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若是冲突到了这一步仍未缓和……”
三井高志略作思索,说道:“我猜德州最先独立。”
三井崇真:“……”
何至于此?
他无法理解这群人的想法与争论,正如他在数十年里无法真正共情自己利益为先的父亲,但他永远会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对三井高志说:“我会和妻子商量这些事的。接下来三井家族会站在哪一边?”
三井高志大笑:“我们哪一边都不站。联邦政府内讧,受苦的是百姓,然而好在你父亲我高瞻远瞩、早就料到会有大厦将倾的一日。
“——我们的里世界飞船快要完工了,崇真!”
三井崇真闻言,也是一阵狂喜:“真的?太好了!我能去制造现场看一眼吗?”
“当然,当然,我的孩子。”
三井高志拾起手杖,缓缓起身。他们住在繁华都市中心的一处罕见的和式宅邸中,庭园宽广幽深、遍布绿植,草木修剪如画,沿着长长的廊缘走过主屋,绕过一池静水,一路往深处走,便会来到一座人迹罕至的独立小屋。
平日里佣人严禁涉足此处。
这里藏着三井家族最大的秘密。
三井高志伸手推开门,木门发出一声低哑的呻吟,屋内因长期不见日光而积攒出来的阴森寒气扑面而来,昏暗的室内只有一方烛台在角落燃着微光,照出矗立在正中央的一座漆黑发亮的神龛。
神龛背后覆盖着一块老旧帘幕,帘下隐约透出不属于此屋的风声。
三井高志走过去,随手掀开帘子。
三井崇真紧跟在他身后。
下一刻,光芒大盛——里世界的一角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耳边的虫鸣、竹影、烛火声瞬间远去。
三井高志与三井崇真站在一条金属栈桥上,脚下是黑不见底的深渊,头顶却是翻涌的星云,仿佛庭院被翻折到了宇宙的腹地。栈桥尽头,一艘庞大的飞船正悬停在虚空中,它有着酷似科幻电影中宇宙飞船的流线型外表,船壳覆盖着金属甲片,密密麻麻的管线与支架从船腹伸展出来,扎根进四周悬浮的金属平台。
数不清的身影在平台与船体间穿梭。
有些人身穿白大褂,胸口挂着名牌,看到三井高志时会出声问好或弯腰行礼,但更多的人貌似只是普通人,他们穿着西装、休闲服、校服、甚至是睡衣,宛如行尸走肉一般忙碌着,或是面无表情地整理着货仓,或是在角落里进行机械的流水线作业。
“有源源不断的情绪做燃料,这艘飞船能够在宇宙里航行成千上万年。”
看到眼前这一幕繁荣盛大的场景,即便深沉如三井高志,也忍不住流露出几分志得意满,“洪水即将降临地球,这便是属于我们的诺亚方舟。”
地球尚在旋转,人类文明还未毁灭,三井高志已然做好了成为遗民的准备。
第195章 终局(十七)
三井高志有种本能的对危机的敏感性。
这是在无数次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刻锻炼出的直觉,假如没有这种直觉,五十年前他不会毅然决然地踏上前往联邦的渡轮,四十年前他不会抛弃全身家当以及第一任妻子、从西海岸跑到东海岸图谋东山再起,三十年前他也不会突然善心大发、接待一个满口胡话的、自称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陌生人,并鬼使神差地询问对方:
“您是说,您的文明遭遇了灭亡……?但是请您看看,我们的这个星球如今正处于繁荣的鼎盛时期,难道说,这样的世界也会有迎来终结的一天吗?”
仙人遗民深深看了他一眼。数十年过去了,三井高志甚至已不再记得这名遗民的样貌,但他却从始至终不曾忘记对方的眼神。
畏惧、痛苦、绝望、悲哀、和感同身受的怜悯。
“不会的。”对方带着这样的眼神说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三井高志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共生却形态各异,大道同存却路径不同。
地球人未必会走上仙人的老路。
三井高志说道:“然而,自然之道自有其定数。世界末日如同自然灾害一般,既然存在,终有一日必定降临。
“倘若那是千年、两千年之后的事,我的家族血脉想必已如风中残烛,或是早已断绝。那样的话,大可以当作它根本不存在,置之不理也无妨。
“但是,如果它迫近于百年之内……我虽已离开人世,所爱之人与子孙后代却依然存活在地球上。我唯有祈愿,至少让他们能够继承我留下的东西,并尽早寻得一条生路。
“而倘若末日在数十年内就将发生,我将要亲眼见证这一切,那我绝无可能甘心沦为仅仅是伴随这颗星球一同消逝的尘埃草芥!”
仙人遗民被他的话语打动了,慨然起身道: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与其仰望天道,不如把它畜养起来,控制住它;与其顺从和赞美天道,不如掌握规律利用它!
三井高志听罢,心脏怦怦直跳,出了一身热汗,仿佛是刚刚进行了一场剧烈运动,那天他握着仙人遗民的手,与对方交谈良久,最终下定了制造了宇宙飞船的决心。
直觉告诉他,末日的危机很快便会降临在地球上。
仙人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最终却也没能拯救自己的星球,人类尚且不如仙人,可见乘坐飞船离开太阳系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遗民连制造飞船的方法都告诉他了——
他说“文明作骨、情做血肉,可塑日月”;
他还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这意思难道不就是让三井高志将里世界作为燃料,给自己谋求一条生路吗?
哥们太够意思了!
三井高志恭恭敬敬地送走遗民后,转眼便开始了行动,他怀着一股走在世人前列的激情,动用手中的一切人力物力,尽可能地打造了一艘宏伟的末日方舟。
这艘飞船是如此巨大,内部囤积了可供万人使用的物资,在三井高志的设想中,登船的人当然不止是他一家几口。
他同样怀有济世渡人的心愿,在属于三井高志的故事里,他将成为救世主。
一张船票留给愚笨但诚实的长子,一票给忠心耿耿的老仆。
一票给为他生育后代的妻子,一票给救过他一命的恩人。
一票给有智慧的员工,一票给替他处理过脏活的走狗。
一票给金主,一票给股东。
……
无论如何,有价值、有能力的人都会活下来。清道夫破坏了他的造神计划,令飞船的安全性缺少了最关键的保证。
但是无伤大雅。
他们是人类的火种。人类文明永远不会断绝。
**
三井高志是个聪明人,至少联邦的时局的确在按照他的猜测发展。
威廉·德莱顿想要启动联邦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以更换总统。
确切地说,是第二十五修正案第四款,它是第二十五修正案中唯一从未被调用过的条款,也就是说,这条法案自诞生起从来没发挥过作用!
毕竟谁会闲着没事试图以下克上、更换总统呢?
放在几百年前,这种行为文雅点叫清君侧,直白地说就是逼宫了!
德莱顿不打算当总统,也不想被黄袍加身,他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
眼下的联邦不仅脱轨、还正在被它的统治者拖向深渊。新任总统宣布成立“联邦认知安全署”,声称为了防御虫族的寄生,将对公民的日常行为、情感交流、信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社交平台、新闻机构、乃至于教育、就业、医疗……的运行规则全都发生了变化,举国上下一夕之间面目全非。
政令被公布当天,西部某某州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8小时后,事件升级为州国民警卫队与联邦应急部队的交火,全国电视台直播了燃烧的市政厅,这一副热气腾腾的画面就像1933年德意志国会纵火案一般,迅速点燃了全国的恐慌与分裂。
恍惚间,一批新闻人、退役情报官与黑客在有识之士的带领下,于联邦北方的加国建立了离岸避难所,为连夜逃离联邦的流亡者发放免费签证。
简直倒反天罡、滑天下之大稽!
为此,李维跟着德莱顿参加了一次总统反对者的秘密会议——一两个内阁成员,两三个高级军官,最高法院大法官,只有这么几个人到场。
李维进门时,半数以上的人站起来向他致意,或是点头行礼:“久仰大名,清道夫。”
清道夫和德莱顿同框露脸了!多稀罕啊!若不是情势危机、时间紧张,大家肯定要趁机八卦一波。
“不用在意我,我只是来旁听的。”李维随手拉开一把椅子坐下,“你们聊你们的。”
一个女性内阁成员看了看李维,再看看德莱顿,率先开口说道:“同胞们,我要公布一个好消息,三井高志提出了他的避难所计划,在我看来,民众和政府内部的想法将会受到他言论的干扰。”
三井高志略作思索,说道:“我猜德州最先独立。”
三井崇真:“……”
何至于此?
他无法理解这群人的想法与争论,正如他在数十年里无法真正共情自己利益为先的父亲,但他永远会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对三井高志说:“我会和妻子商量这些事的。接下来三井家族会站在哪一边?”
三井高志大笑:“我们哪一边都不站。联邦政府内讧,受苦的是百姓,然而好在你父亲我高瞻远瞩、早就料到会有大厦将倾的一日。
“——我们的里世界飞船快要完工了,崇真!”
三井崇真闻言,也是一阵狂喜:“真的?太好了!我能去制造现场看一眼吗?”
“当然,当然,我的孩子。”
三井高志拾起手杖,缓缓起身。他们住在繁华都市中心的一处罕见的和式宅邸中,庭园宽广幽深、遍布绿植,草木修剪如画,沿着长长的廊缘走过主屋,绕过一池静水,一路往深处走,便会来到一座人迹罕至的独立小屋。
平日里佣人严禁涉足此处。
这里藏着三井家族最大的秘密。
三井高志伸手推开门,木门发出一声低哑的呻吟,屋内因长期不见日光而积攒出来的阴森寒气扑面而来,昏暗的室内只有一方烛台在角落燃着微光,照出矗立在正中央的一座漆黑发亮的神龛。
神龛背后覆盖着一块老旧帘幕,帘下隐约透出不属于此屋的风声。
三井高志走过去,随手掀开帘子。
三井崇真紧跟在他身后。
下一刻,光芒大盛——里世界的一角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耳边的虫鸣、竹影、烛火声瞬间远去。
三井高志与三井崇真站在一条金属栈桥上,脚下是黑不见底的深渊,头顶却是翻涌的星云,仿佛庭院被翻折到了宇宙的腹地。栈桥尽头,一艘庞大的飞船正悬停在虚空中,它有着酷似科幻电影中宇宙飞船的流线型外表,船壳覆盖着金属甲片,密密麻麻的管线与支架从船腹伸展出来,扎根进四周悬浮的金属平台。
数不清的身影在平台与船体间穿梭。
有些人身穿白大褂,胸口挂着名牌,看到三井高志时会出声问好或弯腰行礼,但更多的人貌似只是普通人,他们穿着西装、休闲服、校服、甚至是睡衣,宛如行尸走肉一般忙碌着,或是面无表情地整理着货仓,或是在角落里进行机械的流水线作业。
“有源源不断的情绪做燃料,这艘飞船能够在宇宙里航行成千上万年。”
看到眼前这一幕繁荣盛大的场景,即便深沉如三井高志,也忍不住流露出几分志得意满,“洪水即将降临地球,这便是属于我们的诺亚方舟。”
地球尚在旋转,人类文明还未毁灭,三井高志已然做好了成为遗民的准备。
第195章 终局(十七)
三井高志有种本能的对危机的敏感性。
这是在无数次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刻锻炼出的直觉,假如没有这种直觉,五十年前他不会毅然决然地踏上前往联邦的渡轮,四十年前他不会抛弃全身家当以及第一任妻子、从西海岸跑到东海岸图谋东山再起,三十年前他也不会突然善心大发、接待一个满口胡话的、自称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陌生人,并鬼使神差地询问对方:
“您是说,您的文明遭遇了灭亡……?但是请您看看,我们的这个星球如今正处于繁荣的鼎盛时期,难道说,这样的世界也会有迎来终结的一天吗?”
仙人遗民深深看了他一眼。数十年过去了,三井高志甚至已不再记得这名遗民的样貌,但他却从始至终不曾忘记对方的眼神。
畏惧、痛苦、绝望、悲哀、和感同身受的怜悯。
“不会的。”对方带着这样的眼神说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三井高志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共生却形态各异,大道同存却路径不同。
地球人未必会走上仙人的老路。
三井高志说道:“然而,自然之道自有其定数。世界末日如同自然灾害一般,既然存在,终有一日必定降临。
“倘若那是千年、两千年之后的事,我的家族血脉想必已如风中残烛,或是早已断绝。那样的话,大可以当作它根本不存在,置之不理也无妨。
“但是,如果它迫近于百年之内……我虽已离开人世,所爱之人与子孙后代却依然存活在地球上。我唯有祈愿,至少让他们能够继承我留下的东西,并尽早寻得一条生路。
“而倘若末日在数十年内就将发生,我将要亲眼见证这一切,那我绝无可能甘心沦为仅仅是伴随这颗星球一同消逝的尘埃草芥!”
仙人遗民被他的话语打动了,慨然起身道: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与其仰望天道,不如把它畜养起来,控制住它;与其顺从和赞美天道,不如掌握规律利用它!
三井高志听罢,心脏怦怦直跳,出了一身热汗,仿佛是刚刚进行了一场剧烈运动,那天他握着仙人遗民的手,与对方交谈良久,最终下定了制造了宇宙飞船的决心。
直觉告诉他,末日的危机很快便会降临在地球上。
仙人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最终却也没能拯救自己的星球,人类尚且不如仙人,可见乘坐飞船离开太阳系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遗民连制造飞船的方法都告诉他了——
他说“文明作骨、情做血肉,可塑日月”;
他还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这意思难道不就是让三井高志将里世界作为燃料,给自己谋求一条生路吗?
哥们太够意思了!
三井高志恭恭敬敬地送走遗民后,转眼便开始了行动,他怀着一股走在世人前列的激情,动用手中的一切人力物力,尽可能地打造了一艘宏伟的末日方舟。
这艘飞船是如此巨大,内部囤积了可供万人使用的物资,在三井高志的设想中,登船的人当然不止是他一家几口。
他同样怀有济世渡人的心愿,在属于三井高志的故事里,他将成为救世主。
一张船票留给愚笨但诚实的长子,一票给忠心耿耿的老仆。
一票给为他生育后代的妻子,一票给救过他一命的恩人。
一票给有智慧的员工,一票给替他处理过脏活的走狗。
一票给金主,一票给股东。
……
无论如何,有价值、有能力的人都会活下来。清道夫破坏了他的造神计划,令飞船的安全性缺少了最关键的保证。
但是无伤大雅。
他们是人类的火种。人类文明永远不会断绝。
**
三井高志是个聪明人,至少联邦的时局的确在按照他的猜测发展。
威廉·德莱顿想要启动联邦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以更换总统。
确切地说,是第二十五修正案第四款,它是第二十五修正案中唯一从未被调用过的条款,也就是说,这条法案自诞生起从来没发挥过作用!
毕竟谁会闲着没事试图以下克上、更换总统呢?
放在几百年前,这种行为文雅点叫清君侧,直白地说就是逼宫了!
德莱顿不打算当总统,也不想被黄袍加身,他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
眼下的联邦不仅脱轨、还正在被它的统治者拖向深渊。新任总统宣布成立“联邦认知安全署”,声称为了防御虫族的寄生,将对公民的日常行为、情感交流、信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社交平台、新闻机构、乃至于教育、就业、医疗……的运行规则全都发生了变化,举国上下一夕之间面目全非。
政令被公布当天,西部某某州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8小时后,事件升级为州国民警卫队与联邦应急部队的交火,全国电视台直播了燃烧的市政厅,这一副热气腾腾的画面就像1933年德意志国会纵火案一般,迅速点燃了全国的恐慌与分裂。
恍惚间,一批新闻人、退役情报官与黑客在有识之士的带领下,于联邦北方的加国建立了离岸避难所,为连夜逃离联邦的流亡者发放免费签证。
简直倒反天罡、滑天下之大稽!
为此,李维跟着德莱顿参加了一次总统反对者的秘密会议——一两个内阁成员,两三个高级军官,最高法院大法官,只有这么几个人到场。
李维进门时,半数以上的人站起来向他致意,或是点头行礼:“久仰大名,清道夫。”
清道夫和德莱顿同框露脸了!多稀罕啊!若不是情势危机、时间紧张,大家肯定要趁机八卦一波。
“不用在意我,我只是来旁听的。”李维随手拉开一把椅子坐下,“你们聊你们的。”
一个女性内阁成员看了看李维,再看看德莱顿,率先开口说道:“同胞们,我要公布一个好消息,三井高志提出了他的避难所计划,在我看来,民众和政府内部的想法将会受到他言论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