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奔波大半日,一无所获不说,还被塞了一桩乐师失踪案。
朱砂与罗刹步出内侍狱,双双抬头叹气。紧随其后的黄暇自知理亏,热情邀约两人去屑金阁旁边的繁池:“今日繁池烟波浩渺,最宜与心上人泛舟游湖。”
世间赏心乐事不计其数,与心上人泛舟游湖,当属其一。
这一字一句,属实往罗刹心坎儿上敲。他听着心动,一口答应下来:“劳烦黄给事带路。”
“二位道长,走这边。”
今日的繁湖确实不负黄暇所说,芳草长堤,绿水蜿蜒。
岸边宫殿楼阁,在池中模糊成一片青黛色的轮廓。
黄暇为两人找来轻舟与船工。
罗刹自告奋勇:“我会划船,我来划。”
一旁的船工乐得偷懒,立马上岸告退。
黄暇笑着指指东面的一片水域:“二位道长,舟上有荷花灯,宫人们一贯爱去那处放灯祈福,听闻极灵。”
罗刹又听得心动,木桨探入水中,轻巧一拨便往东面划去。
一叶轻舟,缓缓驶向远处的芦苇荡。
岸边的黄暇勾起笑容,转身离去。
朱砂起初安分坐在船尾,无奈船头划舟的小鬼一再勾搭她。
唇边扬起促狭的笑意,她故意起身,再假装脚下不稳,向前跌扑过去。
轻舟摇荡,大有欲倾之势。
她吓得心跳失衡,手也不自觉地攀援而上。如藤蔓寻到依附,她不管不顾地捧住他的面颊,吻上他的唇颤声道:“二郎,我害怕。”
“我我我……我划着船呢。”
“你划你的,我亲我的,两不耽误。”
木桨彻底失去作用,湖风急促,将漫无目的打转的小舟送进芦苇荡中。
耳边渐闻嬉笑打闹的人声,一句句清晰得惊心。
罗刹红着脸与朱砂拉开寸许,又不舍地往前俯身轻啄几下:“有人来了。”
朱砂满意地退回船尾,折了株芦苇拿在手中,有一下没一下地逗弄罗刹。
正逗得开心,前方层层叠叠辨不清人影的芦苇荡中,传来一声惊呼——
“死人了!”
“是……是是是晋乐正!”
第101章 神通鬼(三)
◎“李夷,你算什么东西。”◎
溺毙于繁池的男子,确实是甘棠院的乐正晋欢。
那是一张既苍白又俊美的脸,亦是晋欢隆宠不衰的根源。
可惜,那张脸被冰冷的湖水泡得发皱,虽尚未肿胀变形,但已经惨白得了无生机。
水下清波轻轻晃动,带动尸身似断木一般上下沉浮,露出下颌蔓延到耳后的一小块青紫尸斑。
叫声响起的一刻,罗刹载着朱砂迅速循声划过去。
小舟挨近尸身,朱砂盯着那张近在咫尺的脸:“二郎,木桨给我。”
罗刹依言递出木桨,再三嘱咐:“你小心些。”
朱砂稳住身形,将木桨伸向水中,慢慢翻动那具尸身。
湖底腐烂的腥臭向上翻涌,尸身却毫无动静。
她心一横,手上加了力道,引发船身的剧烈晃动。
罗刹怕她掉下去,忙道:“我来翻。”
“我怀疑他腰上有东西。”
“好。”
罗刹小心翼翼与她交换位置,之后他用力一撬,尸身猛地向侧面翻转。
浑浊的湖水平静片刻,两条缠绕在腰腹部的粗粝麻绳,露出它的真面目。
如朱砂所猜,晋欢的腰上缠着一截绳索。
他的死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天边的霞光渐隐,沉入暮霭之中。
今日在繁池岸边巡视的禁军,终于划船赶到。
那截的麻绳,成了拖*拽尸身的绝佳工具。
坐在船尾的两名禁军忍着恶心,从水中捞出两截麻绳,大声喝道:“走。”
船头的船工得令,奋力将船划离此地。
然而,船身一阵摇晃后,其中一名禁军竟差点被拖入水中。
湖水猛地搅动起来,一股腐败腥气钻出湖面。
朱砂掩口欲呕,赶忙叫停两人:“别动,下面还有东西。”
闻言,两名禁军停止动作。
另一艘小舟上的首领也看出不对劲,厉声吩咐道:“跳下去看看。”
有人闻声而动,跳入湖中。
须臾,他冒出水面,眼中遍布惊恐:“下面……还有一个死人……”
原来缠在晋欢身上的两截麻绳,一条来自他。
而另一条,来自湖底的另一具沉尸。
随着绑在沉尸身上的重石被卸下,一具泡得发胀发白的尸身浮出水面。
从衣着,依稀可辨出是一个男子。
他的五官因肿胀而变形,好似一个狰狞的大头鬼。
眼部那两个深陷的黑窟窿,诡异地渗人。
“所有人等,即刻离开。”禁军首领脸色铁青,“将两具死尸拖回岸上!”
因两具浮尸,今夜的屑金阁,成了神凤帝的问责堂。
一问浮尸是何人?
教坊使道:“回禀圣人,二人均为甘棠院的乐师。江奉死于三日前,晋欢死于昨夜。”
二问两人因何而死?
大理寺少卿关惇道:“回禀圣人,江奉与晋欢生前均腹部遭刺,因失血过多身亡。死后遭捆绑重石,沉尸于湖。两人死因与沉尸手法相似,臣怀疑,两人之死,或系同一凶手所为。”
三问晋欢昨日失踪,为何无人上报?
教坊使战战兢兢回话:“晋乐正昨夜……昨夜……”
神凤帝:“他昨夜到底去了何处?”
天子之怒之下,教坊使再不敢隐瞒:“晋乐正昨夜与赤副使从甘棠院离开。臣私以为……以为他们有要事商议,便未曾上报。”
赤副使,指的是赤乌。
他身份特殊,依制不该留宿宫中,神凤帝便让他做了教坊副使。
晋欢彻夜未归,教坊使以为他在月王殿伺候神凤帝,故而不曾上报。
甚至于今早点卯时,有意为其遮掩。
神凤帝眉头紧锁:“十一郎,去叫他过来。”
“喏。”
十一郎步出屑金阁,与一队禁军径直向闿阳宫深处的月王殿而去。
满阁人等待赤乌的间隙,神凤帝收敛怒气,看向站在角落的朱砂与罗刹:“前几日,宇文爱卿与朕说,她蒙你们相助,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妹妹。今有亲妹代其尽孝,使她得以稍解牵挂,专心王事,甚好。”
看来宇文娴已与神凤帝坦白宇文婧的真实身份。
朱砂与罗刹上前行礼,恭敬回道:“回禀圣人,尽己之能,行己之责。些许微劳,实在不足挂齿。”
这番自谦之语,惹得神凤帝总算展颜一笑,开口便是赏赐:“尔等办事妥帖,甚合朕意。赐赤金十铤,以示恩眷。”
上回才三铤,这次竟有整整十铤。
罗刹乐得喜形于色,先于朱砂之前行礼谢恩:“多谢圣人。”
不多会儿,宦官呈上一盒金铤。
朱砂笑着收下,入手嫌重又转手抛给罗刹。
阁中气氛缓和不过一炷香,十一郎匆忙入内:“圣人,崔郡王被赤副使所伤,危在旦夕!”
上首的神凤帝身子微晃,指节捏得发白:“赤乌在何处?”
“他跑了!”
“跑了是何意?”
“禀圣人:左监门卫将军适才报称,赤副使已于今日戌时出宫。”
从初始的震惊到眼下的愤怒。
神凤帝深吸一口气,死死抓住桌沿,勉强稳住身形:“急召……姬天师入宫!”
十一郎踉跄离开。
阁中众人低头跪下,一时无人敢说一句话。
神凤帝独自在椅子上呆坐良久,方道:“去永定宫,朕去看望崔郡王。”
“摆驾永定宫。”
左右宦官一声高亢尖锐的喊声过后,神凤帝连带阁中的大半人全部消失。
永定宫为寝宫,大臣非召不得入。
关惇起身揉揉久跪的膝盖,打算就此出宫回家。
踏出屑金阁前,有人喊住他:“关少卿,可否带我们去瞧瞧尸身。”
关惇回头,满面狐疑:“二位道长,此案无需你们查。”
朱砂莞尔一笑:“我们刚得了赏赐,自该为圣人分忧。”
今日不仅接二连三做他人的棋子,竟还敢把她骗去芦苇荡看可怕的死人。
朱砂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查出背后的执棋之人。
不图报仇雪恨,只求以牙还牙。
关惇心觉她说得有些道理,索性带二人去岸边查看尸身。
夜色沉沉,夜风吹来一阵阵令人作呕的臭气。
越靠近尸身,臭气越甚。
关惇平日闻得多,倒不在意:“二位道长,可用手帕掩住口鼻。”
罗刹从胸前的褡裢中翻出手帕,递给朱砂。
关惇看他的褡裢鼓鼓囊囊,笑道:“罗道长似乎很喜欢金铤。”
方才在阁中,他看罗刹抱着金铤,一直笑个不停。
朱砂与罗刹步出内侍狱,双双抬头叹气。紧随其后的黄暇自知理亏,热情邀约两人去屑金阁旁边的繁池:“今日繁池烟波浩渺,最宜与心上人泛舟游湖。”
世间赏心乐事不计其数,与心上人泛舟游湖,当属其一。
这一字一句,属实往罗刹心坎儿上敲。他听着心动,一口答应下来:“劳烦黄给事带路。”
“二位道长,走这边。”
今日的繁湖确实不负黄暇所说,芳草长堤,绿水蜿蜒。
岸边宫殿楼阁,在池中模糊成一片青黛色的轮廓。
黄暇为两人找来轻舟与船工。
罗刹自告奋勇:“我会划船,我来划。”
一旁的船工乐得偷懒,立马上岸告退。
黄暇笑着指指东面的一片水域:“二位道长,舟上有荷花灯,宫人们一贯爱去那处放灯祈福,听闻极灵。”
罗刹又听得心动,木桨探入水中,轻巧一拨便往东面划去。
一叶轻舟,缓缓驶向远处的芦苇荡。
岸边的黄暇勾起笑容,转身离去。
朱砂起初安分坐在船尾,无奈船头划舟的小鬼一再勾搭她。
唇边扬起促狭的笑意,她故意起身,再假装脚下不稳,向前跌扑过去。
轻舟摇荡,大有欲倾之势。
她吓得心跳失衡,手也不自觉地攀援而上。如藤蔓寻到依附,她不管不顾地捧住他的面颊,吻上他的唇颤声道:“二郎,我害怕。”
“我我我……我划着船呢。”
“你划你的,我亲我的,两不耽误。”
木桨彻底失去作用,湖风急促,将漫无目的打转的小舟送进芦苇荡中。
耳边渐闻嬉笑打闹的人声,一句句清晰得惊心。
罗刹红着脸与朱砂拉开寸许,又不舍地往前俯身轻啄几下:“有人来了。”
朱砂满意地退回船尾,折了株芦苇拿在手中,有一下没一下地逗弄罗刹。
正逗得开心,前方层层叠叠辨不清人影的芦苇荡中,传来一声惊呼——
“死人了!”
“是……是是是晋乐正!”
第101章 神通鬼(三)
◎“李夷,你算什么东西。”◎
溺毙于繁池的男子,确实是甘棠院的乐正晋欢。
那是一张既苍白又俊美的脸,亦是晋欢隆宠不衰的根源。
可惜,那张脸被冰冷的湖水泡得发皱,虽尚未肿胀变形,但已经惨白得了无生机。
水下清波轻轻晃动,带动尸身似断木一般上下沉浮,露出下颌蔓延到耳后的一小块青紫尸斑。
叫声响起的一刻,罗刹载着朱砂迅速循声划过去。
小舟挨近尸身,朱砂盯着那张近在咫尺的脸:“二郎,木桨给我。”
罗刹依言递出木桨,再三嘱咐:“你小心些。”
朱砂稳住身形,将木桨伸向水中,慢慢翻动那具尸身。
湖底腐烂的腥臭向上翻涌,尸身却毫无动静。
她心一横,手上加了力道,引发船身的剧烈晃动。
罗刹怕她掉下去,忙道:“我来翻。”
“我怀疑他腰上有东西。”
“好。”
罗刹小心翼翼与她交换位置,之后他用力一撬,尸身猛地向侧面翻转。
浑浊的湖水平静片刻,两条缠绕在腰腹部的粗粝麻绳,露出它的真面目。
如朱砂所猜,晋欢的腰上缠着一截绳索。
他的死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天边的霞光渐隐,沉入暮霭之中。
今日在繁池岸边巡视的禁军,终于划船赶到。
那截的麻绳,成了拖*拽尸身的绝佳工具。
坐在船尾的两名禁军忍着恶心,从水中捞出两截麻绳,大声喝道:“走。”
船头的船工得令,奋力将船划离此地。
然而,船身一阵摇晃后,其中一名禁军竟差点被拖入水中。
湖水猛地搅动起来,一股腐败腥气钻出湖面。
朱砂掩口欲呕,赶忙叫停两人:“别动,下面还有东西。”
闻言,两名禁军停止动作。
另一艘小舟上的首领也看出不对劲,厉声吩咐道:“跳下去看看。”
有人闻声而动,跳入湖中。
须臾,他冒出水面,眼中遍布惊恐:“下面……还有一个死人……”
原来缠在晋欢身上的两截麻绳,一条来自他。
而另一条,来自湖底的另一具沉尸。
随着绑在沉尸身上的重石被卸下,一具泡得发胀发白的尸身浮出水面。
从衣着,依稀可辨出是一个男子。
他的五官因肿胀而变形,好似一个狰狞的大头鬼。
眼部那两个深陷的黑窟窿,诡异地渗人。
“所有人等,即刻离开。”禁军首领脸色铁青,“将两具死尸拖回岸上!”
因两具浮尸,今夜的屑金阁,成了神凤帝的问责堂。
一问浮尸是何人?
教坊使道:“回禀圣人,二人均为甘棠院的乐师。江奉死于三日前,晋欢死于昨夜。”
二问两人因何而死?
大理寺少卿关惇道:“回禀圣人,江奉与晋欢生前均腹部遭刺,因失血过多身亡。死后遭捆绑重石,沉尸于湖。两人死因与沉尸手法相似,臣怀疑,两人之死,或系同一凶手所为。”
三问晋欢昨日失踪,为何无人上报?
教坊使战战兢兢回话:“晋乐正昨夜……昨夜……”
神凤帝:“他昨夜到底去了何处?”
天子之怒之下,教坊使再不敢隐瞒:“晋乐正昨夜与赤副使从甘棠院离开。臣私以为……以为他们有要事商议,便未曾上报。”
赤副使,指的是赤乌。
他身份特殊,依制不该留宿宫中,神凤帝便让他做了教坊副使。
晋欢彻夜未归,教坊使以为他在月王殿伺候神凤帝,故而不曾上报。
甚至于今早点卯时,有意为其遮掩。
神凤帝眉头紧锁:“十一郎,去叫他过来。”
“喏。”
十一郎步出屑金阁,与一队禁军径直向闿阳宫深处的月王殿而去。
满阁人等待赤乌的间隙,神凤帝收敛怒气,看向站在角落的朱砂与罗刹:“前几日,宇文爱卿与朕说,她蒙你们相助,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妹妹。今有亲妹代其尽孝,使她得以稍解牵挂,专心王事,甚好。”
看来宇文娴已与神凤帝坦白宇文婧的真实身份。
朱砂与罗刹上前行礼,恭敬回道:“回禀圣人,尽己之能,行己之责。些许微劳,实在不足挂齿。”
这番自谦之语,惹得神凤帝总算展颜一笑,开口便是赏赐:“尔等办事妥帖,甚合朕意。赐赤金十铤,以示恩眷。”
上回才三铤,这次竟有整整十铤。
罗刹乐得喜形于色,先于朱砂之前行礼谢恩:“多谢圣人。”
不多会儿,宦官呈上一盒金铤。
朱砂笑着收下,入手嫌重又转手抛给罗刹。
阁中气氛缓和不过一炷香,十一郎匆忙入内:“圣人,崔郡王被赤副使所伤,危在旦夕!”
上首的神凤帝身子微晃,指节捏得发白:“赤乌在何处?”
“他跑了!”
“跑了是何意?”
“禀圣人:左监门卫将军适才报称,赤副使已于今日戌时出宫。”
从初始的震惊到眼下的愤怒。
神凤帝深吸一口气,死死抓住桌沿,勉强稳住身形:“急召……姬天师入宫!”
十一郎踉跄离开。
阁中众人低头跪下,一时无人敢说一句话。
神凤帝独自在椅子上呆坐良久,方道:“去永定宫,朕去看望崔郡王。”
“摆驾永定宫。”
左右宦官一声高亢尖锐的喊声过后,神凤帝连带阁中的大半人全部消失。
永定宫为寝宫,大臣非召不得入。
关惇起身揉揉久跪的膝盖,打算就此出宫回家。
踏出屑金阁前,有人喊住他:“关少卿,可否带我们去瞧瞧尸身。”
关惇回头,满面狐疑:“二位道长,此案无需你们查。”
朱砂莞尔一笑:“我们刚得了赏赐,自该为圣人分忧。”
今日不仅接二连三做他人的棋子,竟还敢把她骗去芦苇荡看可怕的死人。
朱砂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查出背后的执棋之人。
不图报仇雪恨,只求以牙还牙。
关惇心觉她说得有些道理,索性带二人去岸边查看尸身。
夜色沉沉,夜风吹来一阵阵令人作呕的臭气。
越靠近尸身,臭气越甚。
关惇平日闻得多,倒不在意:“二位道长,可用手帕掩住口鼻。”
罗刹从胸前的褡裢中翻出手帕,递给朱砂。
关惇看他的褡裢鼓鼓囊囊,笑道:“罗道长似乎很喜欢金铤。”
方才在阁中,他看罗刹抱着金铤,一直笑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