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赵珏语气沉重道:“大周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全是靠着边境的将士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捍卫住国土。
  原来北境战事早该结束,北齐国知道大周闹粮荒,便想要用拖延战术,拖到咱们弹尽粮绝,再一举攻下城池。
  若是北境守不住,大周将会民不聊生,哪有现在的安宁。
  如今北境军粮短缺,将士们吃不饱饭,又有何力气杀敌?
  死在杀敌的战场上,死得其所。
  饿死在战场上,何等悲惨凄凉?”
  秦老板神色凝重。
  “秦老板,你手里有多少粮草,尽数都卖给我。”赵珏站起身,朝秦老板深深作揖:“我在此替北境的将士们感谢你。”
  秦老板哪里敢受赵珏的礼,急忙避开:“小将军,我身为大周子民,国难当前,自然是要尽绵薄之力。”
  赵珏心下松一口气,正要开口。
  “只是……”秦老板无奈地说道:“天灾之后,我手里便没有超过五万石粮食。如今又离京一个多月,尚不知粮仓究竟有多少余粮,我这就去统筹一下,今晚给你答复。”
  “好。”赵珏临走之前,解释一句:“我与檀儿情深缘浅,大婚之日出了乱子,她上了我二哥的花轿,进了我二哥的新房。”
  秦老板愣住了,好半晌才回神:“可惜了,你们缘分浅薄了。”随即,他又笑道:“你们虽然没能成为夫妻,却也是成为一家人,也算是有亲缘在。”
  赵珏神色黯然,到底是没有再多说,只是刻意提醒:“我今晚来此找你。”
  “行。”秦老板似乎洞穿他的心思:“事关北境战事,我不会意气用事。”顿了顿,他又别有意味地说道:“小将军,我是一个商人,多少张嘴等着我养。”
  岂会将送上门的生意拒之门外?
  赵珏得了保证,这才放了心。
  未免横生枝节,赵珏决定找个时机,哄一哄沈青檀。
  ——
  秦老板送走赵珏,命人撤下残茶,换上上好的西湖龙井,又备上几样点心。
  方才准备好,胡掌柜便领着沈青檀来了。
  沈青檀一进书房,取下头上的帷帽,看见站在桌前的秦老板。
  他头戴方巾身穿大袖袍,下巴蓄着顺滑的长胡子,雍容儒雅,不见商人的精明市侩。
  可她知道秦老板惯会扮猪吃虎,心里的算盘精着呢。
  细算起来有一年半未见,实际上却隔了一世。
  前世秦老板帮了赵珏,没有落得好下场,手里的家产全都被赵珏侵占了,最后含冤死在大牢里。
  这其中有她的缘故。
  因为秦老板死的那日,赵珏醉醺醺地来她的屋子,告诉她秦老板的死讯,并且说:“要怪只能怪他发现你没死,差点找到别院来,否则也不会落得今日这般下场。”
  他还说:“沈青檀,秦家六十多条人命,全都是为你死的。”
  沈青檀眼眶酸涩,连忙低下头。
  秦老板没有觉察到她的异样:“沈小姐,您特地派人来送口信,是为了军粮一事?”
  他昨日从胡掌柜嘴里得知,沈青檀成了国公府大房的二奶奶。
  今日之所以见赵珏,一来是为军粮,攸关北境的将士。
  二来赵珏的身份,不是他一个商人能明面上得罪的。
  三来是他想要看看赵珏可还有别的目的。
  “赵三爷刚走一会,之前还在拿你攀交情。”秦老板想起赵珏提起沈青檀的神态与语气,略带着嘲讽道:“他可真是痴情种子。”个屁。
  自小一块长大的青梅竹马,莫说化作灰都认得,身段上总能认出来吧?
  这男人什么德行,身为男人的他最清楚了。
  为了权势与名利,始乱终弃罢了。
  秦老板庆幸道:“赵三爷不是一个良人,他不娶你,算是他做了一件好事。”
  沈青檀眼底涌出的酸意瞬间逼退,看着一时愤怒,一时万幸的秦老板,心下只剩下无奈。
  她低叹道:“秦叔,我与他之间有些个仇怨。”
  因着她救过秦窈的缘故,结识了进京发展的秦老板。起初秦老板的生意并不顺利,遭受到有世家做靠山的商户打压。
  她在京城名声好,结识许多官眷,介绍了不少人脉给秦老板,让他借势在京城站稳脚跟。
  秦老板为人正直,知恩图报,见她帮了大忙,暗地里带着她做生意。
  “我想到这一层,还未给他一句准话。”秦老板蹙眉道:“先不论粮草是为北境将士准备的,单论他是领了差事筹集军粮。我若是拒绝了,他请了旨意下来查我,说不定还会连累到你。”
  第15章 沈青檀的算计
  沈青檀知道秦老板心中敬重她,同时也将她当做小辈爱护。
  前世除了素未谋面的亲生家人之外,只有秦家人是真正的关心她。
  她思索道:“秦叔,你手里有多少粮食?”
  秦老板回:“去年开春时便雨水不断,您觉着气候较之以往要反常,未免会出现灾情,您让我去收粮。
  我们各地的粮铺一共收集到五十万石粮食,不久后出现洪灾,旱灾,蝗灾。
  当时官府要求商贾捐粮,我们带头捐了五万石,之后定时定量放粮给百姓,还剩下二十万石。
  其中有大部分是这一年来陆陆续续收来的粮食,不然粮仓早就空了。”
  灾情严重的时候,官府征粮,所有商贾都是抱着观望的姿态。
  后来是他收到沈青檀的信,让他主动带头去捐粮,虽然得罪了其他商贾,但是办差的官爷必定会记他的恩情。
  如若等官府用了手段逼迫他们捐粮,捐的数目便不是由他们自个做主。
  果然如沈青檀所料,他捐了粮食之后,知州与布政使待他十分热络,并且给了一些便利,希望其他商贾自觉掏出粮食。
  其他商贾约定好了,全都是捐五千石粮食,同时心中记恨上他,对他伺机报复。
  官府抓住人,严查到底,第二日便抄了那人的家,杀鸡儆猴威慑其他商贾,并且严明每人捐粮十万石。
  事后他无意间得知,官爷铁了心要劫富济灾民,早已规定每个人要十万石粮食。
  他主动带头捐,做了表率,这才躲过一劫。
  这一年来卖的粮食,价格也是很公道,没有漫天要价,因此有一个极好的口碑。
  “你答应赵珏将粮食卖给他。”沈青檀语气平静地说道:“皇城脚下,粮食价钱都公允,八钱一石的粮食。你到时候骗他手里只剩下五万石,剩下的五万石,联系上一个合作的商人,对方愿意卖给你。因为你要得急,对方借机涨价,要一两二钱银子一石粮食。”
  秦老板心中一惊:“事关军粮,我狮子大张口,赵三爷将事儿捅到天家跟前……”
  “秦叔,天家只批了五万两银子,若是老国公或者吩咐其他人办差,会因为你漫天要价而招来祸事。至于赵珏……你不必有这个隐患。”
  沈青檀讥诮道:“赵珏为了继承人的位置,特地揽下这件差事,要在老国公跟前表现。
  他绝对不会因为粮价的问题,闹到老国公跟前去。
  若是这点小事他都摆不平,又如何能在老国公跟前证明他的能力呢?你认为国公爷还会请封他为世孙吗?”
  秦老板摇头:“不会。”
  “赵珏为了国公府的爵位连自己都出卖,又岂会在意这点银子?”沈青檀神情冷静地嘱咐秦老板:“不论赵珏说什么,你都咬定这个价钱。他应下之后,你找个托词要全款,再交出粮食给他。”
  秦老板一怔,迟疑道:“咱们是要把粮食卖给他吗?”
  “自然不卖,我另有打算。”沈青檀看着秦老板困惑的神色,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往年户部召商纳粮,发布文书给各地布政使、都司卫、盐运司以及提举司等相关官署,要么出银子买粮,要么便拿盐引换粮。闹粮荒之前,盐引比粮食值钱。如今闹粮荒,粮食比盐引金贵。”
  秦老板心中一动,听沈青檀继续往下说。
  “你去找赵颐,让他引荐老国公与你见面。你告诉老国公偶然得到消息,知道北境缺粮。
  因为有将士们镇守边关,你方能走南闯北攒下这一笔家业。如今将士们食不果腹,自己身为大周子民,愿意尽一份心意,捐赠十万石粮食。
  老国公清正廉洁,秉公办事,自然不会白拿你的粮食。他若要给你便利,你主动要拿粮食换盐引。总之到时候见机行事,日后说不定能够得到老国公的庇护。
  至于赵珏那一边,他给你银子的时候,你便同他诉苦,迫于同行检举与舆论诋毁,你不得不将粮食捐出去,白白亏损了十几万两银子。”
  秦老板眼睛一亮,自从他捐粮,又向难民施粥后,得到一个大善人的称号,正好在这儿做文章,赵珏也不能怨怪他。
  若是赵珏因此记恨报复他,他还能找老国公做主。