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这是葛之意特意帮着葛村长选择的地点,因为与前世的那个驻扎地偏离了十里地,应该可以避开那个东西了。
  可是宿命这东西玄而又玄,葛之意还是成为了那个和上一世一样的焦点。
  “村长!你快来看,这里有一块石碑好像写的是咱们之意!”
  葛村长不明所以的走过去,男男女女们都在一旁好奇的围观这个刚从河里捞出来的奇怪石碑。
  陈西看出了葛之意听到这个消息的怪异表情,那其中竟然有一丝丝的尴尬,神识一扫笑了。
  走到葛之意身旁碰了一下她的肩膀,调侃的说道:“女孩,接受你的命运吧!”
  葛之意无奈,都刻意避开了十里地居然还能遇到,可见这一世她还要争霸世界,不过男主角已经死翘翘了。
  葛村长念出了石碑上刻的文字:“大旱之年,大乱之年,葛家有女之意凤鸣鹊起,天下一统之!”
  这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葛家的女儿之意有母仪天下之命格,她的出现会天下一统,就是所谓的得此女者得天下的意思。
  陈西道:“葛姑娘这是要飞黄腾达了,咱们路上也没救过什么王孙公子啊!”
  葛之意心里苦啊,不是没遇到,而人被她给杀了,“我就是我,我可不会做谁的陪衬,要做就做最顶峰的那个人。”
  葛村长听到葛之意的话立刻严厉呵斥道:“葛之意休要胡言乱语,你们还不赶快将这块不知所谓的石碑给埋了!”
  葛村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这块石碑上的字可不能随意传播,那是会害死人的,凤命,哪里可以随意妄论。
  大家开始七手八脚的埋石碑,葛村庄还让埋的深点,“今日的事大家谁都不许外传!”
  楼启轩终于走下了马车,陈西说他需要多走动,然后就被李掌柜扶着走到了陈西和葛之意身边,留楼三和丁了在马车旁搭灶做饭。
  楼启轩自然也听到了那石碑上的刻字内容,不由得心下大惊,那上面的内容可不是闹着玩的,前两句已经应验了不是吗。
  “陈姑娘,你看我气色如何,可有好些了?”
  陈西看过去,上下打量楼启轩,感觉他在没话找话,但还是回答道:“看着不错,以后多做运动多晒晒太阳。”
  楼启轩看到葛之意看过来的疑惑眼神,似乎是随口问道:“我是楼启轩,不知这位姑娘如何称呼?”
  葛之意听到这个名字,再加上楼启轩腰间佩戴的那枚玉佩,确定眼前的俊秀少年正是御王府的三公子楼启轩。
  前世听说他死在了从边境回江南的路上,这一世却被陈西给救活了,看样子他也躲过了死劫。
  葛之意看向了陈西,心里嘀咕道,“你果然就是那个变数根源!”
  陈西被看的莫名其妙,“人家问你名字呢,你看我干嘛,要我替你回答不成?”
  还不等葛之意说话,陈西就跟楼启轩介绍道:“这位是葛之意葛姑娘,就是刚才那石碑内容的主角。”
  陈西点出了楼启轩想要知道的内容,楼启轩摸摸鼻子掩饰被别人拆穿的尴尬。
  葛之意连忙说道:“楼公子不用在意那个石碑,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天下大事岂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以参与的。”
  楼启轩深深的看了一眼葛之意,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听闻此事不是该高兴有一天有可能飞上枝头当凤凰吗,这样淡定且低调的态度才是反常的,这个人和陈西一样不简单。
  楼启轩决定偷偷观察葛之意的动向,她去的是江南,如果石碑内容确是一种预言,那么他们御王府将会被推到风口浪尖,搅动这天下风云。
  两方告辞,葛之意才郑重且小声的跟陈西说道:“这个楼启轩是江南御王府的三公子,还是不要走的太近,免得卷进世家争斗中。”
  陈西点头,原来楼启轩的身份竟然如此高贵,江南就是人家说了算的地界,有了这层医患关系,原主姐姐王菊花的下落应该能很快找到吧。
  “嗯,我知道了。”
  葛之意想到陈西可能医术不错便问道,“你脸上的胎记没有办法祛除吗,女子都是爱美的,你不想变得漂亮吗?”
  陈西无所谓的笑笑,“皮囊只是表象,你要看到我的内在美,我又没想嫁人,那些男人找不到机会骗我的钱的。”
  葛之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引得其他人莫名其妙。
  两人觉得等着开饭也怪无趣的,于是结伴去打猎,正好这里是山谷的尽头,再往前走就都是平原地带了,很难再遇到山林可以打猎了。
  陈西猎到两只野兔,葛之意猎到两只野鸡,两人互换一下刚好能吃到两种美味。
  回到驻扎地,陈西递给李奶奶两只野物,“李奶奶,咱们晚上加餐。”
  李奶奶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多了几条,“我们是托了陈西丫头的福了,在村子里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这逃荒路上反倒能天天解馋了,这人活着啊还得往前看,说不定我们去了江南就都有了好前程呢!”
  王嫂子接话道:“可不嘛,金宝都长胖了好几斤,也壮实了不少,都是陈西妹子的功劳啊,起先逃荒那会我这心里觉得无望了,可是现在反而活的更有劲了,觉得生活也有了盼头。”
  陈西道:“人只要好好活着就有希望,也许有一天好前程就砸在咱们脑门上了呢!”
  大家伙被陈西的话给逗笑了,可没想到将来这话竟成真了。
  第163章 逃荒二十八
  王家村人和葛家村人勤勤恳恳的一路前行,虽然温度还是很高,但下过一场大雨后大家已经不再为水源而发愁了。
  不过之前的大旱太过严重,大部队一连又走了十天都没有碰到有人居住的村子,地里的庄稼也都是一片狼藉。
  幸好在那场大雨过后,地表竟然有些许的绿芽在逆境中生长了出来,让人们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直到大部队又翻过了一座大山,才终于见到了有人群活动的城市东山府,此时陈西她们从出发逃荒到现在已经正好走了一个月了。
  路程过半,大家手里的物资基本已经消耗干净了,刚好到了城市里,大家都可以补充下物资了。
  李奶奶坐在骡车上感慨道:“老话说隔道不下雨,这里却是隔山不干旱啊,看到马上要金黄成熟的庄稼真是稀罕人呦!”
  说着说着李奶奶忍不住流下泪来,那是无奈且心疼的泪水,看着人家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而她们却无粮可收心里难受的紧啊。
  陈西知道劝慰无用,便也安静的继续赶车,前方便是井然有序的东山府城。
  五六百人的大部队自然引起了守城官兵的注意,其实最近一两个月他们每日都会有人守在这里等待逃荒的百姓从东山府经过。
  顶着烈日他们也不容易啊,为了东山府的业绩也是拼了。
  葛村长看着迎面笑着走来的三位官兵,心中不解但面上还是恭敬的拱手行礼道:“三位官爷好,我们是北境逃荒来的老百姓,欲往江南而去,想进府城采买些物资再留宿一眼,不知需要什么手续吗?”
  毕竟他们逃荒时可是没有取得官府的路引的,若是别城的官兵为难他们也是正常的,葛村长心里正忐忑着,希望他们不要太贪心狮子大开口才好。
  三位官兵为首那人笑着说道:“老哥说的哪里话,咱们知府大人体恤民情还来不及,知道逃荒的老百姓不容易哪里还有什么复杂的手续。”
  葛村长道:“那感情好,咱们知府大人高洁,乃大燕人人称颂的父母官啊!”
  不要钱的夸人话谁不会说,葛村长可不认为东山府的官兵们对他们这些逃荒的泥腿子态度如此之好会毫无所图。
  寒暄一番后,为首的官兵就步入了正题,说道:
  “老哥说的是,咱们东山府老百姓日子过得富足安康,都赖知府大人领导有方,老百姓们的土地很多,种的粮食也是每年丰收,经商买卖自由,治安良好少有作奸犯科者,是个安家立户的好地方,老哥和乡亲们若是想在东山府定居立户,咱们有大量的土地免费发放,而且头三年免除赋税,知府大人还贴心的发放免费宅基地呢!”
  葛村长和他身后的一众葛家村人都听得一愣一愣都,还有这种好事,那其实这里安家也不错的。
  为首的官兵自然看出来葛家村人心动了,之前逃荒的老百姓也有很多都选择留在了这里,给他们东山府的人口数据做出了非常可观的贡献。
  谁召来的人谁得奖励,今天他们值岗就遇到五六百人的逃荒大队伍,这其中哪怕有一半人留下来定居他们的奖励都是十分可观的,一年有酒有肉的日子是不用愁了。
  葛村长不动声色的说道:“官爷容我们晚上商量商量了,这事还要看大家的想法如何。”
  为首的官兵笑着应道:“行,你们现在一一拿出户籍我给你们盖个章,如果继续走这也算是官府的路引一般,若是想要留下定居就拿着户籍去知府衙门办理就好,一切手续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