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谁知,昭歌却避而不答,反问:“上学期我讲的那个故事你忘了?”
点到为止。
想起那个高考失利的故事,黎见月感受到她别样的关心,感动道:“我知道的。”
点点头,昭歌不再多说什么,伸出手去:“外套。”
“哦...给你。”
还回来的外套上,多了一丝不属于自己的味道,像是那种老旧的洗衣粉洗过才有的香味。闻到这个味道,昭歌便想起外婆来。
“我要去外婆家吃饭。”
黎见月疑惑,但还是应:“好。你快去吧。”
小姑娘听不懂拐弯抹角的话,昭歌笑了笑发出邀请:“她包了青团,你要不要来吃?”
于是,稀里糊涂的。开学没几天,黎见月又坐上了这辆雪白的大车。
周五的晚高峰,和周一的早高峰一样可怕。昭歌不想让老人家等,开启狂飙车模式。睡了一觉愈发清醒的黎见月,这次终于深刻感受到她暴力的车技。
原来上一次,她已经再三克制了。
余光瞥见黎见月在副驾快要缩成一团,昭歌分不出注意力照顾,只想着快点到家,结束这该死的拥堵。
可着急回家的不止她一个,前方多出一小段空隙,她刚踩上油门,右边也冲出来一辆小车。几乎是瞬间,她就深踩了刹车。
身体先一步做出反应,她伸出右手护了黎见月一把,把人严实地护在了座椅上。
“没事吧?”
惊魂未定,黎见月愣愣地摇了摇头。等到车子重新启动了,她那迟来的心跳才疯狂地擂着鼓点。一下又一下,直捶到她心底深处。
昭歌这个习惯,是从小受妈妈的影响,经历的多了身体也记住了这种反应。迄今为止也有人坐过她的副驾,但享受到这种保护的。
黎见月是第一个。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车子才在一处老小区门口停下。昭歌跳下车朝里头走去,黎见月小跑着跟上。
虽然已经在寝室见过,但仍有些紧张。
“昭歌,我...我也跟着你一起喊外公外婆吗?”
“可以。”
为了方便上下楼,老两口就住在二楼,走两步就到了。大门虚掩着开了个小口,昭歌一边推门一边喊:“外公外婆,我来了。”
两人双双走出来,在看到门口又进来一个瘦小的姑娘时,外婆眼睛微亮:“这不是小黎同学吗?”
“外婆你好,外公好。”
本就对她十分喜爱,外婆拍了拍昭歌径直走向门口,拿出一双粉色拖鞋:“来,穿这个。小歌不喜欢粉色,她一次都没穿过。给你倒是正好,适合你。”
昭歌跟着外公已经坐到沙发上,她懒懒地靠着,张嘴开始胡说:“外婆,我说你包了青团她才来的,待会儿多做点。”
瞬间,黎见月的脸“腾”地红了起来,慌忙摆手:“不是,我没有。”
外婆安抚似的拍了拍她的手:“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孩子,小歌就爱乱说,你别听她的。”
“这么爱吃青团,要不要自己也来包两个?”
黎见月跟着外婆进了厨房,脸上的热也一点点消了下去。殊不知,客厅也有人给她“撑腰”呢。
“怎么这样调侃人家,小黎脸皮薄。”
昭歌瞟了眼厨房:“多讲讲就厚了。”
外公无奈地笑着摇头。
到底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一教就上手,两人一起包了一小屉,十几分钟的功夫就出锅了。
外婆推了推黎见月,不想让油烟沾到她:“拿到客厅去吃吧,都少吃点,免得待会儿吃不下饭。”
深绿色的青团小小个,透着晶莹的色泽,刚出锅还冒着腾腾热气。
“哪个是你包的?”昭歌盯着一锅几乎长得一样的小团子们,分不出优劣。
黎见月从出锅就盯着看,她第一个做得不太好看,屁股上留了个小揪揪,被压在了底下。仔细看了看,黎见月指着最边上那一小个:“我找到了。”
不等她伸手,昭歌先一步抢走:“我尝尝。”
登时,黎见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看着昭歌咬下一大口,热气扑腾出来,烫得昭歌哈了两口气。软糯的外皮混合着清爽的豆沙馅,昭歌一边嚼着一边朝她竖了竖大拇指。
黎见月脸上的笑这才如常绽放,心头也涌上如豆沙馅般的甜蜜,明明一口都还没吃。
她和昭歌坐在沙发一侧,人手一个青团。外公坐在单人沙发上,乐呵呵地看着她们,不时说上两句。
落日余晖悄悄撒在客厅的角落,耳边是长辈的唠叨,厨房里做着一家人的晚饭。这样幸福的时刻,黎见月几乎怀疑自己是在梦里。
她多希望,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
“来来来,洗手吃饭了。”
客厅的吵闹迁移到了餐厅,不大的四方桌上,摆了满满的菜。
外婆把一碗盛得满满的饭放在黎见月面前,叮嘱:“你太瘦了,多吃点儿。不够锅里还有。”
愣愣地接过,黎见月看着小山包一样的米饭,下意识求助地看向昭歌。谁知,身边人却不帮她:“听见了,吃不完不许走。”
“小歌说得对,要吃完。”
盛情难却,黎见月只好低头扒了一口饭,她在家干完农活也吃不了这么多。席间,外婆想给她夹菜,发现小碗根本没有容身之处,便又拿了口空碗,没一会儿就填满了。
“别害羞,饭要吃饱。晚上的菜,我都少放了糖,怕你吃不惯。听小歌说,你是蓉城人?”
嘴里塞得鼓囊囊的,黎见月张不开口,只好点头回答。
“哦,那肯定很能吃辣,在申城还习惯吗?”
黎见月咀嚼下咽的速度比不上外婆提问的速度,昭歌看不下去替她回答:“外婆,食不言,她很能吃辣,平常都辣椒拌饭。哦对了,前两天带回来两罐新的,我放客厅了。你也尝尝,不怎么辣。”
在昭歌解释的空档,黎见月的嘴巴终于空了出来:“申城的菜也很好吃,外婆做的我也很喜欢。”
“好好,喜欢就多吃点。”一筷子的菜又落到了黎见月碗里。
她是不会拒绝的人,外婆夹什么就吃什么,配着那一大碗米饭,成功把自己吃撑了。
外婆不让她进厨房帮忙,黎见月站在走道上,眼神涣散。昭歌拿了瓶水,转头就看见她这副呆愣的模样,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下楼散步。”
跟老两口打过招呼,昭歌带着人下楼。晚饭后的小区里,多了不少老年人。大多也是出来散散步消食的,这个老小区老年人巨多,昭歌从小在这儿长大,三两步就会碰到熟人。
“小歌回家了。”
“张奶奶好。”
“哪来的小姑娘,这么灵?”
“我同学。”
有样学样,黎见月乖巧打招呼:“张奶奶好。”
“好好,你也好。”
不过绕小区两圈,碰到打招呼的爷爷奶奶无数,黎见月收到的赞美,也是一箩筐。
“你已经成功俘获这个小区所有老年人的心。”
一路被称赞下来,黎见月有些晕乎乎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抿了抿唇只能在心里干着急。
昭歌似是察觉到她的窘迫,追问:“你是不是在害羞?”
她刻意走近了一步,听到细弱蚊蝇的一声,“嗯。”
“那我多带你回来几趟。”多听赞美,脸皮就厚了。
散完步回到家,外公和外婆都坐在客厅看电视。昭歌站在门口不进去:“外公外婆,我们回学校了。”
二老忙急着走出来:“不歇歇再走?外婆给你们削个苹果吃。”
昭歌无奈一笑:“外婆,她再吃就要去医院了。”
外婆只当没听见,白了她一眼看向黎见月:“小黎,下次再来吃饭,不跟小歌一起也没事,你来,外婆给你做好吃的。”
刹那,黎见月想起远在山里的奶奶,悄悄湿润了眼眶:“嗯,知道了外婆。”
“好好,小歌你在学校多照顾点她,听到没有?”
要是外婆知道上学期黎见月帮了昭歌的那几次,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知道了,你们回去吧。”
并肩走到楼下,走到熟悉的位置上,昭歌转身抬头,说:“看上面。”
在一片万家灯火中,有两位老人正站在窗口朝她们挥手。
忍了好一会儿的泪终于从眼角滑落,黎见月直起身用力地挥了挥手。她不无感慨道:“昭歌,我很羡慕你。”
想到自己那支离破碎又可笑的家庭,昭歌只是自嘲:“你不会想要的。”
/:。
她的语气只是稀松平淡,黎见月却觉得昭歌身上那种,孤独到让人心疼的感觉,再次袭来。
她真想转身抱抱她。
【作者有话说】
33-36存稿箱放错时间,直接跳掉了。没看的姐妹回头重新看一下
34
点到为止。
想起那个高考失利的故事,黎见月感受到她别样的关心,感动道:“我知道的。”
点点头,昭歌不再多说什么,伸出手去:“外套。”
“哦...给你。”
还回来的外套上,多了一丝不属于自己的味道,像是那种老旧的洗衣粉洗过才有的香味。闻到这个味道,昭歌便想起外婆来。
“我要去外婆家吃饭。”
黎见月疑惑,但还是应:“好。你快去吧。”
小姑娘听不懂拐弯抹角的话,昭歌笑了笑发出邀请:“她包了青团,你要不要来吃?”
于是,稀里糊涂的。开学没几天,黎见月又坐上了这辆雪白的大车。
周五的晚高峰,和周一的早高峰一样可怕。昭歌不想让老人家等,开启狂飙车模式。睡了一觉愈发清醒的黎见月,这次终于深刻感受到她暴力的车技。
原来上一次,她已经再三克制了。
余光瞥见黎见月在副驾快要缩成一团,昭歌分不出注意力照顾,只想着快点到家,结束这该死的拥堵。
可着急回家的不止她一个,前方多出一小段空隙,她刚踩上油门,右边也冲出来一辆小车。几乎是瞬间,她就深踩了刹车。
身体先一步做出反应,她伸出右手护了黎见月一把,把人严实地护在了座椅上。
“没事吧?”
惊魂未定,黎见月愣愣地摇了摇头。等到车子重新启动了,她那迟来的心跳才疯狂地擂着鼓点。一下又一下,直捶到她心底深处。
昭歌这个习惯,是从小受妈妈的影响,经历的多了身体也记住了这种反应。迄今为止也有人坐过她的副驾,但享受到这种保护的。
黎见月是第一个。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车子才在一处老小区门口停下。昭歌跳下车朝里头走去,黎见月小跑着跟上。
虽然已经在寝室见过,但仍有些紧张。
“昭歌,我...我也跟着你一起喊外公外婆吗?”
“可以。”
为了方便上下楼,老两口就住在二楼,走两步就到了。大门虚掩着开了个小口,昭歌一边推门一边喊:“外公外婆,我来了。”
两人双双走出来,在看到门口又进来一个瘦小的姑娘时,外婆眼睛微亮:“这不是小黎同学吗?”
“外婆你好,外公好。”
本就对她十分喜爱,外婆拍了拍昭歌径直走向门口,拿出一双粉色拖鞋:“来,穿这个。小歌不喜欢粉色,她一次都没穿过。给你倒是正好,适合你。”
昭歌跟着外公已经坐到沙发上,她懒懒地靠着,张嘴开始胡说:“外婆,我说你包了青团她才来的,待会儿多做点。”
瞬间,黎见月的脸“腾”地红了起来,慌忙摆手:“不是,我没有。”
外婆安抚似的拍了拍她的手:“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孩子,小歌就爱乱说,你别听她的。”
“这么爱吃青团,要不要自己也来包两个?”
黎见月跟着外婆进了厨房,脸上的热也一点点消了下去。殊不知,客厅也有人给她“撑腰”呢。
“怎么这样调侃人家,小黎脸皮薄。”
昭歌瞟了眼厨房:“多讲讲就厚了。”
外公无奈地笑着摇头。
到底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一教就上手,两人一起包了一小屉,十几分钟的功夫就出锅了。
外婆推了推黎见月,不想让油烟沾到她:“拿到客厅去吃吧,都少吃点,免得待会儿吃不下饭。”
深绿色的青团小小个,透着晶莹的色泽,刚出锅还冒着腾腾热气。
“哪个是你包的?”昭歌盯着一锅几乎长得一样的小团子们,分不出优劣。
黎见月从出锅就盯着看,她第一个做得不太好看,屁股上留了个小揪揪,被压在了底下。仔细看了看,黎见月指着最边上那一小个:“我找到了。”
不等她伸手,昭歌先一步抢走:“我尝尝。”
登时,黎见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看着昭歌咬下一大口,热气扑腾出来,烫得昭歌哈了两口气。软糯的外皮混合着清爽的豆沙馅,昭歌一边嚼着一边朝她竖了竖大拇指。
黎见月脸上的笑这才如常绽放,心头也涌上如豆沙馅般的甜蜜,明明一口都还没吃。
她和昭歌坐在沙发一侧,人手一个青团。外公坐在单人沙发上,乐呵呵地看着她们,不时说上两句。
落日余晖悄悄撒在客厅的角落,耳边是长辈的唠叨,厨房里做着一家人的晚饭。这样幸福的时刻,黎见月几乎怀疑自己是在梦里。
她多希望,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
“来来来,洗手吃饭了。”
客厅的吵闹迁移到了餐厅,不大的四方桌上,摆了满满的菜。
外婆把一碗盛得满满的饭放在黎见月面前,叮嘱:“你太瘦了,多吃点儿。不够锅里还有。”
愣愣地接过,黎见月看着小山包一样的米饭,下意识求助地看向昭歌。谁知,身边人却不帮她:“听见了,吃不完不许走。”
“小歌说得对,要吃完。”
盛情难却,黎见月只好低头扒了一口饭,她在家干完农活也吃不了这么多。席间,外婆想给她夹菜,发现小碗根本没有容身之处,便又拿了口空碗,没一会儿就填满了。
“别害羞,饭要吃饱。晚上的菜,我都少放了糖,怕你吃不惯。听小歌说,你是蓉城人?”
嘴里塞得鼓囊囊的,黎见月张不开口,只好点头回答。
“哦,那肯定很能吃辣,在申城还习惯吗?”
黎见月咀嚼下咽的速度比不上外婆提问的速度,昭歌看不下去替她回答:“外婆,食不言,她很能吃辣,平常都辣椒拌饭。哦对了,前两天带回来两罐新的,我放客厅了。你也尝尝,不怎么辣。”
在昭歌解释的空档,黎见月的嘴巴终于空了出来:“申城的菜也很好吃,外婆做的我也很喜欢。”
“好好,喜欢就多吃点。”一筷子的菜又落到了黎见月碗里。
她是不会拒绝的人,外婆夹什么就吃什么,配着那一大碗米饭,成功把自己吃撑了。
外婆不让她进厨房帮忙,黎见月站在走道上,眼神涣散。昭歌拿了瓶水,转头就看见她这副呆愣的模样,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下楼散步。”
跟老两口打过招呼,昭歌带着人下楼。晚饭后的小区里,多了不少老年人。大多也是出来散散步消食的,这个老小区老年人巨多,昭歌从小在这儿长大,三两步就会碰到熟人。
“小歌回家了。”
“张奶奶好。”
“哪来的小姑娘,这么灵?”
“我同学。”
有样学样,黎见月乖巧打招呼:“张奶奶好。”
“好好,你也好。”
不过绕小区两圈,碰到打招呼的爷爷奶奶无数,黎见月收到的赞美,也是一箩筐。
“你已经成功俘获这个小区所有老年人的心。”
一路被称赞下来,黎见月有些晕乎乎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抿了抿唇只能在心里干着急。
昭歌似是察觉到她的窘迫,追问:“你是不是在害羞?”
她刻意走近了一步,听到细弱蚊蝇的一声,“嗯。”
“那我多带你回来几趟。”多听赞美,脸皮就厚了。
散完步回到家,外公和外婆都坐在客厅看电视。昭歌站在门口不进去:“外公外婆,我们回学校了。”
二老忙急着走出来:“不歇歇再走?外婆给你们削个苹果吃。”
昭歌无奈一笑:“外婆,她再吃就要去医院了。”
外婆只当没听见,白了她一眼看向黎见月:“小黎,下次再来吃饭,不跟小歌一起也没事,你来,外婆给你做好吃的。”
刹那,黎见月想起远在山里的奶奶,悄悄湿润了眼眶:“嗯,知道了外婆。”
“好好,小歌你在学校多照顾点她,听到没有?”
要是外婆知道上学期黎见月帮了昭歌的那几次,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知道了,你们回去吧。”
并肩走到楼下,走到熟悉的位置上,昭歌转身抬头,说:“看上面。”
在一片万家灯火中,有两位老人正站在窗口朝她们挥手。
忍了好一会儿的泪终于从眼角滑落,黎见月直起身用力地挥了挥手。她不无感慨道:“昭歌,我很羡慕你。”
想到自己那支离破碎又可笑的家庭,昭歌只是自嘲:“你不会想要的。”
/:。
她的语气只是稀松平淡,黎见月却觉得昭歌身上那种,孤独到让人心疼的感觉,再次袭来。
她真想转身抱抱她。
【作者有话说】
33-36存稿箱放错时间,直接跳掉了。没看的姐妹回头重新看一下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