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京兆府尹的侄子死在楼中,假母呼天抢地悲诉:“安少尹,我让他掀帘往东走几步,他自个跑来西边!这这这……真的不关我的事啊!”
王徽仙:“安少尹,我亲眼看见他往东走。”
她分明看见韩六郎的黑靴往东,并不是向前往西。
“凶手为什么杀他?”
“难道凶手认出了他?”
【作者有话说】
南枝是坚定是文学爱好者,和偲娘、香令是非常纯粹的友情[狗头]
第112章 画皮鬼(七)
◎“因为……我长得美啊……”◎
月照云间,寂静夜深。
灯笼光影照在韩六郎的尸身之上,脖子上的伤口深可见骨。
刚得罪崔相,如今上司韩府尹的亲侄子又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安少游深觉官位摇摇欲坠,无力吩咐道:“即刻起,所有人不得离开山月楼。”
奔波一日,朱砂早已困得睁不开眼:“安少尹,我们能回去吗?”
“可以。”
朱砂与罗刹走出山月楼时,外间灯烛辉煌,楼中觥筹交错。
死在平康坊的四个人,与去年死在城外的湄娘一样。
如泡影般,在歌舞升平的长安城转瞬消逝殆尽。
早上看热闹的人,嘴上说着可怕。
不到一日,他们又一次走进平康坊。
两人回到棺材铺,已是子时末。
罗刹搂着朱砂,说起这件案子的古怪之处:“照韩六郎之言,凶手提前等在暗巷,见到年轻男人便蓄意勾引。韩六郎带我去过那处暗巷,很偏僻,周围全是空宅。”
朱砂:“韩六郎为何走那条道?”
罗刹:“他说当日出门晚,便想抄个近道。”
这个理由,看似合理,又极为荒谬。
因为那处暗巷,并非去往乐伎所在青楼的近道。
罗刹思前想后,得出一条最有可能的推测:“我怀疑韩六郎与凶手先是在旁处遇见,之后他自愿跟着凶手去了暗巷。”
他旁敲侧击找韩六郎打听,无奈韩六郎咬死说是凶手主动勾引他。
韩六郎此人色胆包天,又喜欢仗势欺人。
朱砂倒知他撒谎的理由:“无非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罗刹不明白:“有何区别?”
若韩六郎老实告知真相,说清来龙去脉。
他们何至于跑去姬府?他又怎会命丧山月楼?
朱砂白眼一翻:“若是他主动,他便是好色之徒。若是女子主动,便是贪他相貌慕他才华。”
为了这一点微末的自尊心,韩六郎选择隐瞒与凶手相遇的真相。
罗刹震惊之余,想起白日段诏巡的话:“朱砂,我听说男子入赘,日后的孩子需随母姓?”
朱砂从他的怀中探出头:“你是何意?”
罗刹喜不自胜说起他的打算:“朱砂,我想过了。我们的孩子,日后姓罗姓祁姓朱,都不如姓姬!”
朱砂无语,翻身睡下:“我俩能不能生,尚未可知。”
鬼族数百年来,子嗣日渐稀少。
他们俩,一个鬼一个鬼婴,前途渺茫。
在朱砂的设想中,她会二十年后继承姬璟的天师之位。
太一道的历代天师,多分为两派。
以天尊姬后卿的孙子为首的一派,力主尽数歼灭鬼族。
而以姬璟为首的一派,则主张驱使鬼族为己所用,借此巩固太一道的地位。
她是鬼,既做不到对鬼族赶尽杀绝,亦不想利用鬼族生事,搅弄风云。
历代天师的两条路,皆不适合她。
她想走第三条路:取其中,允许部分鬼族入世,分而治之。
若没有子嗣,她会在五十岁寿辰过后,从所有弟子中挑一个做继任天师。
六十岁,她假死离开。
往后余生,她会作为鬼族活在世间。
不过,在所有的设想发生之前,她需要解决赤方这个大麻烦。
耳边男子的偷笑声没完没了,朱砂捂住耳朵,暗暗发誓:日后绝不收多话的弟子!
翌日一早,两人出门前往平康坊。
路上路过延寿坊,罗刹记起胡老板所说,顺道去了一趟陈宅。
陈宅中住着胡三娘与夫婿一家。
自从得知胡纠的死讯后,胡三娘整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
胡老板劝了几日,索性跟她一起哭:“三娘远嫁长安后,四郎一直闹着要来看她。上回三娘回洛州,四郎提出送她回京。我想着他来年将及冠,便同意了……”
谁知,那句“行,你去吧”,如今却成了父子、姐弟阴阳相隔的谶言。
罗刹如实相告:“我们已找到一些线索。胡老板,我们今日来此,是想问你一句:胡四郎好色吗?”
胡老板正欲回答,门内突然走出一个泪眼摩挲的女子,信誓旦旦道:“四郎是正人君子,绝非好色之徒!”
女子一脸哀伤,想来便是胡三娘。
罗刹:“那他为何去平康坊?”
胡三娘捂脸悲泣:“交友不慎!我上回看他出现在平康坊,便知他又去找沈丰那个祸害了。”
沈丰是胡纠儿时好友,但为人好色,时常出入青楼。
胡纠送胡三娘来长安后,曾提出想去找同在长安的沈丰。
胡三娘知沈丰常混迹平康坊,便不准胡纠见他。
可她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胡纠回家前,竟然跑去了平康坊找沈丰。
胡三娘哭得肝肠寸断,胡老板扶起女儿,接过话茬:“我入京后,找过沈丰。他说,四郎在路边与他闲聊几句后便离开了。只一事,有些奇怪……”
“何事?”
“他说,四郎曾无意提过一句:在来的路上,看见一个男子拉着一个女子进了暗巷。”
“这是哪日的事?”
“就四郎死的那日。”
沈丰心觉是暗门子揽客,见天色已晚,便催促胡纠回客舍。
直到胡老板找上门,他才知胡纠死在与他分别后的夜里,被人剥皮挖心。
“该死的韩六郎,满口谎话。”
昨日,罗刹发现韩六郎遇见凶手的日子,与胡纠死亡之期极为相近。
他曾问过韩六郎,到底是何月何日。
韩六郎斩钉截铁称是胡纠死前两日之事。
若沈丰没说谎,胡纠看见的一男一女便是韩六郎与凶手。
而胡纠,实则是韩六郎的替死鬼。
总归多了一条线索,罗刹与朱砂牵手离开,准备去山月楼。
胡老板站在原地思忖片刻,慌里慌张追上两人:“三娘与我说,她几日前看到的四郎,有些奇怪。”
朱砂追问道:“除了穿了一身丝绸袍服,还有哪里奇怪?”
胡老板:“一来,袍服不合身;二来,他身上有些臭。”
胡三娘在平康坊遇到的胡纠。
穿着一身玄青袍服,对他而言实在过于宽大。通身全无装点之物,瞧着极为寒酸。
胡三娘追赶一路,最后被他推倒时,闻到他的袖口很臭。
罗刹:“是什么臭味?”
胡老板指了指路过的夜香夫:“她说像是粪便的臭味。”
夜香夫,昼伏夜出,穿行里坊。
与其中一个凶手行凶的时辰,恰好能对上。
朱砂拉上罗刹,赶忙跑去客舍找段诏巡问话:“你们那日守在宅子外,可曾看见什么人?听见什么声音?”
段诏巡与商帮众人面面相视,努力回想。
须臾,有人小声道:“我守在西北角,附近有一个挑着木桶的夜香夫。”
段诏巡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我在宅子四周呼喊十二郎时,曾闻到一股臭味。如今想来,很像是粪便的臭味!”
“快去山月楼!”
一行人脚不沾地赶去山月楼。
安少游打着哈欠守在一楼,目不转睛盯着门口。
恍惚间,与他八字相克的那对男女,带着几个人跑过来问他:“今日为山月楼倒夜香的夜香夫在何处?”
安少游半眯着眼:“刚出坊吧。”
闻言,罗刹直接追出去。
只见外面川流不息,哪还有夜香夫的身影!
等他垂头丧气回到山月楼,安少游已从朱砂口中得知真相,吓得睡意全无:“我方才去东圊,还跟他们兄妹二人打过照面!”
“兄妹?”
“对啊,一男一女。”
“兄妹俩见到是我,恭敬地向我行礼。”
安少游捂着胸口,额头直冒冷汗。当时他观兄妹俩举止大方,活还干得不错,出东圊时甚至夸过一句“不错”。
结果朱砂告诉他:这俩人,可能是凶手。
一楼吵闹声,渐渐传到二楼王徽仙的房间。
她趴着门缝偷听几人的谈话,待听到“夜香夫”三字,她跌跌撞撞下楼——
“秋娘……秋娘曾跟踪过我!”
王徽仙口中的秋娘,便是夜香夫池春的妹妹池秋。
王徽仙:“安少尹,我亲眼看见他往东走。”
她分明看见韩六郎的黑靴往东,并不是向前往西。
“凶手为什么杀他?”
“难道凶手认出了他?”
【作者有话说】
南枝是坚定是文学爱好者,和偲娘、香令是非常纯粹的友情[狗头]
第112章 画皮鬼(七)
◎“因为……我长得美啊……”◎
月照云间,寂静夜深。
灯笼光影照在韩六郎的尸身之上,脖子上的伤口深可见骨。
刚得罪崔相,如今上司韩府尹的亲侄子又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安少游深觉官位摇摇欲坠,无力吩咐道:“即刻起,所有人不得离开山月楼。”
奔波一日,朱砂早已困得睁不开眼:“安少尹,我们能回去吗?”
“可以。”
朱砂与罗刹走出山月楼时,外间灯烛辉煌,楼中觥筹交错。
死在平康坊的四个人,与去年死在城外的湄娘一样。
如泡影般,在歌舞升平的长安城转瞬消逝殆尽。
早上看热闹的人,嘴上说着可怕。
不到一日,他们又一次走进平康坊。
两人回到棺材铺,已是子时末。
罗刹搂着朱砂,说起这件案子的古怪之处:“照韩六郎之言,凶手提前等在暗巷,见到年轻男人便蓄意勾引。韩六郎带我去过那处暗巷,很偏僻,周围全是空宅。”
朱砂:“韩六郎为何走那条道?”
罗刹:“他说当日出门晚,便想抄个近道。”
这个理由,看似合理,又极为荒谬。
因为那处暗巷,并非去往乐伎所在青楼的近道。
罗刹思前想后,得出一条最有可能的推测:“我怀疑韩六郎与凶手先是在旁处遇见,之后他自愿跟着凶手去了暗巷。”
他旁敲侧击找韩六郎打听,无奈韩六郎咬死说是凶手主动勾引他。
韩六郎此人色胆包天,又喜欢仗势欺人。
朱砂倒知他撒谎的理由:“无非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罗刹不明白:“有何区别?”
若韩六郎老实告知真相,说清来龙去脉。
他们何至于跑去姬府?他又怎会命丧山月楼?
朱砂白眼一翻:“若是他主动,他便是好色之徒。若是女子主动,便是贪他相貌慕他才华。”
为了这一点微末的自尊心,韩六郎选择隐瞒与凶手相遇的真相。
罗刹震惊之余,想起白日段诏巡的话:“朱砂,我听说男子入赘,日后的孩子需随母姓?”
朱砂从他的怀中探出头:“你是何意?”
罗刹喜不自胜说起他的打算:“朱砂,我想过了。我们的孩子,日后姓罗姓祁姓朱,都不如姓姬!”
朱砂无语,翻身睡下:“我俩能不能生,尚未可知。”
鬼族数百年来,子嗣日渐稀少。
他们俩,一个鬼一个鬼婴,前途渺茫。
在朱砂的设想中,她会二十年后继承姬璟的天师之位。
太一道的历代天师,多分为两派。
以天尊姬后卿的孙子为首的一派,力主尽数歼灭鬼族。
而以姬璟为首的一派,则主张驱使鬼族为己所用,借此巩固太一道的地位。
她是鬼,既做不到对鬼族赶尽杀绝,亦不想利用鬼族生事,搅弄风云。
历代天师的两条路,皆不适合她。
她想走第三条路:取其中,允许部分鬼族入世,分而治之。
若没有子嗣,她会在五十岁寿辰过后,从所有弟子中挑一个做继任天师。
六十岁,她假死离开。
往后余生,她会作为鬼族活在世间。
不过,在所有的设想发生之前,她需要解决赤方这个大麻烦。
耳边男子的偷笑声没完没了,朱砂捂住耳朵,暗暗发誓:日后绝不收多话的弟子!
翌日一早,两人出门前往平康坊。
路上路过延寿坊,罗刹记起胡老板所说,顺道去了一趟陈宅。
陈宅中住着胡三娘与夫婿一家。
自从得知胡纠的死讯后,胡三娘整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
胡老板劝了几日,索性跟她一起哭:“三娘远嫁长安后,四郎一直闹着要来看她。上回三娘回洛州,四郎提出送她回京。我想着他来年将及冠,便同意了……”
谁知,那句“行,你去吧”,如今却成了父子、姐弟阴阳相隔的谶言。
罗刹如实相告:“我们已找到一些线索。胡老板,我们今日来此,是想问你一句:胡四郎好色吗?”
胡老板正欲回答,门内突然走出一个泪眼摩挲的女子,信誓旦旦道:“四郎是正人君子,绝非好色之徒!”
女子一脸哀伤,想来便是胡三娘。
罗刹:“那他为何去平康坊?”
胡三娘捂脸悲泣:“交友不慎!我上回看他出现在平康坊,便知他又去找沈丰那个祸害了。”
沈丰是胡纠儿时好友,但为人好色,时常出入青楼。
胡纠送胡三娘来长安后,曾提出想去找同在长安的沈丰。
胡三娘知沈丰常混迹平康坊,便不准胡纠见他。
可她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胡纠回家前,竟然跑去了平康坊找沈丰。
胡三娘哭得肝肠寸断,胡老板扶起女儿,接过话茬:“我入京后,找过沈丰。他说,四郎在路边与他闲聊几句后便离开了。只一事,有些奇怪……”
“何事?”
“他说,四郎曾无意提过一句:在来的路上,看见一个男子拉着一个女子进了暗巷。”
“这是哪日的事?”
“就四郎死的那日。”
沈丰心觉是暗门子揽客,见天色已晚,便催促胡纠回客舍。
直到胡老板找上门,他才知胡纠死在与他分别后的夜里,被人剥皮挖心。
“该死的韩六郎,满口谎话。”
昨日,罗刹发现韩六郎遇见凶手的日子,与胡纠死亡之期极为相近。
他曾问过韩六郎,到底是何月何日。
韩六郎斩钉截铁称是胡纠死前两日之事。
若沈丰没说谎,胡纠看见的一男一女便是韩六郎与凶手。
而胡纠,实则是韩六郎的替死鬼。
总归多了一条线索,罗刹与朱砂牵手离开,准备去山月楼。
胡老板站在原地思忖片刻,慌里慌张追上两人:“三娘与我说,她几日前看到的四郎,有些奇怪。”
朱砂追问道:“除了穿了一身丝绸袍服,还有哪里奇怪?”
胡老板:“一来,袍服不合身;二来,他身上有些臭。”
胡三娘在平康坊遇到的胡纠。
穿着一身玄青袍服,对他而言实在过于宽大。通身全无装点之物,瞧着极为寒酸。
胡三娘追赶一路,最后被他推倒时,闻到他的袖口很臭。
罗刹:“是什么臭味?”
胡老板指了指路过的夜香夫:“她说像是粪便的臭味。”
夜香夫,昼伏夜出,穿行里坊。
与其中一个凶手行凶的时辰,恰好能对上。
朱砂拉上罗刹,赶忙跑去客舍找段诏巡问话:“你们那日守在宅子外,可曾看见什么人?听见什么声音?”
段诏巡与商帮众人面面相视,努力回想。
须臾,有人小声道:“我守在西北角,附近有一个挑着木桶的夜香夫。”
段诏巡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我在宅子四周呼喊十二郎时,曾闻到一股臭味。如今想来,很像是粪便的臭味!”
“快去山月楼!”
一行人脚不沾地赶去山月楼。
安少游打着哈欠守在一楼,目不转睛盯着门口。
恍惚间,与他八字相克的那对男女,带着几个人跑过来问他:“今日为山月楼倒夜香的夜香夫在何处?”
安少游半眯着眼:“刚出坊吧。”
闻言,罗刹直接追出去。
只见外面川流不息,哪还有夜香夫的身影!
等他垂头丧气回到山月楼,安少游已从朱砂口中得知真相,吓得睡意全无:“我方才去东圊,还跟他们兄妹二人打过照面!”
“兄妹?”
“对啊,一男一女。”
“兄妹俩见到是我,恭敬地向我行礼。”
安少游捂着胸口,额头直冒冷汗。当时他观兄妹俩举止大方,活还干得不错,出东圊时甚至夸过一句“不错”。
结果朱砂告诉他:这俩人,可能是凶手。
一楼吵闹声,渐渐传到二楼王徽仙的房间。
她趴着门缝偷听几人的谈话,待听到“夜香夫”三字,她跌跌撞撞下楼——
“秋娘……秋娘曾跟踪过我!”
王徽仙口中的秋娘,便是夜香夫池春的妹妹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