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你不是。”
“那你为什么不敢说你记得?”
郑禹胜没有回话,而谢安琪终于明白了,他不说,是怕她确认这一切是重演,而他,只是她重返的某一幕。
……
这晚通话没有道别。她挂掉那一刻,眼睛干得像过曝的底片,什么也冲不出来。他坐在化妆车后排,一只手握着手机,背后是灯塔模型的道具和假海景幕布。
这一夜,他们说了最多话。却也第一次,没有任何一句话留下回声。凌晨两点,她发了条消息:“你慢慢决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看着那行字许久,没回。但他打开钱包,从最深一层拿出那张她写的便利贴:“记得带水壶,外面拍戏容易渴。”
郑禹胜想她知道的太多,可她的担心也是真的。谢安琪不是导演,不是旁观者。她只是想,在这一条线里,不要被忘记。
第28章 1992年,属于你和我的两……
春末的首尔夜风带着木槿花气,吹进屋塔房的窗缝时,谢安琪正坐在地板上看着电脑。光标在软件里上跳来跳去,闪现着一些不完整的音频和片段。
屋子里很静,电视没开,手机屏幕也暗着。打字到一半,她起身去周围走动,她把视线落在停窗外那是便利店玻璃反光下,他看着她的侧脸。
那一刻像一个旧时光的影子,站在她生活的背后,不说话,却始终不退。她靠着墙,转身回去把电脑合上。
屋子小得刚好能让情绪发酵,她忽然觉得自己像一段永远过曝的底片,能见光,却难以被冲洗成影像。
……
最近的采访不能放弃,那天傍晚她去了一趟弘大,她是及时到了,但对方却临时被对方放了鸽子。谢安琪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街口那家他们曾看过即兴演出的地下剧场门前坐了一会儿。
门口新贴的海报被风吹起一角,露出下面一张泛黄的旧节目单,她伸手去按住,看到海报上熟悉的几个名字,其中一个,是郑禹胜。
她怔了一秒。那张节目的主图是他的剧照,眼神安静,侧脸清晰,像在对谁倾诉。她站起身,看着那张照片很久。
直到风起,又吹落一点尘。她才意识到,她已经不能再站在原地等了,郑禹胜正在往前走。
……
第二天下午三点,她在屋塔房下的小超市门口买咖啡。店员是个戴眼镜的大学生,看了她一眼:“你是屋顶那间的姐姐吧?你男朋友刚刚来过。”
她一愣:“他来干嘛?”
“说要找你,看你不在家,问我们有没有看你来过这里。”
“然后呢?”
“然后我说你好像刚出去,他就站了一会儿,没说话,最后放下了袋子就走了。”
她接过袋子,里面是两瓶她爱喝的蜂蜜柚子茶,还有一小包咖啡豆,柚子茶是他们第一次一起去市场时她买过的牌子,她忽然觉得袋子有点沉,沉的是那句没被说出口的“我来看你了。”
他最近都没有在家住,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总是往外跑去,但郑禹胜也也没有完全没有动静。这几天他断断续续发了三条消息。一是:“屋子里有没有什么坏了?”二是:“你明天会在吗?”三是:“我周末应该能回去。”
谢安琪都没回,不是赌气,也不是退缩。只是她想再等一点,再确定一点。她不想在对方不确定时先拉他一步。
谢安琪只是想等他自己走回来,哪怕慢一点。那天晚上,她坐在阳台边喝柚子茶,手里握着那包咖啡豆,没拆,身边放着和苹果,红色的,风从铁皮水塔背后吹过来,屋顶晃了一下。
她想起从前在另一个城市她拍过一个纪录片,主角是一个五十岁的女演员,重回剧场排练,谢安琪曾在镜头外问她:“你怕重来吗?”
女演员说:“我怕不怕没关系,我还是要演那场戏。”
谢安琪低头咬了一口苹果。味道有点甜,又带点苹果皮干涩的口感,像她现在的情绪一样,谢安琪心想:或者,就等他来。等他把“想继续演的那场戏”,重新走一遍给她看。
郑禹胜回来那天,是周五,黄昏。她正坐在屋内收拾衣柜,听见门口传来两声敲门。不是钥匙转动的声音,而是指关节轻叩的节奏。
她走过去,开门。郑禹胜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袋草莓和一盒抹茶蛋糕,像是从便利店直接走上来的样子。
“我回来了。”他说。
她点了点头,没有让开。他看着她,眼神安静了一瞬。
“你不问我为什么现在回来?”
“你不是说周末吗?”
“我原本以为你不会在家。”
她让开了门:“进来吧,风大。”
郑禹胜走进屋,把袋子放在桌上,动作比从前慢了一点。像是知道这一次靠近不能太快,否则容易被退回原地。
……
谢安琪没立刻说话,只默默地把蛋糕拿出来,找了两个小盘,他站在旁边看她,忽然问:“你最近还拍吗?”
“还可以。”
“那…你拍我拍得还够吗?”
她顿了一下,抬头看他:“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是镜头里的人物?”
“有时候觉得。”
“那你为什么回来?”
“因为我想看看现实里的你。”
这句不轻不重,却像刚好压在那根悬着的弦上,谢安琪没说话,只把盘子递给他。
“草莓要洗一下。”
“你吃
。”他说,“我买来就是给你洗的。”
他们坐在小桌边吃蛋糕,外头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黄昏光透进屋里,把桌面染成一块温暖的金。郑禹胜咬了一口草莓,偏头看她:“你不问我这些天在想什么?”
“你说吗?”
“我每天都在想你是不是会删掉说过的话。”
“我没有。”
“确实,你把这些留下来了,是想提醒我还欠你一个回答吗?”
“不是。”她盯着盘子里的蛋糕,“我怕你忘了我们一起走过的节奏。”
“我没忘。”
郑禹胜顿了顿,轻声说:“但我想重新学一次,怎么跟你同步。”
谢安琪抬头看他,没说话,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带动他发梢轻晃。她忽然很想靠近。
郑禹胜看着她,突然说话,“你那天没听我录的那段音频。”
“我后来听了。”
“哪天?”
“昨天。”
“你听完之后,有什么感觉?”
郑禹胜望着她,没急着答,良久,他说:“我觉得你不是在讲给我听,是在讲给你自己听。”
“什么意思?”
“你在确认你在这个时间线里的声音有没有被听见。”
她没吭声。
“你一直很努力在记录、捕捉、备份,可我觉得你真正想要的是回应。”
郑禹胜的话像是照见了她心里那个透明却无人指认的部分,她放下叉子,声音低了:“那你回应了吗?”
“对,所以我来了。”
屋外夜色降下,整个屋塔房像是浮在一个沉静的湖面上。谢安琪起身拉上窗帘,转头看他:“你想喝茶吗?”
“有姜茶吗?”
她点头。郑禹胜走过去接水烧,动作熟练,像是在帮她维持某种平衡。她在一旁看着他,忽然轻声问:“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消失了呢?”
“我不会让你走。”
“不是你让不让,是时间的选择。”
“那我就留下来,等时间转回来。”
“你不怕你会忘记我?”
“我怕。”他说,“但我会一直找线索。”
谢安琪走过去,靠着水槽站在他身边。
“你这段话也太像台词了。”
“我就是个演员。”
“那你现在演一个……不会丢下我的人。”
郑禹胜没说话,只是抬手,把她抱进怀里。她靠在他怀里,没动。水壶开始响,蒸汽冲上盖子发出低低一声,她伸手关火,他接过茶包,换她的动作继续泡茶。
茶水慢慢变色,像空气里酝酿的某种回温。她靠在橱柜边,看他低头搅拌的样子,突然说:“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像是在互相试探一条没有剧本的路。”
他没有抬头:“算是吧,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
“但我们的剧本很乱。”
“那就乱着演。”
谢安琪轻笑了一声,接过他递来的茶。他们没有回沙发,而是坐在厨房窗边的小椅子上,膝盖碰着膝盖,肩贴着肩,就好像是一种没有被谁宣布,却悄悄进行的继续的情愫的蔓延。
……
夜里十一点,窗外远处是车声,还有狗叫,屋子里只剩杯壁轻撞的声响。
“你明天几点出门?”她问。
“下午拍一场室内。”
“你回来住?”
“可以吗?”
谢安琪看着他,没有点头,也没拒绝,只是拉了拉他的袖子。
“那你为什么不敢说你记得?”
郑禹胜没有回话,而谢安琪终于明白了,他不说,是怕她确认这一切是重演,而他,只是她重返的某一幕。
……
这晚通话没有道别。她挂掉那一刻,眼睛干得像过曝的底片,什么也冲不出来。他坐在化妆车后排,一只手握着手机,背后是灯塔模型的道具和假海景幕布。
这一夜,他们说了最多话。却也第一次,没有任何一句话留下回声。凌晨两点,她发了条消息:“你慢慢决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看着那行字许久,没回。但他打开钱包,从最深一层拿出那张她写的便利贴:“记得带水壶,外面拍戏容易渴。”
郑禹胜想她知道的太多,可她的担心也是真的。谢安琪不是导演,不是旁观者。她只是想,在这一条线里,不要被忘记。
第28章 1992年,属于你和我的两……
春末的首尔夜风带着木槿花气,吹进屋塔房的窗缝时,谢安琪正坐在地板上看着电脑。光标在软件里上跳来跳去,闪现着一些不完整的音频和片段。
屋子里很静,电视没开,手机屏幕也暗着。打字到一半,她起身去周围走动,她把视线落在停窗外那是便利店玻璃反光下,他看着她的侧脸。
那一刻像一个旧时光的影子,站在她生活的背后,不说话,却始终不退。她靠着墙,转身回去把电脑合上。
屋子小得刚好能让情绪发酵,她忽然觉得自己像一段永远过曝的底片,能见光,却难以被冲洗成影像。
……
最近的采访不能放弃,那天傍晚她去了一趟弘大,她是及时到了,但对方却临时被对方放了鸽子。谢安琪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街口那家他们曾看过即兴演出的地下剧场门前坐了一会儿。
门口新贴的海报被风吹起一角,露出下面一张泛黄的旧节目单,她伸手去按住,看到海报上熟悉的几个名字,其中一个,是郑禹胜。
她怔了一秒。那张节目的主图是他的剧照,眼神安静,侧脸清晰,像在对谁倾诉。她站起身,看着那张照片很久。
直到风起,又吹落一点尘。她才意识到,她已经不能再站在原地等了,郑禹胜正在往前走。
……
第二天下午三点,她在屋塔房下的小超市门口买咖啡。店员是个戴眼镜的大学生,看了她一眼:“你是屋顶那间的姐姐吧?你男朋友刚刚来过。”
她一愣:“他来干嘛?”
“说要找你,看你不在家,问我们有没有看你来过这里。”
“然后呢?”
“然后我说你好像刚出去,他就站了一会儿,没说话,最后放下了袋子就走了。”
她接过袋子,里面是两瓶她爱喝的蜂蜜柚子茶,还有一小包咖啡豆,柚子茶是他们第一次一起去市场时她买过的牌子,她忽然觉得袋子有点沉,沉的是那句没被说出口的“我来看你了。”
他最近都没有在家住,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总是往外跑去,但郑禹胜也也没有完全没有动静。这几天他断断续续发了三条消息。一是:“屋子里有没有什么坏了?”二是:“你明天会在吗?”三是:“我周末应该能回去。”
谢安琪都没回,不是赌气,也不是退缩。只是她想再等一点,再确定一点。她不想在对方不确定时先拉他一步。
谢安琪只是想等他自己走回来,哪怕慢一点。那天晚上,她坐在阳台边喝柚子茶,手里握着那包咖啡豆,没拆,身边放着和苹果,红色的,风从铁皮水塔背后吹过来,屋顶晃了一下。
她想起从前在另一个城市她拍过一个纪录片,主角是一个五十岁的女演员,重回剧场排练,谢安琪曾在镜头外问她:“你怕重来吗?”
女演员说:“我怕不怕没关系,我还是要演那场戏。”
谢安琪低头咬了一口苹果。味道有点甜,又带点苹果皮干涩的口感,像她现在的情绪一样,谢安琪心想:或者,就等他来。等他把“想继续演的那场戏”,重新走一遍给她看。
郑禹胜回来那天,是周五,黄昏。她正坐在屋内收拾衣柜,听见门口传来两声敲门。不是钥匙转动的声音,而是指关节轻叩的节奏。
她走过去,开门。郑禹胜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袋草莓和一盒抹茶蛋糕,像是从便利店直接走上来的样子。
“我回来了。”他说。
她点了点头,没有让开。他看着她,眼神安静了一瞬。
“你不问我为什么现在回来?”
“你不是说周末吗?”
“我原本以为你不会在家。”
她让开了门:“进来吧,风大。”
郑禹胜走进屋,把袋子放在桌上,动作比从前慢了一点。像是知道这一次靠近不能太快,否则容易被退回原地。
……
谢安琪没立刻说话,只默默地把蛋糕拿出来,找了两个小盘,他站在旁边看她,忽然问:“你最近还拍吗?”
“还可以。”
“那…你拍我拍得还够吗?”
她顿了一下,抬头看他:“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是镜头里的人物?”
“有时候觉得。”
“那你为什么回来?”
“因为我想看看现实里的你。”
这句不轻不重,却像刚好压在那根悬着的弦上,谢安琪没说话,只把盘子递给他。
“草莓要洗一下。”
“你吃
。”他说,“我买来就是给你洗的。”
他们坐在小桌边吃蛋糕,外头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黄昏光透进屋里,把桌面染成一块温暖的金。郑禹胜咬了一口草莓,偏头看她:“你不问我这些天在想什么?”
“你说吗?”
“我每天都在想你是不是会删掉说过的话。”
“我没有。”
“确实,你把这些留下来了,是想提醒我还欠你一个回答吗?”
“不是。”她盯着盘子里的蛋糕,“我怕你忘了我们一起走过的节奏。”
“我没忘。”
郑禹胜顿了顿,轻声说:“但我想重新学一次,怎么跟你同步。”
谢安琪抬头看他,没说话,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带动他发梢轻晃。她忽然很想靠近。
郑禹胜看着她,突然说话,“你那天没听我录的那段音频。”
“我后来听了。”
“哪天?”
“昨天。”
“你听完之后,有什么感觉?”
郑禹胜望着她,没急着答,良久,他说:“我觉得你不是在讲给我听,是在讲给你自己听。”
“什么意思?”
“你在确认你在这个时间线里的声音有没有被听见。”
她没吭声。
“你一直很努力在记录、捕捉、备份,可我觉得你真正想要的是回应。”
郑禹胜的话像是照见了她心里那个透明却无人指认的部分,她放下叉子,声音低了:“那你回应了吗?”
“对,所以我来了。”
屋外夜色降下,整个屋塔房像是浮在一个沉静的湖面上。谢安琪起身拉上窗帘,转头看他:“你想喝茶吗?”
“有姜茶吗?”
她点头。郑禹胜走过去接水烧,动作熟练,像是在帮她维持某种平衡。她在一旁看着他,忽然轻声问:“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消失了呢?”
“我不会让你走。”
“不是你让不让,是时间的选择。”
“那我就留下来,等时间转回来。”
“你不怕你会忘记我?”
“我怕。”他说,“但我会一直找线索。”
谢安琪走过去,靠着水槽站在他身边。
“你这段话也太像台词了。”
“我就是个演员。”
“那你现在演一个……不会丢下我的人。”
郑禹胜没说话,只是抬手,把她抱进怀里。她靠在他怀里,没动。水壶开始响,蒸汽冲上盖子发出低低一声,她伸手关火,他接过茶包,换她的动作继续泡茶。
茶水慢慢变色,像空气里酝酿的某种回温。她靠在橱柜边,看他低头搅拌的样子,突然说:“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像是在互相试探一条没有剧本的路。”
他没有抬头:“算是吧,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
“但我们的剧本很乱。”
“那就乱着演。”
谢安琪轻笑了一声,接过他递来的茶。他们没有回沙发,而是坐在厨房窗边的小椅子上,膝盖碰着膝盖,肩贴着肩,就好像是一种没有被谁宣布,却悄悄进行的继续的情愫的蔓延。
……
夜里十一点,窗外远处是车声,还有狗叫,屋子里只剩杯壁轻撞的声响。
“你明天几点出门?”她问。
“下午拍一场室内。”
“你回来住?”
“可以吗?”
谢安琪看着他,没有点头,也没拒绝,只是拉了拉他的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