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眼看工作人员要过来赶人了,昭歌拍了拍叶桢桢的肩膀催促:“该走了。”
  “呜呜呜呜。”
  轻蹭眼角,黎见月抱着叶桢桢安慰:“别哭了,明年我给你带辣椒酱。”
  某人的哭声就这么止住了,她抬起头盯着黎见月:“你说的哦,我要多一点!”
  她的变脸成功逗笑其他人,于是这场不舍的离别也就用笑声画上了句号。
  一直到坐上车,黎见月盯着窗外不断滑过的风景,心里才一点点,一点点地开始生出不舍。这种不舍,随着火车的提速逐渐变得浓烈起来。
  她以为,自己不会对这座城市有所留恋的。彼时,她还没有明白,一个人并不是舍不得离开一座城市,而是那个城市里有她喜欢的人。
  -
  下火车之后赶上最后一班车,在县城的小宾馆住了一晚。第二天早起又转了几趟车,黎见月才终于看到熟悉的山头。她提着蛇皮袋一步步往山上走,脚下原始的泥土和布满杂草的道路,让她有种说不出的安心感。
  没错,她回家了。
  哪怕外出读书大半年,她也一点儿没落下锻炼。因此拎着大袋子上山,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
  家里的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变化,只是少了许多走时的翠绿。不大的平房映入眼帘,不算平整的外立面,透着泥砖独有的土黄色。房子是爸爸走之前盖的,他走得太突然,还没来得及上一遍水泥。这么多年,便一直是这样子。
  好在,遮风挡雨,比起先前的老房子,要强百倍。
  远远的,她看到坐在门口的奶奶。从未离家这么久,黎见月不由加快脚步。
  “奶奶!”
  老人家听力尚可,闻言抬起头来,笑容已经先一步爬上眼角,孙女的声音怎么也不可能忘。
  “月牙儿!回来啦!”
  祖孙俩在家门口抱在一起,脸上俱是幸福开心的笑容。
  “让奶奶看看,学校伙食不错,脸胖了点儿,好好!”
  奶奶身上有黎见月闻了近二十年的味道,这种味道带给她强烈的安全感。久违地闻到,她不由抱紧奶奶蹭了蹭。
  那些在外所有的坚强,都轻易化解在这个怀抱里。
  一回到家,黎见月的话才多了起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那些因为话费太贵而舍不得说的话,都在此刻慢慢倾诉。
  拖着蛇皮袋走到房间,黎见月一件件拿出带回的衣物。在看到鼓囊囊的四个玻璃罐时,她这才激动地转向奶奶,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围巾手套。
  “奶奶,这个是我的室友送我的,她叫昭歌。”
  她拉开衣袖,露出里头黑色的保暖内衣:“这个也是室友,郑盈送我的。”
  知道家里路不好走,黎见月特地把雪地靴收了起来,在袋子里找出小心保护的鞋子:“这个这个,是桢桢送我的。奶奶,她是我第一个朋友。”
  看着她献宝似的展示这些礼物,脸上洋溢的是与以往都不同的雀跃,奶奶看出黎见月在学校过得很好,担忧了大半年的心思,这*会儿才悄悄放了下去。
  “你的同学们都对你这么好,但是咱们没什么能报答人家的。你记住,一定要对她们好,知道吗?”
  从小,奶奶和爸爸都是这样教育她的,因此她对待别人的好意便格外珍视。
  “我知道的奶奶。她们,都很喜欢吃你做的辣椒酱,但是我们吃的太辣了,她们吃不了。”
  一听,奶奶立刻拍了拍手:“我多做点儿不辣的,开年你带回去。要不,再做点儿香肠,她们爱吃吗?”
  黎见月不确定,还在犹豫,奶奶便一举拍板了:“明天我们去镇上买点儿肉。”
  祖孙俩的回礼,便这么定下了。
  【作者有话说】
  想起当初毕业的时候,寝室里十几个玻璃杯要寄回家,俩室友也是用气泡纸,帮我包了好久,回家拆开的时候,一个都没碎。现在还全放在柜子里
  30
  第30章
  ◎“她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人。”◎
  山里的雪落得总是要比外面更早一些,黎见月回家没几天,就飘飘忽忽地下起雪来。她听说,申城是很少下雪的。寝室里三位姑娘,大概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特意等到外头都裹了厚厚的一层银色,黎见月走到家门口,天公像要下个尽兴似的,雪花呼呼地落。
  拍了好几遍,她对着最后一遍检查。视角从天空延续到家门口厚厚的一层雪上。视频的最后,她伸出手接了一片雪花,是很漂亮的六角形。
  又看了一遍,黎见月满意地点点头,找到寝室群,点击发送。可惜山里信号非常差,发送的进度条才拐了个小小的弯。
  她就这么抱着手机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月牙儿,该去叔叔家吃饭了。”
  等奶奶走到她旁边了,她才从屏幕上抬起头来。
  “下雪了,带把伞吗?”
  站着愣了一会儿,奶奶摇了摇头:“家里没有伞。”
  黎见月忽然转身跑开,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顶红色的毛线帽。这顶帽子她只戴过一次,此后便一直放在衣柜里,跟围巾和手套是一套的。不是她不喜欢,而是这个红色太张扬了,她没好意思戴出去上课。
  “奶奶,这个你戴上,可暖和了。”
  老人家手脚和反应都没她快,她伸手要摘下来的时候,黎见月已经拉着她往外头走去了。双手紧紧挽着她,不给她拿下来的机会。
  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奶奶笑着便也不阻止了。
  叔叔家离着不远,在村子里靠近中间的位置。往里头走,农户也多了起来。就是大雪天的,外面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
  积雪有点厚,祖孙俩走了十来分钟才敲响了叔叔家的房门。开门的是婶婶,不像其他人家迎着笑脸,反倒是撇了撇嘴,只冷淡说:“进来吧。”
  黎见月和奶奶见惯了她如此脸色,没半点儿意外,跟着走进屋里。不同于她们平房墙面的坑洼,叔叔家的就显得平整许多。瞧着,也更新一些,是近几年刚盖的。
  除夕夜,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们才会受到叔叔一家的邀请过来吃饭。若是平时,怕是避之不及。
  不大的四方桌上,也不过寥寥几个菜。较之平时多了盘辣椒炒肉,就算得上是好菜了。黎见月和奶奶都不是挑剔的人,像往年那样落座。
  叔叔是极老实的人,因而家里的财政大权是掌握在婶婶手里的。他自认没做到孝顺母亲的责任,每年这时候便会十分热情。
  等到一桌人都入座了,他看了眼桌上的菜,夹了些易嚼的到奶奶碗里:“妈,多吃点。”
  而后不时朝婶婶使眼色,对方却压根不理会她,甚至翻了个白眼往另一边挪了挪。叔叔拿着筷子,有些坐立不安,想靠过去讲话又唯恐对面祖孙两人听见。
  如此折腾几下,终于引来婶婶的不满,筷子敲了敲桌沿:“能不能好好吃饭了!”
  他只好讪笑着低头扒了两口饭,原本这餐饭应该就这样安静地吃到结束。奈何叔叔家有个不安分的儿子,黎耀祖夹了两口菜就扔下了筷子,嚷道:“妈!怎么没做红烧肉啊?”
  此话一出,四个人脸色皆是不同。他像是没看到似的,不依不饶:“我要吃红烧肉!”
  婶婶怒目圆瞪,骂人的话还没来得及出口,叔叔已经一拍脑门站了起来,佯装忘记:“哎呀,对对对,在锅里忘记盛了,我去拿。”
  满满的一大碗,一端上桌,黎耀祖就猴急地夹了一块塞进嘴里。
  “哦哦!烫死我了!”
  可是,祖孙俩却是默契的,避开了那碗肉。明明在正中间,她们都像没看见似的。
  叔叔忍不住夹了块放到奶奶碗里:“妈,吃一块。”
  可是这块肉在奶奶碗里还不到一秒,又落到了黎见月碗里:“月牙儿吃。”
  婶婶终究还是没忍住,骂道:“别给我掉地上了!”
  在黎见月准备夹回去的时候,叔叔又朝奶奶碗里夹了一块。才算,平息了这场无声的“谦让。”
  一碗红烧肉很快见底,大半,进了黎耀祖的肚子。一顿饭,吃得沉默而飞快。奶奶起身从怀里拿出一个皱巴巴的红纸包,薄薄一层,递到他面前:“耀祖,来,压岁钱。”
  小男孩一听有钱拿,亮了亮眼睛,那点儿光亮在拆开看到数目之后,登时便黯淡不少,嘟囔着:“怎么就这么点儿。”
  倒是婶婶的脸色看上去好了不少,假装用力地拍了拍他的头:“还不谢谢奶奶。”
  “哦!谢谢奶奶。”
  饭也吃了,压岁钱也给了,两人没有留下的理由,准备起身离开。黎见月对着叔婶俩说了些新年祝福的话,便牵着奶奶往外走。
  门外,雪下得更大了些。黎见月撑好伞,扶着奶奶:“小心点。”
  令她们意外的是,叔叔竟然追了出来,不由分说把一个红纸包塞到奶奶怀里:“妈,买点儿肉吃,也给小月吃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