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观众席上的李维唰地一下举起手:“我看过。”
  他是第一个举手的人,声音很大,把其他人都镇住了,米尔顿定定地望着他,说道:“那你肯定知道这一类小说里有两个主要角色,一是玩家,二是观众。”
  李维问:“所以只要戴上这些眼镜,志愿者们就会成为里世界的玩家?”
  “不。”米尔顿否认了,“成为玩家太危险了,我们不会让志愿者面对任何可能危害他们自身的风险,戴上眼镜后,他们会成为观众,通过观察与发弹幕的方式,影响里世界的发展。”
  教室里一片哗然,米尔顿抬高声音:“这是近期最显著的研究成果,我骄傲地向诸位宣布,bsi团队已经申请了专利,毫无疑问,这项发明将带领人类走向新纪元,在座的每一位都将见证时代的变革。”
  观众席上响起了掌声,米尔顿将眼镜分发给几个志愿者,又对贺明达说:“我们没准备多余的实验设备,你先用我的……”
  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李维问德莱顿:“联邦最先进的科技能做到这一点吗?”
  “在我的印象里,不能。”德莱顿抱着手臂回答,“但既然我都不知道联邦政府迫害过米尔顿·哈耶克教授和他的bsi团队,也许我也并不像我自以为的那样了解里世界。”
  “……米尔顿大概率是被骗了,或是被威胁了。”李维假装没听见德莱顿的讽刺,“正常情况下他不会干这种事。”
  “李维先生,”德莱顿加重语气,“我以前从没想过你还会出于感情、为诈骗团伙中的主犯开脱。”
  李维问:“你的这句话是出于感情的吗?”
  德莱顿:“什么?”
  李维:“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亲爱的威廉,我刚对贺明达说过你从来不会乱吃没道理的醋。”
  “我,”德莱顿猝不及防地卡了一下,“这不是吃醋,你误会了,我不在乎你们上学期间的关系,以及哈耶克先生曾经有过女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有62%的概率不是同性恋,但是有80%的可能知法犯法……
  “算了,那句话是出于感情。你怎么看待他拿出来的眼镜?”
  “……”
  “哎呀。”李维忍不住咧嘴一笑,拉着德莱顿的手站起来,“走,我们离近点看。”
  米尔顿·哈耶克宣布的实验成果太惊人了,这会连阶梯教室的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大家纷纷举着手机录像,一个站在前排的女生边录像边大声问:
  “哈耶克教授!我有一个问题!您说过戴上眼镜的人会成为无限流小说中的直播观众,那么玩家是谁呢?谁负责出演该剧目?”
  米尔顿·哈耶克举起麦克风:“我要澄清你的误解,女士,这不是一场戏剧,也不是游戏,而是货真价实的里世界,我们将要看到的、被称作‘玩家’的人,是我们的同类,是一群误入里世界的受害者,若是我们不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就会死。”
  德莱顿在人们惊恐的喧哗声中评价说:“如果他们不扯这些和直播相关的东西,只是说自己能联系上里世界里的人,可信度会比现在高一点。”
  李维:“那可就没意思了。”
  “哈耶克教授!”又有人问,“您是说有很多人正在面对生命危险?我们为什么不能联系当局?”
  米尔顿说:“因为政府不可信,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了,该国家的政府、政策和目前采取的应对里世界的措施毫无可取之处,下一个。”
  李维低声说:“我多么希望我只是个清洁工,就可以在这种时候简单地微笑附和、而不是成为被骂的一员了。”
  德莱顿:“?”
  “哈耶克教授,为什么你一定要做成直播的形式呢?我们不能直接联系里世界的玩家,告诉他们,我们是他们的同胞,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吗?”
  米尔顿:“不行,具体原因很复杂,我不打算向你们表述过多的科学原理,以免造成理解困难,简单地说,就像很多无限流小说的设定一样,只有高维度生物才能平安地观测与改变里世界的发展,并且不会付出任何代价,这台机器的作用之一是帮助人类隐藏身份,如果你不小心暴露出你只是个普通人,就会被拉进里世界成为玩家,明白了吗?”
  “万一志愿者暴露了呢?”
  “不可能,我们设置了许多屏蔽词,违禁的内容根本发不出去,好了,提问时间到此为止,我身后的大屏幕上会出现当前几位志愿者目睹的里世界中的景象,你们的疑问将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得到解答。”
  李维抽了抽嘴角,对德莱顿说:“这不会是一场vr真人秀吧?”
  尽管成本略高,但只要成为网红兼救世主,马上便能回本了。
  德莱顿回答:“不无可能,不过假如他们要让几百个智商高于平均线的观众忽略其中的逻辑错误,就不能设置学校、游乐园之类的常见地点,得在剧本开场时扔下一枚炸弹……”
  话未说完,教室里有人惊呼:“快看,炸弹!他们要往总统头上扔炸弹!”
  德莱顿:“……?”
  第107章 异世界无限直播(二)
  此总统非彼总统。
  米尔顿的助手向人们介绍该里世界的背景——甚至有背景,简直像是什么小说游戏的文案一样:
  “这是被我们捕捉到并用于实验的里世界之一,我们给它起了个简单好记名字,叫做‘星际1号’,因为它发生在未来社会。
  “我们已知里世界是建立在无序思维上的能量合集,因此它可能呈现出各种形态,将其归纳成寥寥几个符合人类常识的固定模板是相当不明智的,‘星际1号’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特例。
  “它的背景设定有别于现实,故事发生的年代、星球、国家、社会制度、领导人等等,皆为虚构,其主要存在两个对立阵营,一者被称为联邦,另一者被称为帝国,联邦和帝国处在战时状态,具体细节我们待会再说。
  “每个里世界都存在所谓的‘恶灵领主’,有时它们是单独的个体,有时也会是一个社群,解决恶灵领主是彻底消除里世界威胁的关键,你们会注意到,联邦政府的清道夫就是这么做的。与之不同的是,官方和民间派出的常规救援队通常以寻找里世界的出口并转移受害人为主,这可能是由于二者的能力有所差别……”
  “咦?”李维稍微站直了一点,“他这一部分的讲解有点专业了。”
  德莱顿低头说:“我让人查查他们的情报来源。”
  “……bsi团队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充裕的资金,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效仿那位清道夫阁下,从源头解决问题。此前我们的系统自动锁定了‘星际1号’中的四名‘玩家’,并设法说服他们配合弹幕对里世界展开探索。
  “第一位玩家名叫鲁道夫·a——所有人的姓名都做了特殊处理,以免打扰到他们的现实生活。鲁道夫·a进入里世界后,成为了帝国的皇子之一,目前负责指挥帝国第九舰队,他的长姐,帝国的皇太女,是战争中的舰队总司令。
  “第二位玩家名叫安娜莉丝·b,是帝国第九舰队的一名舰长。
  “第三位玩家名叫米娅·c,是联邦军队中的情报官。
  “第四位玩家名叫艾伯特·d,是联邦政府外交官。
  “这四个人,目前集中在被命名为α星域的前线地区,故事起源于联邦总统——星际联邦前任总统与第四名玩家、外交官艾伯特·d前往α星域时遇刺身亡。”
  话音落下,大屏幕上出现了四份模糊的影像。据说是因为里世界信号不好(这倒是真的),bsi团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助手说:“志愿者们现在可以发弹幕了,注意不要暴露自己的人类身份,否则就会被拉进里世界。”
  “照这么看,弹幕能起到的作用不大,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李维对德莱顿说,“看来他们是要拍短剧,我们这些观众主要起到一个炒热气氛的作用。”
  果然,即使包括贺明达在内的几个志愿者热火朝天地向四名玩家提出各种问题,得到的解答却相当有限。
  目前最愿意配合他们的玩家是米娅·c,然而,尽管里世界分配给她的身份是联邦情报官,但作为误入里世界的人类,她实际上却对那些情报一问三不知,连隔壁的总统遇袭事件都不清楚。
  此外,艾伯特·d作为最后一个见到总统的人遭到调查,被软禁在前线的一艘飞船上;
  帝国皇子鲁道夫·a忙着应付他不近人情的皇太女姐姐;
  帝国舰长安娜莉丝·b还在对着一堆乱七八糟的按钮摸索如何开飞船。
  他们起初对弹幕的出现表现出了一定热情,随后发现志愿者们的提问对现状毫无帮助,便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
  半个小时后,米尔顿举起麦克风说:“里世界的突破不急于一时,我相信各位还有很多事要忙,今天的讲座先到此为止吧。不过请放心,我们的团队必将持续关注里世界的动向,为每一位陷入危险的人类同胞提供帮助,关于星际1号的直播录像也会分时段放在bsi的官方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