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沈明珠低着头,麻木的等着二夫人训斥。
谁知,二夫人非但没有训斥,反而问:“你是在哪里买的?”
沈明珠如实回答:“鬼市买的。”
二夫人眉心一皱,若是在鬼市买的,那便找不到卖家了。
这时,婢女在外通传道:“二太太,铺子的掌柜来了。”
二夫人闻言,屏退沈明珠,让婢女将掌柜请进来。
沈明珠带着夜明珠离开。
不一会儿,掌柜踮着脚,迈着外八字走进来,向二夫人行礼:“太太,小人给您送账本来了。”
二夫人接过账本,随意翻看两页,瞧见丰厚的进项,脸色和缓道:“王三,你可知道鬼市谁在卖夜明珠?”
“小人昨儿个在鬼市卖了一对夜明珠,我一开始给的价钱是三千两银子一对,那位女主顾嫌贵了,不愿意买。”
王三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小人一眼就看穿这位女主顾很爱面子,便让候在一旁的托儿出面,骂了她几句穷酸的话,佯装要讨银票买下夜明珠。果然,她便觉得自己受到侮辱,开始与咱们的人叫起价,最后花一万两银子给买走了。”
二夫人懵了,她的人坑到她儿媳妇头上了?
还害得她丢了脸。
她不悦道:“你们何时造了假的夜明珠,我怎的不知道?”
王三说:“舅爷花大价钱请来的工匠,先做了一对夜明珠试试水儿。若是能卖得出去,到时候再引荐给您掌掌眼。”
二夫人气得胸口疼,想骂几句泄愤,转念又想到,沈明珠被自己人坑,总好过被外人坑。
“行了。”二夫人脸色冷淡道:“最近府里是多事之秋,你们别来府上找我,我若有事儿便回罗府找你们。”
王三得了令,便告退了。
——
第二日,沈青檀带上流月去长公主府。
女官早早候在偏门,将沈青檀领到第二进院。
沈青檀看到正面是几间比前殿更高大壮观的大殿,随后便听女官说道:“这儿是殿下用来接待宾客的处所。”
“有劳姑姑了。”沈青檀客气地说道。
女官笑道:“这是奴婢的分内事儿,赵二奶奶不必如此客气。”
沈青檀微微颔首,随着女官进了大殿,一眼便瞧见雍容华贵的长公主,端坐在主位上朝她望过来。
她收回视线,请安道:“殿下万福。”
长公主正要开口,门外便有人来禀报:“殿下,锦衣卫来传信了,说是从那戏班子的班主嘴里撬出不少东西。”
第98章 真假千金
长公主吩咐女官:“你去问话。”
女官领命下去。
沈青檀听到“锦衣卫”三个字,一颗心悬在嗓子眼。
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专门负责皇上钦点的案件,办案的时候,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其他三法司。
他们的人无孔不入,不说是普通官员,即便是皇亲国戚都可以直接抓捕。
她原本以为长公主会将人送去大理寺……
沈青檀心里很庆幸赵颐昨日将皇家秘辛告诉了她,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待会若是长公主问罪,她也能见机行事。
“檀儿?”长公主唤了一声。
沈青檀回神,茫然地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见她一副神思不属的模样,声音和缓道:“本宫听闻你的亲人唤你檀儿,本宫便也与你的亲人一般,唤你一声檀儿可好?”
沈青檀一怔,抬眸看向长公主,只见她一头乌黑的长发绾成高高的发髻,长眉入鬓,一双凤目锋芒逼人,穿着一身青色织金绣云凤纹大衫,端庄厚重,尊贵不凡。
即便长公主的神情柔和许多,隐隐还流露出几分亲近之情,可在她看来仍然是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仪,很难对长公主生出亲近。
沈青檀心里很疑惑长公主对待她的态度,毕竟京城里的官眷们都说长公主不好接近,倘若有人能够入了长公主的眼,那便是极大的荣耀。
可是从长公主开府以来,便没有人能与她交好,更不见她亲近哪位小辈。
她不卑不亢地说:“殿下,您是妾身的长辈,唤妾身檀儿会更亲近一些。”
长公主笑道:“你坐在本宫身边来。”
“是。”
沈青檀缓慢从容地来到长公主身边,坐在主位旁边的杌子上。
长公主细细端详着沈青檀,无论是相貌、仪态、规矩都很出挑,气质温柔婉约,她看着觉得很舒心。
“本宫之前便听说过你的绣活很好,在京城里的名门闺秀中是数一数二的,昨日在勇毅伯府见了,倒是觉得名不虚传。”
长公主好奇地询问道:“你为何会绣一幅孔雀图呢?依你们这些个晚辈的心思,若是送绣品给长辈,绣的全都是一些福啊、寿啊、仙鹤、松柏之类的。”
沈青檀隐约从长公主的话里头听出一点郁闷,仿佛这些感悟全都是她的亲身体会。
她心里有一种奇妙的感受,似乎一下子觉得长公主亲近了许多,没有了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就像一个与小辈说家常的普通长辈而已。
她不禁抿唇笑道:“妾身原先准备的也是百福百寿图。”
“哦?”长公主又问:“那你为何换了呢?”
沈青檀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妾身听说过一句俗语‘孔雀落谁家,谁家就兴旺’,比起福寿图,舅母应该会更喜欢孔雀图的寓意。”
长公主却是从沈青檀那片刻的沉默中,觉察到寿礼一事并不是她说的这般简单。
毕竟昨日沈青檀送寿礼的时候,有人故意抢走她准备的寿礼,当众展示了出来。
在场的官眷们自小便被教养嬷嬷教规矩,又怎的会做出这般失礼的事儿?
分明是故意为之,为的是要让她出丑。
如若不然,一个是她的亲妹妹,一个是她的亲舅母,瞧见“山鸡”绣品的时候,无论心里如何不满,应该是先在宾客们面前遮掩下来,事后再去查探清楚。
而不是当着宾客们的面去指责、审问她,那些咄咄逼人的话语,分明是恨不得给她扣上不敬长辈的罪名。
长公主在深宫中长大,见识过各种手段,经过这么一分析,便知道沈青檀原本准备的寿礼被掉包,她自己也觉察到了,并且将计就计准备了一幅看似与山鸡相同,实际上却暗藏玄机的孔雀绣品。
“你这小丫头心灵手巧,那幅绣品很合本宫的心意。”长公主敛去思绪,眼神带着一点怜爱:“今日特地请你来本宫这儿,便是想托你为本宫绣一幅绣品。”
沈青檀问道:“殿下想要绣什么花样儿?”
“绣一卷经文。”长公主说:“绣一卷《药师经》吧。”
沈青檀一愣,心里顿时翻涌出各种思绪。
长公主的气色很好,已经年逾五旬,看起来不过四十岁出头,不像是生病了。
她膝下没有子嗣,皇宫里也不见有人生病,为何要绣一幅药师经的绣品呢?
沈青檀唯一想到的一个人,便是深受靖安帝宠爱的赵颐。
莫非长公主也是为了赵颐?
若是如此的话,便也能说得通了,为何长公主对待她的态度很亲厚。
只是不知道这份亲厚中,有多少真心在里头。
这时,女官从外头进来,来到长公主身边,附在她耳边说道:“殿下,那位班主借着戏班子的遮掩,拐走不少孩子。专门将拐来的孩子培养成旦角儿唱戏为他挣银子。若是性子烈的,收不服的孩子,不是被班主给整治没了,便是被班主打残废给扔掉了。”
长公主满面怒气:“混账东西,他做下这么多残忍的恶毒事儿,按照大周的律法,应该千刀万剐!”
“殿下息怒。”女官为长公主抚背顺气,而后将手里的两本册子递给她,继续说道:“那位班主交代了,原先有一个人买通他的戏班子,在勇毅伯府唱一出真假千金的戏。之后又有人多使了一倍的银子,买通他的戏班子唱另一出戏……便是您在勇毅伯府听的那段戏。”
顿了顿,她瞥了沈青檀一眼,又说:“第一个收买班主的人,没有怎的遮掩,锦衣卫的人很快便查出是国公府赵三奶奶做的。至于第二个,藏得有些深,还在继续追查。”
长公主冷着脸,翻开第一本册子,讲的的确是真假千金的故事。
她看完整个故事之后,隐约猜到戏本子里的假千金指的是沈青檀,真千金指的是沈明珠。
承恩侯不傻,若是他自己的女儿被人恶意掉包,如今亲生的找了回来,他又岂会继续养着小偷的女儿?
恐怕是沈明珠嫉妒样样比她出挑的嫡长姐,刻意编出了这个戏本子将沈青檀的名声给毁了。
第99章 府里的大喜事
长公主翻开第二个戏本子,此时的心情十分平静,不如昨日初次听戏时的愤怒。
她看完整个故事,便知道这个故事影射的是勇毅伯府的丑事,只不过与皇家秘辛有相同之处。
谁知,二夫人非但没有训斥,反而问:“你是在哪里买的?”
沈明珠如实回答:“鬼市买的。”
二夫人眉心一皱,若是在鬼市买的,那便找不到卖家了。
这时,婢女在外通传道:“二太太,铺子的掌柜来了。”
二夫人闻言,屏退沈明珠,让婢女将掌柜请进来。
沈明珠带着夜明珠离开。
不一会儿,掌柜踮着脚,迈着外八字走进来,向二夫人行礼:“太太,小人给您送账本来了。”
二夫人接过账本,随意翻看两页,瞧见丰厚的进项,脸色和缓道:“王三,你可知道鬼市谁在卖夜明珠?”
“小人昨儿个在鬼市卖了一对夜明珠,我一开始给的价钱是三千两银子一对,那位女主顾嫌贵了,不愿意买。”
王三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小人一眼就看穿这位女主顾很爱面子,便让候在一旁的托儿出面,骂了她几句穷酸的话,佯装要讨银票买下夜明珠。果然,她便觉得自己受到侮辱,开始与咱们的人叫起价,最后花一万两银子给买走了。”
二夫人懵了,她的人坑到她儿媳妇头上了?
还害得她丢了脸。
她不悦道:“你们何时造了假的夜明珠,我怎的不知道?”
王三说:“舅爷花大价钱请来的工匠,先做了一对夜明珠试试水儿。若是能卖得出去,到时候再引荐给您掌掌眼。”
二夫人气得胸口疼,想骂几句泄愤,转念又想到,沈明珠被自己人坑,总好过被外人坑。
“行了。”二夫人脸色冷淡道:“最近府里是多事之秋,你们别来府上找我,我若有事儿便回罗府找你们。”
王三得了令,便告退了。
——
第二日,沈青檀带上流月去长公主府。
女官早早候在偏门,将沈青檀领到第二进院。
沈青檀看到正面是几间比前殿更高大壮观的大殿,随后便听女官说道:“这儿是殿下用来接待宾客的处所。”
“有劳姑姑了。”沈青檀客气地说道。
女官笑道:“这是奴婢的分内事儿,赵二奶奶不必如此客气。”
沈青檀微微颔首,随着女官进了大殿,一眼便瞧见雍容华贵的长公主,端坐在主位上朝她望过来。
她收回视线,请安道:“殿下万福。”
长公主正要开口,门外便有人来禀报:“殿下,锦衣卫来传信了,说是从那戏班子的班主嘴里撬出不少东西。”
第98章 真假千金
长公主吩咐女官:“你去问话。”
女官领命下去。
沈青檀听到“锦衣卫”三个字,一颗心悬在嗓子眼。
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专门负责皇上钦点的案件,办案的时候,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其他三法司。
他们的人无孔不入,不说是普通官员,即便是皇亲国戚都可以直接抓捕。
她原本以为长公主会将人送去大理寺……
沈青檀心里很庆幸赵颐昨日将皇家秘辛告诉了她,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待会若是长公主问罪,她也能见机行事。
“檀儿?”长公主唤了一声。
沈青檀回神,茫然地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见她一副神思不属的模样,声音和缓道:“本宫听闻你的亲人唤你檀儿,本宫便也与你的亲人一般,唤你一声檀儿可好?”
沈青檀一怔,抬眸看向长公主,只见她一头乌黑的长发绾成高高的发髻,长眉入鬓,一双凤目锋芒逼人,穿着一身青色织金绣云凤纹大衫,端庄厚重,尊贵不凡。
即便长公主的神情柔和许多,隐隐还流露出几分亲近之情,可在她看来仍然是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仪,很难对长公主生出亲近。
沈青檀心里很疑惑长公主对待她的态度,毕竟京城里的官眷们都说长公主不好接近,倘若有人能够入了长公主的眼,那便是极大的荣耀。
可是从长公主开府以来,便没有人能与她交好,更不见她亲近哪位小辈。
她不卑不亢地说:“殿下,您是妾身的长辈,唤妾身檀儿会更亲近一些。”
长公主笑道:“你坐在本宫身边来。”
“是。”
沈青檀缓慢从容地来到长公主身边,坐在主位旁边的杌子上。
长公主细细端详着沈青檀,无论是相貌、仪态、规矩都很出挑,气质温柔婉约,她看着觉得很舒心。
“本宫之前便听说过你的绣活很好,在京城里的名门闺秀中是数一数二的,昨日在勇毅伯府见了,倒是觉得名不虚传。”
长公主好奇地询问道:“你为何会绣一幅孔雀图呢?依你们这些个晚辈的心思,若是送绣品给长辈,绣的全都是一些福啊、寿啊、仙鹤、松柏之类的。”
沈青檀隐约从长公主的话里头听出一点郁闷,仿佛这些感悟全都是她的亲身体会。
她心里有一种奇妙的感受,似乎一下子觉得长公主亲近了许多,没有了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就像一个与小辈说家常的普通长辈而已。
她不禁抿唇笑道:“妾身原先准备的也是百福百寿图。”
“哦?”长公主又问:“那你为何换了呢?”
沈青檀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妾身听说过一句俗语‘孔雀落谁家,谁家就兴旺’,比起福寿图,舅母应该会更喜欢孔雀图的寓意。”
长公主却是从沈青檀那片刻的沉默中,觉察到寿礼一事并不是她说的这般简单。
毕竟昨日沈青檀送寿礼的时候,有人故意抢走她准备的寿礼,当众展示了出来。
在场的官眷们自小便被教养嬷嬷教规矩,又怎的会做出这般失礼的事儿?
分明是故意为之,为的是要让她出丑。
如若不然,一个是她的亲妹妹,一个是她的亲舅母,瞧见“山鸡”绣品的时候,无论心里如何不满,应该是先在宾客们面前遮掩下来,事后再去查探清楚。
而不是当着宾客们的面去指责、审问她,那些咄咄逼人的话语,分明是恨不得给她扣上不敬长辈的罪名。
长公主在深宫中长大,见识过各种手段,经过这么一分析,便知道沈青檀原本准备的寿礼被掉包,她自己也觉察到了,并且将计就计准备了一幅看似与山鸡相同,实际上却暗藏玄机的孔雀绣品。
“你这小丫头心灵手巧,那幅绣品很合本宫的心意。”长公主敛去思绪,眼神带着一点怜爱:“今日特地请你来本宫这儿,便是想托你为本宫绣一幅绣品。”
沈青檀问道:“殿下想要绣什么花样儿?”
“绣一卷经文。”长公主说:“绣一卷《药师经》吧。”
沈青檀一愣,心里顿时翻涌出各种思绪。
长公主的气色很好,已经年逾五旬,看起来不过四十岁出头,不像是生病了。
她膝下没有子嗣,皇宫里也不见有人生病,为何要绣一幅药师经的绣品呢?
沈青檀唯一想到的一个人,便是深受靖安帝宠爱的赵颐。
莫非长公主也是为了赵颐?
若是如此的话,便也能说得通了,为何长公主对待她的态度很亲厚。
只是不知道这份亲厚中,有多少真心在里头。
这时,女官从外头进来,来到长公主身边,附在她耳边说道:“殿下,那位班主借着戏班子的遮掩,拐走不少孩子。专门将拐来的孩子培养成旦角儿唱戏为他挣银子。若是性子烈的,收不服的孩子,不是被班主给整治没了,便是被班主打残废给扔掉了。”
长公主满面怒气:“混账东西,他做下这么多残忍的恶毒事儿,按照大周的律法,应该千刀万剐!”
“殿下息怒。”女官为长公主抚背顺气,而后将手里的两本册子递给她,继续说道:“那位班主交代了,原先有一个人买通他的戏班子,在勇毅伯府唱一出真假千金的戏。之后又有人多使了一倍的银子,买通他的戏班子唱另一出戏……便是您在勇毅伯府听的那段戏。”
顿了顿,她瞥了沈青檀一眼,又说:“第一个收买班主的人,没有怎的遮掩,锦衣卫的人很快便查出是国公府赵三奶奶做的。至于第二个,藏得有些深,还在继续追查。”
长公主冷着脸,翻开第一本册子,讲的的确是真假千金的故事。
她看完整个故事之后,隐约猜到戏本子里的假千金指的是沈青檀,真千金指的是沈明珠。
承恩侯不傻,若是他自己的女儿被人恶意掉包,如今亲生的找了回来,他又岂会继续养着小偷的女儿?
恐怕是沈明珠嫉妒样样比她出挑的嫡长姐,刻意编出了这个戏本子将沈青檀的名声给毁了。
第99章 府里的大喜事
长公主翻开第二个戏本子,此时的心情十分平静,不如昨日初次听戏时的愤怒。
她看完整个故事,便知道这个故事影射的是勇毅伯府的丑事,只不过与皇家秘辛有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