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北齐帝双手负在身后,随口问道:“颐儿,朕听说你调用卫所的将士去找沈青檀?”
“人人都知道陛下将追捕前朝余孽的重任交予我,我带兵捣毁了他们的老巢。之后王妃失踪,我不得不怀疑是前朝余孽下的手。”
“王妃落在他们的手里,他们不仅多了一个和大周谈判的筹码,还能用王妃胁迫我。依陛下之见,我该不该调用卫所的将士去解救王妃?”
赵颐作揖:“若是陛下认为不应该,那便是微臣滥用兵权,愿听候陛下处置。”
北齐帝脸上的笑容僵滞,最初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确是要发落赵颐。在他看到前朝太子私印的时候,便打算暂时不发作,待日后一块清算。
如今他害怕前朝太子利用仪贞的骨骸与大周合作,只得先笼络住赵颐。只要赵颐向着他,大周便不会与前朝太子合作。
他提起赵颐私自调动兵马去找沈青檀,无非是想要恩威并施,让赵颐对他感恩戴德。
谁知赵颐会以退为进,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颐儿,朕说了,今日我们父子俩推心置腹的谈话,在这里没有君臣。”北齐帝有着被误解的难过,叹息道:“朕没有责备你私自调用兵马的意思,只是想要了解一下情况。朕心里有了数,明日早朝大臣们参你一本,朕也能有对策保下你。”
“沈青檀是朕的儿媳妇,她失踪了,无论是不是前朝余孽掳走,都该动用能调用的一切势力去找人。”北齐帝慈祥地说:“再说,你是朕的儿子,无论犯多大的错,朕作为一个父亲,都该替你兜底。”
赵颐心里微微一动,北齐帝小施恩惠,打算用父子情感化他。
北齐帝见赵颐没有回应他,心下有些不快。转念间,他回想起之前赵颐问他仪贞是如何死的。他皱了皱眉毛,疑心是有人在赵颐面前乱嚼舌根子。
否则赵颐为何会对他这个父亲毫无亲近之情?
若是想要赵颐信任他,还得开解了误会。
“你之前问朕,你的生母如何死的。方才有外人在,朕不便回答你。既然你想知道,朕也没有隐瞒你的必要,免得你受旁人蒙骗,恨错了人。”
北齐帝提起仪贞,眉眼间带着一抹悲恸:“你的生母是敌国公主,她在北齐为质,遭受世家子弟的磋磨、羞辱,不仅坏了名声,还坏了清白。朕想册封她为妃,遭到众臣的反对。”
“朕那时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无力去对抗朝臣,只得先让她委曲求全,等你的舅舅登基了,再给她位份。谁知,没有等到你舅舅登基,淑妃却逼死了你的母妃。”
“朕恨不得杀了淑妃,给你的母妃报仇。可朕这个皇帝做得实在是窝囊,处处受制于那些个大臣,需要她的兄长替朕扫平障碍,所以暂时不能动她。”
“如今朕坐稳了皇位,你也回北齐认祖归宗,朕总算可以给你们母子一个交代,方才处置了淑妃和林家。”
说到这里,北齐帝语重心长道:“颐儿,朕不求你能体谅朕,等你坐在朕的这个位置,便能够理解朕的苦衷。”
赵颐心里冷笑一声,北齐帝亲自逼死他娘,如今字字句句都在诉说他的无奈和苦衷,还将全部的罪责推到淑妃头上。
退一万步来说,若非是北齐帝点头了,淑妃有那个胆子害死他娘吗?
淑妃与林家被处置,那是罪有应得,眼下到了北齐帝的嘴里,竟是为了给他娘报仇。
若是北齐帝坦然道出实情,倒也还算有些担当,却没有想到无耻到这般地步。
赵颐拢在广袖里的手紧握成拳,一股怒火闷在胸口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生出一股浓烈的恨意,恨不得杀了北齐帝为他娘报仇,更憎恶体内流淌着北齐帝肮脏的血液。
他想到北齐帝最后还在暗示他,将来会将皇位传给他,试图用皇位来笼络他,便觉得可笑至极。
“是吗?”赵颐垂下眼帘,遮去眼底的情绪,言语间多了几分恭敬:“之前是我误会陛下了,听信小人之言,误以为是陛下害死了母妃。如今我们父子之间的误会解除,冰释前嫌。您待母妃的好,我今后会加倍孝敬您。”
第406章 另谋出路
北齐帝听闻赵颐的话,笑容有些勉强。毕竟他待仪贞没有自己说的这般好,正是因为这一份心虚,他才不确定赵颐说的话究竟是字面意思,还是另有一层深意。
蓦然间,他细品出赵颐的态度有了转变。
之前面对他时,语气淡漠疏离,如今却多了几分恭敬与亲近。
北齐帝突然意会过来,怕是为了皇位。
“你能明白就好。”北齐帝神色欣慰,拍一拍赵颐的肩膀:“你今日累了,先回府歇着吧。至于别的公务,暂时先放一放,明日再处理。”
赵颐瞥了一眼肩膀,谢了皇恩。
他从殿内出来,便见守在门口的内侍,换上了新面孔。
这段时间以来,北齐帝的性情愈发狂躁,动辄砍人脑袋。
照这么下去,离暴政不远了。
赵颐把肩膀拂拭了,一步步走下台阶,坐着一顶软轿出宫。
回到广陵王府,赵颐站在分岔路口,停下脚步。
他抬眸望着兰雪苑的方向,静默了片刻,脚步一转,去往前院书房。
赵颐推开紧闭的门扉,一眼看见侧躺在长榻上的沈青檀,春日里的天气泛着丝丝寒凉,她拉着薄毯搭在腰际,勾勒出曼妙的身段。
他眼底闪过诧异,似乎没有想到会在书房见到她。
今日在御书房与北齐帝的谈话,终究是影响到他的心情,他并不想将自己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她,方才没有去兰雪苑。
谁知,沈青檀会在书房等他。
赵颐朝她缓缓走去,站在长榻旁边:“你怎得不去休息,在书房干等着?”
沈青檀朝他招一招手,他乖顺地俯下身来,她的双手攀上他的脖颈,柔软的红唇吻上他的下颔:“我掐指算了一下,你定会想见到我,我便只好来这里等着你。”
赵颐愣住了,垂眸注视她含笑的眼睛,似弯弯的两道月牙。莫名的,他心底的阴霾在她明媚的笑脸下消散。
他低声问:“那你还算到了什么?”
沈青檀像模像样掐着手指:“你现在心情不错。”她歪着脑袋看他,“我算对了吗?”
赵颐轻笑一声:“算得真准。”
他握住她的细腕,拉着她坐起身,顺势坐在她的身侧,双手拢着她玉脂般细润的手:“我今日与你说要争夺那个位置,本意是为了摆脱掌控,不再受制于人。今日进宫一趟,我方才发现不止这么一个理由。”
沈青檀柔声问:“然后呢?”
“北齐帝逼死娘,将我留在北齐掣肘大周,利用我替齐王扫平障碍。恐怕等到日后榨干了我的价值,再一一与我清算,削弱我的势力,给齐王腾出位置吧?”
“他忌惮我体内流着大周的血脉,从未想过将北齐的江山交到我的手里。为了笼络我任由他驱策,不惜用皇位做饵利诱我。”
赵颐神色冷凝:“他将楚家的江山看得极重,若是有朝一日,楚家的江山改名换姓,并入了大周的国土,死也不能瞑目。”
这是报复北齐帝最好的手段。
沈青檀不知道赵颐在皇宫经历了什么,却能够感受到他争夺皇位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了。
她眉心紧锁:“齐王害怕我们会参与夺嫡,他得知我们想要回大周的消息,便在暗中助我们一臂之力。如果他知道我们盯上了皇位,大概会和我们反目成仇。”
他们的敌人,不止是北齐帝,还有皇后,连同寿安侯府。
赵颐想到齐王,陷入了沉默。因为齐王是皇后所出,按照祖制皇位是由齐王继承。
而另一边,齐王也是这么想的,他是皇后嫡出的子嗣,这北齐的江山将来就该是他的,可惜父皇糊涂,竟然要扶植贤王和他对抗。
贤王被贬回封地,他总算可以松一口气,谁知父皇又要扶植赵颐来制衡他,幸好赵颐一心想回大周,对他构不成威胁。
但是在听到北齐帝给了赵颐兵权,心里难免急得上火,害怕赵颐手里握着的权力越多,越舍不得放下这里的一切回大周。
他想要给赵颐使绊子,可想到常安叮嘱的话,便强压下这个念头,安排人协助赵颐偷窃仪贞公主的骨骸。
哪知,骸骨被人从暗道偷走了。
众人猜测是前朝余孽偷走的,可他总觉得这件事和赵颐脱不了关系。
如果是赵颐拿走了,那三日后广宁出嫁之日,便是赵颐回大周之时了。
想到这里,齐王松了一口气,感觉身上的伤口都不疼了。
“殿下、殿下,大事不好了。”侍从小跑着进来,焦急地说道:“寿安侯府传来消息,说是……说是三日后,请陛下立太子的事儿,暂时往后推一推。”
齐王脸色骤然一变,倏然爬坐起来,碰到屁股上的伤口,疼得他又趴了回去:“外祖父不是答应了,三日后联合大臣请立太子吗?怎么突然之间反悔了?”
“人人都知道陛下将追捕前朝余孽的重任交予我,我带兵捣毁了他们的老巢。之后王妃失踪,我不得不怀疑是前朝余孽下的手。”
“王妃落在他们的手里,他们不仅多了一个和大周谈判的筹码,还能用王妃胁迫我。依陛下之见,我该不该调用卫所的将士去解救王妃?”
赵颐作揖:“若是陛下认为不应该,那便是微臣滥用兵权,愿听候陛下处置。”
北齐帝脸上的笑容僵滞,最初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确是要发落赵颐。在他看到前朝太子私印的时候,便打算暂时不发作,待日后一块清算。
如今他害怕前朝太子利用仪贞的骨骸与大周合作,只得先笼络住赵颐。只要赵颐向着他,大周便不会与前朝太子合作。
他提起赵颐私自调动兵马去找沈青檀,无非是想要恩威并施,让赵颐对他感恩戴德。
谁知赵颐会以退为进,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颐儿,朕说了,今日我们父子俩推心置腹的谈话,在这里没有君臣。”北齐帝有着被误解的难过,叹息道:“朕没有责备你私自调用兵马的意思,只是想要了解一下情况。朕心里有了数,明日早朝大臣们参你一本,朕也能有对策保下你。”
“沈青檀是朕的儿媳妇,她失踪了,无论是不是前朝余孽掳走,都该动用能调用的一切势力去找人。”北齐帝慈祥地说:“再说,你是朕的儿子,无论犯多大的错,朕作为一个父亲,都该替你兜底。”
赵颐心里微微一动,北齐帝小施恩惠,打算用父子情感化他。
北齐帝见赵颐没有回应他,心下有些不快。转念间,他回想起之前赵颐问他仪贞是如何死的。他皱了皱眉毛,疑心是有人在赵颐面前乱嚼舌根子。
否则赵颐为何会对他这个父亲毫无亲近之情?
若是想要赵颐信任他,还得开解了误会。
“你之前问朕,你的生母如何死的。方才有外人在,朕不便回答你。既然你想知道,朕也没有隐瞒你的必要,免得你受旁人蒙骗,恨错了人。”
北齐帝提起仪贞,眉眼间带着一抹悲恸:“你的生母是敌国公主,她在北齐为质,遭受世家子弟的磋磨、羞辱,不仅坏了名声,还坏了清白。朕想册封她为妃,遭到众臣的反对。”
“朕那时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无力去对抗朝臣,只得先让她委曲求全,等你的舅舅登基了,再给她位份。谁知,没有等到你舅舅登基,淑妃却逼死了你的母妃。”
“朕恨不得杀了淑妃,给你的母妃报仇。可朕这个皇帝做得实在是窝囊,处处受制于那些个大臣,需要她的兄长替朕扫平障碍,所以暂时不能动她。”
“如今朕坐稳了皇位,你也回北齐认祖归宗,朕总算可以给你们母子一个交代,方才处置了淑妃和林家。”
说到这里,北齐帝语重心长道:“颐儿,朕不求你能体谅朕,等你坐在朕的这个位置,便能够理解朕的苦衷。”
赵颐心里冷笑一声,北齐帝亲自逼死他娘,如今字字句句都在诉说他的无奈和苦衷,还将全部的罪责推到淑妃头上。
退一万步来说,若非是北齐帝点头了,淑妃有那个胆子害死他娘吗?
淑妃与林家被处置,那是罪有应得,眼下到了北齐帝的嘴里,竟是为了给他娘报仇。
若是北齐帝坦然道出实情,倒也还算有些担当,却没有想到无耻到这般地步。
赵颐拢在广袖里的手紧握成拳,一股怒火闷在胸口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生出一股浓烈的恨意,恨不得杀了北齐帝为他娘报仇,更憎恶体内流淌着北齐帝肮脏的血液。
他想到北齐帝最后还在暗示他,将来会将皇位传给他,试图用皇位来笼络他,便觉得可笑至极。
“是吗?”赵颐垂下眼帘,遮去眼底的情绪,言语间多了几分恭敬:“之前是我误会陛下了,听信小人之言,误以为是陛下害死了母妃。如今我们父子之间的误会解除,冰释前嫌。您待母妃的好,我今后会加倍孝敬您。”
第406章 另谋出路
北齐帝听闻赵颐的话,笑容有些勉强。毕竟他待仪贞没有自己说的这般好,正是因为这一份心虚,他才不确定赵颐说的话究竟是字面意思,还是另有一层深意。
蓦然间,他细品出赵颐的态度有了转变。
之前面对他时,语气淡漠疏离,如今却多了几分恭敬与亲近。
北齐帝突然意会过来,怕是为了皇位。
“你能明白就好。”北齐帝神色欣慰,拍一拍赵颐的肩膀:“你今日累了,先回府歇着吧。至于别的公务,暂时先放一放,明日再处理。”
赵颐瞥了一眼肩膀,谢了皇恩。
他从殿内出来,便见守在门口的内侍,换上了新面孔。
这段时间以来,北齐帝的性情愈发狂躁,动辄砍人脑袋。
照这么下去,离暴政不远了。
赵颐把肩膀拂拭了,一步步走下台阶,坐着一顶软轿出宫。
回到广陵王府,赵颐站在分岔路口,停下脚步。
他抬眸望着兰雪苑的方向,静默了片刻,脚步一转,去往前院书房。
赵颐推开紧闭的门扉,一眼看见侧躺在长榻上的沈青檀,春日里的天气泛着丝丝寒凉,她拉着薄毯搭在腰际,勾勒出曼妙的身段。
他眼底闪过诧异,似乎没有想到会在书房见到她。
今日在御书房与北齐帝的谈话,终究是影响到他的心情,他并不想将自己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她,方才没有去兰雪苑。
谁知,沈青檀会在书房等他。
赵颐朝她缓缓走去,站在长榻旁边:“你怎得不去休息,在书房干等着?”
沈青檀朝他招一招手,他乖顺地俯下身来,她的双手攀上他的脖颈,柔软的红唇吻上他的下颔:“我掐指算了一下,你定会想见到我,我便只好来这里等着你。”
赵颐愣住了,垂眸注视她含笑的眼睛,似弯弯的两道月牙。莫名的,他心底的阴霾在她明媚的笑脸下消散。
他低声问:“那你还算到了什么?”
沈青檀像模像样掐着手指:“你现在心情不错。”她歪着脑袋看他,“我算对了吗?”
赵颐轻笑一声:“算得真准。”
他握住她的细腕,拉着她坐起身,顺势坐在她的身侧,双手拢着她玉脂般细润的手:“我今日与你说要争夺那个位置,本意是为了摆脱掌控,不再受制于人。今日进宫一趟,我方才发现不止这么一个理由。”
沈青檀柔声问:“然后呢?”
“北齐帝逼死娘,将我留在北齐掣肘大周,利用我替齐王扫平障碍。恐怕等到日后榨干了我的价值,再一一与我清算,削弱我的势力,给齐王腾出位置吧?”
“他忌惮我体内流着大周的血脉,从未想过将北齐的江山交到我的手里。为了笼络我任由他驱策,不惜用皇位做饵利诱我。”
赵颐神色冷凝:“他将楚家的江山看得极重,若是有朝一日,楚家的江山改名换姓,并入了大周的国土,死也不能瞑目。”
这是报复北齐帝最好的手段。
沈青檀不知道赵颐在皇宫经历了什么,却能够感受到他争夺皇位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了。
她眉心紧锁:“齐王害怕我们会参与夺嫡,他得知我们想要回大周的消息,便在暗中助我们一臂之力。如果他知道我们盯上了皇位,大概会和我们反目成仇。”
他们的敌人,不止是北齐帝,还有皇后,连同寿安侯府。
赵颐想到齐王,陷入了沉默。因为齐王是皇后所出,按照祖制皇位是由齐王继承。
而另一边,齐王也是这么想的,他是皇后嫡出的子嗣,这北齐的江山将来就该是他的,可惜父皇糊涂,竟然要扶植贤王和他对抗。
贤王被贬回封地,他总算可以松一口气,谁知父皇又要扶植赵颐来制衡他,幸好赵颐一心想回大周,对他构不成威胁。
但是在听到北齐帝给了赵颐兵权,心里难免急得上火,害怕赵颐手里握着的权力越多,越舍不得放下这里的一切回大周。
他想要给赵颐使绊子,可想到常安叮嘱的话,便强压下这个念头,安排人协助赵颐偷窃仪贞公主的骨骸。
哪知,骸骨被人从暗道偷走了。
众人猜测是前朝余孽偷走的,可他总觉得这件事和赵颐脱不了关系。
如果是赵颐拿走了,那三日后广宁出嫁之日,便是赵颐回大周之时了。
想到这里,齐王松了一口气,感觉身上的伤口都不疼了。
“殿下、殿下,大事不好了。”侍从小跑着进来,焦急地说道:“寿安侯府传来消息,说是……说是三日后,请陛下立太子的事儿,暂时往后推一推。”
齐王脸色骤然一变,倏然爬坐起来,碰到屁股上的伤口,疼得他又趴了回去:“外祖父不是答应了,三日后联合大臣请立太子吗?怎么突然之间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