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嗯。”
  郑禹胜看着她,像是在看什么旧梦里没能握紧的画面。两人靠得很近,谢安琪的头发有点湿,水珠顺着鬓角滑下来,在锁骨处凝成一个小点。郑禹胜抬手,帮她拨了一下头发,却不小心碰到她的额角,谢安琪抬头看他,眼神里带着笑意。
  “你干嘛?”
  “你头发还没干。”
  “你想帮我吹?”
  “我想。”
  “你真会找借口。”
  “那我换一个。”
  “什么?”
  “我想亲你。”
  空气顿了一秒,阳台上的风吹乱她的衣角,她却没躲,也没笑,只静静看着他,像是终于确认了什么。
  “那你动手啊。”谢安琪说。
  听到谢安琪的话,郑禹胜走近半步,手先落在她腰侧,没有使力,只是轻轻放着。他低头,额头贴住她额头,他们之间的呼吸开始同步,不是电影镜头的慢动作,也不是小说描写的心跳破表,是静得出奇的现实里,两个人终于在毫无铺垫的瞬间决定靠近。
  郑禹胜的吻落下时没有急躁,而是像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抵达。谢安琪闭上眼,轻轻回应。没有再去管时间线、梦境、现实或未来,只是这一刻的真实,像是用所有漂浮的梦换来的落地感。吻停下来的时候,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额头抵着额头,呼吸混在一起。
  谢安琪轻声说:“其实我也一直想靠近你。”
  “我以为你不敢。”
  “我是不敢。但我更怕错过。”
  “你知道吗?其实你第一次回来找我的时候,我就认出来了你。”郑禹胜低笑一声。
  “那你为什么不说?”
  “因为我怕说了你会逃。”
  “那你不怕我这次又走?”
  “怕。”
  他抬手摸她脸颊。
  “但你现在就在我怀里。”
  “嗯。”谢安琪轻轻应了一声,像是给过去的自己一个答复,也给未来的不确定一个承诺。
  那天晚上他们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郑禹胜只是帮她吹干头发,谢安琪帮他收好衣服;她在沙发上看剧本,他在厨房洗水果,像是一切亲密都已经说尽,又都还没有说完,十二点,她站在窗边看夜色。
  “郑禹胜。”
  “嗯?”
  “你是不是不怕未来变动的我?”
  “怕。”
  “那你为什么还靠近?”
  “因为你就是你。”
  谢安琪转过头,看他一眼跟着轻轻一笑,然后走过去直接牵住他的手带他回卧室,夜晚的灯没关,是人就没有去关灯,只是窗帘似乎也跟着拉紧了,夜晚不知哪里来的风停了,但他们都还站在原地靠得很近,很近,呼吸近,心跳近,情愫也近。
  第33章 2018年,今天你像一个终……
  谢安琪躺在床上翻着手机,窗外阳光透进来,晃得她眼皮发痒,她随手抓了抓自己的眼皮,另一只手在继续刷着naverblog上一个更新博主的主页,最上方那篇日志配了一张模糊却明亮的照片,是郑禹胜,穿黑色风衣,从片场走出来,笑着跟围在路边的几位粉丝挥手。文案只有一句:“今天也在光里。”
  这应该是个粉丝?她盯着那句看了好几秒,心里这样想着,但自己也记不住思考了些什么,她慢慢拉回视线。照片下方是连着过去三天的拍摄行程、几个粉丝围观地点的细节地图、还有“今天他喝的是美式”的留言,像是几十人合写的一份公开日志,默契而有爱。
  谢安琪没有留言,只轻轻关掉页面。但指尖却轻轻按住手机屏幕,像是按住某种悄悄流出的情绪。她在想,这些人不知道他们记录着的现在,或许会成为她穿越过的过去。
  而郑禹胜,在谢安琪心里早就不再是只有光环的偶像了。但那种心情还是太熟悉了。谢安琪闭上眼,脑海里冒出很多片段,灯光刺眼的演唱会后台、布满打板声的片场门口、还有在应援名单里她反复校对日文和韩文名字的深夜,她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大学期间,她加入过一个中韩粉丝联合团体,负责跨国艺人饭拍翻译。她会在公演前和后校对交通安排、整理翻译字幕,也会在机场接机时站在角落,默默举着牌子。那时她认识了现在这位还偶尔联系的朋友,叫尹夏英,是个热情外向又什么都爱笑的人。
  两人靠着一次送水应援认识,后来变成朋友,偶尔约吃饭、看展、互相借手帐。最近这朋友突然联系她:“你还在首尔吧?周末出来转转啊,圣水有新的咖啡活动,还有超多小赠品。”
  谢安琪当时没立即回,直到看到这篇关于郑禹胜的blog,她才点开那条消息,敲了个字,“好。”她不是想再回到过去那种站在远处仰望的状态,只是偶尔也想看看,现在的她还能不能和这个世界普通地相处。
  周六上午十点,她出了门,坐上地铁,穿一件杏灰色毛衣、米白半裙,拎着帆布袋到了圣水。圣水永远是首尔女生心里的理想散步地,老仓库被改造成咖啡厅,玻璃砖反射出街道上的金色光影,巷子两侧挤满了拿赠品的小摊,空气里混着咖啡和草莓奶油香味。
  谢安琪站在巷口,看见尹夏英朝她挥手:“你真的来了!”
  “你不一直催我吗?”
  “不是,我以为你变成办公室人了,已经不出来吸阳光了。”
  “我还是个实习生,又不是换了皮。”
  两人边走边聊,排队拿赠品、扫码领活动券,拍照的拍照,收集印章的收集印章,像是一种成年人的限定式游乐场。
  “你这些都还留着?”谢安琪指着朋友手上的应援卡。
  “当然啊,我可不是三分钟热度的人。”
  谢安琪笑着低头,把自己刚拿的那一套也递给她:“那你收藏得更完整点。”
  下午三点,她们在咖啡厅排队等拿饮料。尹夏英刷着ins,忽然瞪大眼:“你知道吗?郑禹胜在圣水诶!和朋友来吃饭,好像是这家店!”
  她举起手机给谢安琪看,画面里正好是附近不远的烤肉店。谢安琪看了一眼,淡淡地说:“那我们也去那家?”
  “可以吗?你不会嫌人多吧?”
  “我也想吃烤肉。”
  到了餐厅门口,她一眼就看见了他。郑禹胜穿着帽t和牛仔裤,和两个朋友坐在靠窗的位置。余光扫过她时,只是轻轻点了下头。没多余表情,也没有熟识的微笑。但他很快站起来,走到门口对她们说:“我知道你,你们是我的粉丝对吗?不介意的话一起来吃吧,位置够。”
  尹夏英兴奋得不行,小声问她:“你不是说你公司有艺人资源吗?他是你公司的?”
  “……是。”
  “哇,你居然没告诉我你偶像就是你实习单位的艺人!”
  谢安琪笑笑:“我怕你失望。”
  “为什么?”
  “他不是你手机壁纸上的那个。”
  朋友被噎了一下,但很快转移注意力:“但真人好帅!而且请我们吃饭,也太友善了吧!”餐桌上几人寒暄,气氛不算热烈却不失礼貌,郑禹胜不多说话,但偶尔看谢安琪一眼,她都装作没察觉。
  餐厅灯光不算明亮,落在他侧脸上时反而让轮廓更清晰。帽沿下的眼神藏得很好,可她还是看得出来,他在确认什么,也在忍耐什么。饭后快八点,尹夏英要赶末班地铁,谢安琪陪她走到站口。
  朋友拉着她说:“你今天是不是特别平静?”
  “因为你太激动了,我
  得平衡。”
  “那你今天开心吗?”
  “开心。”
  “那就够了。”
  谢安琪看着她进站,然后回头,沿着来时的路,又走回了那家餐厅。门口,郑禹胜正倚在墙边,没看手机,也没点烟。他仿佛知道她会回来。她没说话,只走过去,他顺势牵起她的手,像是再自然不过的动作。
  没有人看见他们牵手的瞬间,但她知道,那一刻,他还是她记忆里的那束光。深夜十一点过后,城市终于安静下来。两人回到家时,鞋柜灯还亮着。谢安琪脱下鞋子,轻轻将帆布袋挂回门边那根钉钩上。
  郑禹胜在她身后换鞋,动作轻得几乎听不见,谢安琪走进厨房,从冰箱里拿了瓶牛奶,又问:“你要热一杯吗?”
  “好。”
  她装作自然地微笑,但手却下意识地紧了紧玻璃瓶。郑禹胜靠在门边,看她动作熟练地拧开瓶盖、倒进瓷杯、放进微波炉。这不是一日情侣之间能有的默契,而是每天都在重复的小动作,像是某种日常生活的定语,嵌在了每一个夜晚之后。
  谢安琪转身将热好的牛奶递给他:“小心烫。”郑禹胜接过,看了她一眼,轻声说:“你刚刚在我回来前,想不想我?”
  她愣了一下,没回答,只是转身去收杯子,他没追问,但嘴角悄悄勾了一下。或许谢安琪的沉默比肯定更诚实。
  “其实我也不是郑禹胜的粉丝。”那天吃完饭,谢安琪的朋友回去后,在地铁群里发了这么一句。“我已经移情别恋喜欢中国的艺人了,那里帅哥多,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