块块,看的骇人。
  林时并未去看其他的部位而是凑近那颗单独被砍下的头颅脖颈处,看着上面那条勒过后留下的痕迹,其中边缘的位置还有个半弧形。
  因为方向原因有些难看清,于是他又走去了对面,这回终于是能看清那个半圆弧痕了。
  紧接着,他从口袋中拿出那张单独拍摄脖子上半弧形的照片,将其举着靠近头颅脖颈的位置。
  顿时照片与现实融为了一体,所有痕迹都与照片上一模一样。
  林时本以为是照片拍摄出了差错所以有了偏差,但以防万一他还是来了一趟尸检中心,此时一看并非照片出错而是尸体上的呈现便是如此。
  就见半弧形的痕迹中间两侧都有一个极其不明显的白色竖线,周围的颜色则呈现深色,衬的那道白色竖线好似是凸起的一般。
  但因为头颅被煮过,肉已然看不出凹陷凸起,只从肉眼看,这位置确实就像是没有被压到一般。
  他的举动,廖老师并未明白,疑惑道:“林队是发现了什么吗?”
  “廖老师,这个半弧形里是不是应该有个图案。”林时转头看向廖老师。
  第13章
  廖老师一下就听明白林时的意思了,擦了擦眼镜就去了林时的身侧,还担心自己看不清拿了专用的放大镜,靠近头颅查看那个半弧形,同时还去看照片。
  就像林时说的,他也在那个半弧形内看到两条非常细小的白色竖线,并且这两条竖线并不是并排组合在一起,而是有角度的斜放在两侧。
  而且细看,他发现这也不是非常笔直的竖线,而是在半弧边缘的位置向里收拢。
  虽然只有这短短一截,但还是显现出来了。
  很明显,这个半弧形里面是有图案的,而这个图案是凸起的,那两条白线就是被留出来的空隙。
  看到这,他不由惊呼一声,“是,应该是有图案,而且根据这两条线的摆放我看着怎么感觉有点眼熟。”
  只是他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来是什么,起身转头去看林时,道:“林队,你觉得这个像什么?”
  林时摇了摇头,不过能确定凶器上的饰品应该是带有花纹的,至于是什么花纹还是得找。
  也许是被害人自己的东西,或者是犯罪嫌疑人的东西,不管怎么样,眼下确定尸源才是最关键的。
  收回目光他起身看向廖老师,道:“廖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暂时是没有了。”廖老师摇头。
  林时见状也没再说了,只又看了一眼受害者,这才出了屋子。
  转身时看到廖老师跟着一块儿出来,看着他关上门开始摘手套,他道:“谢谢廖老师,我就不留了,廖老师若是有新的发现可以联系我。”说完也没留着,离开下楼去了停在院子里的面包车上。
  上车后也没再去别的地方,而是让回大队。
  已经是除夕,明天就要过年了,这会儿的街上没什么人。
  不过在路过菜市场的时候,到是有些拥挤了,人是多的不行。
  林时依旧坐在最后一排,看着手上的照片,半弧度的东西,一时间还真想不出什么来。
  翻开摆在一侧的笔记本,找了个空白的页面,他顺着照片上的模样开始简单勾勒。
  因为按照图片上的,这就是长方形布条,布条上挂着一个带有花纹的半弧形装饰品。
  简单画了个长方形,然后就在长方形靠下的位置画了个突出的半弧形,紧接着还将那两根细细的白线画上。
  由于照片上的白线并不是特别长,没有完全和半弧形的边缘链接在一起,所以他也只是按照照片的画,只在白线结尾的位置稍稍的做了点相互靠近的弧度,但并没有完全的接上,还是有一段距离。
  对比着看了一会儿,他又往那个半弧形的图案下方接其他的形状。
  单单一个半弧形看着确实是有些违和,他想应该还有连接的部位,比如装饰的扇子形状,比如一些爱心形状,也可能就是单纯在半弧度下方接了两条斜线,或者就是一个非常规则的圆形,什么都可能。
  将目前他能想到可能与半弧度有关系的形状都一一的画在笔记本上,不过毕竟饰品种类多样,他也只能画出几个比较大众的。
  然后就是把白线补上去,看是否有一个能比较融洽。
  也在这时,手机铃声传来。
  放下照片,林时从口袋中拿出手机看了看,发现是严胜打过来的电话。
  知道应该是有线索了,他一边继续给几个图案补充线条,一边接通了电话。
  下一刻,那头传来严胜的电话,“林队,我们找到了几个符合的,都核实过了人都在,但有一个人一直联系不上。”
  这话说完,他下意识沉默了片刻,然后才道:“林队,你还记得早上的时候我和你说何家村那几个爬山的大学生吗?”
  “是联系不上的其中一个舍友?”林时也在此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早上关于几个爬山的学生的事他自然是记得,也记得严胜说过那几个学生的舍友都知道他们去爬山这件事,也去联系了,但有几个人联系不上,今天还会继续联系。
  此时严胜提到那几个爬山的学生,那想来符合条件的人应该就是他们其中一个舍友了。
  严胜点头,“没错,是其中一个学生的舍友,叫聂青明。”说着看向手中的笔记本,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名字,而其中聂青明的名字被画了个大大的圈。
  并且被反复画过圈,上边的圈线条毫无规则,杂乱。
  随后他又道:“根据校方以及他舍友提供的线索,聂青明今年是26岁,家在‘阳城’,身高一米七九,左撇子,在校成绩优异,为人不错,上学的时候和宿舍里的几个同学关系说不上有多好但也不差,比较腼腆,很少和舍友们一起出去玩。”
  “而且在毕业后,他就删了所有同学的联系方式,不确定他人是不是回家了。”
  “刚刚联系到了聂青明的家里,了解到他从毕业后就留在安城,每年都会回家过年,但是今年没有回去,而且前几天开始就一直联系不上他。”
  “通过对他个人信息的登记查询,找到了他现在工作的地方,我们现在正在赶过去的路上,林队你现在在大队吗?我让人送你过去。”边说还边转头去看身侧的民警,准备让他给大队那边打电话,送林时过去。
  确定人员的事当然是越快越好,拖得越久这个案子就越难办。
  甚至他恨不得林时自己长了翅膀,他给了地址后能直接飞过去。
  林时侧眸看了一眼车窗外,看到一所学校,道:“在鱼龙中学门口。”
  “鱼龙中学?”严胜疑惑出声,不明白林时怎么到鱼龙中学了。
  与此同时,坐在他旁边的民警指着前头出声,“严队,前面就是鱼龙中学!”
  “什么?”严胜快速抬头看了一眼,果然看到前面不远处就是鱼龙中学,同时还看到一辆面包车从正前方过来,可不就是林时他们来时坐的那辆。
  于是,他当即出声,“林队,我们就在你前面。”说着还让司机停车。
  林时抬头看了一眼,看到了前边的车子。
  因为过年,路上没什么车,也就显得两辆车都非常的显眼。
  起身让司机停车,他从车上下去,看着停在不远处的面包车,车门大开着,他直接上了面包车。
  原本坐在严胜旁白的民警这会儿坐到了后排,林时也顺势坐在了严胜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