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谢瑜安看出他情绪低落,小心翼翼地握住他的手与他五指相扣。云岫靠坐在马车里,身子随着车身颠簸微微晃动,他闭着眼没有任何反应,像是睡着了。
谢瑜安却知道他还醒着,斟酌了许久才没话找话地道:“陛下召见是让我们去旁听政事,但并不允许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一直等觐见的大人们都散了,才又把我们集中到偏殿去,出了两道策论让我们写,因此就回来得晚了。”说完他又许久没说话,只愈发扣紧和云岫交握的手,最后愧疚不已地道:“让你受苦了,再不会有下次了。”
云岫闭着眼心想,原来他已经知道弓马课上的事了么?所以才会对朱庭那样,也没有再问我来龙去脉,是这样么?
他想到自己在惊马上呼救时,那群人开怀大笑的样子,他一个人躺在地上无人来救的绝望,以及刚才谢瑜安和老医官离开的那片刻中,朱庭威胁他要自己闭嘴的狰狞面目……
朱庭真的能静思己过,翻然悔悟么?
回到郡王府,松萝见到云岫被抱着送回来,头脸身上都有伤,差点吓出个好歹。
云岫安慰了许久她才好受了些,这期间谢瑜安一直站在一旁不出声,等松萝出去张罗热水巾帕时,他才留下一句“好生歇着,明日再来看你”后落荒而逃了。
云岫看着两扇敞开的门,自言自语道:“用‘落荒而逃’是不是欠妥了?”
“确实欠妥,我看用‘惶惶如丧家之犬’才足以形容。”
云岫眉尖一簇复又一喜,“阿倦!”
“阿倦,你好些时日没出现了。”云岫自小腼腆不擅交际,老家的同龄人又太少,以至于他的朋友屈指可数,而阿倦是他极少数能分享心事、秘密的朋友。
阿倦道:“天天与你相对有什么好?盼着迟早有一天被你气死么?”
云岫指正他,“阿倦你已经是只鬼啦,鬼怎么会被气死?”
这下阿倦真的恼了,冷笑道:“你倒清楚我是鬼,可你身边的那些牛鬼蛇神,你怎么不好生分辨分辨?”
这“牛鬼蛇神”和方才那句“丧家之犬”大概说的都是谢瑜安。
阿倦不喜欢谢瑜安,云岫很久之前就察觉到了,也曾问过缘由,但他并不愿意说。
不过有时候讨厌一个人也不一定需要什么现成的理由。
这时松萝端着水走了进来,时机恰到好处,云岫借着擦洗的功夫理所当然地无视了阿倦的话。
松萝服侍着云岫躺下后轻手轻脚地走了,房门关闭后,云岫把被子盖过头顶,整个人钻在被窝里悄悄和阿倦说话,“阿倦,你还在么?”
阿倦疏懒地在他脑海里应了一声。
云岫现下毫无睡意就想和阿倦说说话打发时间,可惜最近除了进宫读书没有别的新鲜事可以作为谈资,他便只好拣着学堂里还算有趣的事说给对方听。
博闻强识的梅大人,孔武有力的齐师傅,弓马课上新得的小马驹……
阿倦却听得昏昏欲睡,在云岫脑海里打了个哈欠,云岫就有些急了,可怜巴巴地问:“阿倦,你又困了?”
阿倦懒洋洋地回答:“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我没兴趣,若没别的要说……”
“别睡别睡!”云岫使劲摇晃自己的脑袋,企图摇醒阿倦,“我……我有事要问你……有……有个人帮了我两回,你说我该如何感谢他?”
阿倦敷衍道:“送他些银钱就是了。”
云岫很失望,觉得阿倦出了个馊主意,“除了银钱呢?”
阿倦有些不耐烦,“银钱不好么?如果非要送点别的……唉,你不是爱看话本子和志怪小说么?那些才子佳人、书生狐仙的故事里是怎么说的?”他急着去睡觉,也没功夫等云岫自个儿领悟,干脆直白地道:“山野精怪为了报恩不都是以身相许的么?”
--------------------
老医官:这药过期了(˘•灬•˘)
云岫:下回我得提醒恩人这药粉不能用了꒰๑ꎽ꒫ꎽ꒱
狗皇帝:我故意的Ψ(⃔ᴖ·̫ᴖ)⃕↝
第12章 捷报
云岫惊得差点撞在床柱上,“阿倦,你在胡说什么?我又不是山野精怪!”
阿倦又打了个哈欠,“你这人当得还不如山野精怪来得通透。山野精怪都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而你呢?”
云岫觉得他话里有话,莫名心虚了起来,试探地问:“你……你都知道啦?下午的事……”
阿倦哼了一声算是默认。
云岫讨好地笑,“你什么时候醒的?”究竟看到了多少。
阿倦不答反问,“你伤了腿要在床上养大半个月,我也得陪着养这么久,你的身体也有我的份,如果你只会伤及体肤,干脆让给我,省得你作践自己的同时还要带累我。”
阿倦关心担忧自己,云岫很高兴,如果不是腿伤了,他会忍不住在床上打个滚。
阿倦见他这么没心没肺,又道:“那只丧家之犬在糊弄你,你别……”
回应阿倦的是云岫梦中的呓语,前一刻他还吵着要和自己说话,这会儿却又睡着了。
屋里寂静了许久,久到月上中天,银色的月华泻玉似的透过窗纱照在床前咫尺之地。原本睡了的人突然睁了眼缓缓坐了起来。
阿倦动了动胳膊又伸了伸腿,奈何腿上绑着夹板十足碍事。他抓着床柱挣扎了好久才勉强站了起来,然后一蹦一跳地摸索到烛台将之点亮。
他坐到镜前,借着跳跃的烛火默默打量镜中人。
杏眼桃腮,琼鼻朱唇,好一个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的俊俏少年。只是镜中人的神情抛却了白日里的娇憨天真,澄澈无暇,就像被积云遮蔽的晴空,被墨汁晕染的池水,似有无限暗涌。
***
为着养伤,云岫只能闭门不出,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刚入京那会儿缠绵病榻的时光。虽则无聊,但很平静。
谢瑜安每日放课回府后都会来小坐片刻,陪他说话解闷。
这日早上,云岫歪靠在床头翻一本杂记,松萝坐在杌子上正替他换药。
窗户敞开着,外头秋风袭袭,菊香阵阵。
云岫书看得正入迷,忽听有人咋咋呼呼地跑进院子里一叠声地喊:“快去看!快去看!外头大街上好生热闹!有舞龙舞狮,还有杂耍!”
廊下坐着两三个做针线的小丫鬟,一听有热闹看都有些意动,唧唧喳喳地互相推搡,像是几只麻雀在叫个不停。
松萝板着脸正要出去训斥她们,云岫却道:“放她们去瞧瞧罢,在院里闷着也是无聊。”
松萝不是很赞同,“小郎君待她们未免太宽厚了些,看把她们几个纵得。”
云岫笑嘻嘻道:“若不是腿没法下地,我早跟着她们一块儿去了。你也去替我瞧一瞧,回来好说给我听。”
松萝无法,叮嘱他好生歇着后带着小丫鬟们去了院外墙根下。已经有小厮扛着两把竹梯竖在了墙边,只要攀上去就能望到一墙之隔的大街了。
云岫早没了看书的心思,躺在屋里虽然什么都看不见,但侧耳细听果然能听到持续不断的锣鼓和爆竹声,这动静,外头不热闹都难。
他忍着雀跃和好奇只能靠玩帷帐上垂下的流苏来打发时间。
过了会儿去看热闹的人总算回来了,松萝进来先卖了个关子,“小郎君,您猜外头为何如此热闹?”
云岫想了想道:“是庙会?啊不对,这附近没有庙宇,今日也不是初一十五,莫非是有人娶亲?”
松萝笑道:“您猜错啦,都不是。”
云岫被她几句话勾得愈发好奇,连忙催促她快快说来。
松萝道:“是捷报!据说西北打了胜仗,捷报传进了帝都,满城百姓都在为此庆贺呢!”
云岫想起那晚打断宫宴的那封八百里加急军报以及群臣纷纷跪地请罪的场面,心道,不过一个多月光景,战局竟已被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了!他不禁也高兴起来,眉开眼笑道:“果然是天大的好事!”
晚上谢瑜安过来时也提到了此事,说因为打了胜仗,今日宣政殿内气氛为之一松,阁老们眉目舒展,捻须而笑。
自从那日宗室子们被召到宣政殿考教后,这段时日以来,奉天帝又三番五次地召他们去旁听政事。
今日谢瑜安他们就在宣政殿,所以对里头发生的事才如此清楚。
云岫听后并未多想,很快将这事抛在了脑后。
又过了几日,夹板被取了下来,松萝扶着他下地行走。云岫走得磕磕绊绊如同稚子学步,在院子里练习了三四天才有所好转。
也是在这个时候,谢瑜安带回了一个消息。
先前因郑信、公孙潜两人不睦导致边境战事不利,奉天帝后来虽派了新的统帅去西北领兵退敌并击败了赤狄,却也只是险胜。这场仗前后打了半年多,将士死伤惨重,边境几个重镇的百姓也惨遭屠戮,流离失所。
为了超度这些惨死的将士和百姓,奉天帝已命钦天监择定了吉日,打算亲率朝臣和宗亲去法元寺祈福。
谢瑜安却知道他还醒着,斟酌了许久才没话找话地道:“陛下召见是让我们去旁听政事,但并不允许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一直等觐见的大人们都散了,才又把我们集中到偏殿去,出了两道策论让我们写,因此就回来得晚了。”说完他又许久没说话,只愈发扣紧和云岫交握的手,最后愧疚不已地道:“让你受苦了,再不会有下次了。”
云岫闭着眼心想,原来他已经知道弓马课上的事了么?所以才会对朱庭那样,也没有再问我来龙去脉,是这样么?
他想到自己在惊马上呼救时,那群人开怀大笑的样子,他一个人躺在地上无人来救的绝望,以及刚才谢瑜安和老医官离开的那片刻中,朱庭威胁他要自己闭嘴的狰狞面目……
朱庭真的能静思己过,翻然悔悟么?
回到郡王府,松萝见到云岫被抱着送回来,头脸身上都有伤,差点吓出个好歹。
云岫安慰了许久她才好受了些,这期间谢瑜安一直站在一旁不出声,等松萝出去张罗热水巾帕时,他才留下一句“好生歇着,明日再来看你”后落荒而逃了。
云岫看着两扇敞开的门,自言自语道:“用‘落荒而逃’是不是欠妥了?”
“确实欠妥,我看用‘惶惶如丧家之犬’才足以形容。”
云岫眉尖一簇复又一喜,“阿倦!”
“阿倦,你好些时日没出现了。”云岫自小腼腆不擅交际,老家的同龄人又太少,以至于他的朋友屈指可数,而阿倦是他极少数能分享心事、秘密的朋友。
阿倦道:“天天与你相对有什么好?盼着迟早有一天被你气死么?”
云岫指正他,“阿倦你已经是只鬼啦,鬼怎么会被气死?”
这下阿倦真的恼了,冷笑道:“你倒清楚我是鬼,可你身边的那些牛鬼蛇神,你怎么不好生分辨分辨?”
这“牛鬼蛇神”和方才那句“丧家之犬”大概说的都是谢瑜安。
阿倦不喜欢谢瑜安,云岫很久之前就察觉到了,也曾问过缘由,但他并不愿意说。
不过有时候讨厌一个人也不一定需要什么现成的理由。
这时松萝端着水走了进来,时机恰到好处,云岫借着擦洗的功夫理所当然地无视了阿倦的话。
松萝服侍着云岫躺下后轻手轻脚地走了,房门关闭后,云岫把被子盖过头顶,整个人钻在被窝里悄悄和阿倦说话,“阿倦,你还在么?”
阿倦疏懒地在他脑海里应了一声。
云岫现下毫无睡意就想和阿倦说说话打发时间,可惜最近除了进宫读书没有别的新鲜事可以作为谈资,他便只好拣着学堂里还算有趣的事说给对方听。
博闻强识的梅大人,孔武有力的齐师傅,弓马课上新得的小马驹……
阿倦却听得昏昏欲睡,在云岫脑海里打了个哈欠,云岫就有些急了,可怜巴巴地问:“阿倦,你又困了?”
阿倦懒洋洋地回答:“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我没兴趣,若没别的要说……”
“别睡别睡!”云岫使劲摇晃自己的脑袋,企图摇醒阿倦,“我……我有事要问你……有……有个人帮了我两回,你说我该如何感谢他?”
阿倦敷衍道:“送他些银钱就是了。”
云岫很失望,觉得阿倦出了个馊主意,“除了银钱呢?”
阿倦有些不耐烦,“银钱不好么?如果非要送点别的……唉,你不是爱看话本子和志怪小说么?那些才子佳人、书生狐仙的故事里是怎么说的?”他急着去睡觉,也没功夫等云岫自个儿领悟,干脆直白地道:“山野精怪为了报恩不都是以身相许的么?”
--------------------
老医官:这药过期了(˘•灬•˘)
云岫:下回我得提醒恩人这药粉不能用了꒰๑ꎽ꒫ꎽ꒱
狗皇帝:我故意的Ψ(⃔ᴖ·̫ᴖ)⃕↝
第12章 捷报
云岫惊得差点撞在床柱上,“阿倦,你在胡说什么?我又不是山野精怪!”
阿倦又打了个哈欠,“你这人当得还不如山野精怪来得通透。山野精怪都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而你呢?”
云岫觉得他话里有话,莫名心虚了起来,试探地问:“你……你都知道啦?下午的事……”
阿倦哼了一声算是默认。
云岫讨好地笑,“你什么时候醒的?”究竟看到了多少。
阿倦不答反问,“你伤了腿要在床上养大半个月,我也得陪着养这么久,你的身体也有我的份,如果你只会伤及体肤,干脆让给我,省得你作践自己的同时还要带累我。”
阿倦关心担忧自己,云岫很高兴,如果不是腿伤了,他会忍不住在床上打个滚。
阿倦见他这么没心没肺,又道:“那只丧家之犬在糊弄你,你别……”
回应阿倦的是云岫梦中的呓语,前一刻他还吵着要和自己说话,这会儿却又睡着了。
屋里寂静了许久,久到月上中天,银色的月华泻玉似的透过窗纱照在床前咫尺之地。原本睡了的人突然睁了眼缓缓坐了起来。
阿倦动了动胳膊又伸了伸腿,奈何腿上绑着夹板十足碍事。他抓着床柱挣扎了好久才勉强站了起来,然后一蹦一跳地摸索到烛台将之点亮。
他坐到镜前,借着跳跃的烛火默默打量镜中人。
杏眼桃腮,琼鼻朱唇,好一个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的俊俏少年。只是镜中人的神情抛却了白日里的娇憨天真,澄澈无暇,就像被积云遮蔽的晴空,被墨汁晕染的池水,似有无限暗涌。
***
为着养伤,云岫只能闭门不出,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刚入京那会儿缠绵病榻的时光。虽则无聊,但很平静。
谢瑜安每日放课回府后都会来小坐片刻,陪他说话解闷。
这日早上,云岫歪靠在床头翻一本杂记,松萝坐在杌子上正替他换药。
窗户敞开着,外头秋风袭袭,菊香阵阵。
云岫书看得正入迷,忽听有人咋咋呼呼地跑进院子里一叠声地喊:“快去看!快去看!外头大街上好生热闹!有舞龙舞狮,还有杂耍!”
廊下坐着两三个做针线的小丫鬟,一听有热闹看都有些意动,唧唧喳喳地互相推搡,像是几只麻雀在叫个不停。
松萝板着脸正要出去训斥她们,云岫却道:“放她们去瞧瞧罢,在院里闷着也是无聊。”
松萝不是很赞同,“小郎君待她们未免太宽厚了些,看把她们几个纵得。”
云岫笑嘻嘻道:“若不是腿没法下地,我早跟着她们一块儿去了。你也去替我瞧一瞧,回来好说给我听。”
松萝无法,叮嘱他好生歇着后带着小丫鬟们去了院外墙根下。已经有小厮扛着两把竹梯竖在了墙边,只要攀上去就能望到一墙之隔的大街了。
云岫早没了看书的心思,躺在屋里虽然什么都看不见,但侧耳细听果然能听到持续不断的锣鼓和爆竹声,这动静,外头不热闹都难。
他忍着雀跃和好奇只能靠玩帷帐上垂下的流苏来打发时间。
过了会儿去看热闹的人总算回来了,松萝进来先卖了个关子,“小郎君,您猜外头为何如此热闹?”
云岫想了想道:“是庙会?啊不对,这附近没有庙宇,今日也不是初一十五,莫非是有人娶亲?”
松萝笑道:“您猜错啦,都不是。”
云岫被她几句话勾得愈发好奇,连忙催促她快快说来。
松萝道:“是捷报!据说西北打了胜仗,捷报传进了帝都,满城百姓都在为此庆贺呢!”
云岫想起那晚打断宫宴的那封八百里加急军报以及群臣纷纷跪地请罪的场面,心道,不过一个多月光景,战局竟已被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了!他不禁也高兴起来,眉开眼笑道:“果然是天大的好事!”
晚上谢瑜安过来时也提到了此事,说因为打了胜仗,今日宣政殿内气氛为之一松,阁老们眉目舒展,捻须而笑。
自从那日宗室子们被召到宣政殿考教后,这段时日以来,奉天帝又三番五次地召他们去旁听政事。
今日谢瑜安他们就在宣政殿,所以对里头发生的事才如此清楚。
云岫听后并未多想,很快将这事抛在了脑后。
又过了几日,夹板被取了下来,松萝扶着他下地行走。云岫走得磕磕绊绊如同稚子学步,在院子里练习了三四天才有所好转。
也是在这个时候,谢瑜安带回了一个消息。
先前因郑信、公孙潜两人不睦导致边境战事不利,奉天帝后来虽派了新的统帅去西北领兵退敌并击败了赤狄,却也只是险胜。这场仗前后打了半年多,将士死伤惨重,边境几个重镇的百姓也惨遭屠戮,流离失所。
为了超度这些惨死的将士和百姓,奉天帝已命钦天监择定了吉日,打算亲率朝臣和宗亲去法元寺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