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然后就是几匹马齐上阵,围成一圈开始‘马拉绞盘’,村民们高喊着响亮的号子,孩子们一直在给它们加油鼓劲。
  场面热烈的让人热血沸腾,直到‘出网’的那一刻,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光。
  “出网捞鱼喽!”
  大队长金建国一嗓子喊出来,震得网兜里挤满的鱼虾蹦的更加欢实了。
  解网装鱼也有专门的人干,然后陈西这些原本伸不上手的人也终于不再闲着。
  他们排成长队前一个人将装满鱼虾的各种盛具递给下一个人,如此传递下去直到村里面,这个过程但凡能自理的老人孩子人都能干,人人参与的乐趣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每个人都累的不行,冷风也吹的脸生疼,但仍然挡不住村民们收获的喜悦。
  直到傍晚这一次的冬捕才算完成,各家各户都分得了不少的‘战利品’,为了公平起见是按照每家的人头分得。
  当然了陈西和洛染作为向阳屯的救命恩人,两人分得了别人三倍的量,就连因伤未参加冬捕的徐光明那份都没有落下。
  陈西乐呵呵的满载而归,晚餐又是夏小荷主厨,两人吃了一顿丰盛鲜美的鱼锅宴。
  至于女主洛染,当然是去男主徐光明那里送温暖了,他们的感情也在这个时候急剧升温。
  这事让原本对洛染存着心思的洛景恒倍感失落,怪只怪自己太无能了。
  在这个冬天里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事,关清和路鸣泽分手了。
  由于关清被陈西贴了倒霉符,倒霉到家里都不给她寄钱了,当然也是她跟家里要的太多太勤了,毕竟是一个人要钱两个人花,给多少都不够啊。
  占不到便宜的路鸣泽自然要找下家了,村长叶德福的大闺女叶红红就成了软饭男的接盘侠。
  身为计分员的叶红红在路鸣泽看来是他在向阳屯最大的助力,他自己家孩子太多根本就指望不上,只能靠他自己拼搏了。
  而他所谓的拼搏就是吃软饭靠女人养,但村长叶德福也不是傻的,只想处对象不负责那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于是在腊月二十八这天路鸣泽入赘了村长叶德福家,成了他家的大姑爷。
  婚礼这天关清冷着脸参加了前男友路鸣泽的酒席,第二天就跟男知青于洋处起了对象,那腻歪劲看的人直咋舌。
  陈西完全不理解关清的想法,就那么离不开男人吗,是独美不开心还是美食不下饭?
  戏看完了大年也到了。
  除夕这天陈西跟牛棚的五位老人一起吃了年夜饭,虽然没有后世的烟花璀璨和春晚喧闹,但有家人团聚的温馨比什么都重要。
  在七零年代这个特殊时期,过年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贴上春联吃上花生瓜子就很幸福了。
  所以陈西觉得真的很幸福,哪怕是在小世界里做任务,虽然过着别人的人生却体验着自己的喜乐。
  这个时候陈西是感谢系统零零七的,让她能体会到不同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一晃正月十五点花灯到了,小孩子们用大罐头瓶子做的简易版灯笼里面黏上一根蜡烛,瓶子口用麻绳围着系上,在绑上一根木棍,手里拎着走在猞猁河上进行吉祥寓意百步走。
  家里没有罐头瓶子做灯笼的就用破布条子包住粗的木头棒子头,点上火就是简易版的火把,只要有光就能照亮前方,无论是灯笼还是火把,前方有光亮就有无限的没有希望。
  有很多小孩子还在冰面上滚了几圈,东北人称之为滚运,滚的圈数越多预示着这一年的运势越好。
  陈西现在的身体也才将将十七岁,还是个未成年呢,被夏小荷硬拉着也滚了几圈,虽然衣服上满是灰尘,但不妨碍心情愉悦。
  “走吧小荷,咱们回去炸元宵。”
  陈西不停的催促着已经玩疯了的夏小荷,想来她是从未如此放松的玩闹过吧,不由得心疼她几分。
  “好嘞陈姐!”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东北人的习俗,陈西她们这些知青自然要入乡随俗。
  元宵的外皮是用糯米粉制作而成的,里面的馅料有黑芝麻、白砂糖、花生碎等,团成圆圆的形状,所以元宵有“团圆”之意。
  在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就可以品尝美味了。
  陈西一直是个吃货,无论是在前世还是现在,夏小荷的手艺刚好合她的口味,而陈西也刚好想要投喂身体瘦小的夏小荷,两人一拍即合。
  一顿元宵晚餐就这样完美上桌,元宵是主食,再加上野鸡肉炖蘑菇,酸菜猪肉炖粉条,还有洛染徐光明拿来的麻辣鲤鱼和醋溜土头丝。
  一桌子菜四个人,吸溜吸溜开吃,热炕头大火墙吃的人直冒汗,谁还记得外面的冰天雪地啊。
  第26章 七零年代被算计的胖丫二十六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向阳屯的雪化了小草也露出了嫩芽。
  春耕的准备工作也开始有序进行,清理耕地,翻地,撒农家肥,刨坑,撒种,埋坑,除了少部分是牛来代劳其余的都是人工。
  陈西依然是向阳屯挣工分大户,闲暇之余上个山打个猎换点辛苦钱。
  也将牛棚的五位老人投喂的越发身强体健,在这个过程中陈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在鲁康老爷子的极力要求下拜师了。
  第一课就是认识草药,前世的陈西本就种植灵药多年,虽有不同却也大同小异,东北的大山里什么都有,学起来可谓事半功倍。
  陈西学习进程非常快,这让鲁康老爷子很是欣慰,外公张初原和外婆凌素素更是觉得日子过得舒心。
  在秋收前夕徐光明回城了,更准确的说他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回部队交任务去了,当然这件事只有他的女朋友洛染和陈西知道内情。
  没错,男女主顺应剧情在一起了,还合作捣毁了位于向阳屯深山中的r国间谍大本营,不仅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还揪出了一大批潜藏在民间的间谍。
  可谓是大功一件,这也直接导致了洛染在秋收后被特招入伍,再次如她前世那般成了一名光荣的特种女兵。
  陈西是清楚知道剧情走向的,也为洛染感到高兴,只是洛染那依依惜别的样子是闹哪般。
  “行了,又不是以后都老死不相往来了,你再抱着我不撒手,你家徐光明那眼刀子都要活剥了我了。”
  洛染对于陈西的调侃也是没辙,最后在陈西耳边小声说道:“明年估计会恢复高考你好好准备,我们京市再聚。”
  陈西就这样送走了女主洛染,她的屋子也住进了新来的女知青,但陈西没打算深交,有夏小荷一个小伙伴就够了。
  时间就在陈西学习中医,挣工分和打猎中缓缓流逝,一九七七年的七月末牛棚中的五位老人也被莫名其妙接回京市。
  陈西知道原因,所以叮嘱外公外婆他们要好好照顾自己,他们会很快团聚的。
  大队长金建国似乎也从中嗅到了有大事要发生的信号,所以当陈西主张要复习高中知识的时候就给各种渠道淘来了不少的高中课本。
  条件是陈西要领着村里的适龄青年一起复习,虽然陈西真的不需要但她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终究是呆了两年的地方,吃这里的水承这里的情,那便还之以前程吧。
  当然了,秋收大过天。
  如火如荼的秋收再次来临,撸起袖子就是狠命的干。
  大队长金建国带头,陈西打前锋,村长叶德福管后勤,还少不了全体村民的鼎力协作,向阳屯秋收进度再次不负众望的拔得头筹。
  再此期间,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这天,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国家恢复高考的重大决定。
  全国的知识分子和下乡知青们都在同一时间喜极而泣,复习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高中课本也成了高价难求的稀罕物。
  大队长金建国为自己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不知道偷偷傻乐了多少回。
  干脆大手一挥,凡是想要参加高考的年轻村民都可以去跟着陈西她们一起复习,其他的秋收收尾工作不用他们干,当真是举全村之力支持高考。
  此次高考是唯一一次在冬季进行考试的高考,也是唯一一次各省独立出题的高考,更是唯一一次高考时间全国不统一的一次高考,全国高考人数达到了五百七万五人次,这次不一样的高考应该被后世的莘莘学子们所铭记。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七号这天陈西她们终于走进了简陋的高考考场,考试连考三天。
  考试分为文理科,还有考外语专业的需要加考。
  知识早已经刻在了陈西的脑子里,考试完全没有难度,每一科陈西都是提前交卷。
  努力总不会白费,年关将至高考成绩总算是出来了,陈西以黑省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京大。
  京大医学部正是陈西的目标,她的老师鲁康教授正是现任京大医学部的院长,已经来信等着陈西早去京市了。
  值得高兴的是夏小荷也考入了京大,还有很多知青和向阳屯的村民也都金榜题名,大队长金建国的小闺女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