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三监管王草好遗憾啊,他的鞭子更厉害,是加了钢丝的。可惜蒋管事识趣的太早,没用上他!
他可怜的看了众俘虏一眼,可怜这些井底之蛙还不知道被怎样的势力俘虏了!女郎是道家嫡传的神女啊!别说你们会被俘虏,就算你们倚仗的刘氏世族,将来迟早也会被俘虏!
第60章 蝗灾又要来了?
天气终于暖和了,夕阳西下,田奴们抗着农具,尽管累了一天,但回去路上,都格外享受通红的晚霞日照,各个有说有笑。
远处,刘腾抄着手观察这幕温馨画卷,问李流:“瞧出他们的变化了么?”
“嗯,都胖了,变化很明显哩。”
刘腾胖腮一堆。
李流赶紧解释:“腾弟,我不是说你,你这不叫胖,叫婴儿肥。”
刘腾白他一眼,重新看向远处,说道:“他们的变化是,他们自信了!敢说敢笑了!他们对以后的生活有了盼头、生出希望了!”
李流冲刘腾伸下大拇指,赞他:“腾弟就是会说话!唉,要是腾弟学自行车也这么厉害就好了。”
“哼!”刘腾蹙起稚嫩的眉头。他横腿一跨,骑上他的红色儿童车,后面轮子是仨,这样摔不倒。
李流则长腿一跨,骑上他的二八大杠,一个口哨呼啸而去。
刘腾胖胖的身躯拧啊拧,使劲蹬,腿都蹬成幻影了,可还是被李流越甩越远。唉,他不就练车的时候摔了几回么?摔掉的那颗牙本来就是松了要换的牙,但阿姊就是不准他骑大车子了,给他弄了这么个小版、四轮儿的自行车。
体胖腿短,人艰不拆!蹬的再快都不潇洒!
田奴魏三郎和秦大郎走在田埂边,俩人聊的很投机。魏三郎是鳏夫,上有老、下有小。秦大郎是单身汉,住集体宿舍。魏三郎邀请秦大郎去家里吃饭,秦大郎高兴的答应。
俩人聊的,正是前几天水稻的收成。这是近日所有田奴们一遍遍讨论、但都说不够的话题。
他们以前都种过水稻,一亩好田,精心耕作下来,收成也仅有160斤左右。但女郎的改良稻种,竟然丰收了1200来斤!
“神话啊!”
这是所有田奴对此次水稻收成的评价!
今天魏母蒸的主食是红薯饭,饭是白米干饭,就算旱灾、蝗灾之前,穷苦人也绝吃不起白米干饭。因为新米都交租了,穷人每年吃的不仅是陈米,为了省粮,陈米也都是带着糠皮一起吃的。
菜是炒苜蓿、凉拌苜蓿、炸的花生米、还有凉拌雪花蛋。魏母见有客来,赶紧又下厨,加了道酸辣白菜。
新农村成户的人家福利特别好,每天可比单身田奴多领两斤蔬菜、两个雪花蛋。
秦大郎对炒花生米简直迷到痴狂,直夸魏母炒的火候好。
魏母喜道:“这还得是女郎教的好。”
魏三郎则喜欢今天的酸辣白菜,问道:“阿母,女郎又教你们炒菜了?”
“嗯!”魏母喜的直点头,一边回想王洛闻切菜时的样子,一边感叹:“女郎应该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不然,哪练的出那一手的切菜功夫啊!”
魏三郎吃酸辣白菜,被辣的浑身冒汗,解开领子说道:“这天气,说热就热的这么邪乎!”
就在这时,一只蝗虫突然蹦到饭桌上。
魏三郎手疾眼快扣住这只蝗虫时,又有一只蹦到了秦大郎的肩膀上。
“蝗、蝗...”魏母色变,想起数年之前的那场扑天蝗灾,立即叫魏三郎把蝗虫拿给武管事看!
“现在就去!”魏母急切不已!
王洛闻接到武饼递过来的消息,慎重的跟他来到田间。
俗语道:久旱必有蝗!可按道理,即使有蝗灾,也应该出现在夏季才对。
难道跟近日气候骤然升温有关?
王洛闻观察她的25亩田,默默不语。谁能想到这些田一开始都是薄田呢?她每亩地里都舍得下肥料,田奴们干活也卖力,才把这些田养的肥沃起来。
一只蝗虫从她和武饼前头飞过,落到了高粱叶上,开始啃噬。
武饼“哎呀”一声叫,急忙逮它,蝗虫敏捷的避开,飞进田深处。武饼刚追进去捏死它,又几只蝗虫从他头顶飞过。
武饼嘴唇哆嗦,恐惧的眼神从那几只蝗虫身上移到王洛闻身上。“女郎,会不会...会不会又要来...蝗、蝗灾了?”
“唉...”王洛闻悠长的叹声气。
武饼的心一下子窜到嗓子眼儿,心想,完了,女郎都叹气了!
“天灵灵地灵灵...”
武饼的心迅速搁回去,立即回身、闭眼。
“看我搬山大法!好了回头吧。”王洛闻自己都觉得,自己演的越来越敷衍了。
武饼可不这样想。他虔诚的回身,见田埂上撂了一堆稻草人,每个稻草人有两米高。
王洛闻说道:“赶紧找人,把稻草人绑上竿子,插到田里。这些稻草人被我道门附了异能,能防蝗虫也能防鼠。”
“嗳!”
“记住,一亩田只插一个稻草人,要插在每亩田的中央位置。这里一共是30个稻草人,多出的5个,插在要紧的仓库、饭堂和学堂。去吧。”
“奴记住了!奴这就去!”武饼连连点头。
紧接着,他兜起嘴,后怕的哽咽道:“奴刚才听女郎叹气,奴还以为,女郎也拿蝗虫没招儿哩!”他揪起围裙的边,擦下眼泪鼻涕,赶紧去找人。
王洛闻犯呕,这武大郎,太不讲卫生了,他竟然拿围裙擦鼻涕!是时候普及卫生纸了!
这时天空高处又有零星蝗虫飞过,但它们都受这撂稻草人影响,飞到远处后再扎进田里。
这蝗虫真会找东西吃!无论成不成灾,真招人讨厌!
其实刚才武大郎在的时候,王洛闻那声叹气,不是拿蝗虫没招儿。她一直知道系统商城有防虫防鼠的稻草人,这种稻草人能发出奇特声波,干扰飞禽、飞虫和鼠害的侵略。但这种稻草人实在太贵了,每个要1000经验点,而且只能守护一亩地面积。
她那声叹气,是叹这段时间攒下来的三万经验值,本来是要扩建魔方堡垒的,如今都怪这该死的蝗虫,让她的堡垒大业又拖延了!
她来田间巡查,是察看蝗虫多不多,是否达到成群肆虐的程度。如果暂时不严重,她就先扩建堡垒,然后再陆续攒经验、陆续兑换稻草人。
但是看到武饼刚才的恐惧,对蝗虫啃噬高粱叶的愤恨和心疼,她突然意识到,哪怕一株高粱、一穗稻米、一枝菽、一片苜蓿叶,都不能让蝗虫白白的祸祸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粒粒”二字,绝不能成为口头吟唱的诗,而是农民实实在在的血泪、日以继夜的辛苦!
所以不管蝗虫会不会泛滥成灾,她都不会赌了!
宁可浪费经验值,也绝不能拿粮食赌!
很快,新农村的25亩耕田里遍插稻草人。稻草人加上竿子的高度,有三米高。
稻草人真的能驱走蝗虫么?
尽管田奴们崇拜、信任女郎,但数年前的那场蝗灾给他们留下的伤害太强烈了,所以很多田奴在夜深人静时,忍不住来到田边守候。
第61章 恢复记忆
啪嗒!
啪嗒啪嗒!
一只只蝗虫的尸体从半空掉落,落到田埂上、掉在田奴们身边。
1000经验值一个的稻草人,岂会只用声波干扰蝗虫,那也太便宜它们了!稻草人在夜晚会自动加强声波,这种强声波,对付蝗虫直接一击致死。
下半夜,田奴们高高兴兴的兜着死蝗虫回去了。这回他们是真放心了,女郎当真是神女啊,以后他们再不会质疑女郎的神力了!以后蝗虫不仅祸祸不了新农村的粮,还给他们添零嘴儿哩。
这一夜,南宋许多地方的百姓都彻底不眠,尤其南方地域,可恶的蝗虫仿佛一天之间活了似的,它们饥饿、聚集,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的寻找果腹的食物!
难道数年前的蝗灾,又要噩梦循环了?!
南方的蝗灾情况,一时半会儿传不到北方来。田奴们胆战心惊的度过几天,发现蝗虫只是零零星星的出现,渐渐都把心放回去。
但是王洛闻没有,她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灾情方面的书籍,翻阅后精减、汇总,再配上插画,制作成通俗易理解的画本儿,让刘腾、李流带领识字多的小郎们,每天给田奴们演说、展示蝗虫成灾的原因。
王洛闻再带着这些小郎走出堡垒范围,在以前刘氏田庄的废田里翻找,果然发现了大量白中带黄的蝗虫卵。
这下所有人都意识到,数年前的蝗灾,可能真要重蹈覆辙了!
想有效的灭杀蝗虫卵,要么用火烧、用农药喷、或用高温水浇。
用农药喷首先排除,光峱山田庄就100多公顷面积,王洛闻哪有那么多经验值兑换农药。
用高温水浇地也排除,连年大旱,水跟粮食一样宝贵。
用火烧倒是可以,但王洛闻舍不得浪费柴火和玉米地的秸秆,秸秆剁碎了,可以当饲料喂家禽,而且就算费时费力的把这100多公顷废地全烧上一遍,也挡不住其它地方的蝗虫来峱山肆虐。
他可怜的看了众俘虏一眼,可怜这些井底之蛙还不知道被怎样的势力俘虏了!女郎是道家嫡传的神女啊!别说你们会被俘虏,就算你们倚仗的刘氏世族,将来迟早也会被俘虏!
第60章 蝗灾又要来了?
天气终于暖和了,夕阳西下,田奴们抗着农具,尽管累了一天,但回去路上,都格外享受通红的晚霞日照,各个有说有笑。
远处,刘腾抄着手观察这幕温馨画卷,问李流:“瞧出他们的变化了么?”
“嗯,都胖了,变化很明显哩。”
刘腾胖腮一堆。
李流赶紧解释:“腾弟,我不是说你,你这不叫胖,叫婴儿肥。”
刘腾白他一眼,重新看向远处,说道:“他们的变化是,他们自信了!敢说敢笑了!他们对以后的生活有了盼头、生出希望了!”
李流冲刘腾伸下大拇指,赞他:“腾弟就是会说话!唉,要是腾弟学自行车也这么厉害就好了。”
“哼!”刘腾蹙起稚嫩的眉头。他横腿一跨,骑上他的红色儿童车,后面轮子是仨,这样摔不倒。
李流则长腿一跨,骑上他的二八大杠,一个口哨呼啸而去。
刘腾胖胖的身躯拧啊拧,使劲蹬,腿都蹬成幻影了,可还是被李流越甩越远。唉,他不就练车的时候摔了几回么?摔掉的那颗牙本来就是松了要换的牙,但阿姊就是不准他骑大车子了,给他弄了这么个小版、四轮儿的自行车。
体胖腿短,人艰不拆!蹬的再快都不潇洒!
田奴魏三郎和秦大郎走在田埂边,俩人聊的很投机。魏三郎是鳏夫,上有老、下有小。秦大郎是单身汉,住集体宿舍。魏三郎邀请秦大郎去家里吃饭,秦大郎高兴的答应。
俩人聊的,正是前几天水稻的收成。这是近日所有田奴们一遍遍讨论、但都说不够的话题。
他们以前都种过水稻,一亩好田,精心耕作下来,收成也仅有160斤左右。但女郎的改良稻种,竟然丰收了1200来斤!
“神话啊!”
这是所有田奴对此次水稻收成的评价!
今天魏母蒸的主食是红薯饭,饭是白米干饭,就算旱灾、蝗灾之前,穷苦人也绝吃不起白米干饭。因为新米都交租了,穷人每年吃的不仅是陈米,为了省粮,陈米也都是带着糠皮一起吃的。
菜是炒苜蓿、凉拌苜蓿、炸的花生米、还有凉拌雪花蛋。魏母见有客来,赶紧又下厨,加了道酸辣白菜。
新农村成户的人家福利特别好,每天可比单身田奴多领两斤蔬菜、两个雪花蛋。
秦大郎对炒花生米简直迷到痴狂,直夸魏母炒的火候好。
魏母喜道:“这还得是女郎教的好。”
魏三郎则喜欢今天的酸辣白菜,问道:“阿母,女郎又教你们炒菜了?”
“嗯!”魏母喜的直点头,一边回想王洛闻切菜时的样子,一边感叹:“女郎应该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不然,哪练的出那一手的切菜功夫啊!”
魏三郎吃酸辣白菜,被辣的浑身冒汗,解开领子说道:“这天气,说热就热的这么邪乎!”
就在这时,一只蝗虫突然蹦到饭桌上。
魏三郎手疾眼快扣住这只蝗虫时,又有一只蹦到了秦大郎的肩膀上。
“蝗、蝗...”魏母色变,想起数年之前的那场扑天蝗灾,立即叫魏三郎把蝗虫拿给武管事看!
“现在就去!”魏母急切不已!
王洛闻接到武饼递过来的消息,慎重的跟他来到田间。
俗语道:久旱必有蝗!可按道理,即使有蝗灾,也应该出现在夏季才对。
难道跟近日气候骤然升温有关?
王洛闻观察她的25亩田,默默不语。谁能想到这些田一开始都是薄田呢?她每亩地里都舍得下肥料,田奴们干活也卖力,才把这些田养的肥沃起来。
一只蝗虫从她和武饼前头飞过,落到了高粱叶上,开始啃噬。
武饼“哎呀”一声叫,急忙逮它,蝗虫敏捷的避开,飞进田深处。武饼刚追进去捏死它,又几只蝗虫从他头顶飞过。
武饼嘴唇哆嗦,恐惧的眼神从那几只蝗虫身上移到王洛闻身上。“女郎,会不会...会不会又要来...蝗、蝗灾了?”
“唉...”王洛闻悠长的叹声气。
武饼的心一下子窜到嗓子眼儿,心想,完了,女郎都叹气了!
“天灵灵地灵灵...”
武饼的心迅速搁回去,立即回身、闭眼。
“看我搬山大法!好了回头吧。”王洛闻自己都觉得,自己演的越来越敷衍了。
武饼可不这样想。他虔诚的回身,见田埂上撂了一堆稻草人,每个稻草人有两米高。
王洛闻说道:“赶紧找人,把稻草人绑上竿子,插到田里。这些稻草人被我道门附了异能,能防蝗虫也能防鼠。”
“嗳!”
“记住,一亩田只插一个稻草人,要插在每亩田的中央位置。这里一共是30个稻草人,多出的5个,插在要紧的仓库、饭堂和学堂。去吧。”
“奴记住了!奴这就去!”武饼连连点头。
紧接着,他兜起嘴,后怕的哽咽道:“奴刚才听女郎叹气,奴还以为,女郎也拿蝗虫没招儿哩!”他揪起围裙的边,擦下眼泪鼻涕,赶紧去找人。
王洛闻犯呕,这武大郎,太不讲卫生了,他竟然拿围裙擦鼻涕!是时候普及卫生纸了!
这时天空高处又有零星蝗虫飞过,但它们都受这撂稻草人影响,飞到远处后再扎进田里。
这蝗虫真会找东西吃!无论成不成灾,真招人讨厌!
其实刚才武大郎在的时候,王洛闻那声叹气,不是拿蝗虫没招儿。她一直知道系统商城有防虫防鼠的稻草人,这种稻草人能发出奇特声波,干扰飞禽、飞虫和鼠害的侵略。但这种稻草人实在太贵了,每个要1000经验点,而且只能守护一亩地面积。
她那声叹气,是叹这段时间攒下来的三万经验值,本来是要扩建魔方堡垒的,如今都怪这该死的蝗虫,让她的堡垒大业又拖延了!
她来田间巡查,是察看蝗虫多不多,是否达到成群肆虐的程度。如果暂时不严重,她就先扩建堡垒,然后再陆续攒经验、陆续兑换稻草人。
但是看到武饼刚才的恐惧,对蝗虫啃噬高粱叶的愤恨和心疼,她突然意识到,哪怕一株高粱、一穗稻米、一枝菽、一片苜蓿叶,都不能让蝗虫白白的祸祸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粒粒”二字,绝不能成为口头吟唱的诗,而是农民实实在在的血泪、日以继夜的辛苦!
所以不管蝗虫会不会泛滥成灾,她都不会赌了!
宁可浪费经验值,也绝不能拿粮食赌!
很快,新农村的25亩耕田里遍插稻草人。稻草人加上竿子的高度,有三米高。
稻草人真的能驱走蝗虫么?
尽管田奴们崇拜、信任女郎,但数年前的那场蝗灾给他们留下的伤害太强烈了,所以很多田奴在夜深人静时,忍不住来到田边守候。
第61章 恢复记忆
啪嗒!
啪嗒啪嗒!
一只只蝗虫的尸体从半空掉落,落到田埂上、掉在田奴们身边。
1000经验值一个的稻草人,岂会只用声波干扰蝗虫,那也太便宜它们了!稻草人在夜晚会自动加强声波,这种强声波,对付蝗虫直接一击致死。
下半夜,田奴们高高兴兴的兜着死蝗虫回去了。这回他们是真放心了,女郎当真是神女啊,以后他们再不会质疑女郎的神力了!以后蝗虫不仅祸祸不了新农村的粮,还给他们添零嘴儿哩。
这一夜,南宋许多地方的百姓都彻底不眠,尤其南方地域,可恶的蝗虫仿佛一天之间活了似的,它们饥饿、聚集,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的寻找果腹的食物!
难道数年前的蝗灾,又要噩梦循环了?!
南方的蝗灾情况,一时半会儿传不到北方来。田奴们胆战心惊的度过几天,发现蝗虫只是零零星星的出现,渐渐都把心放回去。
但是王洛闻没有,她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灾情方面的书籍,翻阅后精减、汇总,再配上插画,制作成通俗易理解的画本儿,让刘腾、李流带领识字多的小郎们,每天给田奴们演说、展示蝗虫成灾的原因。
王洛闻再带着这些小郎走出堡垒范围,在以前刘氏田庄的废田里翻找,果然发现了大量白中带黄的蝗虫卵。
这下所有人都意识到,数年前的蝗灾,可能真要重蹈覆辙了!
想有效的灭杀蝗虫卵,要么用火烧、用农药喷、或用高温水浇。
用农药喷首先排除,光峱山田庄就100多公顷面积,王洛闻哪有那么多经验值兑换农药。
用高温水浇地也排除,连年大旱,水跟粮食一样宝贵。
用火烧倒是可以,但王洛闻舍不得浪费柴火和玉米地的秸秆,秸秆剁碎了,可以当饲料喂家禽,而且就算费时费力的把这100多公顷废地全烧上一遍,也挡不住其它地方的蝗虫来峱山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