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安乐郡主。”
武思忧跟着众人一起喊,根本不敢抬头。
等到梁景樨说了一声“起来吧”,众人才落座。
武思忧坐在很后面,只能看清一个穿着明黄色衣服的人在和薛国公说话,两侧分别坐着兵部侍郎和安乐郡主。
安乐郡主梁元淮似乎很想和薛龄君搭话,可惜薛龄君对待他态度并不热情。
没一会儿,太子起身,开始给武状元授盔甲和腰刀。
在一系列繁复的礼节之后,武状元退下,武思忧跪坐,腿酸痛的很,动了动僵直的身体,原本以为没人看,却没想到他身子刚刚倾斜一点,就听见太子沉声开了口,道:
“二甲末,青州武思忧何在?”
武思忧心里咯噔一声,猛地坐直身形,忐忑不安道:
“微臣在。”
薛龄君显然也没想到太子会注意到一个二甲末的进士,转过头来看着武思忧,疑惑地轻轻蹙眉。
“太子殿下怎么会喊他的名字?”
周围有进士压低声音在讨论:
“他身份低微,怎会得太子殿下青眼?”
“许是看在襄王的份上吧。”
四面八方投过来的眼神落在武思忧身上,刺得武思忧十分难挨,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他心里暗暗后悔,心想早知道就不乱动了,要是不乱动,太子怎么可能注意到自己?
“上前来。”太子吩咐。
武思忧心中暗暗叫苦,但又不可能公然违抗太子的命令,只能慢慢起身,低着头从后面走上前,跪在梁景樨三米之外,恭恭敬敬地叩首: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你。”皇太子梁景樨带着威严的声音从头顶响起,莫名有些压迫感,令人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武思忧紧张的双腿发软,掌心出汗,犹豫了很久,才硬着头皮,在梁景樨极其复有压迫感的眼神里,一寸一寸地抬起头,慢慢地和梁景樨对上了视线。
在看清武思忧脸庞的那一瞬间,梁景樨后背猛地僵硬起来,身体不自觉前倾,放在桌面上的指尖倏然收紧,向来不怒自威的沉冷眼睛里竟有了片刻的——
失神。
第29章 胎记
那是一张极其俊秀的脸蛋。
像年轻时候的他, 也像他的妻子江照愉。
在那一瞬间,满肚子的话与盘问都湎灭在了唇齿之间。
梁景樨想问他是从和人手上拿到玉佩,又究竟是怎么样才会来到京城的, 但在看到武思忧脸蛋的那一刻,他什么话都忘记说了,心神俱震,甚至开始怀疑, 这是他和照愉的长子。
于是他当上太子后,第一次失态, 还未反应过来, 身体就先于意识,忍不住当着众人的面,伸出了手,向前招了招, 示意武思忧上前来。
武思忧迟疑了片刻, 拿不住主意,于是用余光瞟了一眼薛龄君, 见薛龄君点了点头,才提起衣摆,缓步走过去, 隔着一张桌子,在梁景樨面前跪了下来。
漂亮的脸蛋放大,一双眼睛招子似的, 亮晶晶的,清澈又干净。
脸还很嫩很青涩,左不过十七八岁左右,鼻梁高挺, 嘴唇红润,身形笔直挺拔,宽肩窄腰,长长的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白皙的额头和明亮的眉眼。
梁景樨失神地抚摸着武思忧的脸颊,自顾自陷入了怀疑之中,没有注意到武思忧被摸脸蛋时那惊恐的眼神和瞪大的眼睛。
太子殿下干干干......干嘛摸他?
他是喜欢男人,好龙阳吗?
武思忧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得半死,想躲又不敢,僵直地跪在地上不敢动,直到薛国公轻咳一声,将梁景樨的神志拉回来,道:
“太子殿下........”
梁景樨回过神来,盯着武思忧,缓缓收回手,道:
“你是青城人。”
“是。”武思忧点了点头,有些忐忑。
“玉佩,真的是你从山上捡的?”梁景樨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到破绽:
“玉佩的主人,你知道去哪了吗?”
“死了。”武思忧老老实实道:“我去的时候,他已经死了,屋里没有人,只剩下一把剑和玉佩。”
听到玉佩的主人已经死了,梁景樨的眼底闪过一丝波动,好半晌,他才长叹一口气:
“我听襄王说,你是因为躲避水患,才去云城的。”
他问:“你一直就是青城人?你父亲是茶商?”
“嗯。”武思忧一紧张,什么都招了:
“后来我父亲死了,我被一家人收养,后来那家人也死了.......我娘子是,是云城人。”
“原来如此。”梁景樨垂眸,看了武思忧的脖颈一眼,那里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
他掩下心中的失落,让武思忧回到了原本的座位上。
会试宴散场之后,武思忧跟着人流退场。
可还未走出门,就听见薛龄君喊了他一声:
“武思忧,等等我。”
武思忧回过头去,见是薛龄君,便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我爹和太子在说话呢,我插不上,就先出来了。”薛龄君急急走到武思忧身边,和他并肩走着。
武思忧见他步履慌张,下意识往他身后看了一眼,只见不远处正站着安乐郡主,正垂着手看他。
两个人对上视线,安乐郡主的视线还躲了一下,见躲不过,只能抬起脸,对武思忧尴尬地笑了一下。
“.........郡主是不是想和你说话。”
武思忧伸出手,碰了碰薛龄君的手臂,道:
“他在看着你。”
薛龄君揽着武思忧的肩膀,道:
“我知道。”
“那你.......?”
“我配不上郡主。”薛龄君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
“与其后来让他伤心,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给他希望。”
武思忧看着薛龄君的侧脸,许久,才道:
“......也是。”
薛龄君垂下头去,展开扇子扇了扇,没再应他,脸上的神情看不出什么情绪。
没过几天,兵部的任职书下来了,武思忧拟任三等侍卫。
“薛龄君说,不是只有二甲前十名才能当三等侍卫吗?我还以为我要去守备营巡街呢。”
武思忧看着书信,莫名其妙道:
“怎么会这样?”
“也许是太子殿下赏识你。”乔清宛给他夹了一块豆腐,道:
“去宫里也好,俸禄都更高。”
“可是我不想离开娘子啊。”
武思忧叹气,“侍卫要守夜,还要轮岗值班,我得好几天才能见到一次娘子。”
武思忧可怜巴巴地抓着乔清宛的手指,道:
“娘子,要是你临盆了,我不在你身边,该怎么办。”
“还早呢,我肚子里这个,还要三个多月才能出来。”
乔清宛说:“你不用挂念我,安心去当值,家里一切有我打理。”
“不行,我不放心。”武思忧摇头:
“要不,我买一个小侍,随身侍奉你,这样即便我不在家,我也放心。”
乔清宛想了想,也点了头,道:“也行。”
“嘿嘿。”见乔清宛答应了,武思忧也开心了。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他和乔清宛的宝宝,甚至还在想,孩子到底是会更像他一些,还是会更像乔清宛一些。
他想,应该是要多像乔清宛吧。
像娘子,更漂亮。
没多久,兵部传信,让武思忧于明早清晨入宫,由领侍卫内大臣引见,进入东正殿,由皇帝亲自面见核准,拿了盖章的任职书,才能正式任职。
宫墙很大,宫道很宽,武思忧不敢到处乱看,紧张的低着头,和其他十个人一起,朝东正殿走去。
走了很久,走到武思忧腿都要酸了,他们才在东正殿门口停下。
武思忧偷偷往前瞄了一眼,只见殿门前,正站着太子殿下。
梁景樨负手站在殿门前,垂头看着领侍卫内大臣,声音淡淡:
“人都带来了?”
领侍卫内大臣点了点头,道:“回殿下,人都在这了。”
三等侍卫是二甲前十名的进士,只有武思忧一个人是二甲末。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混进来的,默默给自己捏了一把汗,和其他人一起向梁景樨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嗯,”梁景樨道:“进去吧,父皇在里面等你们。”
武思忧站在最后,跟着一行人走进去,在路过梁景樨时,还用余光偷偷瞄了梁景樨一眼,见梁景樨也在看他,目光深沉,又赶紧收回视线,神志不宁地抬脚走进了东正殿。
刚进去,就闻到了浓浓的药香和薰艾的味道。
四处皆金碧辉煌的,武思忧不敢乱看,跟着众人走了进去,随即在偏殿的珠帘外面跪了下来,学着旁人,双手抬起,平举至额头,随即俯下身,落在地面上,道:
武思忧跟着众人一起喊,根本不敢抬头。
等到梁景樨说了一声“起来吧”,众人才落座。
武思忧坐在很后面,只能看清一个穿着明黄色衣服的人在和薛国公说话,两侧分别坐着兵部侍郎和安乐郡主。
安乐郡主梁元淮似乎很想和薛龄君搭话,可惜薛龄君对待他态度并不热情。
没一会儿,太子起身,开始给武状元授盔甲和腰刀。
在一系列繁复的礼节之后,武状元退下,武思忧跪坐,腿酸痛的很,动了动僵直的身体,原本以为没人看,却没想到他身子刚刚倾斜一点,就听见太子沉声开了口,道:
“二甲末,青州武思忧何在?”
武思忧心里咯噔一声,猛地坐直身形,忐忑不安道:
“微臣在。”
薛龄君显然也没想到太子会注意到一个二甲末的进士,转过头来看着武思忧,疑惑地轻轻蹙眉。
“太子殿下怎么会喊他的名字?”
周围有进士压低声音在讨论:
“他身份低微,怎会得太子殿下青眼?”
“许是看在襄王的份上吧。”
四面八方投过来的眼神落在武思忧身上,刺得武思忧十分难挨,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他心里暗暗后悔,心想早知道就不乱动了,要是不乱动,太子怎么可能注意到自己?
“上前来。”太子吩咐。
武思忧心中暗暗叫苦,但又不可能公然违抗太子的命令,只能慢慢起身,低着头从后面走上前,跪在梁景樨三米之外,恭恭敬敬地叩首: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你。”皇太子梁景樨带着威严的声音从头顶响起,莫名有些压迫感,令人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武思忧紧张的双腿发软,掌心出汗,犹豫了很久,才硬着头皮,在梁景樨极其复有压迫感的眼神里,一寸一寸地抬起头,慢慢地和梁景樨对上了视线。
在看清武思忧脸庞的那一瞬间,梁景樨后背猛地僵硬起来,身体不自觉前倾,放在桌面上的指尖倏然收紧,向来不怒自威的沉冷眼睛里竟有了片刻的——
失神。
第29章 胎记
那是一张极其俊秀的脸蛋。
像年轻时候的他, 也像他的妻子江照愉。
在那一瞬间,满肚子的话与盘问都湎灭在了唇齿之间。
梁景樨想问他是从和人手上拿到玉佩,又究竟是怎么样才会来到京城的, 但在看到武思忧脸蛋的那一刻,他什么话都忘记说了,心神俱震,甚至开始怀疑, 这是他和照愉的长子。
于是他当上太子后,第一次失态, 还未反应过来, 身体就先于意识,忍不住当着众人的面,伸出了手,向前招了招, 示意武思忧上前来。
武思忧迟疑了片刻, 拿不住主意,于是用余光瞟了一眼薛龄君, 见薛龄君点了点头,才提起衣摆,缓步走过去, 隔着一张桌子,在梁景樨面前跪了下来。
漂亮的脸蛋放大,一双眼睛招子似的, 亮晶晶的,清澈又干净。
脸还很嫩很青涩,左不过十七八岁左右,鼻梁高挺, 嘴唇红润,身形笔直挺拔,宽肩窄腰,长长的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白皙的额头和明亮的眉眼。
梁景樨失神地抚摸着武思忧的脸颊,自顾自陷入了怀疑之中,没有注意到武思忧被摸脸蛋时那惊恐的眼神和瞪大的眼睛。
太子殿下干干干......干嘛摸他?
他是喜欢男人,好龙阳吗?
武思忧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得半死,想躲又不敢,僵直地跪在地上不敢动,直到薛国公轻咳一声,将梁景樨的神志拉回来,道:
“太子殿下........”
梁景樨回过神来,盯着武思忧,缓缓收回手,道:
“你是青城人。”
“是。”武思忧点了点头,有些忐忑。
“玉佩,真的是你从山上捡的?”梁景樨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到破绽:
“玉佩的主人,你知道去哪了吗?”
“死了。”武思忧老老实实道:“我去的时候,他已经死了,屋里没有人,只剩下一把剑和玉佩。”
听到玉佩的主人已经死了,梁景樨的眼底闪过一丝波动,好半晌,他才长叹一口气:
“我听襄王说,你是因为躲避水患,才去云城的。”
他问:“你一直就是青城人?你父亲是茶商?”
“嗯。”武思忧一紧张,什么都招了:
“后来我父亲死了,我被一家人收养,后来那家人也死了.......我娘子是,是云城人。”
“原来如此。”梁景樨垂眸,看了武思忧的脖颈一眼,那里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
他掩下心中的失落,让武思忧回到了原本的座位上。
会试宴散场之后,武思忧跟着人流退场。
可还未走出门,就听见薛龄君喊了他一声:
“武思忧,等等我。”
武思忧回过头去,见是薛龄君,便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我爹和太子在说话呢,我插不上,就先出来了。”薛龄君急急走到武思忧身边,和他并肩走着。
武思忧见他步履慌张,下意识往他身后看了一眼,只见不远处正站着安乐郡主,正垂着手看他。
两个人对上视线,安乐郡主的视线还躲了一下,见躲不过,只能抬起脸,对武思忧尴尬地笑了一下。
“.........郡主是不是想和你说话。”
武思忧伸出手,碰了碰薛龄君的手臂,道:
“他在看着你。”
薛龄君揽着武思忧的肩膀,道:
“我知道。”
“那你.......?”
“我配不上郡主。”薛龄君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
“与其后来让他伤心,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给他希望。”
武思忧看着薛龄君的侧脸,许久,才道:
“......也是。”
薛龄君垂下头去,展开扇子扇了扇,没再应他,脸上的神情看不出什么情绪。
没过几天,兵部的任职书下来了,武思忧拟任三等侍卫。
“薛龄君说,不是只有二甲前十名才能当三等侍卫吗?我还以为我要去守备营巡街呢。”
武思忧看着书信,莫名其妙道:
“怎么会这样?”
“也许是太子殿下赏识你。”乔清宛给他夹了一块豆腐,道:
“去宫里也好,俸禄都更高。”
“可是我不想离开娘子啊。”
武思忧叹气,“侍卫要守夜,还要轮岗值班,我得好几天才能见到一次娘子。”
武思忧可怜巴巴地抓着乔清宛的手指,道:
“娘子,要是你临盆了,我不在你身边,该怎么办。”
“还早呢,我肚子里这个,还要三个多月才能出来。”
乔清宛说:“你不用挂念我,安心去当值,家里一切有我打理。”
“不行,我不放心。”武思忧摇头:
“要不,我买一个小侍,随身侍奉你,这样即便我不在家,我也放心。”
乔清宛想了想,也点了头,道:“也行。”
“嘿嘿。”见乔清宛答应了,武思忧也开心了。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他和乔清宛的宝宝,甚至还在想,孩子到底是会更像他一些,还是会更像乔清宛一些。
他想,应该是要多像乔清宛吧。
像娘子,更漂亮。
没多久,兵部传信,让武思忧于明早清晨入宫,由领侍卫内大臣引见,进入东正殿,由皇帝亲自面见核准,拿了盖章的任职书,才能正式任职。
宫墙很大,宫道很宽,武思忧不敢到处乱看,紧张的低着头,和其他十个人一起,朝东正殿走去。
走了很久,走到武思忧腿都要酸了,他们才在东正殿门口停下。
武思忧偷偷往前瞄了一眼,只见殿门前,正站着太子殿下。
梁景樨负手站在殿门前,垂头看着领侍卫内大臣,声音淡淡:
“人都带来了?”
领侍卫内大臣点了点头,道:“回殿下,人都在这了。”
三等侍卫是二甲前十名的进士,只有武思忧一个人是二甲末。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混进来的,默默给自己捏了一把汗,和其他人一起向梁景樨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嗯,”梁景樨道:“进去吧,父皇在里面等你们。”
武思忧站在最后,跟着一行人走进去,在路过梁景樨时,还用余光偷偷瞄了梁景樨一眼,见梁景樨也在看他,目光深沉,又赶紧收回视线,神志不宁地抬脚走进了东正殿。
刚进去,就闻到了浓浓的药香和薰艾的味道。
四处皆金碧辉煌的,武思忧不敢乱看,跟着众人走了进去,随即在偏殿的珠帘外面跪了下来,学着旁人,双手抬起,平举至额头,随即俯下身,落在地面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