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沈青檀将他的官袍给抚平,正要说冯家是淑妃的人,又怎么会来广陵王府拜访?
  不等她开口,门房的人匆匆过来:“王爷、王妃,冯夫人来了。”
  第428章 下毒
  沈青檀眼底闪过惊诧:“冯家新丧,冯夫人来咱们府邸拜访,未免太不知忌讳了。”
  “冯孝忠犯事被斩,与冯家交好的大臣为了明哲保身,纷纷与冯家撇清关系。”赵颐握住沈青檀微凉的手指:“他的儿子冯之焕在永庆郡任郡守,借着开矿的诏令剥削百姓,草菅人命,引发了暴乱。如今无人替冯之焕在朝中斡旋,事情一旦爆发出来,等待他的将是死期。”
  “冯夫人是来向我们求助?”沈青檀话一出口,便又立即否定:“不对,我总觉得有古怪。”
  赵颐没有打断沈青檀的思绪,示意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沈青檀分析道:“齐王被幽禁,皇后去守皇陵,北齐帝唯一的嫡子退出夺嫡之争。按照祖训,该由长子继承皇位。”
  “可你的血脉不纯正,不仅北齐帝不会立你为储君,朝臣也会反对你成为北齐的新帝。”
  “而远在封地的贤王,便是储君的最佳人选。如今贤王即将要翻身,被打入冷宫的淑妃,恐怕也要跟着得势了。”
  “皇宫里的宫人,最会见风使舵,看菜下碟。淑妃有翻身的苗头,他们必定会继续效忠淑妃。”
  “冯家与淑妃是表亲,原来又是贤王的党派,冯之焕剥削百姓得来的利益,大抵会分出一部分孝敬淑妃母子吧?”
  “如今冯之焕出事,淑妃不会不管他,毕竟她是利益既得者。”
  顿了顿,沈青檀问:“我说得在不在理?”
  “你分析得不错,冯夫人走投无路,会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淑妃身上,想方设法联系上淑妃。”
  赵颐说:“冯夫人亲自来王府拜访,要么是在为淑妃办事,要么是淑妃帮不了她,她不得已来向我们投诚。”
  沈青檀想了想,打算会一会冯夫人。
  “你进宫去吧。”沈青檀柔声说:“厨娘包了粽子,等你回来吃。”
  “好。”赵颐抚顺她耳边的乱发,交代道:“你小心提防她。”
  沈青檀点了点头,目送赵颐离开,方才去了前厅等冯夫人。
  不消片刻,冯夫人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前厅。
  沈青檀抬眸望去,只见冯夫人穿着一身素服,发间戴着一朵白色绢花,形容憔悴,步履虚浮地来到她面前。
  “臣妇给王妃请安。”冯夫人给沈青檀行礼,颇有些局促地说道:“我家里新丧,原本不宜来王府拜访您。可事出从急,便失了一些个分寸,还请您见谅。”
  “冯家遭了难,你失了礼数,我倒是能够理解。”沈青檀微微笑道:“谁家都有难处,我若因此怪罪你,倒显得我不近人情。”
  冯夫人脸上的表情一僵,紧张地攥着帕子,不知该怎么回话。
  这时,婢女端来了热茶。
  冯夫人似乎找到表现的机会了,主动端着托盘上的一杯茶,屈膝跪在地上:“王妃,我家老爷绝对没有构陷后妃。我不知发生什么事儿,陛下会赐死我家老爷。”
  沈青檀接过冯夫人递来的茶水,询问道:“你是想要求王爷为冯大人翻案?”
  “不不不,陛下亲自定的案子,又岂会是冤案?只是……只是罪名……我若是求王爷查明真相,说不定会触怒了陛下,连累了王爷。”
  冯夫人看着沈青檀端着茶杯递到唇边,准备浅饮一口。
  她的心跳越来越快,说话的声音不由得绷紧了:“我……我只是想请王爷帮忙,拿回老爷的肉身,好让他入土为安。”
  沈青檀听闻冯夫人的话,大概明白了冯夫人的来意。
  估摸着是来帮淑妃做事。
  虽说世人讲究入土为安,但比起拿回冯大人肉身的事儿,显然冯之焕的事情更重要一些。
  冯夫人却绝口不提。
  想必是有人许诺她,会帮她解决了永庆郡暴乱一事。
  沈青檀敛去眸子里的思绪,将茶盏搁在了小几上:“你说了,陛下还在气头上,王爷若是进宫去讨要冯大人的遗体,说不定陛下会龙颜大怒,降罪了王爷。”
  冯夫人掐住自己的指尖,懊悔在这个节骨眼上开口,以至于没让沈青檀喝下一口茶。
  她急得眼眶发红,想要再说什么。
  这时,沈青檀重新端着茶杯,喝了一口。
  冯夫人看到沈青檀的唇瓣湿润,透着一层水光,喉咙有吞咽的动作,暗自松了一口气。
  “我……我只是想着……若是不拿回老爷的遗体,恐怕是要被抛到乱葬岗,暴尸荒野。”冯夫人泪水滚落下来,抽泣道:“我能找的只有您,您若是不帮我,我不知道再找谁帮忙……您若是能帮我一把,我定会报答你们。”
  “我很能体会你的心情,若是能帮,我们定会帮你这个忙。”沈青檀轻叹一声:“你也知道王爷在北齐的处境……”
  最后半句话,沈青檀没有说出口,只是苦笑一声。
  冯夫人自然清楚赵颐的地位,因着他的血脉不纯正,令北齐帝猜忌。
  他们自身难保,又怎么帮得了她?
  冯夫人目的已经达成,便不再与沈青檀拉扯:“倒是我强人所难了。”她抹一抹眼泪,缓缓地站起来:“我便不叨扰您了,先行告辞。”
  沈青檀倒也没有挽留,吩咐流月:“你去送一送冯夫人。”
  “是。”流月连忙送冯夫人出府。
  沈青檀等冯夫人的身影消失在前厅,脸色顿时冷沉下来,拿出帕子擦拭一下唇瓣,眸光不明地盯着茶杯。
  听雪觉察到不对劲,连忙问道:“王妃,这茶有问题?”
  沈青檀对旁人的情绪和眼神很敏感,她在喝茶的时候,冯夫人分明是盯着她看。
  她这人向来谨慎,想到冯夫人碰了这一杯茶,又确定冯夫人心怀不轨,便存了试探的心思,将茶杯搁在了小几上。
  果然,冯夫人的情绪有了细微的变化。
  她故意再次端茶,没有沾到茶水,只是用舌抿湿了唇瓣,再做出吞咽的动作。
  冯夫人的神情,肉眼可见地松弛下来。
  沈青檀吩咐道:“听雪,你去请太医过来,验一验这一杯茶。”
  听雪意识到茶水里有毒,顿时气得咬牙切齿,骂骂咧咧地去找太医。
  太医来得很快,查验了一番茶水,又拿去试毒,得到结果的时候,他的脸色变了:“王妃,这毒像是仲院使研制的毒药。”
  他纳闷道:“真是奇了怪了,仲院使二十多年便销声匿迹了,这毒药是从哪里来的?”
  沈青檀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变得凝重,叮嘱太医保守秘密,不要将今日之事泄露出去,并且交代了他几句话。
  太医应了下来,心事重重地离开。
  而另一边皇宫,永庆郡暴乱的事儿,被御史给参奏,请北齐帝定夺。
  第429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北齐帝经历了皇后和齐王的事儿,到底是受到了打击,夜里便起了烧,临到要上早朝时,都没有退下去。只是吃了药,强撑着来上早朝。
  毕竟冯孝忠在宫里被斩,皇后去看守皇陵,齐王被幽禁。
  外面早已有了诸多猜测,他若是再病倒没有上朝,恐怕会掌控不住局势。
  北齐帝看着手里的奏疏,龙颜大怒:“好一个冯之焕,利用朕下的诏令中饱私囊,剥削百姓,草菅人命,致使永庆郡暴乱。不砍了这个狗官,难解朕的心头之恨。”
  他看向下首身着常服的赵颐:“广陵王,你带兵去永庆郡,平定暴乱。”
  朝臣们想到如今朝中的局势,顿时意会北齐帝的做法。
  这是支开赵颐,给贤王腾地儿呢。
  众臣最后看向赵颐,心思各异。
  永庆郡的暴乱,若是处理好了,倒是立下一件大功。
  而那时贤王已经进京,被册立为太子了。
  赵颐想争一争,也失去了先机。
  若是处理不好,北齐帝会问罪他。
  留在都城才最安稳。
  赵颐若是抗旨,北齐帝正好有了处置他的借口。
  这是陷入两难的境地了。
  他们不知赵颐会作何选择。
  赵颐沉默片刻,出列道:“臣遵旨。”
  北齐帝目光盯着赵颐的脸,见他面色如常,并没有不满的模样,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不由得想到赵颐治理瘟疫,立下了大功,在百姓心目中树立极高的声望。
  倘若暴乱一事被赵颐处理好,做出了政绩,身上的光芒便会盖住了贤王。
  北齐帝垂下眼帘,遮住眸子里的阴鸷。
  残缺之人是无法做皇帝。
  他心里有了主意,和颜悦色地说道:“颐儿,你此番处理好永庆郡的暴乱,待你回京之日,朕定会厚赏与你。”
  赵颐作揖:“谢陛下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