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路远骁坚定的回答道,“师父放心,徒儿谨记于心。”
  “好,那就和你师姐一样先从学医开始吧,至少我的徒弟不能栽在别人的毒药之下。”
  路远骁一脸的生无可恋,慢慢学武之路可有的磨了。
  陈西在心里偷笑,就是要好好磨磨你的性子,以为拜师是那么简单的事吗,吃苦只是最轻松的一项技能。
  第80章 农女麦苗四十四
  陈西现在已经收了两个徒弟,一个十七岁的赵嫣然一个十六岁的路远骁,猜测着两人朝夕相处下来会不会发展成一对情侣。
  但很遗憾,两人的姐弟情越来越深厚,赵嫣然始终心无旁骛的钻研医术,而路远骁在努力学习医术和苦学武艺之余还总是跑到大姐陈绵身旁晃悠。
  起初,十四岁的陈绵还爱搭不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眼神却越发的暧昧,而身为路远骁的大哥路远行好似默许了这样的事态发展。
  就连路远行发妻徐楠霜都时常去陈氏美装找陈绵聊天,俨然开始向着未来好妯娌发展了。
  这一年的秋闱过后,京城那边就来了赐婚圣旨,两个主角正是大姐陈绵和路二公子路远骁,随行而来的还有三位户部官员,是皇上派来参与粮种改良深入研究的。
  陈西只是阐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就让路远行领着他们去实行了,毕竟第一批试验村的粮食产量已经提升了两成,照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就好了。
  那些国家生计并不需要陈西过分操心,她只关心她的家人她的任务,大姐陈绵不仅被赐了婚,还被封了县君封号,虽然只是个空头名号也好过民女一枚吧。
  这样大姐陈绵与路远骁的身份也算是大体门当户对了。
  陈西知道这是当今皇上对她给大夏国做出粮种改良的奖赏,陈西表示还算满意,路远骁也的确是大姐陈绵的良配,毕竟在古代能两情相悦的情侣可谓凤毛麟角实属难得了。
  而更让陈西高兴的是今年秋闱,年仅七岁的两个小弟都连中了府试和院试一举考中了秀才,陈至诚仍然是连中甲榜第一名,称为案首,更是大夏国岭南府有记录以来年纪最小的小三元。
  接下来就是勤学苦读准备三年后的乡试了,若是陈至诚再拿个第一名回来,说不定现在的小三元也会是不久后的大三元呢。
  姜夫子笑得合不拢嘴,当晚就跟姥爷和大姥爷三人痛饮了一番,当然下酒菜是陈西亲自掌勺的。
  一旁殷勤打下手的陈至信有些讨好的说道,“二姐,你看我都考中秀才了,是不是可以不读书了,我长大了想去参军当大将军!”
  陈西只轻轻的一个眼刀子过去,“那种后果你不会想要尝试的,等你考中进士你二姐我亲自送你去军营。”
  陈至信觉得自己可以再再拼一把,不就是再等六年吗,那时自己也不过才十三四岁,正是大夏好儿郎大展拳脚的时候呢,顿时精神饱满的去练武了。
  陈西觉得自家两个弟弟都是可造之材,长的又好,都已经开始担心他们将来会不会被公主啥啊给当街抢亲了。
  又是一年春去秋来,粮种改良技术已经初步成熟,也已经在大夏国境内开始大面积种植,地方粮仓和国家粮仓越发充盈,农民们也终于有了每日都能填饱肚子的希望了,毕竟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重。
  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建设,现如今的怀安县民众富足安乐,每家有余粮每晚夜不闭户,乞丐和强盗都销声匿迹,村里建私塾镇上有学堂。
  陈西还自掏腰包在县城建立了一所综合性书院,名为‘桃园书院’。
  无论男女,从镇上学堂毕业皆可入学桃园书院,书院内分了很多不同学科。
  有专攻科举的,由姜夫子这位大夏国大儒管理教授,因此也吸引来了一大批外地学子求学。
  有医学科,由陈西和很多当地的名医授学,西医和中医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或者同步学习。
  有土木技术学科,主要学习建房木工瓷器等实用技术。
  有刺绣纺织学科,陈西招募了岭南府内很多技术超群的绣娘们教授感兴趣的学生们,陈西还改良了现在的纺织技术,使得原本复杂的程序变得简单省力。
  有商业学科,如何经商如何做生意,在这里都可以学到系统的知识。
  有武技学科,可以学习骑射、武艺,排兵布阵三十六计,这个学科只要想学男女皆可,但有一个硬性条件,学生家族必须是五代世居在岭南府有族群的那些人。
  桃园书院的横空出世,使得在此毕业的学子们有渊博的学识也有实用的养家技术,不论男女,只要是桃园书院的学生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让老百姓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桃园书院哪家的女学子又被哪个家族的子弟娶回家当主母去了,直接让岭南府婚嫁市场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京城皇宫御书房内,中年美大叔正襟危坐,此人正是大夏国当今皇上玉古贤。
  “这所有的事都是她想出来并拿封地税收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皇上满脸的不敢置信,甚至有些匪夷所思,“她究竟有什么目的?”
  皇上目光灼灼的看着下首躬身站立的路远行。
  路远行抬头说道:“臣觉得,她单纯只是想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她不喜重男轻女之人,所以让封地内所有女童可以免费读书识字,拥有可以与男子一样上学堂的资格。”
  皇上没有出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路远行继续道,“县主借着皇上的名义几年实践下来,特别是桃园书院的建立,整个怀安县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女子之能出力良多,小康之家比比皆是。”
  “士农工商皆有改良性的发展,用县主的话来说,各种人才是国家建设的基石,他们可以是榫和卯,可以是枪和盾,有了年轻且坚定的他们,大夏国会一日比一日强盛。”
  皇上拍案而起,“说的好!”
  他眼中有着兴奋的光,“不愧是朕亲封的怀安县主!俞福海拟旨,我大夏国境内,一府一书院,全部按照桃园书院的规制建立并完善,还要加上最为重要的一条‘女子可入学’!”
  俞福海拟旨去了,心中看好的人如此得皇上的赞赏,俞福海也是十分替陈西高兴的,特别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也可以免费上学了,不自觉的想要流泪啊,他曾经的苦希望不要再有人经历了。
  “远行,你的历练也该结束了,建立书院的事就由你去办吧,另外老二也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
  路远行明白皇上意思,“臣遵命!”
  第81章 农女麦苗四十五
  陈西在怀安县接到路远行的来信时已经进入腊月份,眼看着又要过年了,新任怀安县令也已经走马上任。
  这位新任县令还是陈西极为熟悉的人,正是赵明礼长子赵维国,陈西的大表姐夫是也,这属于自己人完全可以放心的将怀安县交给他。
  赵明礼早已经晋升为正二品镇国大将军,现担任京城护卫军首领一职,他的二儿子赵维民是副将都在京城中,至于岭南府的守卫将领早就换了人,还同时担任桃园书院武夫子一职。
  陈西任由赵嫣然帮自己整理腰带衣摆,如今快要十五岁的她身高早已经超过赵嫣然一个头。
  “你真的不跟着一起回京?你爹娘应该都很想你吧。”陈西询问道。
  赵嫣然动作停顿了一瞬,没有回答陈西的问话,反而不经意的问道,“师傅,你也快及笄了,想过以后要嫁什么样的夫君吗?”
  陈西根本不需要想便开口道:“我没想过要成亲,你是怕你爹娘催你才不肯回去的吗?”
  赵嫣然抬头诧异的看向陈西,完全没想到会得到陈西这样的回答,轻轻“嗯”的一声,“师傅去了京城恐怕会有很多媒人找上门,也许有人还会求上皇家赐婚,毕竟即使师傅身着男装都是如此的耀眼,女装的你又有哪家儿郎可以拒绝呢!”
  赵嫣然的话提醒了陈西,此次进京需要解决此事才好,“我知晓了,中午前出发,若你想一起回去便还来得及。”
  赵嫣然没有说话,继续帮着陈西整理衣服,过年她就满二十了,是个十足的老姑娘了,家里爹娘时常来信催她回京相看,可是她不想也不愿,在这里她过得很自在,陪着师傅长大很好,也想一直这样过下去。
  “我在家里等师傅,希望你早些回来,这边我会照顾好的。”
  陈西也不再劝,医术方面赵嫣然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人生是她自己的,怎么开心怎么活就是。
  马车行李已经准备好,陈西和娘亲陈小妮还有姥姥姥爷和大舅吃过早食后就上了各自的马车,趁着上午的明媚阳光出发了。
  大姐陈绵和两个小弟至诚至信还有路远骁半年前就出发去各地巡店游学去了,本来想着要过年了可以回家了,却被通知要去京城谈婚事,两方便约定在京城汇合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