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而他犯下的累累罪行,一查一个准。
冯之焕看着面容温和的赵颐,心底却是一阵胆寒。他嘴唇嗫嚅,想要说什么话,张嘴却爆发出一阵咳嗽声,吐出了一口血沫子。
赵颐挥一挥手:“带走。”
士兵架着冯之焕拖走。
暴民们见赵颐的人将冯之焕的人,基本上一网打尽了,心里悄然松一口气。却也知道赵颐是一个处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
“王爷,您若是能够给我们过上安稳的生活,不再被官府盘剥。我们兄弟不会再生事,该认罪的,定当会去认罪。”
暴民们留下这句话,便全都退散了。
赵颐望着暴民们离开的背影,吩咐士兵撤除禁令,准许暴民们入城。
士兵想说什么,可想到赵颐说抓就把冯之焕给抓走了,便将心里的疑义给压下去了。
赵颐准备回郡守府一趟,一个暗卫来到他的身边:“主子,我们的人去迟了一步,那些假扮暴民的人,先一步被一群官差剿杀了。属下顺着去调查了一番,那些人并非是真正的官差。”
赵颐神色一顿,顿时想到了誉王。
会是他吗?
冯之焕命人假扮暴民,试图趁着混乱杀了他。而誉王也洞穿了冯之焕的心思,便安排人假扮官差剿杀了那群“暴民”,嫁祸给了冯之焕吗?
-
与此同时,北齐帝派出来的皇室暗卫,跟踪了赵颐派出来的暗卫,目睹了官差剿杀了暴民。
他从这些官差的身手看出了端倪,追着这些官差来到了一座府邸。
第449章 泄露行踪
皇家暗卫藏身在隐蔽的角落里,眸光晦暗地盯着宅邸,心里琢磨着在永庆郡,还有什么人竟然与冯之焕对着干,并且是向着赵颐的。
除此之外,对方的实力不低,手底下的人训练有素,身手不凡。
这对北齐帝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意味着,赵颐比想象中难以对付。
他打算潜进宅邸一探究竟,身形微微一动,便又退了回去,敏锐地觉察到宅子周遭潜藏着其他的人。
皇家暗卫不敢再轻举妄动,继续蛰伏在原地,更加隐秘的隐匿身影。
而进入宅邸的人,则是站在门内,若有所觉地朝皇家暗卫藏身的地方看了一眼,朝暗处打了一个手势。
他看到暗处的人,朝皇家暗卫所在的地方去查探,方才去往书房,向誉王禀报:“王爷,属下幸不辱命。”
誉王垂眸看着手里的两封密信,第一封密信禀报他,已经按照计划,令瑞王“醉酒落马”,摔成了活死人,太医确定过一番,瑞王无法再苏醒过来。
另一封密信则是说靖安帝打算在他迎亲回大周后,册封老三做太子。
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册立老三做太子,显然是疑心他对瑞王出的手。
誉王把两封信揉成一团,方才抬眸看向下属:“赵颐那边情况如何?”
下属回道:“属下们先广陵王的人一步,将人给解决掉了。”稍作停顿,他继续说道:“以广陵王的城府,必定会顺势将冯之焕给抓了,掌控住永庆郡。”
誉王不置可否地扯动一下唇角,将手里一团信纸扔在炉子里。
他替赵颐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人抓不住赵颐的把柄。赵颐若是还把握不住机会,便也不值得他再多费心神。
这时,一只信鸽停在窗子上。
誉王伸出手。
信鸽落在他的掌心。
誉王取下信鸽脚上的竹筒,取出一张纸条,只见里面写着一句话:【广陵王已控制住局面。】
他吩咐道:“明日启程回大周。”
“是。”下属想起一事:“属下回来向您复命,像是被人跟踪了,已经让人去查了。”
誉王微微蹙眉,抬手压住被风吹起一角的宣纸,思索着谁会跟踪他的人。
若是冯之焕的人,在撞破他的人杀了冯之焕安排伪装暴民的人,当务之急是去给冯之焕通风报信,而非跟踪他的人来宅邸。
既然不是冯之焕的人,那会是谁的人?
誉王将赵颐的敌对关系,在脑海里罗列出来。能有这样本事的,除了北齐帝之外,也就是贤王的势力。
而北齐帝将赵颐派遣到永庆郡处理暴民一案,其用意是把赵颐支开,册封贤王为太子。等赵颐回到都城之后,木已成舟了。
贤王眼下急着从封地赶赴都城,将会面临赵颐的势力追击,哪里有那个功夫派人来永庆郡盯梢赵颐?
想到这里,誉王猜疑是北齐帝。
毕竟北齐帝生性多疑,又不希望赵颐顺利完成任务,派人来盯着赵颐,便于作出应对之策。
誉王怀疑北齐帝的人是跟踪赵颐的人,方才撞破他的人行凶,一路尾随到这儿。
如果是北齐帝的人,那就麻烦了。
他沉声说道:“今日城门关闭之际出城。”
下属心领神会,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队伍庞大,太惹人注目了。”
誉王陷入了沉默,从决定今日出城的那一刻,便没有打算带广宁公主一块走。而是打算将广宁公主留在永庆郡,掩人耳目,方便他顺利脱身回到大周,再安排人来永庆郡接广宁公主。
这时,去查探的人回来:“殿下,属下追查过去,不见有可疑的人。”
誉王微微颔首,吩咐他们去做准备。
下属们领命离开。
誉王在书房静坐片刻,方才起身走出书房。突然之间,他停下脚步,看向朝他走来的广宁公主。
第450章 抛弃
只见广宁公主穿着一身嫣红的衣衫,细软的青丝绾成飞天髻,簪着与衣衫同色的绸花,映衬得她香腮似雪,温婉秀丽。
她抬头朝他看来的瞬间,手里的团扇遮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睛,遥遥与他对视。
广宁公主停下脚步,愣愣地看着誉王。
这个男人穿着苍青色襕衫,表情似春风一般和煦。
可她却感受不到半点温暖,只感到渗骨的冷意。
她紧了紧手里的团扇,强压下心里涌上来的惧意,告诉自己面前的人是她深爱之人,不要去畏惧他。
内心的暗示似乎真的起到了作用,广宁公主仿佛真的不怕誉王了。
她缓缓将遮面的团扇放下来:“王爷,您要出府吗?”
誉王看向朝他靠近的广宁公主,她眼睛里仍旧带着一丝惧怕,怯怯地走到他面前。
他自然明白广宁公主的心思,一个不受宠爱的和亲公主,命运由不得她做主,甚至是与他捆绑在一起。
广宁公主想要活命,只得依附他,所以哪怕是畏惧他,也不得不逼迫自己来亲近他。
“有些事要处理。”誉王缓缓踏下台阶,眸光落在她手里的团扇,上头绣着桃花林,芳草鲜艳,落英缤纷,倒是意境深远:“你有何事?”
广宁公主心弦一颤,轻轻抿一下红唇:“我听云疏说,母后曾经在这儿养过病,极为喜欢这儿的风土人情。”顿了顿,她轻声说:“我想明日出府去看一看。”
云疏是皇后给广宁公主的陪嫁,经过寿安侯府的训练,给皇后做左膀右臂,协助皇后掌管六宫事宜。
誉王对云疏的身份并不知情,只以为是寻常的陪嫁宫女。
如今听广宁公主的话,倒让誉王心中一动。
云疏对皇后颇为了解,恐怕与皇后有些瓜葛?
誉王说:“你是我的王妃,这些小事不必来过问我。”
广宁公主听闻誉王的话,怔怔地看向他。
誉王微微颔首,从广宁公主身边走过。
广宁公主站在原地,定定地看着誉王的身影消失在院子里,一颗心坠入谷底。
云疏和云影告诉她,誉王的人在撤退,似乎打算离开永庆郡。
可誉王并未派人来知会她,让她着手准备收拾箱笼。
云疏说:“公主,誉王行事谨慎,而且极为有章法。他留在永庆郡,恐怕不是被暴民阻了路,而是有其他谋算。”
云影跟着说:“如今临时撤离,恐怕是出了事。”
广宁公主害怕自己成为誉王的累赘,被誉王给抛弃在永庆郡。
因为誉王从始至终都不愿娶她。
如果她死在永庆郡,誉王不仅可以摆脱她,说不定还能利用她的死,给他谋取利益。
一举两得的事儿。
广宁公主心慌意乱,又怕自己误解了誉王,方才过来试探一下口风。
果然……
誉王不打算带她走。
广宁公主心情沉重地回到院子里,看着等待在院子里的云疏和云影。
她心里有了决断:“云姑姑,你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她绝对不能被誉王抛下,定要让誉王将她给带走。
第451章 舆论压倒舆论
云疏从跟在广宁公主身边的那一刻起,便已经认广宁公主做主子。
她询问道:“公主,您有何吩咐?”
冯之焕看着面容温和的赵颐,心底却是一阵胆寒。他嘴唇嗫嚅,想要说什么话,张嘴却爆发出一阵咳嗽声,吐出了一口血沫子。
赵颐挥一挥手:“带走。”
士兵架着冯之焕拖走。
暴民们见赵颐的人将冯之焕的人,基本上一网打尽了,心里悄然松一口气。却也知道赵颐是一个处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
“王爷,您若是能够给我们过上安稳的生活,不再被官府盘剥。我们兄弟不会再生事,该认罪的,定当会去认罪。”
暴民们留下这句话,便全都退散了。
赵颐望着暴民们离开的背影,吩咐士兵撤除禁令,准许暴民们入城。
士兵想说什么,可想到赵颐说抓就把冯之焕给抓走了,便将心里的疑义给压下去了。
赵颐准备回郡守府一趟,一个暗卫来到他的身边:“主子,我们的人去迟了一步,那些假扮暴民的人,先一步被一群官差剿杀了。属下顺着去调查了一番,那些人并非是真正的官差。”
赵颐神色一顿,顿时想到了誉王。
会是他吗?
冯之焕命人假扮暴民,试图趁着混乱杀了他。而誉王也洞穿了冯之焕的心思,便安排人假扮官差剿杀了那群“暴民”,嫁祸给了冯之焕吗?
-
与此同时,北齐帝派出来的皇室暗卫,跟踪了赵颐派出来的暗卫,目睹了官差剿杀了暴民。
他从这些官差的身手看出了端倪,追着这些官差来到了一座府邸。
第449章 泄露行踪
皇家暗卫藏身在隐蔽的角落里,眸光晦暗地盯着宅邸,心里琢磨着在永庆郡,还有什么人竟然与冯之焕对着干,并且是向着赵颐的。
除此之外,对方的实力不低,手底下的人训练有素,身手不凡。
这对北齐帝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意味着,赵颐比想象中难以对付。
他打算潜进宅邸一探究竟,身形微微一动,便又退了回去,敏锐地觉察到宅子周遭潜藏着其他的人。
皇家暗卫不敢再轻举妄动,继续蛰伏在原地,更加隐秘的隐匿身影。
而进入宅邸的人,则是站在门内,若有所觉地朝皇家暗卫藏身的地方看了一眼,朝暗处打了一个手势。
他看到暗处的人,朝皇家暗卫所在的地方去查探,方才去往书房,向誉王禀报:“王爷,属下幸不辱命。”
誉王垂眸看着手里的两封密信,第一封密信禀报他,已经按照计划,令瑞王“醉酒落马”,摔成了活死人,太医确定过一番,瑞王无法再苏醒过来。
另一封密信则是说靖安帝打算在他迎亲回大周后,册封老三做太子。
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册立老三做太子,显然是疑心他对瑞王出的手。
誉王把两封信揉成一团,方才抬眸看向下属:“赵颐那边情况如何?”
下属回道:“属下们先广陵王的人一步,将人给解决掉了。”稍作停顿,他继续说道:“以广陵王的城府,必定会顺势将冯之焕给抓了,掌控住永庆郡。”
誉王不置可否地扯动一下唇角,将手里一团信纸扔在炉子里。
他替赵颐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人抓不住赵颐的把柄。赵颐若是还把握不住机会,便也不值得他再多费心神。
这时,一只信鸽停在窗子上。
誉王伸出手。
信鸽落在他的掌心。
誉王取下信鸽脚上的竹筒,取出一张纸条,只见里面写着一句话:【广陵王已控制住局面。】
他吩咐道:“明日启程回大周。”
“是。”下属想起一事:“属下回来向您复命,像是被人跟踪了,已经让人去查了。”
誉王微微蹙眉,抬手压住被风吹起一角的宣纸,思索着谁会跟踪他的人。
若是冯之焕的人,在撞破他的人杀了冯之焕安排伪装暴民的人,当务之急是去给冯之焕通风报信,而非跟踪他的人来宅邸。
既然不是冯之焕的人,那会是谁的人?
誉王将赵颐的敌对关系,在脑海里罗列出来。能有这样本事的,除了北齐帝之外,也就是贤王的势力。
而北齐帝将赵颐派遣到永庆郡处理暴民一案,其用意是把赵颐支开,册封贤王为太子。等赵颐回到都城之后,木已成舟了。
贤王眼下急着从封地赶赴都城,将会面临赵颐的势力追击,哪里有那个功夫派人来永庆郡盯梢赵颐?
想到这里,誉王猜疑是北齐帝。
毕竟北齐帝生性多疑,又不希望赵颐顺利完成任务,派人来盯着赵颐,便于作出应对之策。
誉王怀疑北齐帝的人是跟踪赵颐的人,方才撞破他的人行凶,一路尾随到这儿。
如果是北齐帝的人,那就麻烦了。
他沉声说道:“今日城门关闭之际出城。”
下属心领神会,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队伍庞大,太惹人注目了。”
誉王陷入了沉默,从决定今日出城的那一刻,便没有打算带广宁公主一块走。而是打算将广宁公主留在永庆郡,掩人耳目,方便他顺利脱身回到大周,再安排人来永庆郡接广宁公主。
这时,去查探的人回来:“殿下,属下追查过去,不见有可疑的人。”
誉王微微颔首,吩咐他们去做准备。
下属们领命离开。
誉王在书房静坐片刻,方才起身走出书房。突然之间,他停下脚步,看向朝他走来的广宁公主。
第450章 抛弃
只见广宁公主穿着一身嫣红的衣衫,细软的青丝绾成飞天髻,簪着与衣衫同色的绸花,映衬得她香腮似雪,温婉秀丽。
她抬头朝他看来的瞬间,手里的团扇遮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睛,遥遥与他对视。
广宁公主停下脚步,愣愣地看着誉王。
这个男人穿着苍青色襕衫,表情似春风一般和煦。
可她却感受不到半点温暖,只感到渗骨的冷意。
她紧了紧手里的团扇,强压下心里涌上来的惧意,告诉自己面前的人是她深爱之人,不要去畏惧他。
内心的暗示似乎真的起到了作用,广宁公主仿佛真的不怕誉王了。
她缓缓将遮面的团扇放下来:“王爷,您要出府吗?”
誉王看向朝他靠近的广宁公主,她眼睛里仍旧带着一丝惧怕,怯怯地走到他面前。
他自然明白广宁公主的心思,一个不受宠爱的和亲公主,命运由不得她做主,甚至是与他捆绑在一起。
广宁公主想要活命,只得依附他,所以哪怕是畏惧他,也不得不逼迫自己来亲近他。
“有些事要处理。”誉王缓缓踏下台阶,眸光落在她手里的团扇,上头绣着桃花林,芳草鲜艳,落英缤纷,倒是意境深远:“你有何事?”
广宁公主心弦一颤,轻轻抿一下红唇:“我听云疏说,母后曾经在这儿养过病,极为喜欢这儿的风土人情。”顿了顿,她轻声说:“我想明日出府去看一看。”
云疏是皇后给广宁公主的陪嫁,经过寿安侯府的训练,给皇后做左膀右臂,协助皇后掌管六宫事宜。
誉王对云疏的身份并不知情,只以为是寻常的陪嫁宫女。
如今听广宁公主的话,倒让誉王心中一动。
云疏对皇后颇为了解,恐怕与皇后有些瓜葛?
誉王说:“你是我的王妃,这些小事不必来过问我。”
广宁公主听闻誉王的话,怔怔地看向他。
誉王微微颔首,从广宁公主身边走过。
广宁公主站在原地,定定地看着誉王的身影消失在院子里,一颗心坠入谷底。
云疏和云影告诉她,誉王的人在撤退,似乎打算离开永庆郡。
可誉王并未派人来知会她,让她着手准备收拾箱笼。
云疏说:“公主,誉王行事谨慎,而且极为有章法。他留在永庆郡,恐怕不是被暴民阻了路,而是有其他谋算。”
云影跟着说:“如今临时撤离,恐怕是出了事。”
广宁公主害怕自己成为誉王的累赘,被誉王给抛弃在永庆郡。
因为誉王从始至终都不愿娶她。
如果她死在永庆郡,誉王不仅可以摆脱她,说不定还能利用她的死,给他谋取利益。
一举两得的事儿。
广宁公主心慌意乱,又怕自己误解了誉王,方才过来试探一下口风。
果然……
誉王不打算带她走。
广宁公主心情沉重地回到院子里,看着等待在院子里的云疏和云影。
她心里有了决断:“云姑姑,你能帮我做一件事吗?”
她绝对不能被誉王抛下,定要让誉王将她给带走。
第451章 舆论压倒舆论
云疏从跟在广宁公主身边的那一刻起,便已经认广宁公主做主子。
她询问道:“公主,您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