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海岛上的人突然增多,可猪还没有养够数。
  家属院倒是还能用肉票,去部队食堂打肉菜吃。
  大锅菜的味道就那样,家属院的家属们,更喜欢自己去买肥肉来炼油。
  “猪肉我就不买了,等我家男人回来再买,我去寄几封信!”
  “嫂子,你等我一会,我去去就回!”
  她家不缺肉吃,来海岛之后,她还没有买过猪肉。
  肉票的有效期是半年,她一个月才一斤肉票,顾北城一个月是三斤肉票。
  她们结婚三个月,也才十二斤猪肉,等顾北城出任务回来,她再跟他一起去买猪肉。
  自家男人刚出任务,媳妇就自己买十二斤的猪肉,怕不是要上家属院的头条,这比许佳佳更过分。
  这年头猪肉多金贵啊,普通工人过年一家子人,都吃不上那么多猪肉。
  家里有孩子的,肉票都是存不住的。
  她差点就忘了,顾北城放在书桌上的信。
  电话费太贵,一分钟一块一毛现金。
  打半个小时电话,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没有了。
  现在主要的沟通方式,还都是书信。
  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平淡如水又充满希望。
  工作可以接班,房子给分配,粮食、票证大家都差不多,农民也都在吃大锅饭。
  大多数都是他战友的信,这个月开始他跟战友的通信,比以前多了很多。
  宋苒苒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的消息,信件也都是回忆,联络感情的信件。
  “现在才十点多钟不着急,买不到下回再去就行。”
  她家的兔子喂的勤快,头胎那十几只兔子,都可以吃了。
  她也是好奇许佳佳变成啥样了,从医院回来的许佳佳,她还没有见过。
  “知道了,嫂子!”
  宋苒苒快步走回家,从二楼卧室书桌上的箱子里,取出一打信件。
  这些都是中秋节前,陆陆续续收到的后,顾北城写的回信。
  昨天晚上顾北城可能跟她说过,她那时候太困了,没有听清楚。
  早餐的碗底下,有顾北城留下的字条。
  她本来想着下午在去邮局的,现在有伴一起去,干脆将信都拿去寄了。
  喷上了防晒喷雾,戴上草帽,宋苒苒又取了一个菜篮子,骑上自行车往郑嫂子家赶去。
  两人都骑着自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供销社。
  猪肉摊上还没有猪肉,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那位就是许佳佳,你看到没,打扮的怪模怪样的,还挺好看的!”
  郑嫂子指着粮油站里的一位工作人员,给宋苒苒介绍。
  宋苒苒转头一看就知道,对面的人是重生的。
  对面的许佳佳,画着八零年代经典款妆容,烫着八零年代的<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gangfengwen.html target=_blank >港风羊毛卷。
  太过前卫的妆容发型,让她成为了这条街,最引人注目的女人。
  宋苒苒这个一百多年后的人,也就只有结婚那天化过妆。
  好在她这具身体,正是青春靓丽的年岁,不化妆也很好看。
  看来她还是要向前辈学习,每天都做一个精致的女人。
  习惯了不化妆,可别将她好不容易练出的化妆技术给忘记了。
  “这许佳佳都三个孩子的妈了,今年都二十五了,每天打扮的怪模怪样,也不知道为了谁?”
  “打扮的那么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一个不会下蛋的鸡!”
  郑嫂子话才刚落,一股酸气老远都能闻到。
  郑嫂子今年也才二十八,跟许佳佳才差了三岁,两人就跟两代人一样。
  她跟燕京过来才十八岁的宋苒苒没法比,那许佳佳出身跟她差不多,男人的职位也跟她男人差不多,两人都年龄也差不多。
  她生了五个都是男孩子,许佳佳生了三个都女孩子。
  按理说她应该比许佳佳过的更好,半个月前见她时,还是清汤寡水的怨妇像,也一样不能得不到丈夫的喜爱。
  这人才生病住了几天医院,整个人都变了。
  不只是外貌,还有气质,她家的男人被她捞了也不生气,在外还说她很好。
  “男女能顶半边天,生男生女都一样!”
  宋苒苒想不通郑嫂子看到许佳佳,怎么突然那么大的反应。
  她倒上挺欣赏许佳佳,她观察了这么久,没有在她身上看出风尘气。
  对人待物都很热情,眼睛清澈没有怨气,只有看透人生的豁达。
  “怎么可能一样?男娃可是能传宗接代的,女娃都是泼出去的水,赔钱货!”
  “妹子,你才结婚不知道,这生了男孩,才能在婆家挺直了腰杆。”
  郑嫂子语重心长的教导着宋苒苒。
  ......................................
  宋苒苒很无语,这郑嫂子明显从小就被家里的人洗了脑,都快三十岁的人了,思想已经固化了。
  跟她争辩不过是对牛弹琴,从这一刻起,宋苒苒对郑嫂子的好感度,从百分之六十,一下降到了百分之二十。
  以后就将她,当普通邻居相处吧。
  她们的心理年龄差不多,可思想上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难怪古人都说相识容易相处难,两人越是了解,就越发疏离。
  宋苒苒在心里又是庆幸,她遇到了顾北城,他的思想有时候比她更前卫。
  她经常会被他的所思所想惊艳到!
  她们结婚后这几个月,从来没有争吵过。
  他们两人都三观一致,性格也契合,夫妻生活那也是相当完美。
  “郑嫂子,我先去寄信,就不陪着你排队了,等会邮局该下班了。”
  宋苒苒不想跟她在大街上,讨论生男、生女的问题,她打算先慢慢的疏远她。
  两人在三观上出现分歧,她们都是成年人了,谁也说服不了谁,那肯定是做不成闺中好友了。
  第46章 穿书四十六
  “你去吧,那么大太阳,也别等我一起回家了,这么长的队伍,我估计还要两个小时,才能买到猪肉。”
  郑嫂子看出了宋苒苒有些不高兴,不过年轻的女孩子。
  家世好,又有男人宠着,脾气不好很正常。
  “那嫂子,我先走了!”
  宋苒苒从来不会拖泥带水,这也是她在末世,能够平平安安的生存五年的原因之一。
  “同志,你这里都有什么邮票?所有的版本我都要一套。”
  将信件都寄完后,宋苒苒想到了以后的邮票价值。
  一百多年来,全世界都在用手机,很少有人写信了。
  她不知道哪些邮票有价值,打算全部都买上一套。
  “有《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严惩入侵之敌》邮票、《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等等邮票,一起一共二块六!”
  一共有三十几套邮票,这里居然有小万里江山一片红。
  这么多邮票,宋苒苒只认识这个,主要还是它的名气大,价值高。
  “这种邮票还有吗?我全部都要了。”
  宋苒苒拿着小万里江山一片红的邮票,问工作人员。
  “没有了,就那一张都给你了!”
  柜台内的中年妇女看都没有看她一眼,随口回答她。
  这个年代到处都是这样,人家又不是靠业绩吃饭,爱搭不理很正常。
  买完邮票后,并存着来都来了,宋苒苒又进入供销社逛了一圈。
  她买了一些这个年代的扣子、松紧带之类的小物件。
  还有两个布袋、一个油壶跟两双顾北城能穿的鞋子。
  顾北城日常能穿的衣服太少了,她打算再给他做几套。
  主要是他不在家,她一个人太无聊,时间太多,做些事情打发时间。
  回去的时候她没有等郑嫂子,她去粮油站,将这个月粮油本上的粮、油都买出来。
  这个年代的粮油,是凭着自己的粮油本购买的。
  成年人每人,每个月三十斤粮食,一斤肉票,五两食用油。
  军人一个月有45斤粮食供应,3斤肉票和1.5斤植物油。
  由国营厂跟各单位,定时发放粮票、油票、肉票等各种类生活物资,作为员工的福利待遇。
  油水少,吃的就多,很多重体力活,一天一斤粮食可不够吃。
  家里有病人、孕妇、小孩,需要买鸡蛋等补品,定量供应是不讲情面的。
  黑市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形成了规模,每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种黑市。
  “这是我跟我丈夫的粮油本,全部要大米。”
  这个是每个月都要来换的,每个人都是定量的。
  要是一个月都不来购买,你吃的主食从哪里来的?
  “请您稍等,您是要全部换成大米吗?”
  普通工人都是换十几斤大米,其他的都换成红薯土豆,大米的价格要贵上好几倍。
  不过现在的大米,都是纯天然绿色有机大米,宋苒苒有钱,自然都换成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