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等他拎着锤子走回来时,海妖领主满头冷汗地出现在德莱顿家的客厅里,对他说道:“别敲,别敲,我过来了。为什么我们每次见面时你都比上次凶残一点,因为我是恶灵?可是我以为我们的关系很好了。”
  李维赶忙放下锤子,辩解说:“不是,不好意思,我看鳞片没反应,以为只能敲碎才能通知你。”
  “我离得远,传送回来需要时间。”马杰尔左右看看,“这是你男朋友的房子?我还当你在里世界,跑来之前吓了一跳……你找我有什么事?”
  李维将报纸拿给他看。
  马杰尔现在完全是海妖的模样了,长发、金眼睛、鱼鳞状的皮肤、手里握着三叉戟,他拿着手机的时候显得格格不入,十分滑稽,但在场的一人一恶灵谁也没在意。
  马杰尔看着看着皱起眉。
  李维说:“情况是不是很严峻?”
  “不。”马杰尔诚实地回答,“我没太看懂,这篇文章有点啰嗦。”
  李维:“……”
  两千单词的新闻的确不短。
  但人家表达的重要观点多啊。
  一个外表如此酷炫的恶灵怎么能看不懂新闻呢?
  只能说外表变化再大,生命的本质不会变。
  他只好客串了一把讲解员,把当前的局势从头到尾分析了一遍,马杰尔听完,理解了李维的忧虑,慢慢说道:“你怀疑号召举办聚会的存在不是恶灵或神明?”
  李维:“可能是我最近见的奇葩事太多了。你怎么想?”
  马杰尔思索片刻,摇了摇头:“你觉得这件事的背后有人类在操纵,就像当初的藤原龙一与站在他身后的三井高志一样……但是我感觉不可能,即便人类能够做到操纵恶灵、甚至创造神明,可他们无法让所有恶灵和神明都产生‘即将举行聚会’的共识。
  “眼下回想起来,无论身处里世界的哪一处角落、信息多么闭塞的恶灵,都接收到了聚会的消息,所以我感觉,通知这条消息的家伙比起人类……更像是里世界意志一类的存在。”
  说到这里,马杰尔感慨道:“如果里世界有意志,它才真正是真正的神明吧。”
  李维紧紧蹙起眉:“假设你是对的,里世界的意志为什么要邀请联邦总统?”
  联邦总统代表人类了?
  那不要提其他国家的感想了,光是联邦境内就要造反的吧!
  “呃。”马杰尔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严格意义上说,他不算是联邦人(虽然也不算人),如若不是“侥幸”变成了恶灵,这会他大概在因非法偷渡而被遣返的路上呢。
  好地狱。
  为了缓解尴尬感,马杰尔及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说有没有可能,邀请联邦总统的是浑水摸鱼的第三方?”
  李维若有所思地抱起手臂点了点手指。
  第三方……吗?
  意思是邀请函说不定是伪造出来的?
  然而伪造这样一张不具备强制效用的文件究竟有什么用?
  德莱顿在当天晚上给出了一条出乎李维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备选答案:“我们的参谋长猜测反对党为了下一届总统大选,有可能会诬陷本届政府里通外敌。”
  李维:“?距离下次选举不是还有两年多?”
  “好的出手机会却不多。为了把黑锅扣在执政党头上,他们正不遗余力地讨好我们呢。”
  德莱顿哂笑了一下,一只手扶住眼镜,另一只手下滑屏幕,“十条新闻里有八条在剑指白宫,剩下的两条渲染你和我有多么不容易……这篇文章,”他点点新闻标题,“文笔不错,把我们的爱情故事写得活像是泰坦尼克号。”
  李维被逗乐了:“你都上法庭了,还有功夫欣赏人家的文笔?”
  “不如说正因我浪费时间上了法庭,才没法做正经事,只能看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简直是一场闹剧,我连椅子都没坐热,书记官就念了句‘政府放弃起诉’,法官转了一圈就走了,出门时还向我提起你、说祝你平安无事……”
  这天晚上,李维听德莱顿用冷淡的语气抱怨了很久。李维在里世界奋战的时候,德莱顿的生活也是精彩纷呈,对他和李维关系的质疑总算在无意义的庭审过后落下帷幕,民间舆论反转再反转,后期直接向着对德莱顿有利的方向狂飙,尤其是最近两天,正面buff都叠到一起了,针对德莱顿的幕后黑手一败涂地,甚至阴差阳错地为吃瓜群众提供了不少崭新的嗑cp角度。
  比如德莱顿始终怀疑,盲配app是安全局局长在故意做局。结果事件成功解决了,一位名叫泰德·哈里森的幸存者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在向妻子表示忏悔的同时,将里世界的规则曝光了出去。
  旁人一看,嚯,清道夫进入了里世界,然而德莱顿没变成欲望共振体,说明什么?
  说明这俩人是被里世界承认的积极正面的真爱哇!!
  安全局:“……”
  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局长再见到德莱顿时,虽然表情立刻沉了下来,却很有风度地向德莱顿点头示意。路过德莱顿身边时,他低声说道:“没准过几天,我的位置就要请你来座了。”
  德莱顿目不斜视、压根懒得理对方。
  他也在暗中考虑什么时候把局长搞下台。就算不自己上,起码找个不会拖后腿的。
  不过两个星期之后发生的一件由里世界邀请函衍生出的大事,让所有人的计划全都打了水漂。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复杂,需要详细道来。
  起因是白宫收到了里世界的邀请函,一位高级总统助理将情报透露给了报社,该事件在反对党的推波助澜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起事件里,李维、德莱顿、甚至是里世界都只起到了一个微小的点缀作用,主角毫无疑问是白宫,按理说,被扣上通敌的帽子说严重倒也不严重,毕竟媒体拿不出证据,仅有“高级总统助理”的片面之词,只要总统不是真的打算与里世界休战,那么他简简单单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做个澄清,事情就解决了。
  且发展到这个地步,它和李维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个无聊又常见的政治新闻。
  期间联邦发生的一些游行示威活动啊、政治威胁啊、勒索啊、谋杀啊……同样没超出寻常范畴,都很合情合理,时有发生。
  结果就是这么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偏偏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原因在于,无论是李维、德莱顿、安全局参谋长、智库成员、还是许许多多的生活在当下时代的聪明人,都没能猜到邀请函被送达白宫的真正目的。
  ——它只是个引子罢了。
  ▇月▇▇日,天气晴。
  联邦总统在这一天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的团队认为民间声讨白宫的言论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准备在紧要关头做出一场挽回选民支持率的演讲。清晨六点,第一缕日光划破国会山的轮廓,洒在椭圆形草坪上,总统本人站在临时搭建起的演讲台前,面朝提词器念念有词。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八点五十五分,外来人群开始汇聚,支持者与抗议者被刻意分流,示威标语在阳光下像鳞片般闪烁着微光,扩音器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口号,摄制组的长焦镜头捕捉到了上了年纪、身穿白裙的总统夫人,放松地侧头与其他人聊天的副总统,面无表情的国防部部长,淡淡微笑着的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
  九点十一分,钟声在圣公会大教堂回响了十一下,总统正式登台,他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却仿佛命运般地轻微停顿了片刻。
  “女士们先生们……”
  他没能说出提词器上的第三个单词。
  因为就在这一瞬间,从不同的方向飞来了两枚子弹!
  第一声枪响在东南街区的连排建筑之间炸开,第二声枪响紧随其后,站的最近的几名观众压根没反应过来,等他们注意力集中起来时,演讲台上的人已经捂着肩膀倒了下去!
  近身特勤以人肉盾牌的姿态扑向总统,绝大多数人尚未搞清楚枪声的来源,便开始放声尖叫。
  九点二十五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先于媒体的快讯推送、冲破了城市上空,据说总统在被抬进车厢时还是清醒的。
  白宫新闻秘书终止演讲直播,发布紧急声明:“总统情况稳定,联邦调查局正配合特勤局追缉涉案嫌疑人,更多细节将在安全审查后公布。”
  十点半,社交媒体一派混乱,阴谋论甚嚣尘上,有人趁机拿着手枪走到大街上无差别射击。
  十二点整,军队出动了。
  李维没有参与这些变故中的任何一步,他在电视上旁观了全部的经过。
  那么从什么时候起,故事开始和他有关呢?
  是在一天后,白宫宣布了两件大事——
  第一,总统身中两枪,被其中一枪击中要害,医院抢救无效,现已确定其失去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