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方絮三人跑到一半,发觉身后的两人不见人影。
  正打算原路折返,结果竟看到这二人嘴里塞着笼饼,手里抱着两盘菜,开心跑来:“我们端的全是好东西,你们吃吗?”
  “吃!”
  一行人再回石桥,巡视的官差回禀:“几位道长走后,有四个茶婆在桥边卖茶汤。下官谨记玄风道长的吩咐,已将几人请进客舍。”
  客舍中,趁另外三人与官差交谈,朱砂牵着罗刹,偷偷摸摸寻去角落的茶汤处。
  罗刹正欲俯身细闻,方絮与徐雁声突然从旁边角落冒出:“玄机师妹,你在此做什么?”
  朱砂笑吟吟道:“师父说水莽草闻起来有股怪味,我来闻闻。”
  闻言,徐雁声抱着桃木剑,眉头深深皱起:“你素来懒惰,也不会清心与净神二术,闻了也是白闻。”
  “……”
  朱砂咬牙切齿,拉扯罗刹默默退到一边。
  茶盖掀开,茶烟似雾随风斜卷。
  水碧色的茶汤荡漾,映出伫立在茶瓶前的两个人影。
  周遭静谧无声,方絮与徐雁声站于茶汤左右。阖目深吸一口气,双手掐诀结印:“天地自然,秽气分散。”
  倏忽间,无数的气味随着冷风一缕,灌进鼻中。
  茶香轻浅飘扬,其中却藏着一点点刺鼻之气。
  方絮第一个睁眼,面露担忧:“不好。这四瓶茶汤中,都有刺鼻的气味,可能是水莽草。”
  “什么?”
  朱砂急急追问,结果一开口,两人已提着四瓶茶汤跑出客舍:“唉,你们去哪儿?”
  “找师父!”
  茶汤被两人抱走,想闻没得闻,只能去问四个茶婆。
  “两个讨厌鬼,净丢些麻烦活给我。”朱砂自顾自嘀咕几句,回头拽罗刹离开,却死活拽不动,“二郎?”
  罗刹失神片刻,经朱砂一喊,才慢慢回神:“走吧。”
  “你怎么了?”
  “没事。”
  客舍中,四个茶婆分坐一角。
  四人住在永和坊,家贫无亲。平日结伴生活,以沿街叫卖茶汤为生。
  当问及茶汤方子一事。
  东面的蔡茶婆率先开口:“小娘子,虽说我们结伴卖茶汤,但每人的方子完全不一样。比如我,用的是饶州茶,添的是姜桂二物。”
  其余三人对她之言,多有鄙夷之色。
  北面的穆茶婆讥讽道:“蔡六娘,你偷我们三人的方子煮茶。我们见你孤苦无依,才未与你一般见识。”
  西面的徐茶婆与南面的万茶婆纷纷附和:“小娘子,你莫信蔡六娘之言。我们四人每日一起煮茶,一起吆喝。”
  朱砂看向蔡茶婆:“你为何要说谎?”
  蔡茶婆的手拢在袖中,支支吾吾道:“我以为小娘子是官府之人,请我们进来是打算选一人去官府煮茶……我财迷心窍,才故意说大话。”
  朱砂来回打量,见另外三人聚在一旁窃窃私语,不时翻白眼,猜测蔡茶婆此话为真。
  茶汤方子问不出古怪,朱砂转而问起其他茶婆:“除了你们,还有何人在石桥卖茶汤?”
  徐茶婆努努嘴:“小娘子,西市每日人来人往,茶汤生意生意兴隆。除了我们四个,还有大把茶婆在此卖茶汤,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朱砂:“可门外的官差说。这几日,只有你们四个在此卖茶汤。”
  此言话里有话,再一联想到近来的石桥案。万茶婆顿时跪在地上,呼天喊地:“我们四个贪财,见其她茶婆这几日没往石桥跑,便想来此大赚一笔……”
  穆茶婆抬袖抹泪,点头应是:“快到元正了,我们想着赚些辛苦钱,好快些回灵州。”
  朱砂:“你们不是长安人?”
  “不是。”角落里的蔡茶婆,哆哆嗦嗦从身上掏出两张纸,“小娘子,此乃我的公验过所。”
  其余三人见状,纷纷递上各自的公验过所,由朱砂勘验。
  一直未开口的罗刹好奇问道:“灵州虽比不上长安,但总归也是富庶之地。你们为何千里迢迢,来长安卖茶汤?”
  蔡茶婆见他相貌俊美,以为是官府之人,忙凑到他跟前应道:“回小郎君,有一位灵州同乡久居长安多年。她是位热心肠的阿姐,不仅带我们来长安见世面,还收留我们,教我们煮茶卖茶。”
  “她是谁?”
  “白玉荷白阿姐。”
  几步之隔的一位官差,一听“白玉荷”三字,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朱砂走上前:“你认识此人?”
  官差拱手应话:“回玄机道长,不算认识。此人是西市的茶商,开着一家名为‘白氏茶肆’的茶铺。据我所知,城中大半茶婆的茶叶皆来自她。”
  朱砂喊上罗刹,正欲去找白玉荷。
  一出门,神色匆匆的萧律找来:“方才听罗君之言,我便疑心石桥案中的毒物,或许是乳石散与水莽草合一之物。先前,我去平康坊找到崔八郎。据他所知,乳石散也出自西市。而且,乳石散其实是茶。”
  “茶?”
  “对,一种来自灵州的茯茶。”
  来自灵州的茶,与来自灵州的茶婆。
  此案所有的线索,皆指向这个叫白玉荷的茶商。
  三人不敢耽搁,叫上几个官差便准备赶去白氏茶肆。
  身后的四个茶婆见三人离开,慌忙开口:“我们可以走了吗?”
  朱砂回头,嫣然一笑:“不行。”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55章 水莽鬼(六)
  ◎“朱砂,你喜欢我吗?”◎
  白氏茶肆在西市东面。
  一行人到时,茶肆大门紧闭。
  官差喊了几声,未见人应。
  左右的两家茶肆的老板听见声响,纷纷探出头来:“白大娘半月前便走了。”
  朱砂:“走了是何意?”
  茶肆老板道:“听说是灵州家中出事,回家去了。”
  白氏茶肆与石桥仅一街之隔。
  萧律看着对面巡视的官差,直叹气:“官差常在此处巡视,她应是有所察觉,提前跑了。”
  十年前,水樁九死一生才捡回一条命。此番她惹下大祸,定然惜命怕死。
  他们昨日打草惊蛇,料想她已经逃之夭夭。
  众人打算回客舍,再问问四个茶婆。
  唯独罗刹动也未动:“她不会跑。”
  萧律转身,惊疑道:“罗君为何如此笃定?”
  “人命于她而言,不过是乐趣。她最喜欢躲在阴暗角落,围观中毒之人捧着肚子大声哀嚎。”
  罗刹从未见过水樁。
  但是,在夷山的千年间。他不止一次从其他鬼族的口中,听到水樁这个名字。
  水莽鬼一族,出自流经太山的水莽河。
  据传,水莽鬼一族的第一个鬼,因吃了有毒的水莽草而死。
  此鬼未能轮回,便蛊惑所有经过水莽河的百姓,饮下掺有水莽草的毒茶。
  越来越多的人中毒死去,水莽鬼一族自此壮大。
  可惜,五千年前。
  水莽河无故干涸,水莽草越渐枯萎。
  又过了四千年,水莽鬼一族只剩水樁一鬼。
  罗刹多年前曾听溺鬼一言。
  说水樁最是心狠手辣,为了抢夺世上所剩无几的水莽草,她甚至与疫鬼一族合谋,害死了大半同族。
  石桥一案。
  于太一道来说,是整整十一条人命。
  于水樁来说,十一个人而已。
  她不会跑。
  只会躲在某处,开心地看那些人死去。
  天色已晚,朱砂站到中间:“师姐与师兄不知何时才会回来。我看不如今日就此散去,明日再去客舍商议?”
  萧律与几位官差应好,各自离开。
  人群散去,罗刹却迟迟未动。
  朱砂深深叹口气,方上前牵起他的手:“你怎么了?自师姐与师兄走后,你便心不在焉。”
  罗刹顺从地跟在她身后,不言不语。
  只是在朱砂进房前,他执拗地拉住她,一遍又一遍地问出声:“朱砂,你喜欢我吗?”
  夜色朦胧,四野寂静。
  朱砂伏在他怀中,嫣然启唇:“二郎,我当然喜欢你啊。”
  今日的罗刹,没有如往常一般抱她亲她。
  一反常态,他轻轻推她回房:“朱砂,你快安寝吧。”
  “二郎,你喜欢我吗?”
  “喜欢,很喜欢……”
  今日的最后,他们二人之间,止于两句没头没尾的对话。
  罗刹回房后,在窗前静坐半宿。
  五更,朱砂的叹气声传进他的耳中。
  这声叹气声,也让他下定了某种决心,轻声念出那句口诀:“天地自然,秽气分散。”
  顷刻间,半个长安城的声音与味道,一股脑涌入他的耳中与鼻间。
  鲜血从七窍渗出,他不甚在意地用袖子慢慢抹掉。
  一个鬼,竟然会太一道的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