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昭歌被邀请着,落入一处世外桃源,她轻拨开眼前遮挡的绿叶,豁然开朗,得以看见一处山涧。走近几步,她被溅落的水花湿了双手。
  她低头凝视,细微的触碰让人更想踏入山涧一探究竟。
  脱了鞋,光着脚,小心翼翼地再往前。
  好一会儿,山涧处传来丁零当啷的落水声,清脆悦耳。片刻后,那水才一跃倾斜而下,湿了人满身。
  微微退开,这才发现,原来有一轮圆月正倒映在山涧中,水波涌动,它也跟着上下起伏。
  闪着粼粼波光。
  久久,水面才重新趋于平静。
  原来月亮,也可以如此滚烫。
  【作者有话说】
  《卡罗尔》是一部电影,很美,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
  这章我写得很艰难,改来改去总觉得还差一点儿。完美不太现实,总会有遗憾
  62
  第62章
  ◎昭昭◎
  临近期末,意味着寒假即将到来,也意味着黎见月到了一年一次回家的时候。在考试周来临前,她就开始愁眉不展。
  不是因为即将要离开申城,而是,她想带昭歌回蓉城。
  带她回老家看满天星空。
  可是。把人带回自己家,那外公外婆便少了一个人一起过年了。黎见月纠结不已,常常捧着书就不自觉走神了。
  “回神了。”
  “嗯?”
  黎见月抬头,不小心掉落的书本被昭歌提前预判,接在了手里。她在黎见月面前半蹲下,仰头:“想什么呢?叫了你好几声。”
  张口欲言又犹豫的样子,昭歌一眼看穿她心底的纠结肯定和自己有关。
  “说吧,记得我叮嘱过你的。有事就要说出来。”
  “你愿意和我回家过年吗?”一气儿顺下来,黎见月飞快说完,抿着唇等待昭歌的回答。
  内心,分外忐忑。她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所以,就为这事儿纠结了好几天?是怕我不答应,还是怕外公外婆舍不得?”
  黎见月微微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
  昭歌起身坐到她身旁,语气得意:“我还不知道你。”
  一副,我早就把你看穿了的模样。
  黎见月也凑过去,放软声调:“那你愿意吗?”
  你了解我,我也了解你。在相处的过程中,黎见月也渐渐发现,昭歌非常吃她撒娇这一套。
  轻捏她脸颊,昭歌笑道:“现在学会拿捏我了是不是。”
  两人笑着闹成一团,半晌,昭歌才抛出自己的回答:“我们提前和外公外婆说一声,我再跟你回家。今年,我们一起去火车站。小黎同学,你可要牵好我的手。”
  黎见月扬起笑脸,重重点头:“嗯!”
  考完试的那天,在叶桢桢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两人踏上回家的路。从来都是孤身一人的道路上,身边忽然多了一个依靠,这种感觉,非言语可以形容。
  配合着黎见月,昭歌也买了二等座,两人将要在火车上度过将近十个小时的时间。
  虽然已经提前好几天就打过预防针了,这会儿黎见月仍不忘再说一遍;“昭歌,坐十个小时很辛苦的,你可以多睡觉,这样时间过得快一些。”
  二等座确实有些拥挤,昭歌特地坐在外侧,长腿伸到过道上。
  “那你呢,以前坐火车都做什么打发时间?”
  通常,多背几页单词,读一读外文经典片段,再做几篇赏析,时间也就很快过去了。
  黎见月从背包里拿出一早准备好的资料,她拍了拍书的封面:“这些。”
  粗粗扫了一眼,教材里头英语和西语掺杂着。昭歌了然似的点点头:“跟我猜的差不多。”
  她起身到行李架拿下自己的背包,也从里头掏出一堆教材,然后学着黎见月刚刚的样子,也拍了拍封面。
  微仰起头,一副,你快来夸我的表情。
  掩嘴轻笑,黎见月不由问道:“是为了配合我吗?你可以玩手机的,下面可以充电。”
  昭歌忽然凑近,有些不满:“怎么,在你心里我就不能认真学习了?”
  虽然成绩还没出,但这学期,两人稳坐前三是毫无悬念的。昭歌的成绩,是别人最无法否认的优秀。
  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性格和长相都会互相影响和传染。黎见月不仅变得活泼了,甚至连昭歌爱调戏人的性子,也学了几分。
  她佯装无奈地摇摇头:“我只是怕你无聊。”
  在大多数学生看来,选修的第二外语,通常只是拿来应付考试的工具。可黎见月是把西语当做英语一样来学,甚至,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同样都是初学者,黎见月在西语上的进度,已经远超昭歌。如果说两人在英语上的成绩还能一争高下,那么在西语上,黎见月足以当昭歌的老师。
  车厢里充实着小孩玩闹、短视频、电视剧,还有乘客打电话的声音。在这一节吵闹的车厢里,有一处座位上,两个小脑袋不时凑在一起,嘴里蹦着各种听不懂的单词。
  小桌板上的书少了一本又一本,车窗外的景色也由亮变暗。
  广播里响起下一站的播报声,她们快到站了。
  从早坐到晚,身边的乘客换了一批又一批,直到此刻车厢里只剩下寥寥几人。
  天实在太晚,两人在车站旁的小宾馆住下,准备第二天再起来赶大巴。
  对自己来说,赶路算不上辛苦,但是于昭歌而言,这样的经历应该是第一次。黎见月时不时便要问上一问。
  “饿不饿?渴不渴?无聊吗?”
  像妈妈带着孩子外出旅行,时刻关照。
  昭歌从来不是娇气的人,也没有那么多讲究。给什么吃什么,到哪儿就睡哪儿。她的一言一行,给了黎见月极大的宽慰。让她明白,带她回家过年,绝不是错误的决定。
  虽然不嫌弃,但不适应却是真的。宾馆环境一般,一早昭歌就醒了过来。昨晚上天太黑没能看清,今天外头变得亮堂了,那种偏僻城市才有的荒凉,尽数在眼前展现。
  昭歌想起来,黎见月说还要转两趟车,再上山才到她家。她无法想象,那里将会是怎样的环境。
  她的担忧和渐渐涌上心头的酸涩,随着大巴开始颠簸,窗外的景色变得荒凉而愈发上涨。四周,已经看不到任何现代化的建筑。开始出现一些只有一层的平房,更遑论,超市便利店这些城市随处可见的店铺。
  她们一早出发,临近中午才抵达黎见月所说的那个小镇。她说,这是家附近最繁华的地方。
  昭歌站在路边,眯着眼躲避被风扬起的尘土,三三两两的平房在眼前,一眼甚至就能望到边。
  “再搭个车,就到山脚了。累不累,要不要找个地方歇一会儿?”
  昭歌摆摆手:“不累,没那么娇弱。接着走吧。”
  在黎见月的再三叮嘱下,昭歌只带了极少量的行李,以及无论黎见月怎么劝说都不愿意舍弃的两大袋礼物。
  此刻,昭歌时分庆幸,她没有带上那个大箱子。否则拎箱子的那个人,到头来还是黎见月。
  因为这会儿黎见月手上正拎着其中一袋礼物。
  车子载着她们走到小路的尽头,方向盘一拐转身走了。
  等到车子的影子也消失不见,四周立刻变得安静起来。昭歌仰头看了眼山头,怀疑这方圆几里都荒无人烟。
  爬山大概是昭歌最不喜欢的运动之一,她皱着眉,左右手双双承重数十斤,开始攀登。一开始,她还能跟上黎见月的脚步。可才走了十几分钟,她就感到体力不支。
  也能明显感觉到,黎见月开始放慢脚步配合她的速度。昭歌一边调整呼吸一边继续迈开脚步,愣是不喊一个累字。
  走到半山腰,黎见月忽然停下,她指着对面山头:“昭歌你看,我以前在那儿放羊。”
  那是爸爸还在的时候,仅有的几只小羊,是黎见月童年为数不多的玩伴。
  山与山之间仿佛没有距离,昭歌很轻易地就能看到对面。她甚至开始想象,年幼的黎见月赶着小羊的样子。
  原来了解一个人,是真的要到她长大的地方,才能一探究竟。
  那些过去自己不曾参与的时光,忽然在这一刻变得清晰起来。
  走走停停,这儿那儿的山头,似乎遍布黎见月的身影。上山之路,似乎也变得没有那么吃力了。
  重新踏回到平地上,黎见月指了指不远处的小房子,兴冲冲的:“昭歌快看,我奶奶在门口等我们!”
  去年这会儿,黎见月赶在午饭前就回到家,今天晚了这么多,奶奶不由着急起来。这不,都快走到村口了。
  “奶奶!”脆生生的,是只在老家限定版可爱的黎见月。
  奶奶听力尚可,肉眼可见地加快了脚步,举起手笨拙地挥着,嘴巴一张一合的,听不太清。
  老人家如此吃力,昭歌提起东西就快步往前走,跟在黎见月身后都快小跑起来。这实在不是一个赶了大半天路的人,能有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