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德莱顿换了个姿势,翘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平板,镜头下的表情庄重严肃,丝毫看不出他在与人聊天:
【看来你和你朋友说开了。】
【你都跑到小梅的面前买牛奶了,我当然要告诉她你是谁。好了,不打扰你工作了,晚点再聊。】
李维的这条消息发出去以后,电视里的人按灭平板,恢复了规整的坐姿,两只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台上的副局长。
熟悉德莱顿的人就知道,他这是开始放松走神了。
毕竟铁打的人也是会累的。
**
晚上十一点多,德莱顿终于离开了安全局总部。作为在场唯一一个步伐稳定、剩余精力还算充沛的人,他混在一群垂着眼皮摇摇晃晃的同事中,轻松得到一众羡慕的目光。
这个点连司机都下班了,告别同僚后,德莱顿坐进代步车的驾驶位,正要将手机扔到副驾驶,忽然瞥见了李维发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晚点再聊。】
晚点再聊……?
熬夜使人反应迟钝,德莱顿盯着这几个单词看了一会,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手不知什么时候脱离大脑控制,自发地按了通话键!
他一时手忙脚乱,正要火速挂电话,李维那边却选择了接通:
“嗨?”
年轻人的口吻里带着一股恰到好处不惹人烦的轻微醉意,懒洋洋地说道,“我以为你今天晚上没空理我呢。”
“……”德莱顿的大脑也宕机了。路灯透过树梢,在车前盖上打下一小块光斑,他靠着座位,沉默地举着手机,半晌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李维乐了:“不是您给我打的电话吗?”他横躺在新房子的双人床上,对天花板说,“但我确实有事,长官,明天是星期日,后天是星期一,星期一晚上是我们的约会时间,然而你还没告诉我地点在哪。”
德莱顿:“?”
他鹦鹉学舌般地重复:“约会?”
“嗯哼,我当那是个约会邀请,而你是邀请的发起人,所以我等着你安排具体的见面地点。”
李维的声音似乎渐渐变得有些迟疑,“难道它不是约会?”
“它是……对不起,不是,等等。”
连着改口了两次后,德莱顿告诫自己要清醒一点,焦躁地按住额头,把垂下来的几根金发捋到脑后,“我认为你喝醉了,李维先生,我不是你今晚在酒吧里遇到的追求者、或是你的哪一位前男友。”
“你是威廉·德莱顿。”
李维含糊地说,“我向我的朋友们介绍了你——看,电视上的大官,尊敬的德莱顿先生,他坐在那张国旗下面给我发短信呢。”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问道:“亲爱的威廉,你会喜欢上男人吗?”
德莱顿宛如一脚踩空,瞬间失去了声带。
第43章 烛光晚餐
李维一觉睡到了周日中午十一点。
他睁开眼睛后习惯性地捞过手机,发现屏幕上有一段持续四十分钟的通话记录,显示是在凌晨零点左右被对方挂断的。
“……”
等会,他的确记得自己在睡觉前接了德莱顿的电话,但他们两个真的聊了这么长时间?说的什么玩意,四十分钟都够讲完联邦历史了吧??
李维揉着太阳穴走进卫生间洗漱,期间不断划开手机确认时长,心中充满了费解。
半小时后,更多关于昨晚的记忆逐渐浮现出来:他从酒吧走路回家,看到有人一边大喊“里世界是上帝降下的末日洪水”一边快乐地裸奔,流浪汉躺在街边向每一个路人陈述自己从小怕鬼,远处传来短促的枪响和警车的鸣笛……
而他走进院墙,锁好门窗,在酒精的刺激和环境的渲染下感悟到了一条真理——人要及时行乐。
于是他接起德莱顿的电话,啪地一下戳穿窗户纸,问出了困扰他许久的问题:“亲爱的威廉,你会喜欢上男人吗?”
德莱顿既不像同性恋也不像异性恋。
他更像是无性恋,会和自己的工作结婚的那种。
李维想象不出德莱顿谈恋爱的样子,德莱顿与他的性格底色截然相反,李维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对同性的关注远大于异性,尽管他一度由于旁人的排斥而愤恨于这一点,但与此同时,从未缺少过的追求者让他很清楚如何发挥魅力成为焦点。
德莱顿则是一个按部就班到让人觉得无趣和冷漠的人。他将所有事物严格地摆在框架里,以至于李维第一眼见到他时,认为他极度傲慢、难以相处,只有那张脸能算作优点。
如今李维对德莱顿的初始印象基本全被午夜散步和买牛奶推翻了……他愈发对德莱顿的反应充满了好奇,好奇一个年纪轻轻手握大权的人,辗转在处理不完的公务中间,遇到私事时究竟会想些什么。
或者应对李维的人际关系、性向、和毫无征兆的提问,对他来说也是公务的一种?
德莱顿在侧写李维的性格时有预料到这一幕吗?
他会暗中窃喜、沉着应对还是感到困扰,甚至是厌烦?
出于这些疑问,李维总是忍不住去逗弄他一下。他觉得自己应该是有点喜欢德莱顿的,这份好感源自外表,随着察觉到某人性格的反差而加深,不过总的来说,不算特别深刻。
假如德莱顿义正词严地表示他绝不会喜欢男人,反正他们早就知道李维是个放荡不羁的人,那么事后相处起来也没什么可尴尬的。
所以德莱顿是怎么回答的来着?
“很晚了,我的头脑不太清醒,我们可以周一见面时再谈论这个问题。”
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接下来德莱顿询问李维对安全局发布会的看法,李维比他更不清醒,直言说安全局嘴里有用的话还不如茶杯里的茶叶多,后面又不知怎么讲到了政治和党派——这部分主要是德莱顿在说、李维在听,然后李维说,等他以后有了养狗的机会,要把上面发给他的勋章当狗狗玩具。
德莱顿听得笑出了声,他似乎一点都不介意。
后面聊了什么李维想不太起来了,那时他半梦半醒,也不确定德莱顿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自己在做梦。他忘了吃安眠药,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总会失眠或在睡到一半时醒来,然而大约是喝醉了的缘故,昨晚一切都安宁得不可思议。
……
周日的白天就不太安宁了。
托安全局发布会的福,网上的各种和里世界相关的新闻如井喷般涌现,每个人都在谈论相同的话题,公园里有牧师发放免费十字架,教堂门口排起了长队,哪怕是李维搬家的时候,运输家具的师傅都对他说:
“也不知道政府指定的里世界清道夫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到时应该向谁求救?万一有骗子冒充怎么办?”
李维:“……”
虽然但是,清道夫已经成为正式称呼了吗,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的心情。
不过他估计这股里世界的热潮不会持续太久。一方面是联邦人民久经考验,另一方面,里世界不至于像流感一样波及到绝大多数人,随着更多规章制度的出现,它在常人眼中很快会变为一种普通且罕见的治安问题。
更细节的引导和安排,就让德莱顿他们琢磨去吧。
李维没有在互联网上浪费时间。他花了一下午的功夫放置家具、清除花园里的杂草、给新买的几盆植物浇水,自此,新房子终于有个人住的样了。
第二天是星期一。
李维仍在放假,不用去安全局打卡上班,但他接了n市警局发来的清理小型犯罪现场的私活——以免太久不干本职工作,被里世界的员工手册当成职业特工。
四个多小时后,他收工回家,洗了澡吹了头发刮了胡子,在深色的毛衣外面套上一件浅色的西装外套,拿起他准备好的小礼物跳下台阶,钻进车库。
德莱顿给出的地址离李维的新家不远,开车只要十多分钟。
结果按照导航走着走着,李维发现前方出现的并不是商业街,而是居民区,出乎意料的既视感在见到一条熟悉的河流时达到顶峰,他不由得将车停在路边,点开地图重复确认了一次。
事实证明,他没走错。
德莱顿并非订了一家位于东河区的小餐馆,而是直接将李维邀请到了他家里。
“……”
直到开车抵达一处米白色的围栏前时,李维依旧沉浸在吃惊的状态中。德莱顿衣衫整齐、连领带都一丝不苟地走出房门,穿过前院,为李维打开院门,李维如同蜗牛一般小心翼翼地将车停在一片红砖地面上。
“我停在这可以吗?”他按下车窗伸头问道。
“你想停哪都行。”德莱顿回答。他站在原地等着李维下车,态度严正得活像他们即将进入的不是他的家,而是总统居住的白房子。
李维捻了捻兜里的鳞片,抓起副驾上的礼物盒,一下车便将盒子塞给德莱顿:“这是给你的。”
【看来你和你朋友说开了。】
【你都跑到小梅的面前买牛奶了,我当然要告诉她你是谁。好了,不打扰你工作了,晚点再聊。】
李维的这条消息发出去以后,电视里的人按灭平板,恢复了规整的坐姿,两只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台上的副局长。
熟悉德莱顿的人就知道,他这是开始放松走神了。
毕竟铁打的人也是会累的。
**
晚上十一点多,德莱顿终于离开了安全局总部。作为在场唯一一个步伐稳定、剩余精力还算充沛的人,他混在一群垂着眼皮摇摇晃晃的同事中,轻松得到一众羡慕的目光。
这个点连司机都下班了,告别同僚后,德莱顿坐进代步车的驾驶位,正要将手机扔到副驾驶,忽然瞥见了李维发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晚点再聊。】
晚点再聊……?
熬夜使人反应迟钝,德莱顿盯着这几个单词看了一会,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手不知什么时候脱离大脑控制,自发地按了通话键!
他一时手忙脚乱,正要火速挂电话,李维那边却选择了接通:
“嗨?”
年轻人的口吻里带着一股恰到好处不惹人烦的轻微醉意,懒洋洋地说道,“我以为你今天晚上没空理我呢。”
“……”德莱顿的大脑也宕机了。路灯透过树梢,在车前盖上打下一小块光斑,他靠着座位,沉默地举着手机,半晌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李维乐了:“不是您给我打的电话吗?”他横躺在新房子的双人床上,对天花板说,“但我确实有事,长官,明天是星期日,后天是星期一,星期一晚上是我们的约会时间,然而你还没告诉我地点在哪。”
德莱顿:“?”
他鹦鹉学舌般地重复:“约会?”
“嗯哼,我当那是个约会邀请,而你是邀请的发起人,所以我等着你安排具体的见面地点。”
李维的声音似乎渐渐变得有些迟疑,“难道它不是约会?”
“它是……对不起,不是,等等。”
连着改口了两次后,德莱顿告诫自己要清醒一点,焦躁地按住额头,把垂下来的几根金发捋到脑后,“我认为你喝醉了,李维先生,我不是你今晚在酒吧里遇到的追求者、或是你的哪一位前男友。”
“你是威廉·德莱顿。”
李维含糊地说,“我向我的朋友们介绍了你——看,电视上的大官,尊敬的德莱顿先生,他坐在那张国旗下面给我发短信呢。”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问道:“亲爱的威廉,你会喜欢上男人吗?”
德莱顿宛如一脚踩空,瞬间失去了声带。
第43章 烛光晚餐
李维一觉睡到了周日中午十一点。
他睁开眼睛后习惯性地捞过手机,发现屏幕上有一段持续四十分钟的通话记录,显示是在凌晨零点左右被对方挂断的。
“……”
等会,他的确记得自己在睡觉前接了德莱顿的电话,但他们两个真的聊了这么长时间?说的什么玩意,四十分钟都够讲完联邦历史了吧??
李维揉着太阳穴走进卫生间洗漱,期间不断划开手机确认时长,心中充满了费解。
半小时后,更多关于昨晚的记忆逐渐浮现出来:他从酒吧走路回家,看到有人一边大喊“里世界是上帝降下的末日洪水”一边快乐地裸奔,流浪汉躺在街边向每一个路人陈述自己从小怕鬼,远处传来短促的枪响和警车的鸣笛……
而他走进院墙,锁好门窗,在酒精的刺激和环境的渲染下感悟到了一条真理——人要及时行乐。
于是他接起德莱顿的电话,啪地一下戳穿窗户纸,问出了困扰他许久的问题:“亲爱的威廉,你会喜欢上男人吗?”
德莱顿既不像同性恋也不像异性恋。
他更像是无性恋,会和自己的工作结婚的那种。
李维想象不出德莱顿谈恋爱的样子,德莱顿与他的性格底色截然相反,李维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对同性的关注远大于异性,尽管他一度由于旁人的排斥而愤恨于这一点,但与此同时,从未缺少过的追求者让他很清楚如何发挥魅力成为焦点。
德莱顿则是一个按部就班到让人觉得无趣和冷漠的人。他将所有事物严格地摆在框架里,以至于李维第一眼见到他时,认为他极度傲慢、难以相处,只有那张脸能算作优点。
如今李维对德莱顿的初始印象基本全被午夜散步和买牛奶推翻了……他愈发对德莱顿的反应充满了好奇,好奇一个年纪轻轻手握大权的人,辗转在处理不完的公务中间,遇到私事时究竟会想些什么。
或者应对李维的人际关系、性向、和毫无征兆的提问,对他来说也是公务的一种?
德莱顿在侧写李维的性格时有预料到这一幕吗?
他会暗中窃喜、沉着应对还是感到困扰,甚至是厌烦?
出于这些疑问,李维总是忍不住去逗弄他一下。他觉得自己应该是有点喜欢德莱顿的,这份好感源自外表,随着察觉到某人性格的反差而加深,不过总的来说,不算特别深刻。
假如德莱顿义正词严地表示他绝不会喜欢男人,反正他们早就知道李维是个放荡不羁的人,那么事后相处起来也没什么可尴尬的。
所以德莱顿是怎么回答的来着?
“很晚了,我的头脑不太清醒,我们可以周一见面时再谈论这个问题。”
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接下来德莱顿询问李维对安全局发布会的看法,李维比他更不清醒,直言说安全局嘴里有用的话还不如茶杯里的茶叶多,后面又不知怎么讲到了政治和党派——这部分主要是德莱顿在说、李维在听,然后李维说,等他以后有了养狗的机会,要把上面发给他的勋章当狗狗玩具。
德莱顿听得笑出了声,他似乎一点都不介意。
后面聊了什么李维想不太起来了,那时他半梦半醒,也不确定德莱顿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自己在做梦。他忘了吃安眠药,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总会失眠或在睡到一半时醒来,然而大约是喝醉了的缘故,昨晚一切都安宁得不可思议。
……
周日的白天就不太安宁了。
托安全局发布会的福,网上的各种和里世界相关的新闻如井喷般涌现,每个人都在谈论相同的话题,公园里有牧师发放免费十字架,教堂门口排起了长队,哪怕是李维搬家的时候,运输家具的师傅都对他说:
“也不知道政府指定的里世界清道夫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到时应该向谁求救?万一有骗子冒充怎么办?”
李维:“……”
虽然但是,清道夫已经成为正式称呼了吗,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的心情。
不过他估计这股里世界的热潮不会持续太久。一方面是联邦人民久经考验,另一方面,里世界不至于像流感一样波及到绝大多数人,随着更多规章制度的出现,它在常人眼中很快会变为一种普通且罕见的治安问题。
更细节的引导和安排,就让德莱顿他们琢磨去吧。
李维没有在互联网上浪费时间。他花了一下午的功夫放置家具、清除花园里的杂草、给新买的几盆植物浇水,自此,新房子终于有个人住的样了。
第二天是星期一。
李维仍在放假,不用去安全局打卡上班,但他接了n市警局发来的清理小型犯罪现场的私活——以免太久不干本职工作,被里世界的员工手册当成职业特工。
四个多小时后,他收工回家,洗了澡吹了头发刮了胡子,在深色的毛衣外面套上一件浅色的西装外套,拿起他准备好的小礼物跳下台阶,钻进车库。
德莱顿给出的地址离李维的新家不远,开车只要十多分钟。
结果按照导航走着走着,李维发现前方出现的并不是商业街,而是居民区,出乎意料的既视感在见到一条熟悉的河流时达到顶峰,他不由得将车停在路边,点开地图重复确认了一次。
事实证明,他没走错。
德莱顿并非订了一家位于东河区的小餐馆,而是直接将李维邀请到了他家里。
“……”
直到开车抵达一处米白色的围栏前时,李维依旧沉浸在吃惊的状态中。德莱顿衣衫整齐、连领带都一丝不苟地走出房门,穿过前院,为李维打开院门,李维如同蜗牛一般小心翼翼地将车停在一片红砖地面上。
“我停在这可以吗?”他按下车窗伸头问道。
“你想停哪都行。”德莱顿回答。他站在原地等着李维下车,态度严正得活像他们即将进入的不是他的家,而是总统居住的白房子。
李维捻了捻兜里的鳞片,抓起副驾上的礼物盒,一下车便将盒子塞给德莱顿:“这是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