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你父亲高血压犯了,刚刚在楼下吃饭的时候突然耳鸣头晕……”付兰殊语气着急,不等方聿回答便主动说了实情,话说一半被床上的方聿瞥了一眼,付兰殊及时噤声,主动送家庭医生下楼。
房间里留下父子两人,方聿掀开被子下床,打趣说:“越老身子骨越不中用,佣人和兰殊都爱瞎操心,大晚上非要折腾医生过来。”
方聿摸到床头的烟斗,走在沙发前随手打开一个抽屉里面就是烟叶,他坐下来卷烟,抬眼看向儿子,招呼人坐下来。
“吃了吗?”方聿关心道。
本想开门见山,但因见到父亲病容而心有触动,方静淞一直以为方聿身体健康,起码也该是应了那句‘祸害遗千年’,方聿在他的认知里是难缠的怪物、长命的鬼,生老病死都仿佛离得很远。
可仔细算一算,他这个父亲已经年逾五十,时光荏苒,他和方聿彼此仇视着、憎恶着,竟也过了这么些年。
于是方静淞实话实说:“没来及吃。”
方聿喊了两声,佣人闻声进来,方聿吩咐让厨房准备一份晚餐,“甜口不要,辣也少放点。”侧头问儿子,唇角含笑,“是这个口味,我记得没错吧。”
“不用麻烦,”方静淞神色淡淡,交代佣人,“给我煮碗面就行。”
佣人离开,房门虚掩着,方静淞端起面前的茶一口一口地抿着,看着方聿烧烟。男人将烟斗放到嘴里的前一秒,终于想起了什么,停住问他:“我才想起来,静淞,今天是你的生日?”
方静淞面无表情地放下茶,“你知道我从不过生日。”
方聿哑然,神色有点尴尬,“你母亲不是不爱你,他只是……”
“我不是三岁小孩,廉价的安慰我不需要。”方静淞平静地打断,他看向自己的父亲,如果孩子是父母相爱的结晶,那么一开始他就不是方聿和程仲然两人感情的维系品。
一个强迫者,一个受害者,结合出来的东西不受任何一方喜爱,也不曾满足任何一方的期待。父亲视他为牵绊住程仲然的血缘锁链,程仲然视他为人格尊严和自由丧失的耻辱,因而从小到大他的每一次生日都像是凌迟程仲然的提醒。
他当然不会过生日。也没人会给他过生日。
饱受精神折磨的程仲然后来已经变得十分脆弱,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激起他暴躁惊恐的一面,方聿为了妻子的身心着想,即便在后来方静淞记事起问及自己为什么不能过生日,也只是随口敷衍。
方静淞并不在意,至少他现在是成年人,不应该在意。他今天过来是有正事要谈,赶上生日同一天是巧合,这段讳莫如深的小插曲像片落入水面的树叶,连惊起涟漪都是最小的一圈。
方聿叹了口气,叼着烟斗说:“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前几天家宴兰殊说漏了嘴,以你的性子即便当场未问,背地里也做了不少调查了吧。”
“是,”方静淞承认,“我只查到程仲然三十多年前曾在方氏集团就职过。在职时间不满两年他就主动辞了职,没过多久‘基因优化实验’技术问世,众所周知,研究团队隶属于方氏集团。团队成员一共五人,当年的报道和官方文献记录都能找到。”
“这五人后来被提起公诉,入狱的入狱,自杀的自杀……昔年集团险些因此破产。这个可以写进联邦历史的时刻,我相信在生物界没有人会不知道。”方静淞缓缓开口,“但这五个人里,没有一个人是程仲然。那晚付兰殊说漏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方聿抽着烟斗,半晌没说话。烟雾升腾,模糊了他的面容,一张脸陷入沉思的宁静中,直到眼睛被烟熏得辣疼,方聿拿下烟斗,轻笑一声感叹说:“你母亲,是天才。”
三十几年前,方聿和程仲然同在首都大学就读,不同于依靠权利和家境择校进来的关系户,方聿在生物学上的天赋不可多得。而程仲然,是依靠绝对的高分优势考进首都大学的另一位天才。
当时方聿比程仲然小两届,两人同在生物科学专业就读,同系同学院,校内实验室里偶遇是第一次见面,方聿仰慕强者,尤其是在学科天份上超过自己的人。
起先是玩心大起,方聿处心积虑和程仲然创造机会见面、交谈、做朋友,后来两个人水到渠成对彼此动心。
直到程仲然博士毕业,方聿都没完全在爱人面前释放自己的本性,这段从大学开始的恋爱,一直延续到程仲然博士毕业后进入到方氏集团内部工作。
方氏集团业务遍布不少领域,三十多年前,集团业务刚刚拓展到医药行业,方聿却一心为爱人搭建高梯,用自己在公司里不多的实权斥资建立一个只属于程仲然的实验室。
那间实验室现如今还在,地址在曲江路,周围环境天然幽静,三十多年前就是在这间实验室里,程仲然凭借惊人天资研究出了“基因优化技术”。
对于科学的热忱让程仲然忽视该项技术一经问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消息最后还是瞒不住,方氏集团成为众矢之的。方聿为了保全程仲然,删除了一切有关程仲然的研究和入职资料。
那五个研究员组成的团队是方聿为程仲然找的替死鬼,研究出该项实验技术的程仲然却在同一年跟着“死亡”——被爱人囚禁、被限制自由、发现爱人不择手段的真面目、以及,程仲然再也无法站在实验室里绽放自己的光彩。
后来的事情方家人众所周知,程仲然是alpha,双a结合根本不可能孕育出后代。但方聿不愿放手。
说来,还是多亏了程仲然研究出的“基因优化技术”,不然让一个alpha拥有像omega那样的生育基因,放在从前何止是天方夜谭。
至此,程仲然心如死灰,最绝望的时候他竟然都不知道该恨谁,自己吗?他确实有罪,他该下地狱……
“我不后悔。”方聿悠悠回神,他抖着手将烟斗重新放进嘴里,“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和你母亲之间真的有一个人要下地狱,那就我下吧,我只求活着的时候能和你母亲白首到老,可是……可是……”
可是程仲然自杀了。
所有妄念落空,活着人每一天都身在炼狱。
方静淞冷笑:“既然做好了被对方恨一辈子的准备,为什么十年前你没有看好他,就这么让他死在你面前……”
“谬城化工厂爆炸案。”方聿闭上眼,十年了,他一直不想面对程仲然离开他的真相。
如果当时没有带妻子去谬城孤儿院捐款,如果没有让仲然看见那些事故后孤零零活在世上的孩子,是不是负罪感不会那么严重,严重到让他的爱人自杀。
“你说什么?”方静淞眉头紧蹙起来。
“十年前谬城化工厂爆炸案只是表象。当年,有人借那间化工厂为据点私下进行腺体实验,只是苦于证据不足,警方才草草以化工品意外泄露结案。”方聿看向儿子,意味深长道,“宋年的父母死于那次出警,你知道吧。”
方静淞握紧拳头,他怎么会不知道……
“我不知道和你结婚的宋年是不是真正的宋家遗孤,”方聿道,“我只知道,十年前你母亲从孤儿院捐款回来后,因为听到了那些风声而骤然精神崩溃。”
方聿的话犹如平地惊雷。难怪,难怪程仲然死后,他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的都是些密密麻麻忏悔的词句,方静淞咬紧牙关,他看向自己的父亲:“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近五年,因为北部战区患上不明后遗症的alpha人数越来越多,基因优化实验技术才被官方认可,并且仅仅只可用于军队疗愈领域。”方聿沉默一瞬,说,“我要保全你母亲的名声。”
所以在三十多年前他情愿赔上整个方氏集团的名誉,也要保住程仲然不受牵连。
一环扣着一环,因要保住程仲然的名声,方聿不对他透露母亲自杀的真相,因而方静淞错过十年前那场谬城化工厂爆炸案的疑点。
如果真是因为当年有组织想借着化工厂掩人耳目,私下进行违法的人体腺体实验,那么昔年牺牲的那批警员里,是否有了解实情的人?比如,卧底。
方静淞想到一种可能,这或许也与宋年为什么会冒名顶替宋家遗孤的身世有关。
他回神,看向方聿:“一年前,我将宋年领进方家,当着众人的面宣布要和他结婚时,你是怎么想的?”
佣人敲门,送来了面。是一碗长寿面。方聿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父亲做的有够失败的,连佣人都比他清楚今天是静淞的生日。
“你对你母亲的死耿耿于怀,我知道你恨我,”方聿苦笑了一声,“可我要真的管你,一年前就不会放任你娶一个毫无背景的omega回来。”
“我之所以妥协,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觉得亏欠了那孩子。”毕竟宋年父母牺牲,是因为谬城的化工厂一案。
方静淞:“宋年并不是宋家遗孤。”
方聿意外:“你查清楚了?”
房间里留下父子两人,方聿掀开被子下床,打趣说:“越老身子骨越不中用,佣人和兰殊都爱瞎操心,大晚上非要折腾医生过来。”
方聿摸到床头的烟斗,走在沙发前随手打开一个抽屉里面就是烟叶,他坐下来卷烟,抬眼看向儿子,招呼人坐下来。
“吃了吗?”方聿关心道。
本想开门见山,但因见到父亲病容而心有触动,方静淞一直以为方聿身体健康,起码也该是应了那句‘祸害遗千年’,方聿在他的认知里是难缠的怪物、长命的鬼,生老病死都仿佛离得很远。
可仔细算一算,他这个父亲已经年逾五十,时光荏苒,他和方聿彼此仇视着、憎恶着,竟也过了这么些年。
于是方静淞实话实说:“没来及吃。”
方聿喊了两声,佣人闻声进来,方聿吩咐让厨房准备一份晚餐,“甜口不要,辣也少放点。”侧头问儿子,唇角含笑,“是这个口味,我记得没错吧。”
“不用麻烦,”方静淞神色淡淡,交代佣人,“给我煮碗面就行。”
佣人离开,房门虚掩着,方静淞端起面前的茶一口一口地抿着,看着方聿烧烟。男人将烟斗放到嘴里的前一秒,终于想起了什么,停住问他:“我才想起来,静淞,今天是你的生日?”
方静淞面无表情地放下茶,“你知道我从不过生日。”
方聿哑然,神色有点尴尬,“你母亲不是不爱你,他只是……”
“我不是三岁小孩,廉价的安慰我不需要。”方静淞平静地打断,他看向自己的父亲,如果孩子是父母相爱的结晶,那么一开始他就不是方聿和程仲然两人感情的维系品。
一个强迫者,一个受害者,结合出来的东西不受任何一方喜爱,也不曾满足任何一方的期待。父亲视他为牵绊住程仲然的血缘锁链,程仲然视他为人格尊严和自由丧失的耻辱,因而从小到大他的每一次生日都像是凌迟程仲然的提醒。
他当然不会过生日。也没人会给他过生日。
饱受精神折磨的程仲然后来已经变得十分脆弱,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激起他暴躁惊恐的一面,方聿为了妻子的身心着想,即便在后来方静淞记事起问及自己为什么不能过生日,也只是随口敷衍。
方静淞并不在意,至少他现在是成年人,不应该在意。他今天过来是有正事要谈,赶上生日同一天是巧合,这段讳莫如深的小插曲像片落入水面的树叶,连惊起涟漪都是最小的一圈。
方聿叹了口气,叼着烟斗说:“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前几天家宴兰殊说漏了嘴,以你的性子即便当场未问,背地里也做了不少调查了吧。”
“是,”方静淞承认,“我只查到程仲然三十多年前曾在方氏集团就职过。在职时间不满两年他就主动辞了职,没过多久‘基因优化实验’技术问世,众所周知,研究团队隶属于方氏集团。团队成员一共五人,当年的报道和官方文献记录都能找到。”
“这五人后来被提起公诉,入狱的入狱,自杀的自杀……昔年集团险些因此破产。这个可以写进联邦历史的时刻,我相信在生物界没有人会不知道。”方静淞缓缓开口,“但这五个人里,没有一个人是程仲然。那晚付兰殊说漏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方聿抽着烟斗,半晌没说话。烟雾升腾,模糊了他的面容,一张脸陷入沉思的宁静中,直到眼睛被烟熏得辣疼,方聿拿下烟斗,轻笑一声感叹说:“你母亲,是天才。”
三十几年前,方聿和程仲然同在首都大学就读,不同于依靠权利和家境择校进来的关系户,方聿在生物学上的天赋不可多得。而程仲然,是依靠绝对的高分优势考进首都大学的另一位天才。
当时方聿比程仲然小两届,两人同在生物科学专业就读,同系同学院,校内实验室里偶遇是第一次见面,方聿仰慕强者,尤其是在学科天份上超过自己的人。
起先是玩心大起,方聿处心积虑和程仲然创造机会见面、交谈、做朋友,后来两个人水到渠成对彼此动心。
直到程仲然博士毕业,方聿都没完全在爱人面前释放自己的本性,这段从大学开始的恋爱,一直延续到程仲然博士毕业后进入到方氏集团内部工作。
方氏集团业务遍布不少领域,三十多年前,集团业务刚刚拓展到医药行业,方聿却一心为爱人搭建高梯,用自己在公司里不多的实权斥资建立一个只属于程仲然的实验室。
那间实验室现如今还在,地址在曲江路,周围环境天然幽静,三十多年前就是在这间实验室里,程仲然凭借惊人天资研究出了“基因优化技术”。
对于科学的热忱让程仲然忽视该项技术一经问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消息最后还是瞒不住,方氏集团成为众矢之的。方聿为了保全程仲然,删除了一切有关程仲然的研究和入职资料。
那五个研究员组成的团队是方聿为程仲然找的替死鬼,研究出该项实验技术的程仲然却在同一年跟着“死亡”——被爱人囚禁、被限制自由、发现爱人不择手段的真面目、以及,程仲然再也无法站在实验室里绽放自己的光彩。
后来的事情方家人众所周知,程仲然是alpha,双a结合根本不可能孕育出后代。但方聿不愿放手。
说来,还是多亏了程仲然研究出的“基因优化技术”,不然让一个alpha拥有像omega那样的生育基因,放在从前何止是天方夜谭。
至此,程仲然心如死灰,最绝望的时候他竟然都不知道该恨谁,自己吗?他确实有罪,他该下地狱……
“我不后悔。”方聿悠悠回神,他抖着手将烟斗重新放进嘴里,“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和你母亲之间真的有一个人要下地狱,那就我下吧,我只求活着的时候能和你母亲白首到老,可是……可是……”
可是程仲然自杀了。
所有妄念落空,活着人每一天都身在炼狱。
方静淞冷笑:“既然做好了被对方恨一辈子的准备,为什么十年前你没有看好他,就这么让他死在你面前……”
“谬城化工厂爆炸案。”方聿闭上眼,十年了,他一直不想面对程仲然离开他的真相。
如果当时没有带妻子去谬城孤儿院捐款,如果没有让仲然看见那些事故后孤零零活在世上的孩子,是不是负罪感不会那么严重,严重到让他的爱人自杀。
“你说什么?”方静淞眉头紧蹙起来。
“十年前谬城化工厂爆炸案只是表象。当年,有人借那间化工厂为据点私下进行腺体实验,只是苦于证据不足,警方才草草以化工品意外泄露结案。”方聿看向儿子,意味深长道,“宋年的父母死于那次出警,你知道吧。”
方静淞握紧拳头,他怎么会不知道……
“我不知道和你结婚的宋年是不是真正的宋家遗孤,”方聿道,“我只知道,十年前你母亲从孤儿院捐款回来后,因为听到了那些风声而骤然精神崩溃。”
方聿的话犹如平地惊雷。难怪,难怪程仲然死后,他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的都是些密密麻麻忏悔的词句,方静淞咬紧牙关,他看向自己的父亲:“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近五年,因为北部战区患上不明后遗症的alpha人数越来越多,基因优化实验技术才被官方认可,并且仅仅只可用于军队疗愈领域。”方聿沉默一瞬,说,“我要保全你母亲的名声。”
所以在三十多年前他情愿赔上整个方氏集团的名誉,也要保住程仲然不受牵连。
一环扣着一环,因要保住程仲然的名声,方聿不对他透露母亲自杀的真相,因而方静淞错过十年前那场谬城化工厂爆炸案的疑点。
如果真是因为当年有组织想借着化工厂掩人耳目,私下进行违法的人体腺体实验,那么昔年牺牲的那批警员里,是否有了解实情的人?比如,卧底。
方静淞想到一种可能,这或许也与宋年为什么会冒名顶替宋家遗孤的身世有关。
他回神,看向方聿:“一年前,我将宋年领进方家,当着众人的面宣布要和他结婚时,你是怎么想的?”
佣人敲门,送来了面。是一碗长寿面。方聿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父亲做的有够失败的,连佣人都比他清楚今天是静淞的生日。
“你对你母亲的死耿耿于怀,我知道你恨我,”方聿苦笑了一声,“可我要真的管你,一年前就不会放任你娶一个毫无背景的omega回来。”
“我之所以妥协,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觉得亏欠了那孩子。”毕竟宋年父母牺牲,是因为谬城的化工厂一案。
方静淞:“宋年并不是宋家遗孤。”
方聿意外:“你查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