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万幸,声线听上去依然十分平静,和她正在经历十级地震的灵魂完全不相符。
  对面停顿了一下。
  一声清浅的呼吸声都像是往她沉眠已久的火山口砸进巨石,岩浆四溅,点燃她为数不多剩余清醒的脑细胞。
  问都问了,这辈子可能只有这么一次能和向熠说上话的机会。
  夏小迟来不及思考,也不愿意思考,匆匆追问道:“向熠。你是向熠吗?”
  短暂的停顿微不可觉,对面的男人也换了中文。
  “不是。”
  否认得干脆果决,可是夏小迟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就算让全球几十亿人排排坐在她面前,一人一句话嘈杂拼接在一起,她也有把握从浩瀚的音海中精准捉出向熠的声音。
  她在一个极度莫名其妙的场合下,极度莫名其妙地和偶像通了电话。
  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夏小迟觉得自己在烧沸状态下直接被塞进了极地冰封千年的冰川里。
  仿佛是察觉到了她的手足无措,对面传来流畅疏离的职业语调结束了尴尬的沉默,“我是laura的秘书,请稍等。”
  话音落下的同一瞬间,电话被切进了等待状态。
  一阵忙音之后,电话那头换成了一个成熟的女声。
  欧洲的区域副总裁laura。
  很温和,没有半点架子,在等待共享中心反应的间隙还和夏小迟聊了几句天气。
  夏小迟完全懵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继续这通电话,又是怎么结束的。
  只能说她的临场反应大大超出了她的自我预期。
  挂掉电话,夏小迟捏着手机,呆滞地在工位上坐了十多分钟,直到隔壁的同事奇怪地将她叫回魂。
  她恍恍惚惚地应了一声,然后在邮箱中搜索laura xiang的信息。
  也姓向,是向熠的亲戚吗?
  也可能是朋友,姓氏不过是巧合而已。
  不对,朋友为什么会帮忙接电话?
  甚至可能是他没有官宣的太太,根据国外习惯,在结婚后跟随向熠更改了姓氏。
  职业的半身照跳出来,灰色的布景前里是一位穿黑色西装的亚洲女性,黑色齐耳短发,美丽而优雅。
  看起来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和今年二十八岁的向熠相差并不太大。
  很好,真的很好。
  屏幕里,laura职业地微笑着。
  如果向熠选择的伴侣是像laura这样优秀的女性,夏小迟觉得自己能够衷心地祝福他们。
  他们很相配啊……
  夏小迟表情还是怔怔的,心中却是有些释怀地松开了鼠标,仰在椅背上缓缓舒了一口气。
  后知后觉,手心里全都是汗。
  第2章 第 2 章
  高燃的情绪点在夏小迟身体里一直维持了好几天。
  她翻出大量向熠的原声台词和歌中念白,听了又听,尤其是几个综艺,向熠因为节目需要打过电话,播放进度条被夏小迟拉来拉去,向熠的声音经过电话电流之后和原声相比的细微不同像科学议题一样被她反复研究。
  最终,夏小迟再次确定了她的理论——
  那通电话里,和她说过话的,自称是laura秘书的男人,真的是向熠。
  是的,她真的和向熠说上话了。
  可惜就算是放在网上也要被网友嘲笑白日梦的程度。
  没有录音为证,判断依据也仅仅是她的“笃定”,对方从头到尾都没有承认过。
  仔细钻研像是得出了一个结果,然而结果的尽头却竖起了另一堵天然的坚实墙壁,截断了她满腔烧得过于滚烫的热情。
  夏小迟随手拿起了茶几上松果造型的可爱玻璃杯,心不在焉地喝了几口水,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着,将注意力转移到搜索界面上。
  她搜了laura xiang。
  是个非常值得敬佩的女强人,满屏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成就,个人生活方面涉及甚少。
  只是年龄比夏小迟预想的要大上不少,单纯按照岁数来算的话,甚至有可能是向熠的母亲。
  向熠童星出道,入行二十年,家庭信息却一直没被爆料过。
  夏小迟也没有那种追根究底深挖的执念。
  对于她来说,追星的具体行为只局限于欣赏遥远的偶像的遥远的作品而已。如果不是这通意外的电话,她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去额外思考:向熠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家庭成员陪伴着。
  呼,好吧……
  夏小迟放开ipad,缓缓吐了一口气,往后瘫倒在懒人沙发上。
  她去年从家里搬出来,自己租了一套离公司比较近的一室小公寓,全新未入住过的房屋,一切软装都按照她的心意添置。
  身后这个云朵形状的懒人沙发就是那时候购置的,她最喜欢窝在里面刷和向熠有关的点点滴滴,有种藏在蓬松绵密的云朵里的微妙安全感。
  以旁人看了扭曲自己却倍感舒适的姿势瘫软了几分钟,夏小迟的心情很快又跃入了愉悦之中。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和偶像说上话呢?和向熠打过电话的人应该不算太多吧?放到他的粉丝大军里,更是寥寥无几了吧?
  那她可真是一个幸运鹅啊。
  夏小迟由衷地想,并为这出意外的惊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到这里就好,她已经心满意足。
  为此,夏小迟将体重秤眼不见心不烦地塞进衣柜底,破天荒地点了一杯全糖奶茶作为庆祝。
  可是,美滋滋地嘬着奶茶吸管的夏小迟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一通阴差阳错的电话,仿佛开启了两个永不交际的平行世界的开关。
  她曾无数次在网上看见过其他粉丝许下的各种心愿,诸如愿意以“一年不喝奶茶”、“三年荤素搭配”、“减肥十斤”等代价来换取一次见到向熠本人的机会。
  夏小迟从来没有抱有过这种期待。
  她和向熠的所有交集期许仅存于她的夜半脑中小剧场,从未幻想过现实生活里能有任何真实的接触。
  在电话里对话已经是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巨大惊喜了。
  所谓“巧”字,仿佛是要证明到底能够有多不可思议,继和向熠通上电话之后,不到一周,她又见到了向熠本人。
  亲自,面对面,近距离。
  平平无奇的一个工作日清晨,不得不从温暖的被窝里早起的无奈和地铁里永远拥挤的人浪都一如既往的普通。
  如果非要说有那天什么不同……那天的朝阳特别美,鲜红和灿金的帷幕缓缓拉开,铺展,晕染,荡漾,将天空云朵都染上绚烂耀眼的美。
  在夏小迟的语言体系里,朝阳是很难用“绚烂”来形容的。
  为了这份难得的绚烂,她提前一站下了车,决定多走十几分钟,从滨江大道边吹江风边步行去公司。
  滨江大道被轻松和惬意的氛围占据,和整座行色匆匆的晨间城市泾渭分明,脚步轻快地走在栈道上,湿润的江风拂面,连精神都变得松快起来,仿佛从灰蒙的朝九晚九中脱离出来,在绚烂的晨曦中走入了另一片美好的童话世界。
  穿过一片姗姗迟开的桂花树,越过棕木色的栈道转角,一个挺拔的身影半倚着栏杆,面朝江面,徐徐而立。
  黑色毛线帽、宽大的灰色卫衣、黑色牛仔裤、工装靴,随意得就像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普通邻家大男生。
  可是,他足以能够让人立刻清醒,意识到,这绝不是你推开门就能轻易见到的人。
  夏小迟在澎湃的血液催动下想到一个最近大热的词汇——
  氛围感。
  那样的身量和气质在现实生活中实在稀有,遥不可及的距离感就是他浑然天成的氛围感。
  以至于吸引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驻足、窃窃私语,试图窥探高挑背影后是怎样一副惊为天人的容貌。
  夏小迟手脚冰凉,又好像处处发热。
  江轮驶过,沉闷的汽笛声让她从惊天动地的惊诧中醒来,心里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天啊,他怎么连口罩都不带就出门了!
  记忆在高度沸腾的情况下出现了断点,等到夏小迟意识回笼的时候,她已经站在向熠身边,并且突兀地朝他递出了一只一次性口罩。
  她瞳孔骤缩的震惊模样,好像比向熠的讶异还要多上几分。
  在这种紧要关头,她的大脑竟然还有空闲分出一条支线,摇着响动的沙球欢呼——
  哇!官方公布的身高是真的!他真的好高!
  夏小迟不知道她现在的表情是不是很分裂,至少向熠垂眸看着她的眼神非常平和。
  她彻底被向熠的眼睛吸引住了。
  不是时下男艺人中最流行的种类,既不是天生脉脉含情的桃花眼,也不是湿漉漉让人心生爱怜的大狗狗眼。
  眼眶和眼骨的线条过于分明,褪去了所有人物和剧情赋予的额外添加,眼神是沉静的、纯粹的、淡然的,眼底隐隐约约的倦意增强了那份本就暗含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