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至此,李特再质疑也哑口无言!
这一夜,武仆、李特兄弟二人住在土屋,王洛闻、刘腾、李氏、阿秦搬到了石屋。
次日清晨,众人吃过早食,留下刘腾、李流、阿秦,其余人来到田地,王洛闻看着三亩田的粮苗长势旺盛,心情舒畅不已。
这是她的种植大业!这是能救人性命的粮!
穿越到这个古世界十几天,她的地主养成征程,已经步入正轨!
王洛闻手拢在嘴边,冲着三亩田大喊:“我要当地主!当大地主!”
武仆、李氏都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唯李特反感“地主”,那些士族门阀四处圈地、强掳百姓,他们都是田庄地主,但没一个好东西!
王洛闻继续喊:“我要将来人人有饭吃!我要将来人人有屋住!我要将来南宋再无饥荒!”
此话一出,李特震惊!
紧接着,王洛闻说出一句平静的话,却让他更震惊!
“这三亩粮产出后,留下咱们自己吃的,其余全施给百姓。”
李特一会儿崇拜值2、一会儿感恩值2、惊喜值2的爆棚,让王洛闻格外愉悦。
李特复杂感怀下,脱口而出“女郎”,一时间又不知道能为女郎的宏愿帮上什么,他更赧愧,说道:“先人出身武将,都没种过地。女郎放心,我和阿弟都会认真跟武大兄和阿婆学,一定把地种好!”
“没关系,我也一样,咱们都从现在开始学。”王洛闻问武仆:“今天哪亩地要浇水?”
“回女郎,苜蓿和红薯都要浇。”
“那别耗时间了,开始干活。”王洛闻来到井边,嘴里叨叨句:“天灵灵地灵灵”,然后井边多出几个木桶。
武仆、李氏一脸兴冲冲,李特只好装眼瞎!
就在王洛闻欣然种田大业时,邺城城头上,庾简挥刀,砍下袁氏、沈氏、满氏三位郎主的人头!
第19章 状元和浆糊
自此,袁、沈、满三族将退出南宋门阀!
萧野驴振臂高呼:“随本将诛庾贼!”
诛庾贼...
诛庾贼...
诛庾贼...
萧氏部曲齐声呐喊!鼓噪四起!旌旗蔽日!
“攻城!”萧野驴下令!
冲!
密密麻麻的南宋军、萧氏部曲撵着流民一起冲向邺城城墙!
庾氏部曲居高临下,感受漫天尘土喧嚣!大地在尘土席卷过来的同时,震动愈来愈强!
轰隆隆!
滚木、热油从城头推下。
刷刷刷...
双方羽箭互射!
惨叫声、攻城器械声绞在一起!
就在这时,太子身旁一个属官,突然举弓!瞄准位置赫然是萧抚军!
太子余光瞅到时,箭已射出!
“哎呦!”王洛闻脚陷在泥里,差点歪倒。
旁边垄道的李特赶忙过来扶起她。
“哈哈,不要紧。”
武仆、李氏负责给苜蓿地、红薯地浇水,王洛闻和李特负责清理三亩田上的杂草。
“女郎,”李特像发现重大秘密,悄声问:“您不觉得...耕田这儿,很暖和么?”
“不暖和咋能种出粮食?”王洛闻故意逗对方一句后,说道:“我的搬山大法,可搬山、搬屋、搬井,更可搬四季如春。以后你会习惯的。”
好吧。李特无语,回到自己垄道继续清杂草。一会儿工夫,就甩开王洛闻十米远。
李特听到王洛闻发出不服气的“哼”声后,偷偷一笑,女郎怪异就怪异吧,再怪异也是心善的女郎。
王洛闻摇头一乐,这李特,简直是叛逆期少年嘛,明明对她直刷感恩、崇拜指数,表面却故作严肃。
王洛闻觉得腰快断了时,捶着腰看自己劳动过的成绩。
才四趟垄?
呜呼!不劳作时,看着一亩田也没多少呀!
捶打十几下,继续!主要是别人都在忙,就她干的慢不说,每次她停下来直起腰时,都只有她一个人这样干!
他们都不累吗?
李特拔完自己那半亩地,赶紧过来帮王洛闻。
而后,俩人来到红薯地。
天!红薯地的杂草更密!
“女郎歇着,我...”
“不歇!”王洛闻深呼口气,给自己打气,说道:“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地主!加油!”
“加油?”
“对!加油!就是鼓劲儿的意思!李大郎,加油!王女郎,加油!哈哈!”
李特看着王洛闻没心没肺的大笑样子,也忍不住咧大嘴角笑。“女郎!加油!”
过一会儿,李特拔完了一垄,又从另一垄返回。两人相错时,李特喊道:“女郎,加油!”
王洛闻“哼”一声,把头扭向另一边。
李特低笑两声。这女郎,亲自下地劳作就够惊奇了,还这么认真、这么要强!这世间,为富且仁者,可能就只有这样一个女郎!
待高粱地也清除完杂草,日头已经西沉。
今天辛苦归辛苦,但成就感也满满。
回来石屋,王洛闻跟螃蟹似的爬上炕,一动不想动。刘腾小手使劲,一边给她揉腰捶背,一边给她讲今天他教李流、阿秦学过什么。
王洛闻听了一小会儿就睡着了,待李氏做好晚食,刘腾把她叫起来。
吃过晚食,王洛闻恢复精神,开始她的教育大业。
一人发一只签字笔,一个练字本,一起学习(复习)“红薯、苜蓿、高粱”六个字。
然后王洛闻摸清李氏兄弟的文化水平了。俩兄弟虽然出身武将世家,也近乎文盲。他们除了认识自己名字,她让练的这六个字里,只认识“高”字。而且认识归认识,写不好。
李特举手。
“说。”
“女郎,这笔...”
“写不好怪笔是吧?走不好路是不是还怪袜子破洞?”
女郎好凶!李特挠头,后悔自己多嘴!
大约一小时过去,王洛闻望着一桌子的奇形怪状的大字,愁掉头发。她发现写字越丑的、往往字体越大!
武仆、李流俩人,一页只写一个“薯”字,都恨不能挤出去!
王洛闻拿木棍儿敲敲桌子,说:“三天后,我给你们分班!以后按班级给你们布置不同的学字任务!一共分俩班!把这几个字练好了、并完整背诵《悯农诗》的,分在状元班;剩下的,分在浆糊班!为啥叫浆糊班知道不?就是说,你们脑袋里没长脑子,长的全是浆糊!”
刷刷刷,除了阿秦,众人全举手。
“李小郎说。”
“女郎,啥是《悯农诗》?”
“嗯!”王洛闻清下嗓,推一下并不存在的“老花镜”,说道:“这就是现在我要教你们的新知识。都放下笔,我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今晚背过的才准睡觉。春种一粒粟,念!”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
三天后,跟王洛闻估计的一样,刘腾、李氏兄弟分在了状元班,武仆、李氏、阿秦分在浆糊班。
状元班三人各有奖励。
刘腾成绩最好,被奖励两个葫芦娃动画本:其中一个葫芦娃能变换身体大小;另个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
李流被奖励一个葫芦娃画本,此葫芦娃能喷大水。
李特被奖励一个木制的华容道玩具。李特爱不释手,很快就把兑换这玩具的30经验值还给了王洛闻。
刘腾和李流的友情再升温,因为二人最乐此不疲的游戏,就是交换画本儿。
“哇!”阿秦啥都没有,小郎们还都不和她玩了,她咧着嘴伤心大哭。
“阿秦,看!这是奖励你的!”王洛闻踢着鸡毛毽子,给小娘子演示玩法。
“哦!我也有奖励喽!”阿秦举着毽子跑进灶间给李氏献宝儿。
武仆奋力劈柴,高兴的看着院里和乐融融的一切。
半月后,王洛闻攒足了经验值。
她先刷400经验晋级到四级贫民,再刷1000经验购买了新粮种:玉米。最后,刷100经验购买玉米地一个月的“风调雨顺”外挂、300经验给另三亩地续一个月“风调雨顺”。
玉米,一年种植一次,亩产1000斤。
在王洛闻以前生活的世界,玉米是16世纪才传入的中国。在这个古世界,玉米和红薯一样,属于陌生粮种,至少南宋没有。
开种之前,王洛闻先从商城买了生玉米煮熟给大家啃,再烙了玉米饼子、熬了玉米糊糊给大家喝。
“这就是咱们要种的新粮种了!怎么样?味道还可以吧?”
呜!
昂!
嗯!
大家顾不上说话呢!
玉米也太香了!
而且金黄金黄的,也太好看了!
第20章 开垦第四亩田喽
此次播种玉米,全员参加。
包括阿秦也要跟着李氏学习,可以不干,但不能不学!
这一夜,武仆、李特兄弟二人住在土屋,王洛闻、刘腾、李氏、阿秦搬到了石屋。
次日清晨,众人吃过早食,留下刘腾、李流、阿秦,其余人来到田地,王洛闻看着三亩田的粮苗长势旺盛,心情舒畅不已。
这是她的种植大业!这是能救人性命的粮!
穿越到这个古世界十几天,她的地主养成征程,已经步入正轨!
王洛闻手拢在嘴边,冲着三亩田大喊:“我要当地主!当大地主!”
武仆、李氏都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唯李特反感“地主”,那些士族门阀四处圈地、强掳百姓,他们都是田庄地主,但没一个好东西!
王洛闻继续喊:“我要将来人人有饭吃!我要将来人人有屋住!我要将来南宋再无饥荒!”
此话一出,李特震惊!
紧接着,王洛闻说出一句平静的话,却让他更震惊!
“这三亩粮产出后,留下咱们自己吃的,其余全施给百姓。”
李特一会儿崇拜值2、一会儿感恩值2、惊喜值2的爆棚,让王洛闻格外愉悦。
李特复杂感怀下,脱口而出“女郎”,一时间又不知道能为女郎的宏愿帮上什么,他更赧愧,说道:“先人出身武将,都没种过地。女郎放心,我和阿弟都会认真跟武大兄和阿婆学,一定把地种好!”
“没关系,我也一样,咱们都从现在开始学。”王洛闻问武仆:“今天哪亩地要浇水?”
“回女郎,苜蓿和红薯都要浇。”
“那别耗时间了,开始干活。”王洛闻来到井边,嘴里叨叨句:“天灵灵地灵灵”,然后井边多出几个木桶。
武仆、李氏一脸兴冲冲,李特只好装眼瞎!
就在王洛闻欣然种田大业时,邺城城头上,庾简挥刀,砍下袁氏、沈氏、满氏三位郎主的人头!
第19章 状元和浆糊
自此,袁、沈、满三族将退出南宋门阀!
萧野驴振臂高呼:“随本将诛庾贼!”
诛庾贼...
诛庾贼...
诛庾贼...
萧氏部曲齐声呐喊!鼓噪四起!旌旗蔽日!
“攻城!”萧野驴下令!
冲!
密密麻麻的南宋军、萧氏部曲撵着流民一起冲向邺城城墙!
庾氏部曲居高临下,感受漫天尘土喧嚣!大地在尘土席卷过来的同时,震动愈来愈强!
轰隆隆!
滚木、热油从城头推下。
刷刷刷...
双方羽箭互射!
惨叫声、攻城器械声绞在一起!
就在这时,太子身旁一个属官,突然举弓!瞄准位置赫然是萧抚军!
太子余光瞅到时,箭已射出!
“哎呦!”王洛闻脚陷在泥里,差点歪倒。
旁边垄道的李特赶忙过来扶起她。
“哈哈,不要紧。”
武仆、李氏负责给苜蓿地、红薯地浇水,王洛闻和李特负责清理三亩田上的杂草。
“女郎,”李特像发现重大秘密,悄声问:“您不觉得...耕田这儿,很暖和么?”
“不暖和咋能种出粮食?”王洛闻故意逗对方一句后,说道:“我的搬山大法,可搬山、搬屋、搬井,更可搬四季如春。以后你会习惯的。”
好吧。李特无语,回到自己垄道继续清杂草。一会儿工夫,就甩开王洛闻十米远。
李特听到王洛闻发出不服气的“哼”声后,偷偷一笑,女郎怪异就怪异吧,再怪异也是心善的女郎。
王洛闻摇头一乐,这李特,简直是叛逆期少年嘛,明明对她直刷感恩、崇拜指数,表面却故作严肃。
王洛闻觉得腰快断了时,捶着腰看自己劳动过的成绩。
才四趟垄?
呜呼!不劳作时,看着一亩田也没多少呀!
捶打十几下,继续!主要是别人都在忙,就她干的慢不说,每次她停下来直起腰时,都只有她一个人这样干!
他们都不累吗?
李特拔完自己那半亩地,赶紧过来帮王洛闻。
而后,俩人来到红薯地。
天!红薯地的杂草更密!
“女郎歇着,我...”
“不歇!”王洛闻深呼口气,给自己打气,说道:“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地主!加油!”
“加油?”
“对!加油!就是鼓劲儿的意思!李大郎,加油!王女郎,加油!哈哈!”
李特看着王洛闻没心没肺的大笑样子,也忍不住咧大嘴角笑。“女郎!加油!”
过一会儿,李特拔完了一垄,又从另一垄返回。两人相错时,李特喊道:“女郎,加油!”
王洛闻“哼”一声,把头扭向另一边。
李特低笑两声。这女郎,亲自下地劳作就够惊奇了,还这么认真、这么要强!这世间,为富且仁者,可能就只有这样一个女郎!
待高粱地也清除完杂草,日头已经西沉。
今天辛苦归辛苦,但成就感也满满。
回来石屋,王洛闻跟螃蟹似的爬上炕,一动不想动。刘腾小手使劲,一边给她揉腰捶背,一边给她讲今天他教李流、阿秦学过什么。
王洛闻听了一小会儿就睡着了,待李氏做好晚食,刘腾把她叫起来。
吃过晚食,王洛闻恢复精神,开始她的教育大业。
一人发一只签字笔,一个练字本,一起学习(复习)“红薯、苜蓿、高粱”六个字。
然后王洛闻摸清李氏兄弟的文化水平了。俩兄弟虽然出身武将世家,也近乎文盲。他们除了认识自己名字,她让练的这六个字里,只认识“高”字。而且认识归认识,写不好。
李特举手。
“说。”
“女郎,这笔...”
“写不好怪笔是吧?走不好路是不是还怪袜子破洞?”
女郎好凶!李特挠头,后悔自己多嘴!
大约一小时过去,王洛闻望着一桌子的奇形怪状的大字,愁掉头发。她发现写字越丑的、往往字体越大!
武仆、李流俩人,一页只写一个“薯”字,都恨不能挤出去!
王洛闻拿木棍儿敲敲桌子,说:“三天后,我给你们分班!以后按班级给你们布置不同的学字任务!一共分俩班!把这几个字练好了、并完整背诵《悯农诗》的,分在状元班;剩下的,分在浆糊班!为啥叫浆糊班知道不?就是说,你们脑袋里没长脑子,长的全是浆糊!”
刷刷刷,除了阿秦,众人全举手。
“李小郎说。”
“女郎,啥是《悯农诗》?”
“嗯!”王洛闻清下嗓,推一下并不存在的“老花镜”,说道:“这就是现在我要教你们的新知识。都放下笔,我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今晚背过的才准睡觉。春种一粒粟,念!”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
三天后,跟王洛闻估计的一样,刘腾、李氏兄弟分在了状元班,武仆、李氏、阿秦分在浆糊班。
状元班三人各有奖励。
刘腾成绩最好,被奖励两个葫芦娃动画本:其中一个葫芦娃能变换身体大小;另个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
李流被奖励一个葫芦娃画本,此葫芦娃能喷大水。
李特被奖励一个木制的华容道玩具。李特爱不释手,很快就把兑换这玩具的30经验值还给了王洛闻。
刘腾和李流的友情再升温,因为二人最乐此不疲的游戏,就是交换画本儿。
“哇!”阿秦啥都没有,小郎们还都不和她玩了,她咧着嘴伤心大哭。
“阿秦,看!这是奖励你的!”王洛闻踢着鸡毛毽子,给小娘子演示玩法。
“哦!我也有奖励喽!”阿秦举着毽子跑进灶间给李氏献宝儿。
武仆奋力劈柴,高兴的看着院里和乐融融的一切。
半月后,王洛闻攒足了经验值。
她先刷400经验晋级到四级贫民,再刷1000经验购买了新粮种:玉米。最后,刷100经验购买玉米地一个月的“风调雨顺”外挂、300经验给另三亩地续一个月“风调雨顺”。
玉米,一年种植一次,亩产1000斤。
在王洛闻以前生活的世界,玉米是16世纪才传入的中国。在这个古世界,玉米和红薯一样,属于陌生粮种,至少南宋没有。
开种之前,王洛闻先从商城买了生玉米煮熟给大家啃,再烙了玉米饼子、熬了玉米糊糊给大家喝。
“这就是咱们要种的新粮种了!怎么样?味道还可以吧?”
呜!
昂!
嗯!
大家顾不上说话呢!
玉米也太香了!
而且金黄金黄的,也太好看了!
第20章 开垦第四亩田喽
此次播种玉米,全员参加。
包括阿秦也要跟着李氏学习,可以不干,但不能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