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他们被下放过,黑市是肯定不敢去的。
“呵呵,难怪安国跟安民被养的那么好。”
安玉梅看了一眼安国跟安民,这两兄弟运气可真好。
他们三姐弟在冰天雪地挨饿受冻。
安国跟安民倒好,在四季如春的鲜花省吃香的喝辣的,养父母还待他们还那么好。
安国跟安民这四年的遭遇,父亲都派人调查过。
安玉梅有偷偷的看过结果。
自从安国跟安民被顾家收养后。
他们两兄弟过的日子,比燕京大多数人都要好。
看得安玉梅的心里,都生出了一丝嫉妒。
第223章 穿书两百二十三
“不好意思,让你们破费了!”
安玉梅看着那满是干辣椒段的辣子鸡,干笑着道。
“应该的,男孩子的自尊心会比较重,但身体皮实,以后他们要是犯了错你们要好好教导,实在不行就在自己家棍棒伺候,你们千万别在外人面前打骂他们。”
安国跟安民都是好孩子,只要平等的对待他们,他们都会乖乖的听话。
可现在的大人没有几个能做到,都拿小孩子的自尊跟话语权不当回事。
自认为是对孩子好,却从来都没有问过孩子自己的意愿。
“这个你放心,我们自己家的孩子哪里舍得打,骂更是不可能了。”
安玉梅见安国跟安民在顾家都那么乖巧懂事,回到燕京肯定能更好。
“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的话!安国安民,你们要是受了委屈就打电话过来,这个家里的门,永远都为你们敞开。”
安国跟安民的亲生父母都不在了,安首长那么忙,也不可能时时看着他们。
回家安家后,就怕安玉梅三姐弟见他们没有靠山拿捏他们。
“在自己家能受什么委屈,我们疼爱还来不及呢!”
安玉梅脸色微变,努力让自己露出和善的笑容。
“顾参谋长,这里是家父让我们带来给你的。”
安玉竹急忙打圆场。
他从挎包里掏出一个腰包,是供销社常见的款式,里面鼓鼓囊囊的,看形状就知道是现金。
“这次我就收下了,我们这里什么都不缺。”
要是不收下这个腰包,这两姐弟也不放心。
当初决定收养的时候,顾北城就没有想过要报酬。
想到宋苒苒给安国跟安民准备的,顾北城将腰包放在宋苒苒手心里。
宋苒苒打开暗扣一看,里面不止有现金,还有全国通用的粮票、布票跟工业票。
宋苒苒挑眉一笑,将票证都取出来交给林梦云。
安玉梅坐的汽车进不来。
吃完午餐后,宋苒苒跟顾北城将四人送到家属院门口。
“这里面有家属院的电话号码,也有燕京顾爷爷家里的电话号码,你们回到燕京后学习成绩不能落后,到家后记得写信报平安。”
宋苒苒将自己缝制的两个小包,递给安国跟安民一人一个。
里面不但有电话号码,还有数千元现金。
现在接个电话太麻烦了,宋苒苒更喜欢写信联系。
这些信件她都可以收集起来,顺便买一些邮票传给后代。
“爸爸,妈妈,我们到达燕京后就会写信回来,你们不要忘记了我跟弟弟。”
“我会想你们,想奶奶,想弟弟妹妹,想同学,想家里的老母鸡,哇!我不想去燕京了。”
还没有上车,安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他也不管顾北城会不会黑脸了,抱着宋苒苒就哇哇大哭。
好像安玉梅跟安玉竹是来抢孩子的坏人。
“等你们放假了,我们也会回燕京,男子汉可不兴哭鼻子。”
宋苒苒从口袋掏出手帕给安民擦眼泪,揉了揉眼睛红红的安国头顶道。
“好了,又不是不能见面了,再磨蹭下去,火车都要赶不上了。”
顾北城忍了又忍,实在看不过眼,将安民从宋苒苒的怀里拉了出来。
他见宋苒苒衣服上被眼泪侵湿了,脸都黑了。
“北城哥,你难不难过?”
看着远去的汽车,宋苒苒感觉心里有些酸涩。
不过想到安国跟安民又不是真的孤儿,自己现在只是难受,他们的爷爷这几年估计会更思念。
“有什么难过的,我十三岁就去当兵了,刚开始好几年都没有假期。”
顾北城不以为然,收养前他就知道,他们只是来暂住的。
“你就嘴硬吧,你是直接去上班,还是跟我一起回家?”
宋苒苒看着顾北城嗔笑道。
就是养只宠物,两年的时间也有感情了。
更何况安国跟安民乖巧又懂事,没少帮家里的忙。
现在家里头想要吃鱼,还得宋苒苒自己去河边钓了。
“时间还早,我陪你睡个午觉。”
顾北城看了一眼手表,时间还早,便笑着开口道。
家里少了两个孩子,宋苒苒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有时候隔壁院子的孩子放学,她也忍不住出去看看。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一年。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号。
“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来自百度,78年放宽到三十五岁。)
宋苒苒今天无心看书,早早的打开收音机。
她第一时间就从收音机里面,听到了高考恢复的通知。
“妈,恢复高考了!”
宋苒苒虽然早就知道这个消息,真的听到还是感触颇深。
华国要从此崛起了。
“恢复高考了,真好,真好啊!!”
最近儿媳妇老是摆弄收音机,林梦云也当她是无聊了。
听到收音机里面的传来的消息,她整个人都恁住了,半天才回过神。
中午回家的孩子得到消息后,跟疯了一样又跳又叫。
整个家属院都沸腾起来,家家户户都有孩子。
恢复高考的消息表示,孩子高中毕业后还能上大学,不用再下乡去修地球了。
“妈,北城哥,我打算参加这次的高考!”
吃完午饭后,宋苒苒开口道。
“额!苒苒,你都二十四了,还能参加高考吗?”
林梦云疑惑的问道。
她还以为高考的消息对他们家没有影响,没想到宋苒苒会想去参加高考。
“妈,你都没有认真听,年龄不超过三十周岁,除了在校的学生,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高考。”
宋苒苒耐心的跟林梦云解释着。
第一次高考从宣布时间到考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除了丝绸省需要预考后再高考。
其他省的高考都不需要预考,可以直接报名参加考试。
预考就是提前筛选一次成绩差的人。
通过了预考,才给参加高考的机会。
“哦,苒苒你要是想高考,我的态度是支持的,北城你怎么看?”
林梦云笑眯眯的问道。
宋苒苒要是能考上大学,林梦云面上也有光。
也能在无形中消除,家属院里那些人的偏见跟谣言。
三个孩子以后上学了,也能自豪的跟同学说,他们的妈妈是华国第一批大学生。
第224章 穿书两百二十四
宋苒苒要是考到了燕京的大学,林梦云也能带着孩子一起回燕京。
林梦云带着孩子跟宋苒苒一起回去燕京,就只剩下顾北城一个人在鲜花省。
“媳妇要考大学,我肯定是支持的。”
“妈,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复习,你多担待些。”
顾北城早就知道会恢复高考。
宋苒苒的高中课本从燕京带到海岛,又从海岛带到鲜花省。
就是在孕晚期,她也没有停止过看书。
顾北城就知道宋苒苒肯定是会参加高考的,并且目标还不低。
想到一年多后的那场战争,顾北城觉得林梦云、宋苒苒跟三个孩子在燕京,自己更放心。
“要是孩子们醒了,我就带他们出去玩,不让他们打扰到苒苒在家里复习。”
林梦云笑眯眯的道。
两岁多的孩子,能跑能跳也能上下楼梯了。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好奇和探索的时候,他们胆子大不知道危险,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
在家里,一个人可看不住。
家属院中间的大树下,有很多家庭妇女天天在那唠嗑,也有很多小朋友在那玩。
大树底下是三胞胎最喜欢去的地方,一片树叶、一只蚂蚁,都能玩上半天。
“妈,该学的我都已经学会了,你不用带着孩子们出去,我每天抽空复习一下就行。”
宋苒苒嗔笑着看着顾北城道。
“呵呵,难怪安国跟安民被养的那么好。”
安玉梅看了一眼安国跟安民,这两兄弟运气可真好。
他们三姐弟在冰天雪地挨饿受冻。
安国跟安民倒好,在四季如春的鲜花省吃香的喝辣的,养父母还待他们还那么好。
安国跟安民这四年的遭遇,父亲都派人调查过。
安玉梅有偷偷的看过结果。
自从安国跟安民被顾家收养后。
他们两兄弟过的日子,比燕京大多数人都要好。
看得安玉梅的心里,都生出了一丝嫉妒。
第223章 穿书两百二十三
“不好意思,让你们破费了!”
安玉梅看着那满是干辣椒段的辣子鸡,干笑着道。
“应该的,男孩子的自尊心会比较重,但身体皮实,以后他们要是犯了错你们要好好教导,实在不行就在自己家棍棒伺候,你们千万别在外人面前打骂他们。”
安国跟安民都是好孩子,只要平等的对待他们,他们都会乖乖的听话。
可现在的大人没有几个能做到,都拿小孩子的自尊跟话语权不当回事。
自认为是对孩子好,却从来都没有问过孩子自己的意愿。
“这个你放心,我们自己家的孩子哪里舍得打,骂更是不可能了。”
安玉梅见安国跟安民在顾家都那么乖巧懂事,回到燕京肯定能更好。
“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的话!安国安民,你们要是受了委屈就打电话过来,这个家里的门,永远都为你们敞开。”
安国跟安民的亲生父母都不在了,安首长那么忙,也不可能时时看着他们。
回家安家后,就怕安玉梅三姐弟见他们没有靠山拿捏他们。
“在自己家能受什么委屈,我们疼爱还来不及呢!”
安玉梅脸色微变,努力让自己露出和善的笑容。
“顾参谋长,这里是家父让我们带来给你的。”
安玉竹急忙打圆场。
他从挎包里掏出一个腰包,是供销社常见的款式,里面鼓鼓囊囊的,看形状就知道是现金。
“这次我就收下了,我们这里什么都不缺。”
要是不收下这个腰包,这两姐弟也不放心。
当初决定收养的时候,顾北城就没有想过要报酬。
想到宋苒苒给安国跟安民准备的,顾北城将腰包放在宋苒苒手心里。
宋苒苒打开暗扣一看,里面不止有现金,还有全国通用的粮票、布票跟工业票。
宋苒苒挑眉一笑,将票证都取出来交给林梦云。
安玉梅坐的汽车进不来。
吃完午餐后,宋苒苒跟顾北城将四人送到家属院门口。
“这里面有家属院的电话号码,也有燕京顾爷爷家里的电话号码,你们回到燕京后学习成绩不能落后,到家后记得写信报平安。”
宋苒苒将自己缝制的两个小包,递给安国跟安民一人一个。
里面不但有电话号码,还有数千元现金。
现在接个电话太麻烦了,宋苒苒更喜欢写信联系。
这些信件她都可以收集起来,顺便买一些邮票传给后代。
“爸爸,妈妈,我们到达燕京后就会写信回来,你们不要忘记了我跟弟弟。”
“我会想你们,想奶奶,想弟弟妹妹,想同学,想家里的老母鸡,哇!我不想去燕京了。”
还没有上车,安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他也不管顾北城会不会黑脸了,抱着宋苒苒就哇哇大哭。
好像安玉梅跟安玉竹是来抢孩子的坏人。
“等你们放假了,我们也会回燕京,男子汉可不兴哭鼻子。”
宋苒苒从口袋掏出手帕给安民擦眼泪,揉了揉眼睛红红的安国头顶道。
“好了,又不是不能见面了,再磨蹭下去,火车都要赶不上了。”
顾北城忍了又忍,实在看不过眼,将安民从宋苒苒的怀里拉了出来。
他见宋苒苒衣服上被眼泪侵湿了,脸都黑了。
“北城哥,你难不难过?”
看着远去的汽车,宋苒苒感觉心里有些酸涩。
不过想到安国跟安民又不是真的孤儿,自己现在只是难受,他们的爷爷这几年估计会更思念。
“有什么难过的,我十三岁就去当兵了,刚开始好几年都没有假期。”
顾北城不以为然,收养前他就知道,他们只是来暂住的。
“你就嘴硬吧,你是直接去上班,还是跟我一起回家?”
宋苒苒看着顾北城嗔笑道。
就是养只宠物,两年的时间也有感情了。
更何况安国跟安民乖巧又懂事,没少帮家里的忙。
现在家里头想要吃鱼,还得宋苒苒自己去河边钓了。
“时间还早,我陪你睡个午觉。”
顾北城看了一眼手表,时间还早,便笑着开口道。
家里少了两个孩子,宋苒苒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有时候隔壁院子的孩子放学,她也忍不住出去看看。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一年。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号。
“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来自百度,78年放宽到三十五岁。)
宋苒苒今天无心看书,早早的打开收音机。
她第一时间就从收音机里面,听到了高考恢复的通知。
“妈,恢复高考了!”
宋苒苒虽然早就知道这个消息,真的听到还是感触颇深。
华国要从此崛起了。
“恢复高考了,真好,真好啊!!”
最近儿媳妇老是摆弄收音机,林梦云也当她是无聊了。
听到收音机里面的传来的消息,她整个人都恁住了,半天才回过神。
中午回家的孩子得到消息后,跟疯了一样又跳又叫。
整个家属院都沸腾起来,家家户户都有孩子。
恢复高考的消息表示,孩子高中毕业后还能上大学,不用再下乡去修地球了。
“妈,北城哥,我打算参加这次的高考!”
吃完午饭后,宋苒苒开口道。
“额!苒苒,你都二十四了,还能参加高考吗?”
林梦云疑惑的问道。
她还以为高考的消息对他们家没有影响,没想到宋苒苒会想去参加高考。
“妈,你都没有认真听,年龄不超过三十周岁,除了在校的学生,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高考。”
宋苒苒耐心的跟林梦云解释着。
第一次高考从宣布时间到考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除了丝绸省需要预考后再高考。
其他省的高考都不需要预考,可以直接报名参加考试。
预考就是提前筛选一次成绩差的人。
通过了预考,才给参加高考的机会。
“哦,苒苒你要是想高考,我的态度是支持的,北城你怎么看?”
林梦云笑眯眯的问道。
宋苒苒要是能考上大学,林梦云面上也有光。
也能在无形中消除,家属院里那些人的偏见跟谣言。
三个孩子以后上学了,也能自豪的跟同学说,他们的妈妈是华国第一批大学生。
第224章 穿书两百二十四
宋苒苒要是考到了燕京的大学,林梦云也能带着孩子一起回燕京。
林梦云带着孩子跟宋苒苒一起回去燕京,就只剩下顾北城一个人在鲜花省。
“媳妇要考大学,我肯定是支持的。”
“妈,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复习,你多担待些。”
顾北城早就知道会恢复高考。
宋苒苒的高中课本从燕京带到海岛,又从海岛带到鲜花省。
就是在孕晚期,她也没有停止过看书。
顾北城就知道宋苒苒肯定是会参加高考的,并且目标还不低。
想到一年多后的那场战争,顾北城觉得林梦云、宋苒苒跟三个孩子在燕京,自己更放心。
“要是孩子们醒了,我就带他们出去玩,不让他们打扰到苒苒在家里复习。”
林梦云笑眯眯的道。
两岁多的孩子,能跑能跳也能上下楼梯了。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好奇和探索的时候,他们胆子大不知道危险,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
在家里,一个人可看不住。
家属院中间的大树下,有很多家庭妇女天天在那唠嗑,也有很多小朋友在那玩。
大树底下是三胞胎最喜欢去的地方,一片树叶、一只蚂蚁,都能玩上半天。
“妈,该学的我都已经学会了,你不用带着孩子们出去,我每天抽空复习一下就行。”
宋苒苒嗔笑着看着顾北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