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朱砂既为她高兴,又黯然伤神:“你被抓走后,义父托人将我送来长安。之后,他战死在乌桕山。”
“死了?”
段凤巡脚步一滞,随即泪流满面。
朱砂轻拍她的后背,宽慰道:“义父死前,再三嘱咐我,一定要找到你。我长大后,一边捉鬼一边找你。去年,我从一个水鬼口中,得知当年是水鬼一族绑走了你。可惜我是个人,无法找到水鬼一族的鬼域。妹妹,你怪我吗?”
段凤巡缓缓摇头,扑进朱砂的怀中:“阿姐,我怎会怪你?当年是我贪玩,与你们走散,才给了水鬼可乘之机。两个水鬼把我绑去南诏国,我中途逃跑,遇见了好心的段家人。”
“万幸你还活着。义父在天有灵,也放心了*。”
罗刹静静站在朱砂身后,听着两姐妹的交谈,心觉古怪。
明明先是祁南钦死在乌桕山,后是朱砂入京上山认亲。
如今顺序颠倒,祁南钦还成了朱砂的义父。
他不知她为何撒谎,索性假装没听见,四处张望。
段凤巡一双泪眼越过朱砂的肩头,看向罗刹:“阿姐,他是你的郎君吗?”
朱砂含糊地应了一句:“嗯。”
闻言,段凤巡破涕为笑:“我昨夜见过他。我在花钿摊前挑选,他站在我身后嘀嘀咕咕,劝我不要买花钿,说费钱。”
罗刹支支吾吾:“我认错人了,我以为你是棺材坊的赵老板。那家花钿的品相不好,我才好心劝你。”
段凤巡:“可你唤我朱砂。”
罗刹:“……”
朱砂轻咳一声,算是为罗刹解围:“他素来节俭,舍不得花钱。”
原是如此,段凤巡盈盈一拜:“见过姐夫。”
总归是朱砂的妹妹,罗刹温声道:“不用叫姐夫,你随他们叫我二郎便是。”
朱砂连声道不妥:“你我已成亲,妹妹若叫你二郎,岂非失了礼数?还是叫姐夫吧,你不是一直想听别人叫你姐夫吗?”
罗刹眨眨眼睛,疑惑地指指自己。
但见朱砂横眉竖眼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他只好放下手:“啊……那叫姐夫吧。”
姐夫、姐夫。
听来确实比二郎好听些。
段凤巡微微欠身低头,又行了一遍礼:“我自小快人快语惯了,望姐夫见谅。”
朱砂挽起她的手:“无妨,他心胸最是宽广。对了,你怎么在此处?这里不是死了一个人吗?”
“唉,死的人,是我义兄的好友。”
说话间,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子找来。
乍然见到相貌相同的二人,他茫然地看了又看:“凤娘?”
“阿兄,这位是我的阿姐,旁边的男子是她的郎君。”段凤巡嫣然一笑,指着朱砂与男子互相介绍起来,“阿姐,他是我的义兄段诏巡。”
段诏巡笨拙地学着大梁朝的礼数,端正行礼:“原是凤娘的阿姐。我行七,两位可叫我七郎。”
朱砂与罗刹回礼:“我是道士,号玄机。至于我的夫君,你随妹妹叫他姐夫吧。”
得知朱砂做了道士,段凤巡明显惊讶不已。
不过碍于此处太多人在场,她转瞬收敛讶色,笑吟吟问起两人此行的目的:“阿姐,你与姐夫来此作甚?”
“查案。”
朱砂解释道:“有一个富商的儿子,也死在平康坊。”
段凤巡不动声色地看了段诏巡一眼,方道:“阿姐,你们可否帮我们一起查案?”
他们初入京城,人生地不熟。
眼下同行之人死了一个,商帮人心惶惶,闹着要回南诏。
他们千里跋涉,才来到长安。
若抓不到凶手还空手而归,不知会招致多少骂名。
当下,一听说朱砂会查案,她好似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哀求道:“阿姐,你帮帮我吧。”
朱砂想着顺手之事,想也未想便一口答应下来:“反正是一件案子。死者在何处?仵作如何说?”
段诏巡四处塞钱打听大半日,总算小有收获:“和前两个一样,死后被剥皮挖心。”
死者所在的厢房内外,全是京兆府的官差。
为首之人,好巧不巧又是安少游。
罗刹照旧掏出假令牌,在安少游眼前晃来晃去:“安少尹,我们奉天师之命,来此查案。”
安少游忍气吞声,侧身让开一条道。
他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回回查案都遇到这两人,回回都是那套说辞!
平康坊连死三人,太一道难道今日才知?
跟在两人身后的段凤巡兄妹,原想跟着进去,却被盛气凌人的安少游拦住:“你们不能进去。”
“他们为何能进去?”
“他们是太一道的弟子。”
不,是一个可恶至极的太一道弟子,加一个狐假虎威的鬼奴伙计。
房中血腥味弥漫。
一个血肉模糊的男子横陈在地。
双眼圆睁,嘴巴大张。
他的胸膛被一把利刃,用极其残忍的方式划开。
那颗心不翼而飞,唯剩空荡荡的胸腔,与满地干涸的鲜血。
罗刹凑近细看,却在尸身上闻到一股花香。
他仔细嗅闻,最终发现花香来自男子耳后:“他这里有味道。”
两个验尸的仵作学着他的动作,趴在死尸耳朵边细闻。
片刻,其中一人缓缓抬头:“这味道,像是女子身上的香粉味……”
罗刹瞪大眼睛:“难道凶手是女子?”
另一个仵作迟疑地摇摇头:“说不准。”
虽说不准凶手是男是女,但仵作辛苦验尸半日,好歹找到一条线索:“他死前,曾与女子欢好。”
两人见罗刹对查案颇有见解,干脆一把掀开盖在死尸身下的白布。
谁知,男子的下身不着寸缕。
罗刹赶忙挪动身子挡住朱砂的视线:“朱砂,你别看!”
“行,我去外面瞧瞧。”
等朱砂一走,一个仵作指着死尸身下某处道:“此物肿胀异于常人。我们猜他是亢奋时,被凶手一刀割喉。”
罗刹:“凶手站在正面还是背面?”
仵作:“怪就怪在,是背面。”
与男子欢好的是女子,然而男子是被人从背后所杀。
罗刹猜测道:“难道女子是凶手的同谋?”
仵作:“不知,这案子古怪得很。凶手杀完人,剥了皮又挖了心却不着急走,还费心端来清水帮死尸擦身子洗头发,再换衣梳髻,委实多此一举。”
里间三人针对死尸身上的怪异之处,争论不休。
外间闲逛一圈的朱砂,找到第一个发现尸身的段诏巡问话:“你为何能准确找到此处?”
前两个死者是死后多日,方被发现。
唯独死于此处的男子,昨夜遇害,今晨便被段诏巡找到。
照理,他初入长安,理应对地形不熟才对。
段诏巡取下腰间的一个香囊递给朱砂:“里面有一块血沉香,是南诏国特有的香料,香味奇特,此番入长安的商帮众人皆携此物。昨夜十二郎一直未归,子时中,我仓皇外出寻人,却被告知正值宵禁,只得折返客舍苦候。”
今日卯时初,城门鼓声停止,坊门开启。
他召集商帮所有人,以长寿坊为中心,四散找人。
卯时末,他路过这间空宅,闻到一股若有似无的血沉香气味。
沿着宅子走了一圈,他越发确定十二郎在宅中。
段诏巡:“我喊了几声,无人应我。听说近日平康坊不大太平,我便吹响骨笛,召来其他人,一同进宅查看。”
循着血腥气的来源,他们找到死在厢房的十二郎。
惊骇之下,段诏巡吩咐其中一人前去报官。剩下的人一半退到门外,一半守在宅外。
朱砂:“从卯时末起,你一直待在宅子附近吗?”
段诏巡:“从未离开半步。”
朱砂:“你可曾听见响动或者见过其他人?”
段诏巡:“没有……”
十二郎被杀的宅子,也是个空置许久的空宅。
户主一家远在凉州做生意,甚少回京。
朱砂正欲再问几句,罗刹匆忙跑来:“死的那个人,长得好看吗?”
段诏巡依言应是:“十二郎实则是我堂弟,与我长得极像。”
他相貌堂堂,想来十二郎亦是翩翩少年郎。
罗刹:“他贵庚?”
段凤巡:“十九。”
“又是不满二十。”
适才,仵作无意间哀叹:“可怜啊,未及弱冠之年,便遭此横祸。听说第一个死的方六郎貌若潘安,俊得很……”
富商胡峥虽年过半百,但浓眉大眼。
儿子胡玖,大概也是眉清目秀之辈。
第一个死者方六郎死在一个月前,而十二郎半月前才到长安。
三个死者互不相识,唯二的共通点:一是不满二十;二是相貌俊俏。
“死了?”
段凤巡脚步一滞,随即泪流满面。
朱砂轻拍她的后背,宽慰道:“义父死前,再三嘱咐我,一定要找到你。我长大后,一边捉鬼一边找你。去年,我从一个水鬼口中,得知当年是水鬼一族绑走了你。可惜我是个人,无法找到水鬼一族的鬼域。妹妹,你怪我吗?”
段凤巡缓缓摇头,扑进朱砂的怀中:“阿姐,我怎会怪你?当年是我贪玩,与你们走散,才给了水鬼可乘之机。两个水鬼把我绑去南诏国,我中途逃跑,遇见了好心的段家人。”
“万幸你还活着。义父在天有灵,也放心了*。”
罗刹静静站在朱砂身后,听着两姐妹的交谈,心觉古怪。
明明先是祁南钦死在乌桕山,后是朱砂入京上山认亲。
如今顺序颠倒,祁南钦还成了朱砂的义父。
他不知她为何撒谎,索性假装没听见,四处张望。
段凤巡一双泪眼越过朱砂的肩头,看向罗刹:“阿姐,他是你的郎君吗?”
朱砂含糊地应了一句:“嗯。”
闻言,段凤巡破涕为笑:“我昨夜见过他。我在花钿摊前挑选,他站在我身后嘀嘀咕咕,劝我不要买花钿,说费钱。”
罗刹支支吾吾:“我认错人了,我以为你是棺材坊的赵老板。那家花钿的品相不好,我才好心劝你。”
段凤巡:“可你唤我朱砂。”
罗刹:“……”
朱砂轻咳一声,算是为罗刹解围:“他素来节俭,舍不得花钱。”
原是如此,段凤巡盈盈一拜:“见过姐夫。”
总归是朱砂的妹妹,罗刹温声道:“不用叫姐夫,你随他们叫我二郎便是。”
朱砂连声道不妥:“你我已成亲,妹妹若叫你二郎,岂非失了礼数?还是叫姐夫吧,你不是一直想听别人叫你姐夫吗?”
罗刹眨眨眼睛,疑惑地指指自己。
但见朱砂横眉竖眼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他只好放下手:“啊……那叫姐夫吧。”
姐夫、姐夫。
听来确实比二郎好听些。
段凤巡微微欠身低头,又行了一遍礼:“我自小快人快语惯了,望姐夫见谅。”
朱砂挽起她的手:“无妨,他心胸最是宽广。对了,你怎么在此处?这里不是死了一个人吗?”
“唉,死的人,是我义兄的好友。”
说话间,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子找来。
乍然见到相貌相同的二人,他茫然地看了又看:“凤娘?”
“阿兄,这位是我的阿姐,旁边的男子是她的郎君。”段凤巡嫣然一笑,指着朱砂与男子互相介绍起来,“阿姐,他是我的义兄段诏巡。”
段诏巡笨拙地学着大梁朝的礼数,端正行礼:“原是凤娘的阿姐。我行七,两位可叫我七郎。”
朱砂与罗刹回礼:“我是道士,号玄机。至于我的夫君,你随妹妹叫他姐夫吧。”
得知朱砂做了道士,段凤巡明显惊讶不已。
不过碍于此处太多人在场,她转瞬收敛讶色,笑吟吟问起两人此行的目的:“阿姐,你与姐夫来此作甚?”
“查案。”
朱砂解释道:“有一个富商的儿子,也死在平康坊。”
段凤巡不动声色地看了段诏巡一眼,方道:“阿姐,你们可否帮我们一起查案?”
他们初入京城,人生地不熟。
眼下同行之人死了一个,商帮人心惶惶,闹着要回南诏。
他们千里跋涉,才来到长安。
若抓不到凶手还空手而归,不知会招致多少骂名。
当下,一听说朱砂会查案,她好似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哀求道:“阿姐,你帮帮我吧。”
朱砂想着顺手之事,想也未想便一口答应下来:“反正是一件案子。死者在何处?仵作如何说?”
段诏巡四处塞钱打听大半日,总算小有收获:“和前两个一样,死后被剥皮挖心。”
死者所在的厢房内外,全是京兆府的官差。
为首之人,好巧不巧又是安少游。
罗刹照旧掏出假令牌,在安少游眼前晃来晃去:“安少尹,我们奉天师之命,来此查案。”
安少游忍气吞声,侧身让开一条道。
他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回回查案都遇到这两人,回回都是那套说辞!
平康坊连死三人,太一道难道今日才知?
跟在两人身后的段凤巡兄妹,原想跟着进去,却被盛气凌人的安少游拦住:“你们不能进去。”
“他们为何能进去?”
“他们是太一道的弟子。”
不,是一个可恶至极的太一道弟子,加一个狐假虎威的鬼奴伙计。
房中血腥味弥漫。
一个血肉模糊的男子横陈在地。
双眼圆睁,嘴巴大张。
他的胸膛被一把利刃,用极其残忍的方式划开。
那颗心不翼而飞,唯剩空荡荡的胸腔,与满地干涸的鲜血。
罗刹凑近细看,却在尸身上闻到一股花香。
他仔细嗅闻,最终发现花香来自男子耳后:“他这里有味道。”
两个验尸的仵作学着他的动作,趴在死尸耳朵边细闻。
片刻,其中一人缓缓抬头:“这味道,像是女子身上的香粉味……”
罗刹瞪大眼睛:“难道凶手是女子?”
另一个仵作迟疑地摇摇头:“说不准。”
虽说不准凶手是男是女,但仵作辛苦验尸半日,好歹找到一条线索:“他死前,曾与女子欢好。”
两人见罗刹对查案颇有见解,干脆一把掀开盖在死尸身下的白布。
谁知,男子的下身不着寸缕。
罗刹赶忙挪动身子挡住朱砂的视线:“朱砂,你别看!”
“行,我去外面瞧瞧。”
等朱砂一走,一个仵作指着死尸身下某处道:“此物肿胀异于常人。我们猜他是亢奋时,被凶手一刀割喉。”
罗刹:“凶手站在正面还是背面?”
仵作:“怪就怪在,是背面。”
与男子欢好的是女子,然而男子是被人从背后所杀。
罗刹猜测道:“难道女子是凶手的同谋?”
仵作:“不知,这案子古怪得很。凶手杀完人,剥了皮又挖了心却不着急走,还费心端来清水帮死尸擦身子洗头发,再换衣梳髻,委实多此一举。”
里间三人针对死尸身上的怪异之处,争论不休。
外间闲逛一圈的朱砂,找到第一个发现尸身的段诏巡问话:“你为何能准确找到此处?”
前两个死者是死后多日,方被发现。
唯独死于此处的男子,昨夜遇害,今晨便被段诏巡找到。
照理,他初入长安,理应对地形不熟才对。
段诏巡取下腰间的一个香囊递给朱砂:“里面有一块血沉香,是南诏国特有的香料,香味奇特,此番入长安的商帮众人皆携此物。昨夜十二郎一直未归,子时中,我仓皇外出寻人,却被告知正值宵禁,只得折返客舍苦候。”
今日卯时初,城门鼓声停止,坊门开启。
他召集商帮所有人,以长寿坊为中心,四散找人。
卯时末,他路过这间空宅,闻到一股若有似无的血沉香气味。
沿着宅子走了一圈,他越发确定十二郎在宅中。
段诏巡:“我喊了几声,无人应我。听说近日平康坊不大太平,我便吹响骨笛,召来其他人,一同进宅查看。”
循着血腥气的来源,他们找到死在厢房的十二郎。
惊骇之下,段诏巡吩咐其中一人前去报官。剩下的人一半退到门外,一半守在宅外。
朱砂:“从卯时末起,你一直待在宅子附近吗?”
段诏巡:“从未离开半步。”
朱砂:“你可曾听见响动或者见过其他人?”
段诏巡:“没有……”
十二郎被杀的宅子,也是个空置许久的空宅。
户主一家远在凉州做生意,甚少回京。
朱砂正欲再问几句,罗刹匆忙跑来:“死的那个人,长得好看吗?”
段诏巡依言应是:“十二郎实则是我堂弟,与我长得极像。”
他相貌堂堂,想来十二郎亦是翩翩少年郎。
罗刹:“他贵庚?”
段凤巡:“十九。”
“又是不满二十。”
适才,仵作无意间哀叹:“可怜啊,未及弱冠之年,便遭此横祸。听说第一个死的方六郎貌若潘安,俊得很……”
富商胡峥虽年过半百,但浓眉大眼。
儿子胡玖,大概也是眉清目秀之辈。
第一个死者方六郎死在一个月前,而十二郎半月前才到长安。
三个死者互不相识,唯二的共通点:一是不满二十;二是相貌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