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见坐在高位上的太子不为所动,也没有任何收回成命的意思,孟则同咬咬牙,便喊出惊人之语;
  “太子残暴不仁,弑杀庶母,无德无能,不配为君!”
  ‘弑杀庶母’这几个字,犹如水滴掉入滚烫的油锅,瞬间让下面的众臣沸腾,纷纷猜测是何意!
  仔细一想孟则同之女为庆嫔,正好是太子庶母,众臣不由看向太子暗暗猜测真假;
  杀人这事,对太子来说再简单不过!
  至于弑杀‘庶母’,就有些不确定!
  因为,顺安帝还活着,太子断没有越过皇帝处置后宫嫔妃的道理!
  好比平常人家,也没有儿子插手父亲后院之事规矩,更何况是礼教,规矩及其森严的皇家!
  众臣屏气凝神等待太子暴怒时,却听他声音极为阴冷的道;
  “此事你不提,孤差点儿忘了!”
  莫名的,太子这番话让所有人天灵盖一冷,浑身发寒,就是一旁伺候的徐寅,也撩起眼皮,同情的看了一眼脸色惨白的孟则同,心想;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自求多福吧!
  “你以为此事瞒着,我孟则同就不知晓么?”
  “祁容舁,你残暴无德,弑杀庆嫔娘娘,老天不会放过你的!”
  果然,孟则同是知晓此事的!
  同时,他这番大胆叫骂,让众臣倒吸一口凉气,甚至已想到了他的结局。
  “既然给脸不要脸,孤,也不必替你们遮掩!”
  “宣孤令,孟苘淫乱后宫,与六皇子通奸身怀孽畜,今夺去一切封号与皇家身份,其尸丢回孟家。”
  本来顾及顺安帝脸面的太子,此时却把这桩丑闻公之于众,让下列众臣心惊胆落,让孟则同脸色煞白,难以置信,甚至摇着头一个劲的低喃;
  “怎会……这般?”
  “不可能……不可能是这样……”
  “庆嫔娘娘她……不可能的……”
  “你胡说……”
  因为这话是太子所出,孟则同不愿相信,但是他心里又极为清楚;
  太子不可能为了打压他,拿这等事故意抹黑自己的君父!
  更何况,此时还牵扯了六皇子!
  再想起之前女儿信中多次提到……
  想到这儿孟则同彻底没了声音,也不挣扎,不吼叫,跟具没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任由宫卫拖了出去,只希望这件事不要牵扯到孟家其他人!
  然而,他终究奢望了!
  “传孤令,孟家为臣不忠,其心可诛,家门败坏,抄其所有家产充公,男丁收监,女眷一律送入教坊,不得有误!”
  刚被拖出大殿的孟则同,听到这道令后,再也忍不住大吼着哀求;
  “殿下开恩,太子殿下开恩……”
  “微臣知错,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太子殿下,微臣愿以死谢罪,求您放过臣的家人。”
  “太子殿下,罪臣该死……”
  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彻底消失,但孟则同的事给众位大臣敲响了警钟,让他们知道面对太子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也让他们清楚的意识到,眼前的太子,可不是好说话,好糊弄的顺安帝!
  第233回 五雷轰顶
  一旁的昌竭刚要出列谏言,被身旁的宋秋和一把拉住,并轻摇头示意他不要乱来。
  就在两人暗中较劲时,太子又发话;
  “既已选择作乱,他们便不可饶恕,于我元启江山,于万千百姓而言,他们便是逆反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听令——”
  “臣等遵听太子殿下令!”
  群臣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此时都跪地听令。
  “段磊——”
  “末将在!”
  “孤命你亲率两千精兵,即刻出城诛杀叛乱者,不得放过一人,你可明白?”
  “末将明白!”
  “去吧!”
  段磊出去,众臣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起码,这种难搞的事没有落在他们头上!
  一旁的卢满也以为躲过了一劫,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太子又大声道;
  “诚国公治家不严,教子无方,即日起降国公为郡公!”
  好家伙,直接把老国公给踹了,还一点儿情面都不留!
  这让站在下面的卢满一脸错愕,以为耳朵出了毛病幻听了,可太子接下来的话,让他又无比真实的意识到,耳朵没毛病,有毛病的是他那张臭嘴;
  谁让他好好的没事去招惹太子!
  “卢满不忠不义,无能无德,枉为人臣,即日起罢黜郡公爵位,罚俸三年,并责令闭门思过一年,若有再犯,绝不姑息!”
  卢满那个心,真是凉到了脚后跟儿,有孟则同的前车之鉴,他也不敢有任何微词,只能跪地谢恩;
  “臣,叩谢太子殿下!”
  除了谢,他还能说什么?
  眼下最要紧的是,他回去怎么同老父亲和家人交代?
  一个朝会把自家老父亲的国公爵位给干没了不说,自己的郡公爵位也丢了个干净,连罚三年俸禄,还要在家关一年;
  这就等于被太子当众打了脸,还要他以后不要出现在人前一样样的!
  怎么说呢……
  丢官!
  搭钱!
  又丢人!
  简直亏大了!
  下朝后,众臣没有同往常一样三三两两,边走边聊,而是低头不语,行色匆匆的朝宫门走去,大有些巴不得尽快离开这里的样子!
  想想也是,好好的上个朝会,却被动听到了后妃私通皇子的丑闻,试问谁不怕?
  好在法不责众,他们这才躲过一劫,却也对以后的所言所行有了警示!
  一身朱红鹤纹官服,头戴官帽,脚踩官靴的宋秋和,看着他前方同样官服的昌竭,快步追了上去,并肩低声问;
  “刚才,为何要拉住我?”
  身为谏官,不能直
  言不讳,这对宋秋和来说,有悖于的身份与职责所在,更有负于君王信任,到现在心里都不舒坦。
  昌竭扭头看了他一眼,而后目视前方,语重心长的轻言;
  “以暴制暴,不失为一种上策!”
  “谬论!以暴制暴只会换来更严重的后果,眼下雪灾未过,若再出现叛乱,元启真就风雨飘摇了!”
  宋秋和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由于顺安帝的手段太过柔和,多年来元启看似一派风平浪静,实则内里早就疮痍满道,不堪入目;
  加之顺安帝正病重,太子根基尚浅,又出了六皇子这样的事,偏偏又来一个关内侯,宋秋和生怕翻起什么巨浪来,届时……
  这种后果,宋秋和想都不敢想!
  但这些还只是表面,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问题,若是加上边关问题,那简直就没法说了!
  问题很严峻,也很糟心,但宋秋和又不得不说,但昌竭明显比他心宽;
  “正因如此,才需要雷霆手段解决眼下的一些难题。”
  “你……”
  昌竭的话,给宋秋和气的直咬牙,然后又压低声音道;
  “雷霆手段是没有错,问题是,太子可有此等手段?”
  太子的转变是不小,跟以前相比宛若换了个人,但宋秋和依旧对他持有怀疑态度;
  尤其关系到朝堂安稳,百姓安宁的重大问题上!
  “此事,只有老天知晓!”
  昌竭幽幽开口,看是随性,不难听出也有同样的担忧!
  宋秋和皱了皱眉头,左右看了看,又挨近昌竭些许,压低声音道;
  “神武侯归京,并上交兵权,南边镇守边疆的葛平鑫又是关内侯之表妹婿,虽尚不清楚他犯了何罪,但能让太子全城搜,想必事态极其严重,若葛平鑫在此时起兵……”
  接下来不用宋秋和多说,昌竭也能明白什么意思!
  两人一同迈出宫门,齐齐松了一口气,昌竭这才开口;
  “此事,不光你我二人想到,满朝文武没有人不清楚的,但是,此等事还是要看太子的意思,若他想不到这些,只能听天由命了!”
  “那……”
  “丰年,你我同为人臣,我不得不提醒,有些事莫要同自个儿过不去,因为,我们无能为力!”
  昌竭的忠告宋秋和怎会不懂,可身为谏官忠臣他,就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
  “力成,身为人臣,为君分忧,为民请命,乃是我们职责所在,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袖手旁观。”
  “这不是袖手旁观,是静观其变!”
  昌竭说着,看了一眼宫门口,便拉着宋秋和来到僻静的城墙拐角处小声道;
  “眼下太子看着还不错,但谁又说得准以后!”
  “再者,关内侯到底犯了何事也无人知晓,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太过冒进的好,我言之于此,你好好想想吧!”
  昌竭说完深深的看了一眼宋秋和,便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