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实在是她的眉眼太像妹妹了。
  但凡见过他妹妹的人,都会觉得两个人长得很相像。
  尤其是沈青檀说她的容貌与侯府的人长得不像,反倒是长得像远房的“姨祖母”。
  重点是这个“姨祖母”从来没有人见过,倒像是侯府刻意用来应付大众的借口。
  顾宗辞不由得猜测沈青檀的心思。
  她是知道自己不是侯府的亲生女儿,刻意对他说出这一番话。还是她话赶话,方才说出她长得不像承恩侯夫妇?
  “我与祖母半点都不像,官眷们倒是没有夸大。”沈青檀拎着茶壶给顾宗辞倒一杯茶水,将茶杯推过去的时候,宽口袖子往腕间缩,露出腕子上戴的手镯子。
  她刻意打趣道:“说不定我那个姨祖母,也是像她的姨祖母呢?总不能说我不是侯府的女儿,所以才长得不像他们吧?”
  顾宗辞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手腕上的花丝镶嵌手镯,眼眶发涩,漫出一股热气。
  他的妹妹一连生了三个儿子,最后才得了一个女儿。
  他那妹夫将女儿当做眼珠子似的疼宠着,从外甥女生下来的那一刻,便搜罗能工巧匠,耗时一年打出这一对金手镯。
  原来画师制定手镯样式的时候,用的是镇北王府的标志,一只瑞兽图腾。
  妹夫当即就给否定了,他说一个娇娇儿,怎么能用凶神恶煞的图纹?
  之后画师建议用梅花纹样,并且还说道:“梅花淡雅高洁,象征着傲骨之风。”
  妹夫想也不想地说道:“梅花香自苦寒来,本王的娇娇儿是凉州的富贵花,自然是半点苦楚都不能经受的,那便用牡丹吧。”
  外甥女三岁之前,的确是锦衣玉食娇养着,在蜜罐里泡着的。
  直到十四年前,凉州爆发出一场战事,随妹夫出生入死的副将中了敌军的圈套被俘虏。
  即便他知道敌军利用副将做诱饵引他过去,他仍旧是带人深入敌营,九死一生的将人给救出来。
  人虽然救出来了,但是妹夫身受重伤,陷入昏迷。
  敌军士气受到鼓舞,趁机攻打凉州。
  正巧顾家老祖宗病重,郎中说最多还有几个月的寿命。
  老祖宗心里挂念妹妹,却也知道妹妹嫁给镇北王后,没有旨意不能离开凉州,只有在陷入昏迷的时候,无意识地唤着妹妹的名字。
  他那时并不知道妹夫出事,便去了一封信给妹妹。
  凉州的情况险峻,妹妹担心等不到朝廷派去的援军,城门就会被敌军攻破。她心里又牵挂着老祖宗的病情,便命人秘密护送外甥女来南凌州。
  一来让外甥女避祸,二来让外甥女代她见老祖宗最后一面。
  他接到外甥女的时候,便对外宣称,外甥女是妻子娘家哥哥的小孩。
  并且勒令府里上下,不得私自带外甥女离开府邸。
  谁知花灯节,他的儿子偷偷将人带出去,便将人给弄丢了。
  老祖宗听闻到这个消息,承受不住打击,当日夜里便撒手人寰。
  因为凉州的局势紧张,外甥女的身份敏感,所以他们不敢大张旗鼓的去找人,只能暗地里找人。
  处理完老祖宗的身后事,他的儿子自此失去踪影,不知去向。
  妹妹收到信之后,有两个猜疑。
  一个是被牙婆给拐走。
  一个是被人盯上了,怕顾府会因为镇北王府的牵连遭到灾祸,让他们搬离南凌州。
  这么些年来,他各地经商打探外甥女的消息。
  镇北王府也派出了探子,唯独不敢来到京城,生怕会惊动皇室,又会搅乱了镇北王府的安定。
  毕竟先帝下旨,凡是镇北王府的人踏出凉州,便以叛国罪论处。
  虽然靖安帝比先帝要仁厚,但是君心难测,镇北王府上下几百条人命,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靖安帝像先帝一样卸磨杀驴,即便他们找到了外甥女,也会跟着一起丧命。
  他们一直在等一个立功的机会,再向皇上告罪,便能毫无顾忌的找人。
  而此次北境的战事,便是他们的一个机会。
  十四年,整整十四年。
  大周之大,又毫无确切的线索,无异于大海捞针。
  没想到让他在京城找到了。
  顾宗辞抑制不住的双手颤抖,一个大男人几乎要热泪盈眶。
  他硬生生的压住情绪,极力的保持着冷静。
  因为沈青檀的身份比较麻烦,她如今是承恩侯的女儿,若是他们现在相认的话,扯出她的亲生父母是镇北王夫妇,说不定会招来更大的灾祸。
  毕竟承恩侯夫妇一直明里暗里对针对沈青檀。
  这不是白白将把柄送到侯府手里吗?
  他打算立即写信告诉妹夫与妹妹,已经找到他们的女儿了。
  再在信里督促妹夫将北境的战事搞快一点,早些凯旋回京认女儿。
  第131章 你的爹娘很疼爱你
  沈青檀看到顾宗辞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手镯子,向来平静的眸子里涌动着波澜,转瞬间便又归于平静,像是在极力的克制。
  他这异常的反应,让她忍不住深思。
  “顾老板,您认识这只手镯?”沈青檀手指抚上腕间的手镯,微微弯着唇角说道:“这是我爹娘送给我的,这样精巧的工艺,除了宫里的贵人,以及皇上赏赐给有功之臣之外,鲜少见到旁人会有这种工艺的手镯,可见他们很疼爱我。”
  顾宗辞收敛情绪,低声说道:“是啊,你的爹娘很疼爱你。”
  沈青檀这话是在试探顾宗辞,而他有些恍惚的表情,让她确定他是认识这只镯子,更认识她的亲生爹娘。
  只是他没有点明出来,难道是有什么顾虑吗?
  顾宗辞眼神不自觉流露出一丝慈爱:“现在晌午了,一起吃个饭?”
  说话间,他已经将一筒菜签子,推到了她的面前。
  顾宗辞语气亲和:“你看看有什么想吃的,不必与我客气,尽管点。”
  “客随主便,您点吧。”沈青檀将装菜签子的竹筒推回去。
  她敏锐的觉察到顾宗辞态度上的转变,待她多了一些亲近,像是在对待家里的晚辈。
  毕竟第一次见顾宗辞的时候,他待她只有几分疏离客气。
  尤其是秦老板吹捧她,顾宗辞却维护着他妹妹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想到这里,沈青檀试探地问道:“秦叔说您是南凌州的巨贾,在当地顾家的名号便是口碑。那为何后来去了青州发展?是您的妹妹嫁到青州去了吗?”
  “不是。”顾宗辞倒是没有对她隐瞒:“我妹妹从小身体不太好,寄养在凉州外祖父家里长大。我的外祖会一些岐黄之术,正好可以给她调理身体。”
  沈青檀听到凉州二字,下意识多问一句:“她很少回南凌州吗?”
  “极少回来。”顾宗辞叹息道:“之前是身子骨弱,一来一回,有伤她的身体。等她及笄之后,身体调养好了,便又订下一门亲事,直接留在凉州待嫁。”
  沈青檀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顾宗辞点了两道冷菜,四道热菜,两道甜汤,四样点心。
  摆满了一张桌子。
  沈青檀惊讶道:“您点太多了,我们吃不完,便又都浪费了。”
  顾宗辞笑道:“我不知道你的口味,随便点了几样。”
  沈青檀:“……”这也叫随便?那不随便,岂不是还要再拼一张桌子?
  她睨向桌面上的菜,目光微微一顿,落在一道宋府夹心蛋羹,这是她从小就爱吃的一道菜,比较有特色。
  而旁边则是一道笋丝煲鸡汤,这道菜没有特别之处,之所以引起她的注意,则是因为鸡肉全都是去皮的。
  她不论是吃什么肉,都是不爱带皮,下锅前便要去皮。
  这个习惯同样是自小便有的,除了身边亲近的人,旁人是不会知道的。
  四样点心,其中的鸡豆糕与百果糕是她小时候爱吃的。
  这时,跑堂送来一碗杏酪,摆放在她的面前。
  沈青檀抬眸看向顾宗辞。
  顾宗辞询问道:“不合口味吗?”
  紧接着,他又说:“那便让小二撤下去,重新再点。”
  “不用麻烦。”沈青檀心情很复杂,不认为这是巧合:“我挺喜欢的。”
  闻言,顾宗辞稍稍松一口气。
  点菜的时候,他按照沈青檀小时候的口味点。
  见她的口味没有多大变化,顾宗辞心里漫出一股酸涩,竟有一种她只是出去玩了一趟,在回家的路上走了十几年而已。
  她还是小时候那个软乎乎的小团子,除了个子长高了,其余都没什么差别。
  顾宗辞说:“那你多吃一点。”
  沈青檀垂下眼睫,轻轻“嗯”了一声。等顾宗辞动了筷子,她方才开动。每一样菜,她都沾了一点。
  她放下碗筷的时候,只见顾宗辞端来一碗甜汤放在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