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打扫、铺床,拿出被子,黎见月那个蛇皮袋一下子就空了不少。底下放着的,只一层薄薄的衣物。她一口气把这些全都拿出来,没注意一旁叶桢桢不时投过来的打量。
全都放进去,才占了衣柜一半的大小。床底下的鞋架上,只有孤零零一双澡堂拖。
门口忽然传来几声动静,黎见月抬头看去,眸中惊艳之色再现。
是她,刚刚在新生接待处见过的那位,红发同学。
“看来我是最后一个。”
一道不大的声音,引得寝室里另两位的目光。
叶桢桢跑上前:“哇塞,你就是我们寝室最后一位同学吗?你叫什么名字啊?”
“昭歌。”
“昭歌,你名字好好听!而且你也太酷了吧!”
诚然,昭歌是漂亮的,英气的,但常人看到她的第一眼,只怕都会先被她那一身玩世不恭的气质给吸引。
更何况,她还有着一头耀眼如朝阳的红发。
对这样的称赞昭歌早就习以为常,她指了指靠窗的位置:“我睡这?”
“对啊,靠窗的,怎么样?”
在昭歌看来,无所谓靠不靠窗,但她没有拂了这份好意:“挺好。”
人已经到齐,叶桢桢忽然兴奋起来:“哎大家!既然人到齐了,我们来商量下团建吧!住到一起就是缘分啊!”
另外三人都看着她,显然没有反对意见,叶桢桢想了想道:“一人先出五百吧,具体玩啥我们再讨论。”
她还沉浸在兴奋中,全然没有发现黎见月突然变得僵硬的神色。
似是对这个数目感到不可置信,她嗫嚅着问道:“要......这么多吗?”
声音不大,但足以所有人听见。一切都好像被按下暂停键,寝室里突然静了下来。
昭歌斜倚在床边,出声打断安静:“我出双份。”
2
第2章
◎一定要离她远一点◎
倏的,黎见月抬头看向她,眸中满是震惊。
“不,不行的。”她几乎立刻就拒绝。
除却拒绝,更多的是惶恐。她怎么能刚认识,就接受别人的帮助。何况还是,这么大一笔钱。
“没多少钱。”昭歌语气随意,似没把她的拒绝放在心上。
但她不知道,这四个字给黎见月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明明已经离家两千多公里,她却仿佛在昭歌身上,看到当初给自己资助的那位中年男子的高傲。当时,他也是这么对她的老师说的,“没多少钱。”
她至今记得,那个人脸上的神情。
她没去看昭歌是什么表情,也无从探查昭歌的态度。她只知道自己不能接受,尽管对方是出于好意。
她那么瘦瘦小小的一只,双手交叠,似是紧张极了。
但她还是再次开口拒绝了。
一双大眼睛径直望向昭歌:“谢谢你昭歌,但我不能接受。”真诚,却又坚定。
而后她才看向叶桢桢和郑盈:“不好意思大家,我没办法参加团建。你们一起去吧,祝你们玩得开心。”
话音落,寝室里的气氛也沉了下来。毕竟大家都还不怎么熟,也不好多说什么。
“啊哈哈没事啊,有机会再一起嘛。哎我们要不要拉个寝室群啊?”
叶桢桢率先掏出手机,感谢她此刻的粗线条,避免了场面朝更尴尬的方向走去。
原本要支持黎见月的昭歌也没再坚持,她看了眼黎见月,无所谓地收回目光,拿出手机走到叶桢桢旁边。
等到三人凑到一起了,黎见月才默默加入她们。当她拿出手机的时候,那三人都明显顿了一下。
她手里拿着的,是显然已经用了很多年的老手机,不仅陈旧,连屏幕,也碎得厉害。
一直到建完群,她们都不曾发出任何类似于感慨、惊讶的声音。
不是不惊讶,而是太过于震惊了。
这年头,还有这么穷的人吗?
亦或是,大家都没朝穷这个方面去想。这些出生在城市的学生,身边从未出现过,用着不是最新款手机的同学。
面对大家突如其来的沉默,黎见月心知肚明,这样的氛围她早已走过千百遍,此刻便也一如往常,只当不察。
她收拾得最快,从床铺到座位已经井井有条。地上的蛇皮袋显然已经空了,黎见月蹲下去准备把袋子叠起来放好,轻轻拉扯的时候却发现好像还有东西没拿出来。
探手去摸,摸出一袋罐子来。她想起来了,是塞在棉被里的辣椒酱。
解开袋子,里头整齐叠放着六个玻璃罐子,每一个,都被红彤彤的辣椒塞得满满的。
黎见月蹲在地上好一会儿,才抱了三个在怀里,她起身把罐子放在每个室友的桌上,轻轻解释道:“这个是我奶奶自己做的辣椒酱,送给你们。”
正在收拾的三人纷纷停下手来,昭歌离得最近,她一只脚踩在台阶上,看了眼辣椒罐子:“谢了。”
尽管,作为申城人的她,骨子里并不是个嗜辣的人。
其他两位,也在这时候回神,纷纷道谢。
叶桢桢凑到罐子前饶有兴致地闻了闻,仿佛眼前是什么没见过的稀奇玩意儿。闻过味儿,她转头刚想说点什么,在看到黎见月手里那个红格子蛇皮袋的时候,突然话头一转玩笑道:“黎见月,你这个是l.v的著名蛇皮袋吗哈哈哈。”
刚叠到最后,黎见月看了眼袋子,确认叶桢桢口中指的是她手里这个,有些疑惑:“l.v是什么?这个是我在小超市买的。”
有些玩笑开到不理解的人头上,那就不是玩笑话了。看着叶桢桢一脸明显哽住的表情,黎见月猜测,自己大概说了什么没见识的话。但她实在不擅长调节气氛,于是只好抿了抿唇继续收拾。
此后,寝室里没有一个人再说话。
终于收拾好,黎见月环顾四周,发现每个人桌上都摆了满满当当的东西,只有她的桌子,大概和搬进来前没什么两样。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一个人把寝室公共区域给打扫了一遍。
拖把需要到外头的水池去洗,她拎着拖把往外走。在路过洗衣房的时候,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
是叶桢桢。
“学校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我有个室友,也太神奇了,她连500的团建费也不想出,而且她好像没有行李箱,我开玩笑说她那个红格袋子是l.v的蛇皮袋,她还问我那是什么?
不过,真的有人不知道l.v吗?”
剩下的话黎见月没有再听,那些话没有对她造成任何影响,因而她连眼神都没有半点儿变化,便默默离开了洗衣房。
-
第一天要办的东西很多,但黎见月最着急的,还是勤工俭学的事情。她刚刚找了食堂的阿姨询问,却被告知要找辅导员。她只好在手机上找出老师的联系方式,发了信息过去。
原本以为要等上一会儿,没想到老师秒回她:“现在还没正式开学,等过几天我帮你问一下。”
黎见月明白,勤工俭学的名额有限,有可能轮不到她。既然这样,就不得不先做别的打算。早在填志愿的时候,她就这件事和高中班主任商量过。
班主任给她的建议是,校内和校外都可以尝试去找。每个大学的周边都必然有一条小吃街,那儿有着无数餐饮小店。
于是黎见月把目标转向校外。
申外附近还有好几所相邻的大学,共同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大学城。在这些学校的交界处有一条很长的小吃街,正如老师所料,这条街非常热闹。
下午听完新生讲座,黎见月背着包朝校外走去。
申城的每一处,对她来说都是新鲜的。她循着地图的指示,慢慢由人迹罕至的小巷子走出,而后瞬间被眼前的喧闹钉在了原地。
她站在巷子的出口,眼前是人来人往,摆满了各种小摊,开满了各种小店的街道。往来的,都是跟她一样的年轻学生们。
她的耳边不断窜入的,是身旁姑娘们的议论声,是邻近小贩的吆喝,还有不远处大妈的招呼。
声声入耳,好不热闹。
黎见月不知道自己在原地站了多久,直到被路过的人碰了一下手臂才回过神来。她想起自己来这儿的目的,收回惊讶又好奇的目光。
粗粗打量了一下这条街,东西走向,她站在尾巴边儿上,正好,一路找过去,不漏一家店。攥紧了帆布包,黎见月迈开步子。
奇怪的是,虽然每家店的生意都很好,但门口却见不到一张招聘的广告。
一一进去,一连问了许多家,都是同样的回答。眼看着,街要走到头了,黎见月不免着急起来。
太阳渐渐西落,仿佛在告诉她时间的流逝有多快,又像是一种无声的催促。
环顾四周,她转头又迈进一家店,恍若另一个世界,瞬间踏入人声鼎沸。不大的小店,只六张桌子,全都坐满了人。
黎见月站在门口愣了愣,看着服务员在不停忙碌,等了又等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空闲的,追上去:“你好,请问你们招兼职吗?”
全都放进去,才占了衣柜一半的大小。床底下的鞋架上,只有孤零零一双澡堂拖。
门口忽然传来几声动静,黎见月抬头看去,眸中惊艳之色再现。
是她,刚刚在新生接待处见过的那位,红发同学。
“看来我是最后一个。”
一道不大的声音,引得寝室里另两位的目光。
叶桢桢跑上前:“哇塞,你就是我们寝室最后一位同学吗?你叫什么名字啊?”
“昭歌。”
“昭歌,你名字好好听!而且你也太酷了吧!”
诚然,昭歌是漂亮的,英气的,但常人看到她的第一眼,只怕都会先被她那一身玩世不恭的气质给吸引。
更何况,她还有着一头耀眼如朝阳的红发。
对这样的称赞昭歌早就习以为常,她指了指靠窗的位置:“我睡这?”
“对啊,靠窗的,怎么样?”
在昭歌看来,无所谓靠不靠窗,但她没有拂了这份好意:“挺好。”
人已经到齐,叶桢桢忽然兴奋起来:“哎大家!既然人到齐了,我们来商量下团建吧!住到一起就是缘分啊!”
另外三人都看着她,显然没有反对意见,叶桢桢想了想道:“一人先出五百吧,具体玩啥我们再讨论。”
她还沉浸在兴奋中,全然没有发现黎见月突然变得僵硬的神色。
似是对这个数目感到不可置信,她嗫嚅着问道:“要......这么多吗?”
声音不大,但足以所有人听见。一切都好像被按下暂停键,寝室里突然静了下来。
昭歌斜倚在床边,出声打断安静:“我出双份。”
2
第2章
◎一定要离她远一点◎
倏的,黎见月抬头看向她,眸中满是震惊。
“不,不行的。”她几乎立刻就拒绝。
除却拒绝,更多的是惶恐。她怎么能刚认识,就接受别人的帮助。何况还是,这么大一笔钱。
“没多少钱。”昭歌语气随意,似没把她的拒绝放在心上。
但她不知道,这四个字给黎见月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明明已经离家两千多公里,她却仿佛在昭歌身上,看到当初给自己资助的那位中年男子的高傲。当时,他也是这么对她的老师说的,“没多少钱。”
她至今记得,那个人脸上的神情。
她没去看昭歌是什么表情,也无从探查昭歌的态度。她只知道自己不能接受,尽管对方是出于好意。
她那么瘦瘦小小的一只,双手交叠,似是紧张极了。
但她还是再次开口拒绝了。
一双大眼睛径直望向昭歌:“谢谢你昭歌,但我不能接受。”真诚,却又坚定。
而后她才看向叶桢桢和郑盈:“不好意思大家,我没办法参加团建。你们一起去吧,祝你们玩得开心。”
话音落,寝室里的气氛也沉了下来。毕竟大家都还不怎么熟,也不好多说什么。
“啊哈哈没事啊,有机会再一起嘛。哎我们要不要拉个寝室群啊?”
叶桢桢率先掏出手机,感谢她此刻的粗线条,避免了场面朝更尴尬的方向走去。
原本要支持黎见月的昭歌也没再坚持,她看了眼黎见月,无所谓地收回目光,拿出手机走到叶桢桢旁边。
等到三人凑到一起了,黎见月才默默加入她们。当她拿出手机的时候,那三人都明显顿了一下。
她手里拿着的,是显然已经用了很多年的老手机,不仅陈旧,连屏幕,也碎得厉害。
一直到建完群,她们都不曾发出任何类似于感慨、惊讶的声音。
不是不惊讶,而是太过于震惊了。
这年头,还有这么穷的人吗?
亦或是,大家都没朝穷这个方面去想。这些出生在城市的学生,身边从未出现过,用着不是最新款手机的同学。
面对大家突如其来的沉默,黎见月心知肚明,这样的氛围她早已走过千百遍,此刻便也一如往常,只当不察。
她收拾得最快,从床铺到座位已经井井有条。地上的蛇皮袋显然已经空了,黎见月蹲下去准备把袋子叠起来放好,轻轻拉扯的时候却发现好像还有东西没拿出来。
探手去摸,摸出一袋罐子来。她想起来了,是塞在棉被里的辣椒酱。
解开袋子,里头整齐叠放着六个玻璃罐子,每一个,都被红彤彤的辣椒塞得满满的。
黎见月蹲在地上好一会儿,才抱了三个在怀里,她起身把罐子放在每个室友的桌上,轻轻解释道:“这个是我奶奶自己做的辣椒酱,送给你们。”
正在收拾的三人纷纷停下手来,昭歌离得最近,她一只脚踩在台阶上,看了眼辣椒罐子:“谢了。”
尽管,作为申城人的她,骨子里并不是个嗜辣的人。
其他两位,也在这时候回神,纷纷道谢。
叶桢桢凑到罐子前饶有兴致地闻了闻,仿佛眼前是什么没见过的稀奇玩意儿。闻过味儿,她转头刚想说点什么,在看到黎见月手里那个红格子蛇皮袋的时候,突然话头一转玩笑道:“黎见月,你这个是l.v的著名蛇皮袋吗哈哈哈。”
刚叠到最后,黎见月看了眼袋子,确认叶桢桢口中指的是她手里这个,有些疑惑:“l.v是什么?这个是我在小超市买的。”
有些玩笑开到不理解的人头上,那就不是玩笑话了。看着叶桢桢一脸明显哽住的表情,黎见月猜测,自己大概说了什么没见识的话。但她实在不擅长调节气氛,于是只好抿了抿唇继续收拾。
此后,寝室里没有一个人再说话。
终于收拾好,黎见月环顾四周,发现每个人桌上都摆了满满当当的东西,只有她的桌子,大概和搬进来前没什么两样。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一个人把寝室公共区域给打扫了一遍。
拖把需要到外头的水池去洗,她拎着拖把往外走。在路过洗衣房的时候,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
是叶桢桢。
“学校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我有个室友,也太神奇了,她连500的团建费也不想出,而且她好像没有行李箱,我开玩笑说她那个红格袋子是l.v的蛇皮袋,她还问我那是什么?
不过,真的有人不知道l.v吗?”
剩下的话黎见月没有再听,那些话没有对她造成任何影响,因而她连眼神都没有半点儿变化,便默默离开了洗衣房。
-
第一天要办的东西很多,但黎见月最着急的,还是勤工俭学的事情。她刚刚找了食堂的阿姨询问,却被告知要找辅导员。她只好在手机上找出老师的联系方式,发了信息过去。
原本以为要等上一会儿,没想到老师秒回她:“现在还没正式开学,等过几天我帮你问一下。”
黎见月明白,勤工俭学的名额有限,有可能轮不到她。既然这样,就不得不先做别的打算。早在填志愿的时候,她就这件事和高中班主任商量过。
班主任给她的建议是,校内和校外都可以尝试去找。每个大学的周边都必然有一条小吃街,那儿有着无数餐饮小店。
于是黎见月把目标转向校外。
申外附近还有好几所相邻的大学,共同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大学城。在这些学校的交界处有一条很长的小吃街,正如老师所料,这条街非常热闹。
下午听完新生讲座,黎见月背着包朝校外走去。
申城的每一处,对她来说都是新鲜的。她循着地图的指示,慢慢由人迹罕至的小巷子走出,而后瞬间被眼前的喧闹钉在了原地。
她站在巷子的出口,眼前是人来人往,摆满了各种小摊,开满了各种小店的街道。往来的,都是跟她一样的年轻学生们。
她的耳边不断窜入的,是身旁姑娘们的议论声,是邻近小贩的吆喝,还有不远处大妈的招呼。
声声入耳,好不热闹。
黎见月不知道自己在原地站了多久,直到被路过的人碰了一下手臂才回过神来。她想起自己来这儿的目的,收回惊讶又好奇的目光。
粗粗打量了一下这条街,东西走向,她站在尾巴边儿上,正好,一路找过去,不漏一家店。攥紧了帆布包,黎见月迈开步子。
奇怪的是,虽然每家店的生意都很好,但门口却见不到一张招聘的广告。
一一进去,一连问了许多家,都是同样的回答。眼看着,街要走到头了,黎见月不免着急起来。
太阳渐渐西落,仿佛在告诉她时间的流逝有多快,又像是一种无声的催促。
环顾四周,她转头又迈进一家店,恍若另一个世界,瞬间踏入人声鼎沸。不大的小店,只六张桌子,全都坐满了人。
黎见月站在门口愣了愣,看着服务员在不停忙碌,等了又等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空闲的,追上去:“你好,请问你们招兼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