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神凤帝看着殿中或跪或站的臣子,冷哼一声:“今年元宵宫宴,崔侍中进谏,言朕千秋在即,不若以一榜双状元贺千秋万寿,也算是多给天下寒门学子一个机会。朕信了,却不知这千秋万寿,原指的是崔家的千秋万代!”
满殿文武百官跪下三呼万岁,唯崔玄同脊背挺直,目视上首的神凤帝:“圣人,前朝文相,因小人恶意构陷,蒙冤枉死。老臣今日之境,与文相何其相似!对于恶鬼的污蔑,老臣百口莫辩,唯望圣人顾念天下百姓,保重龙体。”
神凤帝闭目沉思,殿中安静下来。
朱砂跪了许久,罗刹看她揉腿,忙不迭伸出手。让她撑起站一会儿,好歹缓口气。
谁知,他的手刚伸出。
一支冷箭破窗而来,直奔赵远徽而去。
罗刹未曾多想,直接飞身过去挡箭。
殿中霎时乱作一团,中官尖锐的护驾声犹在耳边,越来越多的箭从破窗处飞来。
罗刹一手持锏横扫,一边护着赵远徽急速后退,直退到退无可退。
箭矢如漫天急雨,来得又急又快。
罗刹原想用修为挡箭,可一抬头看见上首的三尊大佛,又紧咬住牙关。
风声、箭声、吼声、逃命声四起。
纷杂的声音中,脑海中莫名浮现一句口诀。
“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他将信将疑掐诀。
一瞬,他的全身好似被何物笼罩。
那些闪着寒光的箭矢,悉数被弹开,掉落在地。
随着最后一支箭掉在罗刹脚边,手持彭排的金吾卫入内,以合围之势挡住赵远徽。
殿中风波稍稍平息。
不曾想,就在崔玄同战战兢兢起身解释之际,第二波箭雨接踵而至。
只是这一次,那一支支冷箭,全部射向了神凤帝。
宇文娴看出不对劲,高声急呼:“护驾!”
说时迟那时快。
一支翎羽箭破风而来,青芒箭影直刺神凤帝咽喉。
那支箭,离帝王咽喉仅差三寸。
左右中官早已倒在箭矢之下,身后的鹤鸣真人与姬琮对视一眼,双双退后。
前方再无阻拦,姬璟反手抽剑,上前一把推开神凤帝。
剑光闪过,翎羽箭断作两截。
唯箭头犹带余劲,擦过鹤鸣真人的侧脸,深深钉入身后的柱子中,嗡鸣不休。
混乱停止,殿外站满金吾卫。
宇文娴上前请罪:“圣人,金吾卫失职,未曾追上刺客。”
惊魂未定,神凤帝罕见地在臣子面前发了怒:“皇家禁苑,先是跑出恶鬼,后又闹出刺客。曾仲豫,礼部前前后后忙了半年,到底在忙什么!”
藏于宽袖中的手,指向殿中颤栗不止的曾仲豫。
帝王的怒气,没有给曾仲豫任何解释的机会。
语罢,有金吾卫上前,拖走曾仲豫与皇甫睦。而后,几位大臣站到殿中:“圣人,臣等愿为圣人分忧,彻查此案!”
神凤帝三思之后,道:“好,此案便交给御史台。”
“御史台”三字落定,罗刹瞧见几步外的崔玄同与崔衢二人,同时缓缓松了一口气。
一场解元宴,神凤帝欣欣然来,愤愤然走。
赵远徽被押走时,呼天抢说自己不是恶鬼。
可惜,无人理会。
罗刹跑来扶朱砂,近看才知她的膝盖处绑着两团软垫:“朱砂,‘金光速现,覆护吾身’,你知道是何法术的口诀吗?”
朱砂黛眉轻蹙,一脸困惑:“你一个鬼修都不知道的法术,我这个凡人怎会知道?”
“太一道难道没教法术?”
“教了,我只学了皮毛。”
“怪了,我好似没学过这个法术。”
“没准是你梦里学的。”
“你真会诓我。”
“你爱信不信。”
两人走出大殿,打道回府。
行过一处杂草堆,角落隐隐绰绰现出一团青色磷火。
月光下只一男一女两个影子,却有二男一女的交谈声响起。
“你的冤屈,依然无人知晓。”
“无妨,就让我留在贡院,守护其他举子。”
“再见,梅棠。”
“二位,后会有期。”
传言,京畿贡院有文昌贵人庇佑。
逢十五月圆夜,于古槐树下焚香祷告。
文昌贵人必佑你一举登科,蟾宫稳步。
挂着朱记棺材铺木牌的马车跑出贡院,有三人立在高处,目送马车消失在山道。
鹤鸣真人眼珠子一转,开口先问左边的女子:“二娘,他并非太一道弟子,怎会护身术?”
“多管闲事,与你何干。”
女子轻蔑地瞥他一眼,大步离开。
不敢伸手拦女子,鹤鸣真人又向右边的男子打听:“三郎,怎么回事?”
“你觉得我会知道?”
男子提步便走。
鹤鸣真人忙追上去,与他勾肩搭背:“也对,太一道的事,你想管也管不了。十年了,你还记恨她啊?
男子没有说话,只是大力推开了他的手。
鹤鸣真人自觉讨了个没趣,尴尬地收回手,继续劝道:“不就一个天师的位置嘛。你看你,恨了她十年,不肯回太一道瞧一眼。若师妹泉下有知,不知该多伤心……”
脚步停下,姬琮回头便是几句冷嘲热讽:“不就一个天师的位置?死道士,你可真是大方。那不如我做国师,你做太常?”
被他怒骂,鹤鸣真人偏还舔着个老脸上前:“你听我的,早日生个一儿半女。等她哪天一命呜呜,让你的儿女把天师的位置抢回来!”
“滚,看你这张丑脸便烦。”
“要不是有人横插一脚,我如今可是你姐夫。”
由贡院闹鬼引出的科举舞弊与行刺一案。
于一日后的深夜,化作一封密信,送进华州的一座三进大宅。
香雾空蒙,烛影摇红。
立于窗前的男子看完信,顺手丢进香炉。
一墙之隔的院中,传来女子的求饶声与男子的粗吼声。
几个声音交杂,旁人听来委实污秽不堪。
“今日这个,他还不满意?”
“回殿下,他说不够美……”
“来来回回已找来七个美人。他倒好,夜夜做新郎,个个不满意。”
“英雄爱美人,更慕绝色,也是人之常情。”
耳边的污秽声仍未停止,男子的手曲起,一下下敲打窗框。
当当当——
似在为隔壁房中的春事伴奏,又好似在宣泄心中的不满。
送信的侍从跪在地上,犹疑片刻,递上另一封信:“殿下,跟踪齐王典军的人回禀。刺杀案前半月,有一队胡商入京,曾与齐王密会。”
“将消息漏给崔相。”
“喏。”
一个侍从离开,另一个侍从入内,说起近来城中出的一件怪事:“殿下,城中百姓在传,华州司录参军的内人,死于恶鬼之手。”
“恶鬼?”
高高在上的男子,反复呢喃这两个字。
一瞬柳暗花明,嘴角溢出笑意,他吩咐道:“你带上二十金,尽快去长安棺材坊找个人,就说孤请她来华州捉鬼。”
“殿下,不知此人是谁?”
“朱家棺材铺老板,朱砂。”
“属下遵命。”
侍从推门而出,吹来一阵冷意。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出窗外,闭目的男子脑中,此刻全是一个女子的绝世容颜。
“她,他总该满意吧?”
【作者有话说】
神凤帝:自~己~吓~自~己~
一个好“阴间”的睡眠小技巧:清明节,连爬三十个坟头挂坟飘纸,然后晚上倒头就睡[化了]
[1]出自《礼记中庸》
第36章 食发鬼(一)
◎“十军棍,我领了。”◎
长安今日细雨霏霏。
天气越加寒冷,各家棺材坊老板守了一日,只等来零星几个主顾上门。
赵、白二位老板照旧喊来几人,搬来小板凳。坐在朱记棺材铺斜对面下棋吃茶,不时说几件鬼事逗趣:“听说贡院抓到的那个鬼,自入了刑部大牢,抵死不认杀人与指认崔家一事。”
有人悠哉品茶,摇头晃脑说了一句:“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
“钱老板大字不识一个,今日出口便成诗呀。”
哄笑声起,众人笑作一团。
笑声此起彼伏间,斜对门的朱记棺材铺终于打开店门。
罗刹一开门,便见几个老板又在对面下棋,没好气道:“你们不能换个地儿下棋吗?我看就是因为你们,我们朱记才一直没生意。”
这几人,整日聚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的说闲话,哪个主顾受得了?
此言一出,哄堂大笑。
赵老板捧着肚子,指着罗刹笑弯了腰:“你们俩每日偷懒耍滑不开门,如今没生意竟推给我们。”
满殿文武百官跪下三呼万岁,唯崔玄同脊背挺直,目视上首的神凤帝:“圣人,前朝文相,因小人恶意构陷,蒙冤枉死。老臣今日之境,与文相何其相似!对于恶鬼的污蔑,老臣百口莫辩,唯望圣人顾念天下百姓,保重龙体。”
神凤帝闭目沉思,殿中安静下来。
朱砂跪了许久,罗刹看她揉腿,忙不迭伸出手。让她撑起站一会儿,好歹缓口气。
谁知,他的手刚伸出。
一支冷箭破窗而来,直奔赵远徽而去。
罗刹未曾多想,直接飞身过去挡箭。
殿中霎时乱作一团,中官尖锐的护驾声犹在耳边,越来越多的箭从破窗处飞来。
罗刹一手持锏横扫,一边护着赵远徽急速后退,直退到退无可退。
箭矢如漫天急雨,来得又急又快。
罗刹原想用修为挡箭,可一抬头看见上首的三尊大佛,又紧咬住牙关。
风声、箭声、吼声、逃命声四起。
纷杂的声音中,脑海中莫名浮现一句口诀。
“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他将信将疑掐诀。
一瞬,他的全身好似被何物笼罩。
那些闪着寒光的箭矢,悉数被弹开,掉落在地。
随着最后一支箭掉在罗刹脚边,手持彭排的金吾卫入内,以合围之势挡住赵远徽。
殿中风波稍稍平息。
不曾想,就在崔玄同战战兢兢起身解释之际,第二波箭雨接踵而至。
只是这一次,那一支支冷箭,全部射向了神凤帝。
宇文娴看出不对劲,高声急呼:“护驾!”
说时迟那时快。
一支翎羽箭破风而来,青芒箭影直刺神凤帝咽喉。
那支箭,离帝王咽喉仅差三寸。
左右中官早已倒在箭矢之下,身后的鹤鸣真人与姬琮对视一眼,双双退后。
前方再无阻拦,姬璟反手抽剑,上前一把推开神凤帝。
剑光闪过,翎羽箭断作两截。
唯箭头犹带余劲,擦过鹤鸣真人的侧脸,深深钉入身后的柱子中,嗡鸣不休。
混乱停止,殿外站满金吾卫。
宇文娴上前请罪:“圣人,金吾卫失职,未曾追上刺客。”
惊魂未定,神凤帝罕见地在臣子面前发了怒:“皇家禁苑,先是跑出恶鬼,后又闹出刺客。曾仲豫,礼部前前后后忙了半年,到底在忙什么!”
藏于宽袖中的手,指向殿中颤栗不止的曾仲豫。
帝王的怒气,没有给曾仲豫任何解释的机会。
语罢,有金吾卫上前,拖走曾仲豫与皇甫睦。而后,几位大臣站到殿中:“圣人,臣等愿为圣人分忧,彻查此案!”
神凤帝三思之后,道:“好,此案便交给御史台。”
“御史台”三字落定,罗刹瞧见几步外的崔玄同与崔衢二人,同时缓缓松了一口气。
一场解元宴,神凤帝欣欣然来,愤愤然走。
赵远徽被押走时,呼天抢说自己不是恶鬼。
可惜,无人理会。
罗刹跑来扶朱砂,近看才知她的膝盖处绑着两团软垫:“朱砂,‘金光速现,覆护吾身’,你知道是何法术的口诀吗?”
朱砂黛眉轻蹙,一脸困惑:“你一个鬼修都不知道的法术,我这个凡人怎会知道?”
“太一道难道没教法术?”
“教了,我只学了皮毛。”
“怪了,我好似没学过这个法术。”
“没准是你梦里学的。”
“你真会诓我。”
“你爱信不信。”
两人走出大殿,打道回府。
行过一处杂草堆,角落隐隐绰绰现出一团青色磷火。
月光下只一男一女两个影子,却有二男一女的交谈声响起。
“你的冤屈,依然无人知晓。”
“无妨,就让我留在贡院,守护其他举子。”
“再见,梅棠。”
“二位,后会有期。”
传言,京畿贡院有文昌贵人庇佑。
逢十五月圆夜,于古槐树下焚香祷告。
文昌贵人必佑你一举登科,蟾宫稳步。
挂着朱记棺材铺木牌的马车跑出贡院,有三人立在高处,目送马车消失在山道。
鹤鸣真人眼珠子一转,开口先问左边的女子:“二娘,他并非太一道弟子,怎会护身术?”
“多管闲事,与你何干。”
女子轻蔑地瞥他一眼,大步离开。
不敢伸手拦女子,鹤鸣真人又向右边的男子打听:“三郎,怎么回事?”
“你觉得我会知道?”
男子提步便走。
鹤鸣真人忙追上去,与他勾肩搭背:“也对,太一道的事,你想管也管不了。十年了,你还记恨她啊?
男子没有说话,只是大力推开了他的手。
鹤鸣真人自觉讨了个没趣,尴尬地收回手,继续劝道:“不就一个天师的位置嘛。你看你,恨了她十年,不肯回太一道瞧一眼。若师妹泉下有知,不知该多伤心……”
脚步停下,姬琮回头便是几句冷嘲热讽:“不就一个天师的位置?死道士,你可真是大方。那不如我做国师,你做太常?”
被他怒骂,鹤鸣真人偏还舔着个老脸上前:“你听我的,早日生个一儿半女。等她哪天一命呜呜,让你的儿女把天师的位置抢回来!”
“滚,看你这张丑脸便烦。”
“要不是有人横插一脚,我如今可是你姐夫。”
由贡院闹鬼引出的科举舞弊与行刺一案。
于一日后的深夜,化作一封密信,送进华州的一座三进大宅。
香雾空蒙,烛影摇红。
立于窗前的男子看完信,顺手丢进香炉。
一墙之隔的院中,传来女子的求饶声与男子的粗吼声。
几个声音交杂,旁人听来委实污秽不堪。
“今日这个,他还不满意?”
“回殿下,他说不够美……”
“来来回回已找来七个美人。他倒好,夜夜做新郎,个个不满意。”
“英雄爱美人,更慕绝色,也是人之常情。”
耳边的污秽声仍未停止,男子的手曲起,一下下敲打窗框。
当当当——
似在为隔壁房中的春事伴奏,又好似在宣泄心中的不满。
送信的侍从跪在地上,犹疑片刻,递上另一封信:“殿下,跟踪齐王典军的人回禀。刺杀案前半月,有一队胡商入京,曾与齐王密会。”
“将消息漏给崔相。”
“喏。”
一个侍从离开,另一个侍从入内,说起近来城中出的一件怪事:“殿下,城中百姓在传,华州司录参军的内人,死于恶鬼之手。”
“恶鬼?”
高高在上的男子,反复呢喃这两个字。
一瞬柳暗花明,嘴角溢出笑意,他吩咐道:“你带上二十金,尽快去长安棺材坊找个人,就说孤请她来华州捉鬼。”
“殿下,不知此人是谁?”
“朱家棺材铺老板,朱砂。”
“属下遵命。”
侍从推门而出,吹来一阵冷意。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出窗外,闭目的男子脑中,此刻全是一个女子的绝世容颜。
“她,他总该满意吧?”
【作者有话说】
神凤帝:自~己~吓~自~己~
一个好“阴间”的睡眠小技巧:清明节,连爬三十个坟头挂坟飘纸,然后晚上倒头就睡[化了]
[1]出自《礼记中庸》
第36章 食发鬼(一)
◎“十军棍,我领了。”◎
长安今日细雨霏霏。
天气越加寒冷,各家棺材坊老板守了一日,只等来零星几个主顾上门。
赵、白二位老板照旧喊来几人,搬来小板凳。坐在朱记棺材铺斜对面下棋吃茶,不时说几件鬼事逗趣:“听说贡院抓到的那个鬼,自入了刑部大牢,抵死不认杀人与指认崔家一事。”
有人悠哉品茶,摇头晃脑说了一句:“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
“钱老板大字不识一个,今日出口便成诗呀。”
哄笑声起,众人笑作一团。
笑声此起彼伏间,斜对门的朱记棺材铺终于打开店门。
罗刹一开门,便见几个老板又在对面下棋,没好气道:“你们不能换个地儿下棋吗?我看就是因为你们,我们朱记才一直没生意。”
这几人,整日聚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的说闲话,哪个主顾受得了?
此言一出,哄堂大笑。
赵老板捧着肚子,指着罗刹笑弯了腰:“你们俩每日偷懒耍滑不开门,如今没生意竟推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