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原来有人借尿遁之术搬救兵。
温婉不动声色看了程允章一眼,程允章眉头微微一挑,一丝挑衅加一丝得意。
好好好。
你自己先抱上了大腿不说,还要把她给踹下去。
这读书人…真卑鄙。
离开饭时间尚早,绿萍去厨房帮忙,他们三个眼观鼻鼻观心,姚世真便请他们二人入书房一叙。
程允章竟还哪壶不开提哪壶,问笑着她:“温小娘子钓的鱼呢?”
温婉一语双关,意有所指,“灯下黑,看不清楚河里的情况,索性收竿。”
屋内两个男人开始咳嗽。
虽说温婉放他一马,并未纠缠刚才的赌约,不过姚世真到底觉得自己此事不占理,多少有欺负小姑娘的嫌疑。
刚巧,他顺手一摸,看到摆放在书桌上的一沓文章。
他抽一张出来递给温婉,又低咳一声,耐心哄娃:“刚才确实是修文寻了外援,此局我胜之不武。老夫我也不占你便宜,这是青山书院的学生递过来的文章,你瞅瞅,我验验你肚子里有多少货。”
程允章没料到自己上一刻找师母求救,下一刻就被老师无情出卖,正郁郁间又瞅见老师冲他使眼色。
程允章无奈失笑。
得。
温掌柜会哄老师,他也会哄。
温婉面色一喜,双手恭敬的接过文章,又睁着那双布灵布灵的大眼睛,“老爷子是要考究我的学问吗?”
姚世真毫不客气的讥讽,“你能有多少学问?我就看看你…脑子够不够灵光。”
温婉立刻嬉皮笑脸,“那指定够灵光!”
害。
这丫头片子…脸皮真是堪比城墙。
就不能给这丫头一丁点的好脸色,这丫头属猴子,给根竿子就能往上爬。
反正无聊,逗逗小孩也算打发时间。
姚世真苦笑,程允章便坐在下首为他斟茶倒水。
温婉看得认真。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处置并州饥荒赈灾的文章,结合实事,写文章的人一手好字,笔酣墨饱、铁画银钩、气势万千。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故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
温婉一字一句读得很慢。
一则她对繁体字不是很熟,得仔细辨认。
二则这作者引经据典,抛了很多典故,对于她这种工科生来说显得十分晦涩。
程允章见她放下文稿,一副神游太空的模样,笑眯眯的问她:“这文章…温掌柜以为如何?”
温婉笑着回道:“引经据典、花团锦簇、深入浅出,从历代先贤做法中汲取赈灾经验,兼之融入并州地域特殊情况,不得不说…此文深入一线…实用性很强。写文章的人必定心怀仁慈之心,假以时日若是能中举,定然是个体谅百姓疾苦的好官。”
姚世真不由得微微挑眉。
他原以为商贾之人,多是小聪明和小滑头,不曾想温婉针砭时弊,对时局竟然这样深入的认知。
其实。
温婉并不十分懂。
她只是想单纯装逼,甩出个王炸,最好炸得姚老爷子脑壳发蒙,然后收下她做关门弟子,如此她才能和程家的斗争中不落下风。
温婉不懂文章,但是她会找茬啊!
就算这篇文章写得再好,到了她的手里,她都得横挑鼻子竖挑眼来显摆自己一番。
否则姚老爷子考验她的意义在哪儿?
就为了听她夸这文章一句“写得好”?
踩一捧一嘛,她是专业的!
“但是!”温婉低咳一声,开始找茬,“这篇文章措施完善,但说来说去无非是平抑粮价、发放救助物资、减税免税、以工代赈等老生常谈的手段。而且这篇文章遗漏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人。”
“人,生来即恶。更不必说天灾年间,腐败问题愈发容易滋生,远的不说,就说近日的并州,赈灾银两从七十万两变成二十万两,中间环节的腐败问题如何避免?尤其是灾后发放抚恤金,怎么从上头督抚一条线管理到小吏?”
“另外,受运输条件落后影响,粮食只能用马匹驮运或者走水路运输,运输周期长、运输物资大量损耗,若迟迟等不到粮食,百姓们只能眼睁睁的等死?”
第98章请功
程允章愣了一下,替写文章的人反驳:“你说的粮草运输问题,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粮食消耗是必然之事,除非有人能上天入地。”
“那这篇文章至少遗漏了对赈灾中腐败的监察和处置手段。若无这一条,其他一切手段不过是空中楼阁。”
温婉笑,“所以嘛,花团锦簇却华而不实,看着实用可操作,实则不过是新瓶装老酒。这关于赈灾的策论,翻来覆去无非都是平粮价、发物资、搞土建、减赋税这几招,任凭你笔下生花,中心思想都是逃不开这几点。”
小娘子声音忽而转为慷慨激昂。
温婉进入“喷子”状态。
“我只能说,这篇文章不过是华丽精美包装下的一坨…”温婉很勉强收回“shit”二字,义正言辞道,“一坨鸟屎!”
“一坨装在华美瓷碟里的鸟屎!”
姚世真和程允章双双瞪大眼睛!
屋子还回荡着那小娘子的声音。说到激动处,她干脆站起来,挥舞双臂,“若我来写,必定按照机制建设、流程管理、责任监督和落实、赈灾手段和预计效应几个论点。这样通篇写下来,至少论点完善,不比这碟子鸟屎强?!”
书房安静了好一会儿。
温婉回头,看见姚老爷子一脸满意的笑。
成了。
姚老爷子一定是动了收她这位天纵英才的念头!
程允章笑得阴恻恻的,拱手道:“我竟不知…我的文章这般入不了温掌柜的法眼。”
啊?
温婉脑子懵了一下。
姚世真再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看见程允章那面如锅底的脸色,温婉呆在原地!
不是,也没人告诉她…这篇文章是程允章写的啊?
早知如此,她玩什么捧一踩一?这下装逼翻车了吧?
温婉瞪向罪魁祸首。
姚老爷子笑得直不起腰,还不忘煽风点火,“修文啊,你看…不止为师一个人说你这文章烂吧?”
程允章眉宇之间难掩傲然之气,他站起身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一脸冷汗的温婉,“温掌柜将我的文章贬得一无是处,不若亲自下笔写一篇?”
翻译过来就是:你行你上,不要哔哔。
温婉缩头如鸵鸟,毫无刚才的嚣张气焰,“这…这…我又不考科举。”
程允章却拿温婉的话堵她,“难道在姚掌柜眼中,读书的唯一用途便是科举中第?”
温婉辩无可辩!
程允章却拦在她面前,颇有一副今日之事无法善了的感觉,男人身形高大,声音冷冷,“若温掌柜按照机制建设、流程管理、责任监督和落实、赈灾手段和预计效应几个论点来写,定然比我这碟子鸟屎强。”
——嗤。
回旋镖狠狠扎回了自己。
“程公子,妇人之言…莫介意。”
“温掌柜何必自谦?来,我亲自为温掌柜研磨铺纸。”
程允章少年得志,顺风顺水,虽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却也有属于自己的傲气。
温婉求救般的看向姚老爷子。
偏姚老爷子看热闹不嫌事大,他捋着短须笑着说道:“温小娘子,刚才赌局我胜之不武。不如你我换个赌约。你若能作出比我这学生还要好的文章来,我便考虑收你为徒,如何?”
温婉一怔。
老头儿,你说这个…我可真不困了啊!
“当真?”
姚世真大笑,“金口玉言,绝不更改!”
“好!写就写!”温婉大声应下,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十日之内,必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程允章还不肯放过她,“好,温掌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交文章那日我必来赏鉴一番。”
他又朝她拱拱手,皮笑肉不笑道:“期待温掌柜成为在下师妹。”
温婉既放出豪言,硬着头皮也要迎难而上,她也福福身,脸上绽开笑颜,“借程公子吉言。”
饭后,程允章驱车离开,而温婉却被姚世真留下。
此番前来自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并州一事。
同样是姚夫人作陪,两位主宾坐上席,而温婉坐在下首。睡前不好饮茶,姚家的老仆便将茶汤换成了安神茶。
倒是姚老爷子先沉不住气,“此去并州…情况如何?”
“据我酒坊马师傅说,这一招颇有奇效。天水府一带粮商闻风而动,自以为有泼天富贵,贴上家财去并州卖粮,导致并州遍地都是粮食。并州粮价一日一变,兼之天公作美,一场秋雨让粮商们本就无处存放的粮食发霉发烂,只能贱价出售。”
温婉不动声色看了程允章一眼,程允章眉头微微一挑,一丝挑衅加一丝得意。
好好好。
你自己先抱上了大腿不说,还要把她给踹下去。
这读书人…真卑鄙。
离开饭时间尚早,绿萍去厨房帮忙,他们三个眼观鼻鼻观心,姚世真便请他们二人入书房一叙。
程允章竟还哪壶不开提哪壶,问笑着她:“温小娘子钓的鱼呢?”
温婉一语双关,意有所指,“灯下黑,看不清楚河里的情况,索性收竿。”
屋内两个男人开始咳嗽。
虽说温婉放他一马,并未纠缠刚才的赌约,不过姚世真到底觉得自己此事不占理,多少有欺负小姑娘的嫌疑。
刚巧,他顺手一摸,看到摆放在书桌上的一沓文章。
他抽一张出来递给温婉,又低咳一声,耐心哄娃:“刚才确实是修文寻了外援,此局我胜之不武。老夫我也不占你便宜,这是青山书院的学生递过来的文章,你瞅瞅,我验验你肚子里有多少货。”
程允章没料到自己上一刻找师母求救,下一刻就被老师无情出卖,正郁郁间又瞅见老师冲他使眼色。
程允章无奈失笑。
得。
温掌柜会哄老师,他也会哄。
温婉面色一喜,双手恭敬的接过文章,又睁着那双布灵布灵的大眼睛,“老爷子是要考究我的学问吗?”
姚世真毫不客气的讥讽,“你能有多少学问?我就看看你…脑子够不够灵光。”
温婉立刻嬉皮笑脸,“那指定够灵光!”
害。
这丫头片子…脸皮真是堪比城墙。
就不能给这丫头一丁点的好脸色,这丫头属猴子,给根竿子就能往上爬。
反正无聊,逗逗小孩也算打发时间。
姚世真苦笑,程允章便坐在下首为他斟茶倒水。
温婉看得认真。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处置并州饥荒赈灾的文章,结合实事,写文章的人一手好字,笔酣墨饱、铁画银钩、气势万千。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故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
温婉一字一句读得很慢。
一则她对繁体字不是很熟,得仔细辨认。
二则这作者引经据典,抛了很多典故,对于她这种工科生来说显得十分晦涩。
程允章见她放下文稿,一副神游太空的模样,笑眯眯的问她:“这文章…温掌柜以为如何?”
温婉笑着回道:“引经据典、花团锦簇、深入浅出,从历代先贤做法中汲取赈灾经验,兼之融入并州地域特殊情况,不得不说…此文深入一线…实用性很强。写文章的人必定心怀仁慈之心,假以时日若是能中举,定然是个体谅百姓疾苦的好官。”
姚世真不由得微微挑眉。
他原以为商贾之人,多是小聪明和小滑头,不曾想温婉针砭时弊,对时局竟然这样深入的认知。
其实。
温婉并不十分懂。
她只是想单纯装逼,甩出个王炸,最好炸得姚老爷子脑壳发蒙,然后收下她做关门弟子,如此她才能和程家的斗争中不落下风。
温婉不懂文章,但是她会找茬啊!
就算这篇文章写得再好,到了她的手里,她都得横挑鼻子竖挑眼来显摆自己一番。
否则姚老爷子考验她的意义在哪儿?
就为了听她夸这文章一句“写得好”?
踩一捧一嘛,她是专业的!
“但是!”温婉低咳一声,开始找茬,“这篇文章措施完善,但说来说去无非是平抑粮价、发放救助物资、减税免税、以工代赈等老生常谈的手段。而且这篇文章遗漏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人。”
“人,生来即恶。更不必说天灾年间,腐败问题愈发容易滋生,远的不说,就说近日的并州,赈灾银两从七十万两变成二十万两,中间环节的腐败问题如何避免?尤其是灾后发放抚恤金,怎么从上头督抚一条线管理到小吏?”
“另外,受运输条件落后影响,粮食只能用马匹驮运或者走水路运输,运输周期长、运输物资大量损耗,若迟迟等不到粮食,百姓们只能眼睁睁的等死?”
第98章请功
程允章愣了一下,替写文章的人反驳:“你说的粮草运输问题,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粮食消耗是必然之事,除非有人能上天入地。”
“那这篇文章至少遗漏了对赈灾中腐败的监察和处置手段。若无这一条,其他一切手段不过是空中楼阁。”
温婉笑,“所以嘛,花团锦簇却华而不实,看着实用可操作,实则不过是新瓶装老酒。这关于赈灾的策论,翻来覆去无非都是平粮价、发物资、搞土建、减赋税这几招,任凭你笔下生花,中心思想都是逃不开这几点。”
小娘子声音忽而转为慷慨激昂。
温婉进入“喷子”状态。
“我只能说,这篇文章不过是华丽精美包装下的一坨…”温婉很勉强收回“shit”二字,义正言辞道,“一坨鸟屎!”
“一坨装在华美瓷碟里的鸟屎!”
姚世真和程允章双双瞪大眼睛!
屋子还回荡着那小娘子的声音。说到激动处,她干脆站起来,挥舞双臂,“若我来写,必定按照机制建设、流程管理、责任监督和落实、赈灾手段和预计效应几个论点。这样通篇写下来,至少论点完善,不比这碟子鸟屎强?!”
书房安静了好一会儿。
温婉回头,看见姚老爷子一脸满意的笑。
成了。
姚老爷子一定是动了收她这位天纵英才的念头!
程允章笑得阴恻恻的,拱手道:“我竟不知…我的文章这般入不了温掌柜的法眼。”
啊?
温婉脑子懵了一下。
姚世真再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看见程允章那面如锅底的脸色,温婉呆在原地!
不是,也没人告诉她…这篇文章是程允章写的啊?
早知如此,她玩什么捧一踩一?这下装逼翻车了吧?
温婉瞪向罪魁祸首。
姚老爷子笑得直不起腰,还不忘煽风点火,“修文啊,你看…不止为师一个人说你这文章烂吧?”
程允章眉宇之间难掩傲然之气,他站起身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一脸冷汗的温婉,“温掌柜将我的文章贬得一无是处,不若亲自下笔写一篇?”
翻译过来就是:你行你上,不要哔哔。
温婉缩头如鸵鸟,毫无刚才的嚣张气焰,“这…这…我又不考科举。”
程允章却拿温婉的话堵她,“难道在姚掌柜眼中,读书的唯一用途便是科举中第?”
温婉辩无可辩!
程允章却拦在她面前,颇有一副今日之事无法善了的感觉,男人身形高大,声音冷冷,“若温掌柜按照机制建设、流程管理、责任监督和落实、赈灾手段和预计效应几个论点来写,定然比我这碟子鸟屎强。”
——嗤。
回旋镖狠狠扎回了自己。
“程公子,妇人之言…莫介意。”
“温掌柜何必自谦?来,我亲自为温掌柜研磨铺纸。”
程允章少年得志,顺风顺水,虽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却也有属于自己的傲气。
温婉求救般的看向姚老爷子。
偏姚老爷子看热闹不嫌事大,他捋着短须笑着说道:“温小娘子,刚才赌局我胜之不武。不如你我换个赌约。你若能作出比我这学生还要好的文章来,我便考虑收你为徒,如何?”
温婉一怔。
老头儿,你说这个…我可真不困了啊!
“当真?”
姚世真大笑,“金口玉言,绝不更改!”
“好!写就写!”温婉大声应下,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十日之内,必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程允章还不肯放过她,“好,温掌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交文章那日我必来赏鉴一番。”
他又朝她拱拱手,皮笑肉不笑道:“期待温掌柜成为在下师妹。”
温婉既放出豪言,硬着头皮也要迎难而上,她也福福身,脸上绽开笑颜,“借程公子吉言。”
饭后,程允章驱车离开,而温婉却被姚世真留下。
此番前来自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并州一事。
同样是姚夫人作陪,两位主宾坐上席,而温婉坐在下首。睡前不好饮茶,姚家的老仆便将茶汤换成了安神茶。
倒是姚老爷子先沉不住气,“此去并州…情况如何?”
“据我酒坊马师傅说,这一招颇有奇效。天水府一带粮商闻风而动,自以为有泼天富贵,贴上家财去并州卖粮,导致并州遍地都是粮食。并州粮价一日一变,兼之天公作美,一场秋雨让粮商们本就无处存放的粮食发霉发烂,只能贱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