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萧野驴继续翻着手里的鬼怪志异。当然了,上面全是画儿。
  这一夜,萧野驴梦见了“白鬼”夜行,在梦里他没打过白鬼,醒来后一肚子气!
  他决定了,待邺城之战结束,必回白鬼出现之地仔细寻找一遍。
  山中第三天。
  清晨,武仆被一阵鸡叫吵醒。
  等等!
  鸡?
  他睡在外屋,所以第一个冲了出去。
  紧接着,李氏也听见了,从炕上爬起来,急的差点磕一大跤。
  院子里果然有几只芦花鸡!
  不过鸡又变成小事了,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百米之外的三亩田!
  其中一亩,垄上全是绿苗!
  女郎的搬山大法!真搬来了耕田!
  王洛闻慢悠悠出来,蹲在门口不急不慌的刷牙。天可怜见!她多久没刷过牙了!
  武仆和李氏已经跑往田地,对他们来说,即使知道女郎有神通异能,但不亲眼看看耕地、摸摸那些苗,他们绝对放不下心、绝对以为这在做梦!
  刘腾和阿秦也起来了,阿秦撵着鸡到处乱窜,高兴的“哈哈”笑。
  刘腾看似稳重,但从他紧盯田地那些绿苗、和他紧攥的小拳头就知道,这孩子虽然年纪小,一样知道耕地能种出粮这件事,有多么重要!
  王洛闻含含糊糊的说:“阿奴,先洗漱。吃完早食,阿姊带你去看田。”
  “嗯!”刘腾旋风一样转身,赶紧回屋拿洗漱用具。
  说起洗漱,王洛闻失笑,又想到武仆、李氏偷偷舔香皂的事。
  当刘腾、阿秦也都洗漱完,武仆和李氏风风火火回来了。俩人喜上眉梢,耕地是好田,虽不是特别肥的田,但在灾荒年间已经了不得了!
  “女郎,仆们不知道地里种的是什么?”李氏询问。
  “此物叫红薯,一种吃食。我早年游历时偶然得到的苗种和种植之法。”
  “不知道亩产能有多少?”
  “唉,地太薄,年产只有4000斤左右。”
  李氏...
  武仆...
  “多、多少?”武仆觉得自己肯定听岔了,哆哆嗦嗦问。
  “四千斤左右。对了,”王洛闻无视打起摆子的俩人,她接着说道:“我还有两亩地的粮种,一种是高粱,一种是苜蓿。”
  李氏比武仆反应快,忙说:“仆之前一直种高粱!”
  武仆则说:“高粱和苜蓿仆都种过!”
  “那太好了。以后这三种作物就全交给你俩了。还有,武仆接下来辛苦点儿,我后天得带李氏下山再召几个劳力进山。”
  “仆不辛苦!女郎放心!”武大郎把胸脯拍的“啪啪”响。
  李氏也激动难抑!下山招仆,这么重大的任务,女郎竟带她去?这真是她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啊!只可怜她那孙儿,要是再撑过一日就可以和她一样享福了!
  吃过早食,众人一起来到田间。
  武仆过了兴奋劲头,担心道:“女郎,现在天寒地冻,这红薯苗怎么才能护住?另外,高粱和苜蓿也不是栽种之季。”
  “我乃道家嫡传弟子,自有风调雨顺异法!今、明两天,放心把新粮全种上!”王洛闻负手而立,这套词儿早预备好了,终于大言不惭用上。
  为了兑换系统的“风调雨顺”外挂功能,她之前获得的300经验值又全部清零。
  第14章 地主的第一基地
  “风调雨顺”功能,仅能调节粮作物需要的当月气候。比如红薯应该在五月份种植最佳,王洛闻购买的一个月“风调雨顺”就会按红薯现在的生长期,将这亩地的温度、湿度调节在五月份状态。
  一亩农作物、一个月的“风调雨顺”外挂功能,就需要100经验值!不购买还真不行!
  王洛闻沟通系统,对系统商城没有打折优惠表示不满。
  系统不想搭理王洛闻!因为最新的竞争宿主排名已经出来,现有837位宿主,它的宿主倒数第一!
  只有它选的这个王洛闻还卡在贫民三级!
  王洛闻挣经验值的速度其实挺快,但她攒不住!全花在没用的地方了!比方卤鸭蹼,宿主顿顿必买,自己吃个没够不说,还给流民劳力吃!
  武仆、李氏激动不已,怪道女郎这么神通广大,原来是道家嫡系弟子!
  刘腾仰慕道:“阿姊真厉害!”
  王洛闻收取着众人的顶级崇拜值与惊喜值,不禁豪情万丈!她面向三亩耕田,先故作谦虚的“呵呵”一笑,继而手一挥,大声说道:“我此生之愿,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阿姊,什么意思?”
  “就是...我希望此生能建起千千万万间屋子,让天下所有的贫民都开开心心住在这些屋子里!再不用背井离乡!再不用颠沛流离!”
  “阿姊...”刘腾呆了,眼眶湿润。
  “女郎大恩!”武仆、李氏直接跪地磕头,感怀大哭!
  唯有阿秦一直在另一个频道,她正全心全意哄着怀里可爱的小鸡仔。
  待系统又播报这一串崇拜、感恩指数后,王洛闻说道:“武仆、李氏,起来吧。真想报答我,以后就把地种好。今日得给红薯地浇灌,井在那边。”
  王洛闻把空间里的草棚和井放到了红薯地和苜蓿地的中间,因为高粱耐旱,灌溉次数少。
  武仆打出一桶井水,和李氏依次尝了口,井水清凉而微甜,二人再度热泪盈眶。
  南宋饥疫数年,这样一口甜水井,足抵万金!
  武仆、李氏半生都在耕种,虽然学字慢,但学耕种一点就通。王洛闻只把红薯种植要注意的事项跟两人说了下,两人立即就明白了。
  “今日任务就是灌溉红薯地,将另两亩地翻出来。明日开始播种高粱与苜蓿。”王洛闻给两人留下杂粮面包和几个卤鸭蹼,带刘腾和阿秦往回走。
  李氏一看鸭蹼就想起女郎训她那些话,暗暗给自己打气,今晚一定好好练字!
  刘腾提醒王洛闻:“阿姊,我们好像...”
  “好像什么?”
  “嘻嘻,没什么。”刘腾撒腿向土屋奔跑。
  引的阿秦也“嗷嗷”叫着、追着刘腾跑。
  武仆、李氏面面相觑!今早上,土屋明明在田地南头的,现在变到田地北头了!
  不要问!不要琢磨!一定是女郎又使搬山大法了!
  女郎是道家嫡传弟子呢!就是仙家旁边的仙童的意思呗!
  日落西山时,武仆和李氏归来。劳碌一天,两人不见乏累,反倒精气神儿饱满!
  吃过饭,阿秦犯了食困,呼呼大睡。
  其余人开始例行练字。
  武仆、李氏已经会写自己名字和“饺子”,现在学习的是“红薯、高粱、苜蓿”六字。
  刘腾白天就把这六个字写会了,现在任务是背《节气歌》:“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
  “好好背,背熟后我教你写。”
  刘腾真可怜!武仆、李氏都同情的看这孩子。
  王洛闻眼皮朝这俩人一翻,这俩人赶紧低头认真写。
  唉,渣子生的表现,原来从古至今都是一样!自己学的不行,操心事儿还不少。
  王洛闻也没闲着,她用纸贴了浆,糊出一个带着把手的面具样式,然后用颜料开始往上绘制。
  不多会儿,一副“贞子脸”就绘出来了。旁边涂黑的两页大纸也晾干了,可以撕条做“头发”了。
  王洛闻满意把面具放桌上,快速撕黑色纸条时,就见对面三人全都在惊恐无比看着面具!
  刘腾捂住嘴!
  武仆眼珠子马上掉出眼眶!
  李氏抓着桌沿快要倒地!
  王洛闻若无其事的拿回面具,将贞子脸孔朝着她自己,她手中动作干净利落,快速粘胶水、把一条条黑纸条粘满在面具轮廓外。
  然后她恶作剧的把贞子面具朝向众人、往脸上迅速一蒙,向众人歪头问:“好看吗?”
  啊鬼!
  三人尖叫声揭破房顶!
  不过这么大动静,愣是没吵醒阿秦。
  王洛闻把面具放桌上,对李氏说:“这个是你的。咱们下山召劳力,万一遇到匪徒,可以拿这个吓他们。别嫌它吓人,越吓人越保命!”说完,她开始制作第二个鬼面具。
  阿姊说的在理!刘腾见李氏还是惴惴不安,于是他十分孩子气的拿起面具往自己脸上一罩,问:“阿姊,是这样吗?”然后他围着桌子转,故意跑到武仆、李氏中间逗趣,“看我、看我!哦?嘿!哈!”
  李氏渐渐不怕了,接过面具,也往脸上罩,透过眼睛孔看女郎、看刘腾、看炕上的阿秦、再看最近的武仆。
  “呵。”李氏笑了。当明白这就是个面具后,她再不觉得怕!该怕的,是以后对女郎有歹心的坏人!
  第二日上午,武仆、李氏分别把苜蓿和高粱种上。下午,留武仆照看田地和俩孩子,王洛闻与李氏去察看李家村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