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永常今日上值也心不在焉的,就怕小女儿有个万一。小孩子一场高烧很有可能就要了命。
  正发愁,御前的太监来传话,让他回家去照料女儿。还告诉他,二阿哥派身边太监去董鄂府上探病了。
  永常:!!!
  永常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先跪下朝养心殿的方向磕了个头,才往家赶。
  永常膝下现有两个女儿,生病的这个今年才三岁。
  永常之妻觉罗氏在女儿病床前守了一夜,见女儿一直没退烧,今早赶紧请京中擅治小儿病的大夫。
  大夫来又是开药又是施针,快中午的时候,孩子才退烧。
  觉罗氏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家女儿生病,竟惊动了宫里的二阿哥和皇上。
  等送走陈福,她就和永常说:“看来咱们儿子在尚书房表现不错。”
  如果儿子表现不好,二阿哥当然不会关心自家闺女。
  永常欣慰点头,额尔登额去尚书房头
  一天还担心二阿哥不喜欢他,这才一个多月,二阿哥就如此关心他。自家儿子一定是听自己的话,让二阿哥感受到了他的一片忠心。
  永常高兴道:“等二丫头病好了,我一定写折子谢恩。”
  他本来就崇拜皇上,现在对皇上更加感激了。只觉自己才干不够,不能替皇上分忧。
  父母都陪在身边,生病的二妞很高兴,退烧后睡了一觉,到傍晚时,精神好了许多。
  永常和觉罗氏都等着儿子回来,再细问问今天的事儿,谁知额尔登额和策楞一起来了。
  “听说小侄女病了,我来看看。对了,我三弟家的小子上回也是高烧咳嗽,他们寻来一种丸药,吃两次就见效。我已经让人去找三弟妹拿了。”
  永常夫妇闻言,又连连道谢。
  策楞拍着永常的肩,“咱哥俩还客气什么?”
  永琏还不知道自己随口关心了下额尔登额的妹妹,就被这么多人夸奖了。
  他下学后去长春宫给额娘请安,随口说起这件事。
  “你们都是好哥哥。”皇后微笑道。
  这也是永琏为什么会特地派人去董鄂府上探病的原因。这年头有些人家中兄妹之间并不亲近。
  额尔登额如此关心妹妹很难得,值得鼓励。
  而且,永琏也希望额尔登额能多感受一些皇家恩泽,到时候上了战场,念及曾经在尚书房体会过的温暖,明瑞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就不会袖手旁观了。
  钮伦要去院子里看小猫,皇后就让永璜带妹妹去。
  留永琏单独说话,“……昨儿在和亲王府,为何闹那一出?是不忍小格格和她额娘分开吗?”
  永琏一愣,额娘怎么知道的?
  皇后见儿子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就知道自己猜中了。在心里轻叹口气,自家永琏心肠这么软,是好事也是坏事,若是普通皇子,性情温和淳善是好事,但作为储君,必须要适应朝堂的残酷。
  当下,皇后还是微笑着摸了摸儿子头顶,“你很善良,也知道动脑筋想办法。这点额娘要表扬你。”
  永琏眼睛睁圆,然后扑进额娘怀里,“额娘,你真好。”
  以后汗阿玛再动要养小格格的念头,就可以找额娘劝他了。
  皇后揉揉儿子脑袋,又推开他,敛起面上微笑,“但是以后不许再说你汗阿玛不喜欢你,要收养别的儿子这种话,这是在扎他的心。”
  永琏皱皱鼻子,“那只是假设。”
  “假设也不行,你汗阿玛心思敏感,昨晚大半夜睡不着,在那反思自己是不是对你们兄弟太严格。”皇后说起这个就有些无奈。
  因为永琏平日表现的太乖巧懂事,偶尔闹一回,皇上不会觉得孩子是装的,只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永琏:“……”
  小家伙心下有些感动,面上却道:“那汗阿玛反思出什么结果了吗?是不是决定给我们减一些功课?”
  皇后:“……”
  皇后在儿子的光脑门上敲了一记,“五十遍《学而篇》写完了吗?”
  永琏:“……”
  永璜、永琏在长春宫玩一会儿,就回阿哥所去了。
  乾隆批完奏折先去宁寿宫,把永琏关心臣子家眷的事儿说了,又去纯嫔那炫耀一番,让永璋长大了要和二哥学习。
  乾隆特许永常在家照料女儿,直到永常女儿病好,才让他回来当值。
  永常和额尔登额父子俩连写两道谢恩折子。
  乾隆都批过了,才轻描淡写地和永琏提起,“折子里还专门说了你派陈福去探病,他们不胜惶恐。”
  他原本以为小家伙会高兴得意,谁知永琏听完就皱起眉头,“这也值得写谢恩折子吗?”
  乾隆:“当然,这都不知道谢恩,董鄂一家岂不成了白眼狼。”
  “汗阿玛让永常回家照顾女儿,确实值得谢恩。可儿子没帮上什么忙,只是让人去问了问。”永琏道:“很寻常的事情罢了。”
  乾隆:“怎么就寻常了?那你大哥怎么不派人去?额尔登额可是他的伴读。”
  永琏:“……因为大哥胆小呀!”
  乾隆当然知道,永璜就是想帮额尔登额,也不敢说什么“病重就请太医”的话,那孩子知道分寸,不会像小永琏一样,就直接做主了。
  这小子虽然不知道自己是太子,却真有点小太子的样儿。
  “汗阿玛,您可不能因为这事儿生大哥的气。”永琏蹭到乾隆身边,拽拽他衣袖。
  乾隆:“没生气没生气,他就该这样。”
  普通皇子,规规矩矩的就够了。
  永琏疑惑地歪歪脑袋,乾隆也不解释,而是道:“下月要将你皇玛法的梓宫奉移至泰陵,到时候你和你大哥也去,你们须得提前学习礼仪流程,路上人多,你哪怕听到你皇玛法说话,也不可回应。以免让人生疑。”
  永琏答应着,“好舍不得皇玛法呀!”他看向乾隆,“我以后想念皇玛法了,还能去泰陵找他说话吗?”
  乾隆:“当然可以,但没什么大事,不可去打扰你皇玛法。他老人家为朝廷操心那么多年,死后你还要拿朝廷的事儿去烦他。”
  永琏无辜歪头,“我又不和皇玛法说朝堂的事儿。”
  乾隆刚那话当然是在试探儿子,“但你皇玛法就关心朝堂之事。”
  “才不,皇玛法一定关心我有没有好好吃饭睡觉,读了什么书。”永琏想了想:“他要是问朝堂上的事儿,就只能叫汗阿玛去回答了。”
  乾隆笑起来,在儿子脑袋顶上揉揉,“你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永琏抬抬小下巴,“您上回还说,我入尚书房读书后就是大孩子了。”
  乾隆:“……”
  父子俩正说话,皇后带着刚洗完澡,浑身香喷喷的小钮伦进来。
  乾隆把女儿抱腿上,随手就给钮伦绑了两个小揪揪。
  皇后在旁边递头绳。
  小钮伦已经习以为常,显然汗阿玛不是头一回帮她绑头发了。她就晃着小脚丫,跟二哥显摆自己刚学的诗。
  “西洋奇货无不有,玻璃皎洁修且厚……”
  永琏:……
  这一听就是汗阿玛写的诗。
  很适合给玻璃窗当广告词。
  乾隆听女儿背自己写的诗,乐开了花。
  “钮伦真聪明,会背这么多首阿玛写的诗了。”
  钮伦骄傲脸,“钮伦要把汗阿玛写的诗全都背会!”
  永琏:“……”妹妹你可不敢随便立志啊!你知道汗阿玛这辈子写了多少诗吗就全部背会?
  乾隆哈哈大笑,“好好好,我们钮伦这么聪明,一定能实现!”
  永琏:……
  为了妹妹轻松实现目标,要不您少写几首诗?
  乾隆一高兴,当即又写了首女儿立志要背会他所有诗作的诗,还把永琏也加进去了。
  永琏睁大眼睛,“我可没说要背会阿玛写的所有诗呀!”
  乾隆;“你没说朕还把你写进诗里,你应该谢朕。”
  永琏:“……”
  皇后是知道皇上多能写诗的,听说最近在修订的《乐善堂文集》足有四十多卷,其中收录了皇上当皇子时写得诗文。
  她本以为皇上登基后忙于朝政,诗作数量会减少,然而并没有。
  照这个创作速度,皇上过几年又能出本四十卷的御制诗集了。
  皇后太清楚皇上作诗的水平,这种诗让孩子背一两首,哄哄阿玛也就是了,背多了无益。
  虽然皇上对永琏不热衷于背御制诗有点不满,皇后也没插嘴让永琏改口。
  乾隆其实也没指望孩子真把他写的诗全部背会,钮伦倒还罢了,不用读圣贤书,背背自己的诗,可以彰显天家父女亲情。永琏就算了,把精力留着背四书吧。
  进了十月,朝廷上下都在为奉移先帝梓
  宫之事做准备,永璜、永琏他们特地停课半日,跟随礼部官员学习礼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